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中国地理的巫山山脉指长江三峡及其渝鄂交界地带,东北-西南走向的连绵群峰。北与大巴山相连,南面深入武陵山地。

巫山山脉主峰为湖北巴东县境内的乌云顶,海拔2400米。巫山山脉是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西为四川盆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文名

巫山山脉

所属地区

长江三峡及其渝鄂交界地带

主峰

重庆市奉节县境内乌云顶

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地理环境

巫山山脉

中国西部大山。位于重庆、湖北、贵州三省边界。海拔约1,000~1,500公尺,最高峰乌云顶海拔约2,441公尺。

长江横穿其间,形成峡谷,著名的「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自奉节白帝城到黛溪,长江横穿石灰岩山地,形成8公里长的瞿塘峡。

两岸岩壁直立,江面狭窄,最窄处不过100多公尺。自巫山到官渡口长约45公里,长江流向与岩层走向斜交,形成巫峡。

北段河道曲折,两岸峭壁高出江面100多公尺,山峰高出江面一般为500~600公尺,最高的达1,300公尺,形成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其中以神女峰最为奇秀。长江切穿黄陵背斜形成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

气候特点

巫山山脉

长江三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万态,有的似飞马走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

特色物产

三峡两岸的低山河谷是甜橙和红橘产地,也是桐油,乌桕和生漆的产区。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暴雨区之一,雨量多,又系石灰岩地区,在长期风雨侵蚀和河川深切之下,形成了气势峥嵘、姿态万千的座座奇峰秀峦。

文化活动

相关诗歌

因唐宋文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使得三峡地区的“巫山”成了今天中国最有名的“巫山”。但唐诗宋词中的“巫山”大都是泛指方位地理,一般惯以“巫山”代称整个“长江三峡”,喻指“文化巫山”,并非狭义指“巫山县的山”。今中国地理正是据此对“东北-西南”走向的“巫山山脉”作的通解释义,范围包括鄂渝交界处长江三峡及其周边一带的所有群山,而不仅仅只是巫山县境内“东西走向”的巫峡。例如:

唐·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这里的巫山,显然指奉节白帝城的山。李白先宿巫山,而后“下”瞿塘。古代方位以“西”为上,以“东”为下。”下“瞿塘,说明李白是准备向”东“去,是要乘”下水“船出川,而留宿在奉节白帝城。如果是从”巫山县“到瞿塘峡,那就应该叫“上”瞿塘,是入川,是“上水”船方向了。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巫山十二峰

巫山十二峰指的是望霞峰(神女峰)、翠屏峰、朝云峰、松峦峰、集仙峰、聚鹤峰、净坛峰、上升峰、起云峰、飞凤峰(栖凤峰)、登龙峰、圣泉峰。

宋朝范成大《吴船录》记载:“下巫山峡三十五里,至神女庙,庙前滩尤汹怒,十二峰俱在北岸,前后映带,不能足其数。十二峰各有名,俱不甚切。”陆游《入蜀记》记载:“神女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说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苏辙《巫山赋》记载:“峰连蜀以十二,其九可见,而三不知,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巫峡之名,盖因山以名峡也。蜀人以其在蜀东境,亦谓之东峡云。” 

相关传说

巫山神女是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屈原的《九歌·山鬼》和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中都有描述。而在当地传说中,她是一个帮助大禹治水、造福生灵的女神。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巫山神女,也称巫山之女。传说为南唐天帝炎帝(赤帝)之女,一说是王母幼女,本名瑶姬(也写作姚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因而为神。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女神相遇,女神自荐枕席,后宋玉陪侍楚襄王游云梦时,作《高唐赋》与《神女赋》追述其事。神女为“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美貌仙女。

巫山山脉

《山海经》里记载的巫山,主要在《大荒经》一篇。《大荒西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巫山者”。这是第一次确切出现的巫山。这里上古神话传说的巫山,指山西晋南的巫山。《大荒南经》说:巫山的西面有黄鸟,有不死之药,黄鸟也懂得巫术,用玄蛇做道具。

“巫山”之名源出中国宗教民俗“巫文化”中的“巫咸”。杨慎《艺林伐山》卷四引郭璞《巫咸山赋》:“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为名”。“巫山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概念,其“巫山”的定义是指“巫咸山”,而非“巫山县的山”!实际上,上古传说“巫(咸)山”神话时,根本都还没有三峡地区的巫山县。[1]

《山海经》:“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安邑”条:“巫咸山在南。”《水经注·涑水》:“涑水西南迳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迳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经北魏郦道元考证,“灵山”、“巫咸国”、“巫咸山”等均在今山西夏县境内。

《太平寰宇记》“陕州夏县”:“巫咸山又名覆奥山……巫咸山祠在县东五里巫咸山下。”乾隆二十八年立《白沙河南北岸改建石堰记》:“解州夏县白沙河,一名巫咸河,发源中条山,出巫咸谷。”正因诸多早期地理权威文献的确凿记载,近代研究中国上古神话的徐旭生、以及历史地理大师谭其骧等,也都确认《山海经》所载巫咸国、巫咸山之地望,在今山西省夏县境内,山西省的“晋巫文化”由此被公认为是中国“巫文化”的源流。

历史上的巫山

“巫山”作为地理名,并非三峡地区独有!中国至少八个地方都有过“巫山”的记载,见于晋南、济北、苏南、浙东、淮北、三峡、湖北、湖南等地。一般认为这是早期部落迁徙地名搬家,随山西“巫文化”在南方各地传播而来。[1]

1、晋南的巫山

山西夏县的巫山,被公认为中国“巫文化”的源流。近代徐旭生、谭其骧等均确认神话故事《山海经》中所载巫咸国、巫咸山之地望,在今山西省夏县境内。

2、济北的巫山

《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水经注·济水》:“巫山在平阴东北,昔齐侯登望晋军,畏众而归。师旷、邢伯闻乌鸟之声,知齐师潜遁。人物咸沦,地理昭著,贤于杜氏东北之证矣。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

3、苏南的巫山

《越绝书》:“虞山者,巫咸所居。”《宋元方志丛刊·郡志》卷9:“虞山,今为海巫山,山即巫咸山所出。”虞山又名海隅山,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

4、浙东的巫山

《会稽志》:“巫山在县北一十八里,旧经巫山,一名梅山。”《三国志》卷8裴注引《会稽典录》曰:“昔越王蘙让位,逃于巫山之穴,越人熏而出之,斯非太伯之寿邪?”

5、淮北的巫山

汉代乐府曲名《巫山高》:“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原本是描写江淮水深,无桥可渡,游子思乡,临水远望,不得东归。其中的“巫山”是指江淮一带的“巫山”,并不是三峡地区“巫山县的山”。

6、三峡的巫山

《后汉书·公孙述传》:“臣之愚计,以为宜及天下之望未绝,豪杰尚可招诱,急以此时发国内精兵,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檄吴、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靡。”东汉时期,今长江三峡地区的“巫山”还只是方位地理,泛指整个长江三峡及其周边一带的群峰。

三国之后,长江三峡才首次出现“分段”命名,但名称叫法各异,并不固定。如:《荆州记》称“巫峡(今瞿塘峡)、秭归峡(今巫峡)、归乡峡(今西陵峡)”。直到明清时期,才固定为今天三峡通称: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至于三峡地区“巫山县”的县名出现则更晚,隋开皇三年(583),信州(今奉节白帝城)改属县“巫”名“巫山”,三峡地区遂才有“巫山县”名,并沿革至今!

7、湖北的巫山

宋玉《高唐赋》:昔楚怀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汉书·文苑列传》:“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骋观终日。

顾谓左倚相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从此,后人常以“巫山云雨”诗词歌赋。这里典故所指“巫山”原本是今湖北云梦的巫山,又称阳台山。南北朝之后,才被人张冠李戴到长江三峡地区。

因现在三峡地区的“巫山县”与历史上的“巫山文化”同名,有些人喜欢望文生义,见到诗词歌赋中的“巫山”二字就误以为是今三峡地区的“巫山县”。实际上,宋玉《高唐赋》“巫山云雨”所指的“巫山”是湖北云梦的巫山,又称阳台山!根本不是今三峡地区“巫山县的山”。

《方舆胜览》:“阳台山,在汉川县南三十五里,或言宋玉作《高唐赋》处,有裴敬碑载其事。”《太平寰宇记·淮南道》:“阳台庙在县南二十五里,有阳台山。山在汉水之阳,山形如台。按宋玉《高唐赋》云楚襄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遂有庙焉。今误传在巫峡中县。今裴敬有碑以正其由。”当代学者赵逵夫也认为楚人所说的“巫山”在汉水以南的云梦泽一带,故登云梦之台可以望见“巫山”的高唐观。

8、湘西的巫山

《通典·州郡》“巫州”条:“在巫水之阳,隋属沅陵郡,大唐为巫州。天授中,以巫山不在州界,遂改为沅州。开元十二年,复为巫州。”《清史稿·地理志》“湖南宝庆府”条:“又有巫水,源出东北巫山,南屈而西为渔渡江,县东南诸水皆入焉。

旅游信息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