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县古称越嶲,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北部,介于东经102°20′-102°54′,北纬28°18′-28°53′之间,东邻美姑县,南接昭觉县、喜德县,西界冕宁,北连甘洛县、石棉县。

2011年,越西县成功举办“文昌故里·中国越西第二届油菜花节”、魅力越西“红歌唱响凉山”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县歌比赛。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增越西县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0年,越西县面积2256.47平方公里,辖10镇28乡、289个村及5个社区。县内有彝、汉、藏、回等十多个民族,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县。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301865人。[3]

2021年8月,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6]2021年,越西县地区生产总值为578809万元。[11]

中文名

越西县

政府驻地

越城镇

别名

越嶲

地理位置

四川省南部

面积

2256.56平方公里

人口

301865人(2020年)

方言

彝语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578809万元(2021)

电话区号

0834

外文名

Yuexi County

下辖地区

10镇28乡

车牌代码

川W

邮政区码

616650

机场

西昌机场

火车站

越西南站

著名景点

天皇寺

行政类别

所属地区

四川省西南部

地方特产

苹果

行政代码

513434

历史沿革

越西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因越过嶲水设郡县而得名。

越西县

远在四千年前大禹治水之时,越嶲即是九州之一梁州的地域。

先秦时期,属“西南夷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越嶲郡,今越西县时为越嶲郡邻之“阑县”。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置邛部县至隋唐。

宋为邛部川,元为邛部州。

明洪武25年(1392年)设越嶲卫,清为越嶲厅。

民国二年(1913年)改越嶲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时,由左权、刘亚楼、张爱萍率佯攻部队经过越嶲。

1950年解放,1956年结束民改,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普雄县并入越嶲后更名为越西县。

2020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同意越西县退出贫困县。

2021年8月,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6]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越西县地处中国西南,处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的东北麓,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北部,东邻美姑县,南接昭觉县、喜德县,西界冕宁,北连甘洛县、石棉县,介于东经102°20′-102°54′,北纬28°18′-28°53′之间,面积2256.56平方公里。

地形

越西县境内多山,主要以横断山脉为主,山川南北纵列,地势南高北低,岭谷相对高度1000―2000米,最低海拔达1170米,最高海拔4791米。

气候

越西县气候属西昌巴塘亚热气候区,天气凉爽,雨量充沛,四季不太分明。气候受地形影响,夏秋湿润凉爽,冬春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13.3℃,年均降雨1113毫米,越西县内多山海拔1600-2100米地区,年均气温为11.3-13.3℃,≥10℃的年有效积温3915.7-3200℃,年日照时数1612.9-1860小时,无霜期225-248天。

水文

越西县河流纵横,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9条河流。其中,有两条流域面积达500平方公里以上。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越西县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树种65科230种,主要优势树种有冷杉、云南松、桦山松、华木\桤木、栎类等。全县投产经济林木156万株,以花椒、苹果为主。县内可供药用植物162科903种,野生药材有天麻、贝母、虫草、杜仲等162科903种。珍贵树种有连香树、润南、香樟、楠木等。常用中药和稀有名贵药材150多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有蕨类、虫草、鸡棕等。全县野生动物有21科48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云豹、金钱豹、灰腹角雉等;二类保护动物有小熊猫、苏门羚、短尾猴、金猫、斑羚、岩羊、水獭、穿山甲、猕猴、绿尾红雉、白腹锦鸡等。

土地资源

至2010年底,越西县土地总面积2256.56平方公里,县区可使用土地面积22.0196万公顷,规划中工业用地0.169万公顷,农业用地2.38094万公顷,其它用地城镇279.8公顷,农村居民3915.9公顷,全县区划林业用地面积124418.4公顷。

矿产资源

越西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矿种有铁、铜、铅锌、煤炭、泥炭、硫铁矿、白云石、水晶等十多种矿产。其中赤铁矿累计探明储量1.2亿吨,硫铁矿5000万吨,煤炭5844万吨(多为无烟煤),泥炭1亿吨,白云石7000万吨。至2010年已探明储量煤炭为5844万吨,赤铁矿1.2亿吨,磷矿1500万吨,石灰石3亿吨,大理石1000万立方米,花岗石300万立方米,泥炭1亿吨。此外,褐铁矿、铅锌矿、水晶石、硅石、玄武石、高岭土、石英等储量也很丰富。[5]

水利资源

越西县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22.624亿立方米,另有溶水3.286亿立方,径流总量25.91亿立方米,全县水能蕴藏量64.16万千瓦,可开发量17.93万千瓦。普雄河、越西河、漫滩河是县内水能资源主要河流,其中普雄河水能蕴藏量为9.07万千瓦,可开发量3.624万千瓦,占全县总可开发量的20.2%;越西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3.314万千瓦,可开发量5.026万千瓦,占全县总开发量的28.9%;漫滩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3.123万千瓦,可开发量8.291万千瓦,占全县总可开发量的46.25%,至2010年底,已开发2.46万千瓦。

行政区划

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越西县撤销竹阿觉乡、古二乡,设立竹阿觉镇,以原竹阿觉乡和古二乡的行政区域为竹阿觉镇的行政区域,竹阿觉镇人民政府驻布什觉村;撤销书古乡,设立书古镇,以原书古乡的行政区域为书古镇的行政区域;撤销依洛地坝乡,设立依洛地坝镇,以原依洛地坝乡的行政区域为依洛地坝镇的行政区域;撤销南箐乡,设立南箐镇,以原南箐乡的行政区域为南箐镇的行政区域;撤销瓦里觉乡、瓦曲乃乌乡,将原瓦里觉乡和瓦曲乃乌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拉吉乡管辖,拉吉乡人民政府驻团结村。

越西县管辖10个镇、26个乡、1个民族乡:越城镇、中所镇、新民镇、乃托镇、普雄镇、竹阿觉镇、书古镇、依洛地坝镇、南箐镇、大瑞镇、新乡乡、马拖乡、丁山乡、大花乡、河东乡、西山乡、板桥乡、瓦岩乡、大屯乡、白果乡、梅花乡、拉普乡、铁西乡、尔觉乡、四甘普乡、贡莫乡、拉白乡、乐青地乡、德吉乡、尔赛乡、保石乡、五里箐乡、瓦普莫乡、瓦曲觉乡、申普乡、拉吉乡、保安藏族乡。

2021年1月12日,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凉山州调整普格县等7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21〕1号),越西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 

(一)撤销拉白乡、乐青地乡和贡莫乡,设立贡莫镇。以原拉白乡、原贡莫乡和原乐青地乡地各村、尔普村、寒林村、罗波科村、青地村、瓦曲村所属行政区域为贡莫镇的行政区域,贡莫镇人民政府驻贡莫村贡莫街18号。

(二)撤销德吉乡,将原德吉乡和原乐青地乡渣普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普雄镇管辖,普雄镇人民政府驻瓦吉木社区瓦吉木街43号。

(三)撤销白果乡和梅花乡,设立梅花镇。以原白果乡和原梅花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梅花镇的行政区域,梅花镇人民政府驻打土村打土街24号。

(四)撤销铁西乡和尔觉乡,设立尔觉镇。以原铁西乡和原尔觉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尔觉镇的行政区域,尔觉镇人民政府驻四窝普村尔觉街94号。

(五)撤销四甘普乡和拉普乡,设立拉普镇。以原四甘普乡和原拉普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拉普镇的行政区域,拉普镇人民政府驻拉普村拉普街65号。

(六)撤销新乡乡、马拖乡和五里箐乡,设立马拖镇。以原新乡乡、原马拖乡和原五里箐乡马扎村所属行政区域为马拖镇的行政区域,马拖镇人民政府驻马拖村大河路99号附1号。

(七)撤销瓦普莫乡,将原瓦普莫乡和原五里箐乡改古村、达支村、古木村、普提村、仁洪村、斯拉村、五里村、足吾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书古镇管辖,书古镇人民政府驻勒品村3组120号。

(八)撤销大花乡,设立大花镇。以原大花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大花镇的行政区域,大花镇人民政府驻瑞元村大花路45号附1号。

(九)撤销瓦岩乡和板桥乡,设立板桥镇。以原瓦岩乡和原板桥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板桥镇的行政区域,板桥镇人民政府驻板桥村保新路66号。

(十)撤销瓦曲觉乡、申果乡和申普乡,设立申果庄乡。以原瓦曲觉乡、原申果乡和原申普乡所属行政区域为申果庄乡的行政区域,申果庄乡人民政府驻入阿足村1组80号。

(十一)撤销西山乡和河东乡,将原西山乡和原河东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越城镇管辖,越城镇人民政府驻西城社区西苑路38号。

(十二)撤销丁山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中所镇管辖,中所镇人民政府驻新大街社区新大街52号。

(十三)撤销大屯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民镇管辖,新民镇人民政府驻新民村政府巷8号。

(十四)撤销保石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竹阿觉镇管辖,竹阿觉镇人民政府驻布什觉村1组82号。

(十五)撤销尔赛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依洛地坝镇管辖,依洛地坝镇人民政府驻依洛村依洛街32号。

越西县辖17镇3乡。越西县人民政府驻越城镇西大街253号。

越城镇普雄镇书古镇中所镇新民镇竹阿觉镇依洛地坝镇大瑞镇南箐镇乃托镇贡莫镇梅花镇尔觉镇拉普镇马拖镇大花镇板桥镇
乡 拉吉乡保安藏族乡申果庄乡             

人口民族

2016年户籍人口:全年新出生人口8245人,死亡人口1638人,迁入人口1603人,迁出人口2051人。全县年末总人口356622人,比上年减少1.91%。其中:男182161人、女174461人,男女性别比为104.4:100。农业人口303906人,占总人口的85.22%;非农业人口52716人,占总人口的14.78%。18周岁以下人口130262人,占总人口的36.53%;18—60周岁人口190965人,占总人口的53.54%;60周岁以上人口35395人,占总人口的9.93%。汉族73281人,占总人口的20.55%;彝族278612人,占总人口的78.12%;藏族3804人,占总人口的1.07%;其他少数民族925人、占总人口的0.26%。全县年末总户数107571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343户,增长2.23%。2015年全县人口29.3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8万人,城镇化率26.60%。

2021年6月2日,凉山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公布,越西县常住人口301865人。[3]

经济

综述

2016年全县现价总产出781775万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360119万元,比上年增加19912万元,增长5.85%,经济总量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9位。按可比价计算的生产总值为356696万元,发展速度为4.8%,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3位。全县人均GDP12522元,比上年增长240元,上升1.95%。现价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8124万元,同比增长4.0%,总量在全州排序第8位,按可比价计算增加值118650万元,发展速度4.0%,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3位;第二产业增加值118620万元,同比增长6.2%,总量在全州排序第11位,按可比价计算增加值118414万元,发展速度6.2%,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1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3375万元,同比增长4.3%,总量在全州排序第9位,按可比价计算增加值119632万元,发展速度4.3%,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4位。现价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重是32.8:32.94:34.26。

2020年,越西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69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1.94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43.45%、9.24%、54.4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641元、11967元,是“十二五”末的1.4倍、1.7倍。

2021年,越西县地区生产总值为578809万元。[11]

第一产业

农业产业化有力推进,产业结构明显改善,先后累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0.0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7万亩,实施高山错季蔬菜5.5万亩。围绕基地抓农业、依托龙头抓发展,逐步构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烤烟、优质水果、油菜、马铃薯、玫瑰花为主的优势种植业不断壮大,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撑项目。2016年第一产业总产出196301万元,比上年增加6754万元,同比增长3.56%,实现现价增加值118124万元。

实现可比价增加值118650万元,发展速度4.0%。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3位。

2016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1046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666公顷,粮食总产量119600吨,同比增长1.60%;油菜播种面积3397公顷,油菜籽产量8286吨,分别减少1%和增长1.07%;烤烟播种面积3197公顷,产量6573吨;蔬菜播种面积3406公顷,产量64616吨,比上年增长2.4%。全年种植业总产出99617万元,实现增加值67287万元。

全年四大牲畜出栏417603头(只),比上年减少4544头(只),下降1.08%。其中生猪出栏280125头,同比减少3.5%;牛出栏14318头,同比增长3.9%;羊出栏123160只,同比增长4.4%。全年家禽出栏291414只,同比增长3.4%。全年肉类总产量24690吨,比上年增加89吨,同比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20821吨,比上年减少61吨,同比下降0.3%;牛肉产量1180吨,羊肉产量2189吨,禽肉产量500吨。年末四大牲畜存栏468747头(只),比上年减少3321头(只),同比下降0.70%。其中生猪存栏199025头,比上年下降0.35%;牛存栏52315头,比上年减少1.025%;羊存栏217407只,比上年减少0.094%。年末家禽存栏347106只,比上年减少2.85%。全年畜牧业总产出86203万元,实现增加值42774万元。

全年林业总产出9763万元,实现增加值7588万元;渔业总产出718万元,实现增加值47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出2050万元,实现增加值1462万元。

第二产业

越西县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业稳中求进,建立良好工业结构体系。积极引进风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企业入驻越西,促进索玛集团等高耗能企业实施技改扩能提档升级,形成了以电冶、水能、水泥、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为主体的工业架构体系。2016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出156474万元,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68661万元,比上年增加2.83%,总量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13位。工业可比价增加值68505万元,发展速度为2.6%。第三产业

201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7696万元,比上年增长10.22%。总量和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第8和12位。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2368万元,同比下降1.96%,发展速度-2.7%。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1060万元,同比增长6.37%,发展速度3.4%。

2016年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132万元,比上年增加583万元,上升4.65%,总量和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第13和14位。全年公共财政支出2277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46%。

2016年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5743万元,同比增长18.6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9907.6万元,同比增加9.97%。金融保险业总产出10098万元,实现增加值7900万元,同比增长17.80%,发展速度16.8%。

2016年全县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1475万元,比上年增长11.48%,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41.72%,占GDP总量的14.2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发展相对平稳。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136498万元,增长速度20.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总产出50770万元,实现增加值27710万元,比上年增加2853万元,增长11.48%。

2016年全年第三产业总产出201810万元,比上年增长7.80%,实现增加值123375万元。

2016年房地产行业实现增加值112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1%。居民服务业总产出9098万元,实现增加值48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总产出6789万元,实现增加值3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1.14%。

民营经济发展

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展平稳,民营经济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6年全县工商登记企业、个体户期末总户数6230户,比上年增长15.0%。其中个体工商户5716户,比上年增加748户;私营企业399户,比上年增加53户。工商登记年末注册资金276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42200万元,占注册资金总额的15.24%;私营企业注册资金209146万元,占注册资金总额的75.55%。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2934万元,比上年增加8231万元,上升4.46%,可比价速度上升4%。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为53.58%,比上年减少0.7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4903万元,比上年增长4.17%,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86%;第二产业民营增加值91788万元,比上年增长4.96%,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7.38%;其中民营工业经济实现增加值68187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9.31%;建筑业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3601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1.64%,占建筑业增加值比重为47.24%。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55243万元,比上年增长3.8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78%。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壮大的最主要力量。

2016年全县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167185万元,比上年增加11681万元,增长7.51%,占GDP比重为46.42%。

文化

民族风情

越西县主要居住有彝、汉、藏、回4种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65%。越西彝族服饰、风俗与凉山州其它县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男装

蓝、黄、红布缠头,左前方缠绕一束“英雄结”。上身穿窄袖、紧身、斜扣的短装上衣,上衣外披“擦尔瓦”。下身穿“大裤脚”下装。领口、袖口、裤脚边、襟边均绣有花边。

女装

未婚姑娘梳发辫,中缠红头绳,蓝红布绣花头帕叠似瓦片,发辫经头帕中段覆盖头上。上身穿高领斜扣镶花边短衫,外套白毛镶边领褂,衣袖绣三角形对称花纹。耳坠银箔泡花。下身穿筒形褶纹两节裙。婚后改穿三节百褶裙。婚后妇女头戴茶叶形状青蓝布夹帽,帽檐及后脑处绣简易花纹。中老年妇女的上衣较宽大,长可及膝。妇女和男子一样,常披“擦尔瓦”和披毡。

彝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刺绣的镶边花纹有:日、月、星、彩虹、白云、山、水、波纹、鸡冠、羊角、牛眼、树叶、花卉、什物器皿、古老钱、几何图案等。色调和谐,绣工精细。

彝族人民普遍好客,诚挚大方。无论认识与否,到了彝家,主人都热情接待,杀鸡、宰猪、羊等待客。敬客人吃鸡头,客人走时送半边猪头或一块羊膀肉。家中人员除陪客的外,须让客人吃后才吃。敬酒是普遍的礼俗。遇着熟人,敬你半斤必回敬半斤,习俗“转转酒”,如果拒饮敬酒,视为不礼貌。

彝族的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7月24日,节日里人们要耍火把,还有斗牛、摔跤、赛歌、赛马、跳舞等比赛活动。整个节日是“火的旋律、歌的海洋、力的角逐、爱的升华”。

宗教

原始宗教

民主改革前,处于奴隶社会的越西县信仰停留在原始阶段。毕摩:毕摩是彝族中的祭师,是专职的宗教职业者,经家传或学习而成。

佛教

封建时代,汉民族普遍崇敬神灵,深信佛教“因果报应”说教。因而,自发捐助,普建神庙,就近朝拜。明清期间,仅有万人的城区,建有寺、庙、庵等,以天皇古寺为隆盛。

道教

崇老子、东华少阴君。明洪武时,城外南街建真武观,为道士仰奉团拜之所,属南宗全真派。民国初年废止。

伊斯兰教

越西县内第一个清真寺在元末明初建于保安府。为便于南北居住的回民朝拜,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越西石城竣工后,将保安清真寺迁至城内敦化巷拐角处建新寺。

天主教

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法籍光司铎(神甫)来县城传教,在中所街上及新民茶园设经堂。民国5年(1916年),路司铎在县城城隍庙巷建教堂“永安公”。教堂有神甫1人,会长、修生童贞女、传教士及教书先生多人。教堂经费由西昌主教区核拨。“永安公”神甫更迭共8人,其中法国籍4人,中国籍4人。

基督教

民国36年(1947年)组建,年底上报有教徒465人,附设于永安公福音堂。解放初,随天主教堂关闭而停止活动。

名优特产

天麻

又称赤箭、定风草、独播芝,是兰科Ochidaceac多年生寄生植物。主产于云南,四川,陕西及贵州等地。药用其干燥块根,是贵重中药。早在两千年前《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天麻的功效.以后《名医别录》,《植物名实图考》均有记载,是越西县的特产。

越西苹果

越西花椒

越西苹果久负盛名,是四川省苹果生产基地县。1977年,越西苹果打入国际市场,销往香港的“红苹”吨价达700美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越西苹果色泽鲜艳,口感好,甜度高,获“四川省名优果”、“四川省无公害产品”、“四川,中国西部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等多项殊荣。

越西花椒

越西花椒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在清代、民国时期就有栽种,其产品有正路椒、岩椒、高脚椒等几个品种,正路椒俗称红椒,是栽培的主要品种,因其色鲜、味正、浓香、味麻、芳油含量高而盛名。1972年,全县的花椒总株数达80余万株,年产量约25吨。花椒这一农村家庭副业随后在顺河、新民、城关、中所、普雄等地迅速发展。1979年,在广州的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越西贡椒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质量评比第一名,确立了其优势地位。

交通

越西县

越西县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中冕公路开通后,越西至州府西昌的距离缩短到135公里,境内成昆铁路通车里程达79公里,省道208线由北向南贯穿县域。成昆铁路在此设立越西站,由此可达到西昌、乐山、成都、昆明等地。

截止2016年底,我县国省干线总里程为147.55公里,已全部通畅,累计完成投资3.22亿元;县道总里程205.72公里,已通畅7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5800万元;农村公路乡道总里程为187.6km,已通畅171km,累计完成总投资1.03亿元;村级公路总里程674.08km,已通畅471.86公里,累计完成总投资2.36亿元;公路建设里程、投资规模、推进速度均创历史之最。

社会

民生

2016年全县400万元用于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共培训学员1174人,完成州下达任务的234.8%。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全年共计10637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完成省州下达目标任务的111.81%。城市低保对象2918户5658人均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按月人均260.3元的标准,全年累计支出城市低保金1791.7万元。2016年全县有农村低保对象16396户42688人均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按月人均保障标准150.3元,全年累计支出低保金7571.9万元。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参合率100%。在贫困残疾人扶助方面,对全县2014名贫困残疾人按月人均60元的标准,全年共计发放生活补贴金108.8万元;对全县2791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98.132万元;对全县481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发放扶贫对象生活补贴34.45万元。

在城乡医疗救助方面,全年累计救助48838人次,累计支出城乡医疗救助金916.3万元。在农村五保供养方面,全县2016年有五保户419人全部实行分散供养,按月人均300元的标准,全年共计发放供养金78.4万元。在救灾救济方面,全年共发放救灾资金734.82万元。在落实孤儿保障政策方面,2016年全县孤儿575人,按月人均748元的标准,全年公发放孤儿救助金489.8652万元;对全县1925名特殊困难儿童,均分别纳入城乡低保的基础上,按月人均200元的标准,共计发放特殊困难儿童生活补助金439.48万元。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建设方面,投入2555万元,新建有730个床位的越西县中心敬老元一分院、越西县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和越西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等三各工程项目;在落实惠老政策上,全年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共计145.65万元,并为全县305名五保老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在优抚安置方面,对全县653民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共计294.78万元均有银行打卡直发;全年发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76人23.55万元;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54人,发放医疗救助金21.79万元,并严格按省州要求残疾登记评定,共发放伤残金119.5万元;2016年我局退役士兵接受率达到100%,发放义务兵优待金51.97万元,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地方经济补助金62.4万元,并投入15.6万元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技能培训任务。

全面统筹解决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和低保老人新农合参保资金,老年人高龄生活补贴全部兑现。城乡居民收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根据城乡一体化新口径调查统计,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57元,比上年增加734元,同比增长10.46%,总量和速度在全州排序第11位和第10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6元,比上年增加1546元,增长7.51%,总量和速度在全州排序第13位和第17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5:1。

基础建设

2011年,越西县完成总投资12亿元的城市项目建设。投资1.5亿元,完成滨河公园建设以及音乐喷泉等景观景点设施建设。实施县城主要街道建筑亮化工程,完成了城南路建设和地下管网、管线的配套建设;加快旧城街道的改造步伐,对旧城区四条老街全长1300米的道路进行改造。新水厂建设铺设管网8.2公里,完成总投资600万元。总投资2476.9万元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试生产。

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积极补齐教育短板,促进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体系日趋完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类教育统筹发展,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年教育经费投入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9%。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思想不动摇,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营养改善计划等。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成“一村一幼”教学点291个,学前一年毛入院率96.53%。2016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57432人,比上年增长6.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73.8%。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86%,小学阶段的六年巩固率96.8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78%,初中三年巩固率87.85%。普通高中在校生2798人,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39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5.37%,比上年增加1.13个百分点。

2016年教育行业全年总产出26096万元,实现增加值18515万元,同比增长11.48%。

医疗卫生

2016年全县卫生经费投入244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73万元,比上年增长3.57%。全县年末共有床位950个,比上年增长2.63%。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56名,比上年增长7.59%,其中持执医生281名,护士311名,其他卫生服务人员264名。全年总诊疗216090人次,比上年增长19.73%,其中入院治疗49610人次,比上年增长11.38%。医疗收入17869万元,比上年增长5.07%。2016年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总产出10395万元,实现增加值4942万元,比上年增长11.48%。

文化体育事业

全面建成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投入使用,建成289个农家书屋和45个乡镇社区。实现村(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全年农村电影放映289个行政村,共放映场次3632。完成成42个行政村村村响和4283户户户通安装任务,维护无线数字基站54次,维修村村通、户户通设备435台,维修村村响应急广播设备34台。我县成功创建文昌故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观音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昌故里旅游景区建设共计2901万元。完成34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8个彝家新寨配套体育实施工程建设,投入31万元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2016年文化体育娱乐业总产出1448万元,实现增加值542万元。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

旅游

越西县旅游以南方丝绸古道”为主线,各景点均在“古道”旁。重点旅游点在县城以北有“树衔碑”、“天皇寺”;在城以南有“零关古道”、“文昌帝君诞生地(文昌宫)遗址”。

天皇寺

申果庄自然保护区

城北5公里处的山岗上。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佛教寺院。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故事、诗、楹平。面积50亩。

申果庄自然保护区

凉山州越西申果庄省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越西县东部,于2002年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000米的申果庄区是越西县最偏远的行政区,位于大凉山横断山脉东麓。除大熊猫外,这里常见的珍贵野生动物有小熊猫、黑熊、扭角羚、岩羊等10余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该区与美姑大风顶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相连,生长着广阔的箭竹林,常吸引大风顶的大熊猫来此地徜徉。

塔拉崖刻题记

塔拉崖刻题记位于越西县白果乡塔拉村东面约9平方米的崖壁上。题记为楷书,从右至左,竖写,每字见方10厘米,共30个字。题记刻于明代万历癸丑年。其内容为:“明左都督刘綎同男文昭奉旨征剿番倮,岁之,万历癸丑季冬,师抵此地全捷。”

零关石刻题记

零关石刻题记位于越西县丁山乡丁堰村,刻于清末,位于丁山桥头西北39米的山脚石壁上,写字的壁面长1.8米,宽1.05米。

树衔碑

位于县城城北18公里处。属于“县级自然奇观保护点”。景点为清代一汉族墓碑,被坟上一大树衔起,提断墓碑。树衔首大半截石头高达达0.6米,形成一大奇观。此景点已录入《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景点近100平方米。

树衔碑位于越西板桥乡窑村。墓坐北朝南,清道光年间建,占地长10米,宽7米,面积70平方米。因坟头的一颗野梨树枝靠在青石碑上生长,树衔着重达几百斤的大半截青石生长,故称树衔碑。

鬼谷”达布络魔“达布络魔”汉语称作“碧鸡山”,位于越西县和甘洛县交界处,中心点在北纬28度44分825秒,东经102度42分168秒,最高峰海拔3992米,是凉山彝族传说中魔鬼居住之地,所有驱鬼除魔的仪式都会把鬼赶往那里,俗称彝族“鬼谷”。

长海

越西县

长海海拔3020米,水面147亩,最深处16米多。阳糯雪山山岳中从南到北分布着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总面积约1875亩,彝族语言称“俄落则俄”,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120公里,主峰铧头尖海拔4791米,属大凉山北部的最高峰。

新民古城遗址

新民古城遗址位于越西县新民镇新市村,在马敞河西岸的一级台地上。古城遗址呈长方形,南北城墙长各547米,东西城墙长各633米,面积346251平方米。古城现尚存若干段城墙,城墙的大体轮廓尚清晰,夯土层明显。古城内曾发现过汉墓,出土了汉砖、陶罐、兵器等文物。据文献记载,新民为汉代越巂郡阑县所在地,元代是邛部州州城,是凉山州境内唯一保存至今的元代文化遗存。200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新民古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获得荣誉

2017年12月14日,越西县获评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20年6月,越西县入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二批),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1]

2020年6月30日,越西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越西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

2021年3月,入选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公布的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名单。

2021年8月,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