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河,古汶水。山东大清河一般指大汶河(山东省境内黄河下游支流),大汶河发源于山东旋崮山北麓沂源县境内,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汇注东平湖,出陈山口后入黄河。干流河道长239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

习惯上东平县马口以上称大汶河,干流长209公里,流域面积8633平方公里(一说“全长208公里,流域面积8536平方公里” );泰安大汶口以上为上游,大汶口至东平县戴村坝为中游,戴村坝以下为下游,为大清河。东平县马口以下称东平湖区,流域面积(不包括新湖区)465平方公里。

中文名

大汶河

长度

239、208、209公里三种说法

地理位置

山东旋崮山北麓沂源县

发源地

山东旋崮山北麓沂源县境内

流域面积

8536 km²

注入

沂河

外文名

Dawen River

所属水系

黄河支流

流向

东向西

河长

季缃绮

流经区域

济南市、新泰市、泰安市等

古称

汶水

全长

208公里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大汶河(大清河)位置及走向

大汶河莱芜市段

关于汶水的源头。《梁山县水利志》记载“源出莱芜县城北70里之原山”。原山,位于淄博市博山区西境,西南-东北走向,起伏于莱芜市、淄博市和章丘县境,长约100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博山县志》记载:“汶水西注,淄水东流,皆源于此。”惜都没有具体所指。据泰安电视台《行走大汶河》,国际上判断河流正源的三大标准,即河源唯长、流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大汶河的源头应在牟汶河。关于牟汶河的源头,古今有二种说法,其一认为淄博市沂源县松崮山脚下的沙崖子村为大汶河发源地;其二认为莱芜市黄庄镇旋崮山脚下的台子村是大汶河的源头。如二者确定一个为正源,按照河源唯长标准,台子村不及沙崖子村。

河道特征

大汶口以上为上游,分南北两大支,北支为干流牟汶河,南支为柴汶河。大汶口至戴村坝为中游,称大汶河。戴村坝以下为下游,名大清河。

汶河上游主流自沙崖子村至丈八丘村长11公里,落差115米,河宽达100米。过海眼泉(已涸)至四家庄汇莲花山东麓诸水,穿葫芦山水库,至颜庄纳里辛河,过古牟城(赵家泉)合辛庄河,河宽展至300米。进入泰莱平原,沿莲花山北麓西流,至渐汶村北会赢汶(赢汶于丘家店东北会石汶),河宽500米。西南流至泰安城东南会泮汶。再南,绕徂徕山西麓过颜谢村拦河坝转西南流至大汶口拦河坝前,南合柴汶,以下始称大汶河。自丈八丘至汉口坝长108公里,落差152米,局部洼地有断续堤防。至申村南右岸开始有大堤。

大汶河中游长60公里,落差44米,除局部靠山脚、沙丘外,两岸均有堤防,河宽多在1000米以上。孝门以下河宽达1500米,河道弯曲、座弯迎溜形成多处险工,右岸有三娘庙、明新村,左岸有 城里、后石梁、桑口等,是历史有名险工段。夏辉村以下左岸有海子河、苗河,右岸有曹河、五河(亦名小汇河)注入。

下游戴村坝至东平湖的大清河段,为历代黄汶泛区,河道多变。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徙夺大清河入海后,河道屡经变迁,方形成独流入东平湖的大清河。大清河段长29公里,河槽宽400-500米,堤距700-1000米。

主要支流

上游流域面积565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牟汶河和柴汶河。其中,牟汶河长119公里,流域面积3711平方公里;柴汶河长116公里,流域面积1944平方公里。

中游流域面积1350.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海子河、苗河、漕浊河和王河。其中,海子河长21公里,流域面积127平方公里;苗河长13公里,流域面积61.8平方公里;漕浊河长46公里,流域面积648.5公里;王河长34公里,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

下游流域面积2064.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是汇河,长94.2公里,流域面积1259.2平方公里。

嬴汶河,发源于章丘县南部山区的池凉泉,沿峡谷蜿蜒南流,穿长城岭进入莱芜县境,经茶叶口曲折南流,纳嵬石河,又西流入雪野水库,出库南流经春秋齐嬴邑,故名嬴汶,西南流至渐汶村入主流牟汶,河长86公里,流域面积1326平方公里。山口以下进入平原,建国前曾筑堤防。1930年,整修陶家镇和东流所一带堤防。建国后,上游建成雪野水库,库下游水量减少。建库20多年来仅少量溢洪3次。1974年,中共莱芜县委决定全面治理境内嬴汶河,本着顺直河道、缩窄河滩、增修堤防、砌石护岸等要求,疏浚河道31.4公里,筑堤50公里,堤距200-300米,砌石护坡36段,建桥涵48座。莱芜、泰安两县沿河群众,多次培修嬴汶下游16公里堤埝,现两岸堤长32公里,堤距300-500米。至1985年,嬴汶河中下游治理长度47.4公里,占河长的55%,堤防总长80多公里,防洪标准达二十年一遇。

柴坟河,发源于沂源县西南部牛栏峪一带,东流至周科峪西折向西南流,穿新泰县东周水库,经新泰、宁阳县境至大汶口入主流牟汶河。因流经汉柴县故城,故名柴汶。河长116公里,流域面积1944平方公里。 1731年(清雍正九年),修柴汶堤5处长6790丈。1918年大水后,省拨赈款堵复汶西、赤板等决口,修固旧堤。新中国建立后的1954年,建东都砌石护岸400米,赤坂、石门各50米。1957年,在北岸东梁文、鲁里、西梁文、杨庄等村筑堤长7.4公里,高3米。1960年汶口拦河坝建成后,增建南岸茶棚至高村和北岸滕村新堤。1964年后,多次整修加固石楼等4处险工和培修茶棚至石门大堤6公里。至1985年,两岸有断续堤防67公里,其中右岸36公里,险工7处,长1.2公里。防洪能力达20年一遇。

汇河,发源于肥城县陶山西麓,南流至衡鱼村与康王河汇流。康王河是汇河最大支流,发源于泰安市郊区道郎一带,向西流经肥城老城、王瓜店、桃园等镇。汇河自衡鱼村汇康王河后南流,经平阴县境至黄徐庄南注入大清河,全长49公里,流域面积1260平方公里。明、清时,汇河为济运河道之一。漕运停止后河道失修,加之河道弯曲、无堤约束,多漫溢成灾。1951年从肥城马家桥至东平刘所,对“九弯十八亏”的中游裁弯取直,展宽加深,弃土筑堤,治理河道36.8公里,排洪能力达214立方米每秒。1954年,马桥以下裁弯2.8公里,建成张河、广济、三旺、双桥、张平、曲家、马家7座漫水桥。1963年,东平县将下游张徐庄以南河道改入右岸的姜沟,开新河4.2公里,将汇河入汶口改至戴村坝下游,并开挖加深了南山庄一带950米石底河槽,平均凿深0.82米。1966年,泰安地区组织肥城、平阴、东平3县,对汇河进行全面治理,展宽加深河槽,加高培厚堤防,增建桥涵闸,并将下游席桥村河道裁弯改道1.5公里,干流治理长度40.7公里。同时,新开挖衡鱼至店子的康王河入汇分洪道,长6.2公里,并扩建桥闸12座,改建、新建桥闸7座,新建涵洞13座。经过治理,从肥城县马家桥至东平县黄徐庄入汶口,河道顺直,两岸全有大堤,河底宽36-56米,20多条支流口都有涵闸,行洪能力由建国前12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517立方米每秒。

流域环境

流域内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北有泰山,东靠鲁山、蒙山,西、南为丘陵和平原。流域内山区占土地面积的31%,丘陵占37%,其中,海拔高程300米以上的山丘只占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泰山巍然耸立在群峰之上,主峰海拔高程1524米。

泰山、徂徕山等较高的山丘,为太古代片岩及花岗片麻岩组成,岩石裸露,风化强烈,水土流失严重,为河流粗颗粒泥沙的主要来源。流域内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田分布广泛,储量较丰,东起莱芜、新泰、新汶,西到肥城、宁阳,都有煤矿分布。还有品位较高的磁铁矿,主要分布在莱芜铁矿山一带。

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较丰,但年际和年内分配不均,旱涝灾害仍较严重。区内各地年平均气温12~14℃;各地年平均降水量640~760毫米,自东向西递减。6~9月降雨占年降雨量的75%;冬春干旱,年平均蒸发量1200毫米左右。1918年大汶河发生大洪水,沿河决口70多处,泛滥淹地达250万亩。

大汶河流域共有人口509万余,耕地约540万亩。干支流河谷盆地及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为砂壤土,部分平缓岭地及山麓坡地为粘壤土,盆地内多埋藏含水沙层,宜井面积近200万亩,利用地下水及引用河水灌溉已有悠久的历史。

水系特点

大汶河干支流都是源短流急的山洪河流,洪水涨落迅猛,平时只有涓涓细流。大部分河道为中粗砂堆积,河身宽浅,没有明显河槽。从源头至莱芜县颜庄附近,河长约30公里,属山区性河流,坡陡流急,河宽仅150米左右;颜庄以下至瀛汶河口,河长50公里,河道自东向西流经缓坡丘陵地区,河道展宽至300~500米,平均比降1.4‰,河床为粗砂堆积,瀛汶河口以上的干流河段又称牟汶河;过瀛汶河口后河道折向西南,至大汶口附近纳柴汶河。柴汶河又称汶河南支,是汶河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1951平方公里。自瀛汶河口至大汶口,干流河长40公里,平均比降0.8‰,河宽500~1000米,右岸局部地段有防洪堤。大汶河口以上地区,是大汶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干支流呈扇形汇集,流域面积达5669平方公里。大汶口至东平湖,河道长89公里(戴村坝以下又叫大清河),为平原性河道,两岸大部分河段设有堤防,河宽1000~2000米,平均比降0.7‰,河床覆盖中砂,近20年间,河床淤高0.2~0.3米。支流都从北岸汇入,较大支流有漕浊河及汇河。这段河道南岸靠堤防约束,一旦决溢,将淹及济宁等地的大片平原,防洪是本河段治理的重大问题。

东平湖老湖区是浅碟形的平原湖泊,湖面209平方公里,是东平湖滞洪水库的一部分,承担着滞蓄黄河及大汶河洪水的任务。

水文特征

大汶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18.2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约182万吨,水、沙都集中来自洪水时期,7~8月两个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64%,输沙量占84%;1~6月六个月的水、沙量只占全年的5%左右。年际间水、沙丰枯悬殊,实测最大年径流量60.7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年径流量只有5亿立方米(1968年,还原工农业用水后,最小天然径流量约6亿立方米);最大年输沙量915万吨(1957年),最小年输沙量只有1.2万吨(1968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6930立方米每秒。

河道变迁

大汶河古称汶水,《诗经》中有“汶水滔滔”的记述。《尚书·禹贡》记载它汇于济水,《汉书·地理志》进一步指明它源出莱芜。此后据《水经注》记载:“汶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西南流会牟汶(今牟汶河)、淄水(今柴汶河)两大支流,又西流入济水。北魏时期,汶水是济水的支流。入东平境后,经鄣城西南、桃乡城西(今戴村坝址),过无盐城(今无盐村)南,西南经寿张城(今霍庄)北、安民亭(小安山)南,入济水。

5世纪后,济水上段逐渐堙塞,济水下段以大野泽和汶水为源,唐代称之为清水。北宋时梁山泊以北的济水又称北清河,与汶水合流后又名大清河,汶水演变为大清河支流。金代中期之后,黄河河势南移,梁山泊因失去黄河水的补给逐渐干涸,大清河仅以汶水为源,汶水又演变成大清河的上游。1411年(明永乐九年),开复会通河,引汶水济运,在坎河以西筑戴村坝,引汶水南流至汶上南旺入运河,这一河道改称汶河(即小汶河),而漫坝西流的汶河别称大清河。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大汶河由鱼山注入黄河,成为黄河的支流。东平湖形成后,大汶河注湖,而后经陈山口、清河口两出湖闸汇入黄河。1958年东平湖水库建成后,汶水漫坝会大清河入东平湖,经陈山口出湖闸入黄河。1959年,在戴村坝分水入小汶河处筑坝堵塞,小汶河遂废,大汶河演变成河道。

治理开发

大汶河水流湍急,座湾迎溜险工较多。1884年(清光绪十年),开始在 城、石梁等处建丁坝(挑水坝)6座,多以灰土筑成,少数是干砌石。建国前,全河已有护岸工程6处、残缺丁坝10座。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加固杨岚角(今明新村二号坝)、障城、刘家所等丁坝和三角坝,对石梁和桑安口险工做了抛石护坡。1951年岁修加固险工25处。1952年宁阳、肥城、东平3县对险工进行一次较大整修,新建丁坝7座,重修1座,整修加固5座,砌石护岸746米,抛石护岸38米,砌石护基745米,抛石护基43米,共用石2.2万立方米。此后逐年整修、改建、扩建,至1985年底,两岸共完成砌石护岸、护滩长27.7公里。建丁坝35座,建三角坝6座,其中灰土坝2座,砌石坝4座。[1]到21世纪初,流域内建成大中型水库18座,小型水库百余座,控制面积2990平方公里,总库容1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到290余万亩,其中利用地下水和井灌面积将近170万亩。

从鄣城至戴村坝,沿河绿树成荫,水草旺盛。河沙是这一带的丰富资源,沿河沙场密布,取河之沙是群众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的重要项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