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OPAC),作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最终面对用户的互动界面,是图书馆和读者在网上交流的最重要的窗口,起着沟通用户与馆藏资源、用户与资源服务的作用,为用户通过网络检索和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中文名

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帮助

外文名

OPAC

使用类型

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

支持语言
发源

美国

外文全称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

发展

20世纪七十年代

应用学科

计算机技术

定义

是图书馆和读者在网上交流的窗口

查询系统

OPAC: 全称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 在图书馆学上被称作“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读者可以利用万维网实现图书的查找和借阅。原来的电子书目用Telnet作为技术支持,但是已不能满足现今图书馆联盟间的书目进行汇总。现在的网上书目多以地区性图书馆的书目加以汇总,能使读者的查询结果覆盖更大范围的图书馆。

查找方式

根据图书的特性,在网上书目的查找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其中最普及的查找方式有:书名检索、作者检索、ISBN检索、年份检索、出版社检索。还有一些不常用,但十分重要的检索方法:分类法检索、导出词检索、丛书检索、套书检索等,这些项目都可以在OPAC数据库里进行检索。

正确使用

OPAC的正确使用是减少书目检索时间的一条重要途径。

1. 如果读者在查找单书的同时能够给出相对多的检索项目,那么出现的检索项就越少,找到所需书的概率也就越大。

2. 如果读者要查找一大类的书,比如有读者想了解中国的历史。这种情况就好在OPAC的自由查找栏中键入“中国”和“历史”,这样所需的书目才能以最小的范围量出现。如果读者只在一栏中键入“中国历史”,那么有关“中国”和“历史”项目都会出现,比如,中国经济、中国文化、美国历史等和读者期待不相关的内容也会出现。或者还有一种简便的检索方法:分类法检索。读者可以通过所在图书馆的分类法直接找到“中国历史”这一项,再用相应的图书馆书籍编号去查阅具体的书籍。

举例

位于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图书馆建立的OPAC汇总了德国境内12所网上书目(12所书目又是各个州的汇总的书目)、奥地利和瑞士德语区内的书籍,其它还提供世界上一些重要图书馆的书目,如“大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几个不同语种国家的图书书目。所以读者可以通过“卡尔斯鲁厄网上书目”查到几乎全德乃至世界范围图书馆的图书。

附加型光缆

无金属捆绑式架空光缆 (AD-Lash)和无金属缠绕式光缆GWWOP(Ground Wire Wrapped Optical Fiber Cable)光缆有时被统称为附加型光缆 ——OPAC,是在电力线路上建设光纤通信网络的一种既经济又快捷的方式。

它们用自动捆绑机和缠绕机将光缆捆绑和缠绕在地线或相线上,其共同的优点是:光缆重量轻、造价低、安装迅速、在地线或 10 kV/35 kV相线上可不停电安装;共同的缺点是:由于都采用了有机合成材料做外护套,因此都不能承受线路短路时相线或地线上产生的高温,都有外护套材料老化问题,施工时都需要专用机械,在施工作业性、安全性等方面问题较多,而且其容易受到外界损害,如鸟害、枪击等,因此在电力系统中都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国际上,这类技术并没有被淘汰或放弃,仍在相当的范围内应用。

概述

传统的OPAC是专门针对图书馆馆藏书目进行检索的系统,书目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用以揭示和报道文献信息的工具。它揭示文献的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出版年月及价格等,也涉及文献的内容、源流和收藏等信息。书目的特定结构决定了它的检索性能,在浩繁的文献中查检所需要的文献,利用书目是节时省力的便道。20世纪七十年代,OPAC起源于美国的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作为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图书馆与用户在网上交流的重要窗口,OPAC直接体现了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对读者的服务能力,其提供的服务与功能已成为衡量图书馆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是在八十年代初开始开展国际联机检索的。

发展

第一代OPAC

第一代OPAC系统产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OPAC功能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前的目录,当时目录己被当作信息的来源,在17世纪初,目录主要是作为图书馆的财产清单。计算机用于书目检索始于1954年,由美国海军武器试验所在IBM -701型计算机上实现了以批处理方式提供检索服务。以后10年发展缓慢。

1964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开始用“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ARS)磁带提供批式检索服务。这是首次进行的大范围的、计算机化的回溯性检索服务。此项服务在两次检索间的机器准备时间约需2周,用户存取时间约需6周。如果检索式不准确或用户对检索结果不满意,上述时间还需重复。

与手工检索相比,批式检索有其优点,但检索周期较长的缺点又阻碍了它的广泛应用。这样,联机检索取代批式检索似乎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准确地讲,早在批式检索出现前两年,就有人讨论了联机检索,但直到60年代才出现了联机书目或文本检索系统。造成延误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缺乏先进的通讯两络、计算机分时和远距离终端等技术。

20世纪70年代,机读目录代替卡片目录,其收录内容和检索途径与卡片目录基本相同,检索点有限,包括著者、题名、分类号,与卡片目录不同的是利用终端进行联机检索,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菜单引导检索。由于功能的简单,难以符合和满足大众情报检索的需要,因而其使用范围较窄,利用率不高。

第二代OPAC

第二代OPAC系统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类OPAC系统主要基于局域网。这时的OPAC系统多采用命令语句检索,也有菜单引导检索。而且增加了关键词检索即后组式检索,更多地为用户显示数据库记录中的有关主题信息。此外,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如布尔逻辑检索、帮助功能等。

这一阶段的OPAC虽然增加了关键词检索和布尔检索,并通过设计功能较低而易用的接口,给用户提示,但由于用户的检索能力有限,因此检索失败的比例相当惊人。而且在检索能力、界面设计、应答时间、数据库规模以及各个书目记录的内容等方面,不同的OPAC系统差别很大。因此第二代OPAC带给无经验用户的好处并不明显,促使了第三代OPAC系统的产生。

第三代OPAC

第三代OPAC系统产生于90年代初,该类OPAC主要是基于网络,并充分利用WEB接口与Z39.50协议及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服务的对象从单一的馆内读者扩大到全球的网络用户,并能进行跨平台检索,因此也有学者将第三代OPAC称为Web-Based OPAC,简称Webpac。第三代OPAC用户界面更加友好,功能得到了加强和扩充,如检索声音图像、检索结果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关联检索等。在检索内容上突破了书目数据的限制,引进连续出版物题录,文摘,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