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氏族略》:淮夷,小国,其地今淮甸,在淮河流域。淮夷并非一个国家,而是统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王朝与淮夷多有征伐记载。后被吴国所灭,先后被吴,越,楚等国吞并。

西周初年,曾参加管叔、蔡叔、武庚反周的叛乱,周公东征,武力征服;厉王无道,再次反叛。召公用兵,始表臣服,但一直没有得到周朝统治者的承认和封赠。据《诗经·鲁颂》“明明鲁侯,淮夷攸服”,“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憬彼淮夷,来献其琛”,“淮夷蛮貊,莫不率从”,“淮夷来同,鲁侯之功”。

中文名

淮夷

拼音

huái yí

出处

《通志·氏族略》

释义

古代居于淮河流域的部族

民族

淮夷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属于东夷的一个分支。淮夷是聚居在淮河中下游地区的一个土著民族,属于东夷大郡族,有人认为淮夷是东夷集团中鸟夷的一支。淮夷在甲骨文中多称作隹夷,淮,隹字加水旁称淮,字与鸟同意,淮夷可能即是鸟夷

简介

淮夷,古国名。

历史沿革

淮夷与山东的杞(今安丘东北)、邮(今苍山西北)乃至以保护者自居的鲁僖公发生过规模不小的战争,此后,淮夷与鲁国修好,支持昭公时季氏,使其权势大增,又与楚国睦,曾和楚、蔡、陈、郑、徐、胡等国联合,攻打吴国。直到春秋末年,仍保持着相当的实力,参与大国争霸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