甘泉宫为汉武帝仅次于长安未央宫的重要活动场所,它不只是作为统治阶级的避暑胜地,而且许多重大政治活动都安排在这里进行。甘泉山,位于淳化县北约25公里处,出甘泉。甘泉山南凉武帝、城前头、董家等村附近,历年来曾出土不少秦汉建筑遗物,且瓦砾遍地,秦林光宫、汉甘泉宫就在这一带。为了进一步确定林光宫和甘泉宫的位置,我们于1978年至1979年内作了数次勘查。

中文名

甘泉宫

地理位置

淳化县县城北35公里

景点

秦林光宫 汉甘泉宫

勘察

1978年至1979年

地理位置

汉代也有甘泉宫位于关中的北部山系中。汉武帝经秦林光宫改建而成,林光宫秦二世造。

宫墙遗迹

甘泉宫宫城城墙遗迹

在城前头村、凉武帝村、董家村附近,宫城城墙夯土残迹,历历在目,断续暴露在地面上,高1一5米不等。城前头村的有的居户就筑在南墙中。根据地面上暴露的城墙夯土残迹追踪,加之局部的钻探,大致已摸清宫城城墙的范围。虽有小部分埋于地下的城基未能完全摸清,并不妨碍对整个宫城城墙分布的认识。现将情况分述如下:[2]西城墙

根据调查所得,西城墙因地势关系被分为南北两段,南段西城墙,长610米。因北受小沟所阻,折东而行,为北墙西段。北城墙东行至城前头沟中断。该沟宽约250米。沟东的北城墙与沟西的北城墙并非处于一平行线上,而是向北错了280米,这段距离我们认为应当是西城墙的北段,惜己无迹可寻。原因大约是城前头沟是后期形成的,湮灭了西城墙北段。从而可见,西城墙的总长度应是610米+280米=890米。西城墙为什么自西南角北行610米后便向东折行呢?而沟东的北墙与沟西的北墙又为什么北错280米呢?这要从地形上观察才能得到答案。很明显,西墙北行610米后,即遇小沟。迫使它非向东折不可。东行超出小沟范围后,又折向北行280米,再东行。形成北墙。610米的这段西城墙,现在保存情况是:地面上全部有迹可寻,残高1�415、城基残宽7米。夯土非常坚实,层次分明,每层厚7一12厘米不等,有直径约7厘米左右的夯窝。为了给将来正式发掘积累经验,我们试寻了一处西城墙的城门洞。在离城墙西南角向北260米处的墙外,我们探寻到有东西定向的夯土一段,长36、宽18、高1米,夯层厚8�12厘米。紧挨此段夯土的北面,离现地面深达2,8米处,有一段东西向的南北9.5米宽的路土,向东直通城墙内。路土北面,又是一段东西向的夯土,情况同前。我们初步认为,通向城内的南北9.5米宽的这段路土,很可能便是一个城门洞。因未做更多工作,详情有待于今后探查。[3]

北城墙

北城墙在城前头沟西的一段有600米,残墙全部暴露在地面上,残高2�5米不等。夯层夯窝情况同西城墙。沟东的一段北城墙,在凉武帝村北,即自城前头沟东沿起向东,伸延长约500米的一段夯土。从此再向东,直至武家山沟西沿约600米的一段,地面无存,因地下砖瓦残块太多,无法查探。西段北城墙与东段北城墙南北相距280米,其形成原因前已述及。据上所述,北城墙的总长度应当是:600米十沟宽250米+1100米=1950米。[3]

东城墙

由于两大建筑台基北面的一段北墙不易探查,我们便越过武家山沟北面的一条小沟,再探寻城墙东北角,以便确定东城墙的走向。结果在小沟的东南角沟沿上觅得了残存的城墙东北角。与小沟南的东城墙平行。从城墙东北角被小沟割断的现象可知,小沟是后期形成的。在离二号建筑台基东约200米处;向北有一段120米左右的东城墙残迹。残高约一米,夯层厚6�10厘米不等。由此向南有600米的一段,地面上已无残迹可寻,地下情况尚未查清。过这600米,地面上又有100米左右的一段东墙,其南端断处刚好与南墙相连。从此看来,东城墙的总长度应是120米+60米(包括小沟宽及北面的一小段东墙长度)+600米+100米=880米。[3]

南城墙

南城墙东段,在董家村北400米、凉武帝村南约300米处,断断续续暴露于地面,约长816米;残墙最高达1.5米,。城基宽约8米。此段东西两边约有234米尚未查清。城前头沟西的南墙西段,长598米,全部暴露于地面。夯层厚4一10厘米不等,夯窝清晰可辨,直径7厘米。加上城前头沟宽约300米,南墙总长度应是:816米十234米十沟宽300米十598米=1948米。[3]

角楼建筑

我们在城墙西南角、西北角墙外,发现紧挨转角处各有圆形夯土台基一个;残高分别为2米和4米。这样的夯土台基,我们在东北角和东南角未见明显遗迹,但在断崖中尚暴露有大量砖瓦,恐仍是角楼建筑的遗存。

从以上探查可知,宫城城墙的总周长是5668米,合5.7公里。这和前引《括地志》所载林光宫和甘泉宫的范围十分近似。加之我们在南墙的夯土层内发现有汉代砖瓦残块,可以断定城墙乃是甘泉宫的宫城城墙。

建筑特色

建筑残迹,我们由北向南叙述。在北城墙东段墙南,现有东西两个圆锥形建筑夯土台基,间距57米。西夯土台基(编号1)西南处还有两个小夯土台基,似应与西夯土台基相连。两个夯土台基南侧,皆残留大量建筑物倒塌后的残砖瓦块、草泥墙面及。烧渣块(最大者达1.4米长)。在西夯土台基中部,1974年曾发现过一块宽约90、厚50厘米的红色大石板。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这两个夯土台基似应为高台建筑的台基。西夯土台基现存高约15米,底围约200米,顶围约40米。东夯上台基(编号2)现存高约16米,底围约225米,顶围约22米。据群众谈,在东夯土台基北侧,1970年曾发现窖穴一处,出土陶圈一个,内径87、厚3、高38.5厘米。陶圈外饰竖绳纹,内为麻点纹。陶圈现存我馆。

在西夯土台基南240米捡畔西南角,发现东西走向白色残墙面的墙壁一处。壁厚5厘米左右,残高50厘米。离残壁东约4.25米处(在这段距离间,捡畔面可见大量的红烧土和放置有序的条砖),又发现南北走向的厚6厘米的白色墙面墙壁二道,残高30厘米左右,墙顶部离地面约70厘米。东西两墙间距2.70米。在西墙,尚暴露有柱子洞。这两道南北定向的墙壁,很可能是回廊式建筑的墙壁。离东西走向的残墙南约10米处,发现残正方形、棕色门枢石(?)一块,每边长宽各1、厚0.47米。石面上钻有浅因孔一个,孔径8、深6厘米。圆孔的两端各有浅长槽一个。根据群众反映,在放门枢石处,原先向东还等距离(32米左右)并列有四块门枢石,这是于1977年农田基建中发现的,惜现已被打碎弃置。在此排门枢石北10米处尚有一排,现地中只残留一块,排列情况同。在耕地中,大量的墙皮被翻上了耕土表层。据此情况推测,这片地方可能建筑十分密集,其南,群众反映过去还出土过大量的子母砖。[3]

水道遗迹

我们在凉武帝村北一夯土墙底部,还发现埋有水道管的遗迹两处。一处由圆形水道管铺成。圆形水道管暴露于凉武帝村拖拉机房向南窑洞内,距地表约2.5米,走向为西北一东南。西北方向一直伸延出去约57米,于小路断崖上,仍是圆形水道管。圆形水道管内径19、壁厚1厘米,内壁饰布纹。:离圆形水道西北100米左右处,在南向的断崖上,发现铺有五角形水道管遗迹一处,埋于离地表约一米处,北向情况不明。五角形水道管,内径20、内底宽23、壁厚2厘米。外伤斜绳纹、里饰布纹。

从这二处水道遗迹所处位置来看,很可能是作为宫城排水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