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叫威廉·康格里夫。一个是英国作家,他的名剧《以爱还爱》曾轰动了伦敦舞台;一个是英国风俗喜剧一个杰出的作家和优秀的代表。他的喜剧以活泼生动和对话高雅为特色,对角色(特别是一些次要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且多彩多姿。

中文名

威廉·康格里夫

外文名

William Congreve

性别

出生日期

1670

去世日期

1729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利兹

代表作品

隐姓埋名

生平

威廉·康格里夫

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 Congreve,1670-1729年),英国剧作家。出生于利兹附近,父亲是英国在爱尔兰驻军中的一名军官。他求学于基尔肯尼学校和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与乔纳森·斯威夫特同学,二人终生保持友好关系。1691年去伦敦学习法律,但因长期以来对写作的热爱,很快就放弃了学业。1692年出版了几年前就已经完成的一部小说《隐姓埋名》。于当时文人聚会的威尔咖啡馆结识了约翰·德莱顿。在德莱顿赞助下,他写了第 1部剧本《老光棍》(1693),在伦敦上演,受到广大观众的称赞。他的第2部剧本《两面派》(1694),德莱顿曾写诗加以赞扬,而且认为康格里夫胜过本·琼森和弗莱彻,足以和莎士比亚媲美。但这部戏既不叫好也不叫座。1695年,康格里夫的名剧《以爱还爱》上演,轰动了伦敦舞台。1697年悲剧《悼亡的新娘》上演,也大受欢迎。但他的杰作《如此世道》(1700)的,这部康格里夫自己以及后来的评论家认为是其杰作的戏剧,当时好评寥寥,康格里夫灰心丧气,以至于他后来基本没写什么作品。但他作为作家的声名犹存,晚年经常和斯威夫特、亚历山大·蒲柏、理查德·斯梯尔等文学家来往。蒲柏把自己翻译的荷马史诗《伊利昂纪》献给康格里夫。法国作家伏尔泰来英国访问时曾拜会过他。逝世后被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与其他受尊崇的英国作家为伴。

评价

康格里夫是英国风俗喜剧一个杰出的作家和优秀的代表。风俗喜剧是喜剧的一种,它描绘并且讽刺上流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准则。复辟时期的英国上流社会是英国风俗喜剧的讽刺对象。莫里哀是法国风俗喜剧的代表作家,他讽刺法国的宫廷人物和资产阶级分子。康格里夫的喜剧作品,一方面模仿莫里哀,另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17世纪初期英国剧作家本·琼森、马斯顿等人的社会讽刺喜剧传统。复辟时期英国风俗喜剧的主要精神是讽刺的、批判的,具有严肃的道德目的,它大多写上流社会两性之间的关系,以讽刺、谴责贪婪、虚伪、纵欲、诽谤、陷害等社会罪恶和陋习。杰瑞米·科利尔在一本小册子里对他进行了义愤填膺的强烈抨击,这本小册子还引发了戏剧改革运动(1698年)。

他的喜剧以活泼生动和对话高雅为特色,对角色(特别是一些次要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且多彩多姿。他的情节主要围绕错综复杂和令人反感的风流韵事展开,真实性不强,构思不够巧妙。《悲伤的新娘》(1697年)是他唯一的悲剧,其中有一些台词十分有名,如“音乐有安抚凶暴心灵的魅力”及“女人受到轻蔑,怒火比地狱之火还要可怕。”等。康格里夫的杰作《如此世道》写上流社会一对有才华的青年男女相爱成婚的故事,剧中有一场专门写他们两人谈判结婚条件,并且讨论婚后如何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以保证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康格里夫并不采取直接说教的方式来教育观众,而是通过复杂的故事情节,塑造才华横溢的青年男女,并以高度机智、幽默的对话来达到他推崇严肃的道德目的:医治社会的疾病,建立人和人(尤其是两性)之间的真诚、友善的关系,改造人的社会行为。康格里夫的喜剧语言达到了文雅、细致、锋利、流畅、精确、含蓄的完美境地。19世纪英国批评家哈兹里特写道:“康格里夫喜剧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意义和讽刺,用最典雅、最尖锐的词语表达出来。”19世纪末英国小说家梅瑞狄斯认为康格里夫足可和莫里哀相对起舞,树立喜剧创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