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濒危陆生动物植食性简介黔金丝猴(学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体长64-73厘米;尾长70-97厘米;重量8-15公斤。黔金丝猴的体型略小于川金丝猴,脸部灰白或浅蓝,鼻眉脊浅蓝。吻鼻部略向下凹,前额毛基金黄色,至后部逐渐变为灰白。背部灰褐,从肩部沿四肢外侧至手背和脚背渐变为黑色。肩窝有一白色块斑,肩毛长达16厘米。颈下、腋部及上肢内侧金黄色,尾基深灰色,至尾端为黑色或黄白色。幼体色淡,通体银灰。

群居性动物,一般约150-250只群居生活,一个群的大小在四季有分合的变化。活动范围大,最大群有400多只,种群中雌性与雄性的数量基本相当,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食物为植物性的叶、芽枝、果实及树皮。雌猴发情季节为夏秋及初冬。

分布于中国贵州省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

由于黔金丝猴栖息在犹如孤岛一般的梵净山中,生存范围狭窄,加之数量稀少,又被科学家称为“世界独生子”。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EN(濒危)级别,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文名

黔金丝猴

别名

灰金丝猴

体重

8~15千克

拉丁学名

Rhinopithecus brelichi

拼音

qián jīn sī hóu

灵长目

动物界

猴科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猴族

黔金丝猴

分布区域

中国贵州省

体征

黔金丝猴体长为60-73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13-16千克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保护级别

濒危(EN) IUCN标准

亚纲

兽亚纲

亚目

简鼻亚目

亚科

疣猴亚科

性情

活泼好动

命名者及年代

Thomas,1903

食性

植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保护级别

濒危

金丝猴属

体长

64~69厘米

外文名

Guizhou Golden Monkey

物种学史

在中国的历史上,黔金丝猴被称为“宗彝兽”、“果然兽”等,分布区大约在贵州东北部、四川东南部的二十多个县境内。早在清朝(1886年)编修的《铜仁府志》就记载有:思南、石阡一带山中产兽曰宗彝,类猕猴,巢于树……《太平广记》谓:思南、石阡,铜乍所属梵净山产。《贵州通志》称宗彝“形类猕猴而大,尾长四、五尺而歧端,色苍黄,鼻露向”,“老者居上,子孙以次居下;老者简出,子孙搜岩得果,即传递而上,荐老者食……上者未食,下者不敢尝。”可见古人对黔金丝猴的观察非常仔细,有些竟与现在生态学的观察结果非常近似。现在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北部的梵净山,以及印江、松桃、江口、石阡、思南、铜仁等县一带,自然分布区域如此狭小,是世界上罕见的,种群数量也不多,因此,它也是最濒危、最珍贵的一种金丝猴。

在1903年,英国人布列里奇从贵州北部产地的一个猎人手中获得一个雌兽的皮张,并订出了它的拉丁学名,但是从那以后,虽然很多动物学家、博物学家、动物园工作者等都到产地去寻觅过,但却一直再无音信,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由中国动物学家在贵州东北部梵净山一带重新找到。

形态特征

黔金丝猴体长为60-73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13-16千克。头部为圆形,颜面部裸露,面色为灰蓝色,双眼微微向上倾斜。冠毛黄色,但毛尖为黑色,两耳较小,也是黑色,全身披着暗灰色的、长度约为20-25厘米的毛发,其中头顶、背部、体侧、四肢外侧以及尾巴的毛色最深,为浓密的黑褐色,尾巴尖为白色,像一支毛笔,手掌、脚掌的皮肤以及指(趾)甲也都是黑褐色,胸部、腹部和四肢内侧的毛色略浅,此外最独特的标记还有大块的椭圆形白斑长在背面的两肩之间,所以又叫灰金丝猴或白肩金丝猴。在产地还因为它的尾巴又细又长,很像牛的尾巴,所以叫它“牛尾猴”。它的体毛的长度远不如川金丝猴长,背部长毛不明显,毛的密度较稀,裸露的浅蓝色面部皮肤也没有川金丝猴艳丽。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黔金丝猴金丝猴川金丝猴
外观-

体长64~69厘米约51~83厘米雄性平均约68厘米
体重8~15千克-雄性15~39千克,雌性6.5~10千克
分布区域中国贵州省四川、陕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宣光四川省、湖北省、陕西省、甘肃省
食性植食性植食性杂食性
展开表格

栖息环境

黔金丝猴

黔金丝猴栖息于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地阔叶林中,主要在树上活动,结群生活,有季节性分群与合群现象。

栖息地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活动的海拔高度比川、滇金丝猴都要低,多栖于海拔500-800米河谷阔叶林,夏季则多见于海拔1400-2200米左右的阔叶混交林。也偶见于村寨附近。

生活习性

多为群居性。一般约150-250只,一个群的大小在四季有分合的变化。活动范围大,最大群有400多只。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食物为植物性的叶、芽枝、果实及树皮。雌猴发情季节为夏秋及初冬。主要天敌有豺、大灵猫和云豹等。

黔金丝猴主要以多种植物芽、嫩皮为食,包括花、果。与川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不同,未观察到黔金丝猴采食地衣,这可能与栖息地环境有关。它们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一般每天更换一次活动地点,有规律的巡回迁徙。

黔金丝猴正常活动下叫声圆润细长,好似人隔山相喊的“哦—嗬”声,显得悠闲自在;斗殴打闹时声音粗狂洪亮,发现异常情况时,其中一只公猴会发出特有的警报声。黔金丝猴生性机敏,对异常的响声特别敏感,梢有响动,立刻逃跑。

它们活动时,散布面积较宽,约有1.5-2公顷,两只猴子间最远距离200-300米。在一棵树上可以见到一只或几只,最多见到一棵树上聚集30多只猴子。它们在树上坐着、走动、攀爬、跳跃,不时还发出叫声,斗殴追逐,看起来到处的树都在摇动,似乎满山都是猴子。它们坐着时,尾巴自然下垂,不时轻轻的摆动;跳跃起来时,尾搭树枝,2、3米的距离一跃而过,从高往低还可以更远,最潇洒的动作则莫过于单臂抓住树枝,以悠荡的方式前进。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贵州省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具体分布地点主要在江口县的月亮坝、柏枝坪;松桃县的泡木坝、田家坝、白云寺、牛凤包;印江县的亚盘岭、淘金河上游和护国寺。模式产地:贵州北部(梵净山),模式标本保存地:大英博物馆

生长繁殖

黔金丝猴繁殖高峰在4-5月份,雌猴发情季节为夏秋及初冬,雌性孕期200天左右,通常每产1仔,偶产2仔。

黔金丝猴的繁殖缺乏人工饲养条件下的记录。通过野外观察和分析认为,其性成熟约5岁龄左右。配偶不固定。家族首领常与多个雌猴交配。一次交配时间约1分钟。一天内能进行多次交配。成年雌猴有月经现象。一般一年四季均有交配行为。雌猴除被动交配外,在发情高潮也主动扒在雄猴前要求交配。甚至还看见过雌猴靠近雄猴,先用前掌拨弄雄猴生殖器,雄猴随即仰面朝天,双腿分开,而雌猴则用口含弄雄猴生殖器的“口淫”现象。4-5月份各分散群又有一次合群过程。据此推算,黔金丝猴孕期约为6个月左右。白天未观察到过分娩过程,估计其分娩过程多在夜间。母猴十分爱护婴猴。初生下后,活动、觅食均用一只前肢抱紧婴猴于胸前,不管遇到多大危险,从不放手。但到5月初合群开始分散为小群时,大多数雌猴已是用四肢活动,而婴猴则用四肢紧紧抱着母猴胸腹部。据此推算,婴猴从出生到可以自己抱紧母猴随母体活动约需20余天,略接近合群所维持的时间。

亚种分化

黔金丝猴没有亚种分化,但有的学者将它与川金丝猴合并为同一物种的2个亚种。

种群现状

野生种群

中国:1987年10月-1993年4月,调查显示黔金丝猴的种群数量为764只(655-873只)。

据Eudey(1987)估计黔金丝猴的总数不超过500-670只。

周晓农(1995)年调查发现黔金丝猴约750只,组成20多个家族,活动范围约4万公顷。

1992年,多个观察团组成的普查估计约有600-1200只。

2005年,调查估计有750只,其中有超过400只成年个体。

2008年,种群数量估计约有850只。

人工饲养

黔金丝猴

鉴于黔金丝猴野生种群数量少,栖息地范围小,灭绝的危险系数特别高,199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野外捕捉了7只黔金丝猴进行人工饲养繁殖的研究。

经过13年的艰苦努力,第一只人工饲养繁殖的黔金丝猴于1995年出生。2002年,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科研人员又成功繁殖了第二代黔金丝猴。

中国人工饲养繁殖的第二代黔金丝猴身体健康、成长良好。其中最大的接近4岁,最小的仅1岁。通常来讲,黔金丝猴的人工饲养繁殖到达第二代,并且有一定数量,猴子成长良好,就标志着人工饲养繁殖技术的完全成熟。”从2002年至今,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共繁殖了13只黔金丝猴,总体雌雄比例接近1:1。

保护措施

黔金丝猴

1978年在贵州产区建立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300公顷,主要是保护黔金丝猴和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1986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还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保护区建立后,保护工作有所加强。通过宣传教育,和贯彻有关法规,提高了当地群众对保护珍稀动物的认识。同时,对乱砍滥伐和盗猎者又绳之以法,如1984年对一起猎捕2只黔金丝猴(致死1只,致残1只)立案后,受到了法律制裁。因此,黔金丝猴的保护已做到家喻户晓。

梵净山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使黔金丝猴的生存有所保障。虽然保护区初期乱砍滥伐、盗猎等现象仍很严重,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对当地人的教育和适当引导使这些现象的以避免。黔金丝猴的人工饲养正处于研究阶段。

黔金丝猴的保护需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严格管理,对非法猎捕的盗伐者应予严惩。除了重视对它们本身的直接保护外,也不能忽视对它们赖以为生的栖息环境的保护,特别是猴群主要活动区域和越冬区域的森林保护,否则其种群将得不到恢复和发展。在其分布区内,还应经常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遵纪守法,爱护珍稀动物的自觉性。还应加强对黔金丝猴的生态学研究,尤以种群生态、增长模型和动态研究,不断地给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但是,对于发展饲养繁殖包括保护区内,都必须严加控制。

保护现状

●CITES濒危等级:附录1

生效年代:1997

●IUCN濒危等级:EN(濒危)

生效年代:2008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生效年代:1996

2021年2月1日,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