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实物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

消费支出按商品和服务的用途可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

中文名

人均消费支出

术语类别

经济术语

分为

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

释义

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

作用

人均消费支出是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体现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分类

现行统计分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两个指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按月统计,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按季统计。

各地现况

2022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显示,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和重庆8个省份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和北京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超过4万元。[2]

北京

2015年,北京居民人均交通支出3291元。北京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6368元。

2020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8903元,比上年下降9.6%。[1]

统计数据

2022年7月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22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5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0.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77元,增长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881元,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