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在美国克利夫兰做的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两垂直光的光速差值的一项著名的物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光速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由此否认了以太的存在,从而动摇了经典物理学基础,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一个开端,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解释,乔治·菲茨杰拉德、里茨与德·希特、洛仑兹、爱因斯坦等人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文名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外文名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结果

揭示了光速不变

地位

近代物理学的一个发端

影响

否认了以太的存在

性质

物理实验

实验时间

1887年

实验背景

随着光波动理论的发展,19 世纪流行着“以太”学说。那时,由于对光的本性知之甚少, 人们套用机械波的概念, 想像必然有一种能够传播光波的弹性物质, 它的名字叫“以太”。许多物理学家们相信“以太”的存在, 把这种无处不在的“以太”看作绝对惯性系,用实验去验证“以太”的存在就成为许多科学家追求的目标。

当时认为光的传播介质是“以太”。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就必须会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迎面吹来,同时,它也必须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这个问题的产生,引起人们去探讨“以太风”存在与否。如果存在以太,则当地球穿过以太绕太阳公转时,在地球通过以太运动的方向测量的光速应该大于在与运动垂直方向测量的光速。[1]

实验过程

1887年,阿尔伯特·迈克尔逊(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个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爱德华·莫立在克里夫兰的卡思应用科学学校进行了非常仔细的实验。目的是测量地球在以太中的速度,即以太风的速度。

如果以太存在,且光速在以太中的传播服从伽利略速度叠加原理。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假设以太相对于太阳静止,仪器在实验坐标系中相对于以太以公转轨道速度v向右运动。光源发光经分光镜分光成两束光,光束1经反光镜

反射再经分光镜投射到观测屏。光束2经反光镜

反射再经分光镜投射到观测屏,与光束1形成干涉。光在以太中传播速度为c,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为。

光束1到达

和从

返回的传播速度为不同的,分别为

,完成往返路程所需时间为:

光束2完成来回路程的时间

光束2和光束1到达观测屏的光程差为

让实验仪器整体旋转90度,则光束1和光束2到达观测屏的时间互换,使得已经形成的干涉条纹产生移动。

改变的量为

移动的条纹数为

实验中用钠光源,

地球的公转轨道运动速率为:

干涉仪光臂(分光镜到反光镜)

,

应该移动的条纹为:

迈克尔逊和莫雷将干涉仪装在十分平稳的大理石上,并让大理石漂浮在水银槽上,可以平稳地转动。并当整个仪器缓慢转动时连续读数,这时该仪器的精确度为0.01% ,即能测到

条条纹移动,用该仪器测条纹移动应该是很容易的。迈克尔逊和莫雷设想:如果让仪器转动90°,光通过

的时间差应改变,干涉条纹要发生移动,从实验中测出条纹移动的距离,就可以求出地球相对以太的运动速度,从而证实以太的存在。

但实验结果是:未发现任何条纹移动。在此之后的许多年,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又被重复了许多次,所得都是零结果。

实验再验证

1893年,洛奇在伦敦发现,光通过两块快速转动的巨大钢盘时,速度并不改变,表明钢盘并不把以太带着转。对恒星光行差的观测也显示以太并不随着地球转动。

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人们多次重复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并且应用各种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精度不断提高。除光学方法外,还有使用其他技术进行的类似实验。如1958年利用两个氨微波激射器所做的实验,该实验原理与穆斯堡尔效应相同,得到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上限是

;1970年,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所做的实验得到此速度的上限只有

  。综合各种实验结果,人们基本可以判定地球不存在相对以太的运动。

实验解释

1887年到1905年之间,人们曾经好几次企图去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1)乔治·菲茨杰拉德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1889年乔治·菲茨杰拉德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提出了一种解释。菲茨杰拉德指出如果物质是由带电荷的粒子组成,一根相对于以太静止的量杆的长度,将完全由量杆粒子间取得的静电平衡决定,而量杆相对于以太在运动时,量杆就会缩短,因为组成量杆的带电粒子将会产生磁场,从而改变这些粒子之间的间隔平衡。这一来,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当它指向地球运动的方向时就会缩短,而缩短程度正好抵消光速的减慢。有些人曾经试行测量菲茨杰拉德的缩短值,但都没有成功。这类实验表明菲茨杰拉德的缩短,在一个运动体系内是不能被处在这个运动体系内的观察者测量到的,所以他们无法判断他们体系内的绝对速度,光学的定律和各种电磁现象是不受绝对速度的影响的。再者,动系中的短缩,乃是所有物体皆短缩,而动系中的人,是无法测量到自己的缩短值的。

2)里茨与德·希特

1908年,里茨设想光速是依赖于光源速度的,即运动光源所发射出来的光线速度与光源速度以矢量方式相加,光速,也就是以太流的影响被以太内的光速和光源的速度所抵消。该观点一般称为弹道假说,企图以此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弹道假说由天文学上观测双星运动结果易于排除,德·希特于1931年在莱顿大学指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对相互环绕运动的星体将会出现表观上的异常运动,而这种现象并没有观察到。观测发现,光的速度与光源的速度无关。由此也证明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速和不受光源速度和观察者的影响是正确的,而且既然没有一种静止的以太传播光波振动,牛顿关于光速可以增加的看法就必须抛弃。

3)洛仑兹

1892年,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也提出了与乔治·菲茨杰拉德相同的量杆收缩解释。这一观点可以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并承认以太存在,光速变化。1895年洛仑兹提出了更为精确的长度收缩公式,顺手把时间也调慢了一点,这就是著名的洛仑兹变换。通过以太的运动物体,纵向线度发生收缩(平行运动方向),其收缩的比例恰好符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计算。同时这个方向的时间也变慢,这样这个方向的光的速度保持不变。这是光速不变的最早模型。为什么要改动时间?没有人知道,也没有理论依据。这个光速不变的版本,承认以太存在。没有悖论。根据他的设想,观察者相对于以太以一定速度运动时,长度在运动方向上发生收缩,以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时间变慢,以满足光速在量杆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这样洛仑兹就在不抛弃以太概念的前提下,提出光速不变。

4) 爱因斯坦

1905年,在洛仑兹提出光速不变观点10年后,爱因斯坦认为既然光速不变,作为静止参考系的以太就没有理由存在。于是抛弃静止参考系以太、以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为基本假设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同时保留洛仑兹变换来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光速不变。爱因斯坦的洛仑兹变换是指纯数学的空间缩短,不再是组成量杆的带电粒子距离缩短。而且这种空间缩短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物理意义。

做一下类比:比如两辆速度不同的火箭经过太阳系,那么从慢速火箭上看地球与太阳的空间距离与快速火箭上的看到的空间距离不同,空间距离的物理意义在于引力大小,和阳光辐射强度紧密相关。而实际地球与太阳引力大小和阳光辐射强度与两辆火箭的速度没有任何关系。

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在狭义相对论中,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也可以推导出洛仑兹变换。几个星期之后,一位法国最重要的数学家亨利·庞加莱也提出类似的观点。爱因斯坦的论证比庞加莱的论证更接近物理,因为后者将此考虑为数学问题。通常这个新理论是归功于爱因斯坦,但庞加莱的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分析计算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光的干涉实际上是同一束光分开再汇合形成的相位差造成的相位矢量和。也就是说光通过

光臂后到达观测屏的相位不随设备的转动而改变,即光通过

光臂的光波个数不变。计算转动过程中通过光臂中光波个数的变化,才是光程差计算的根本物理意义。

实验中假设:光源的频率为

,波长为

,则

在光臂

中频率不变,波长变化,波长分别为:

则通过光臂中的光波总数为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在以太中运动的物体长度会发生缩短,缩短的比率为:

则光臂中光波总数为

也就是说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该实验本来就测不出任何结果。

注意:大家认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支持光速不变。这实际上是一个误解。该理论只是证明光速与真空电容率和真空磁导率存在数学关系,并不能证明真空电容率和真空磁导率在各个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