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成立于2012年10月26日,由苏州原平江、沧浪、金阊三个老城区合并而成,总面积83.4平方公里,包含14.2平方公里古城全部,户籍人口73.5万,常住人口95.8万。姑苏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设保护区党工委、管委会,是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姑苏区与保护区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共设党政职能机构28个,另设纪检监察机关1个。下辖8个街道,168个社区[7]

苏州姑苏区通行吴语,使用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苏州话。姑苏区东接苏州市工业园区,南连苏州市吴中区,西邻苏州市高新区,北靠苏州市相城区,是苏州重要的经济、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

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长三角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姑苏区是苏州的政治、教育、文化、旅游中心,也是苏州历史最为悠久、人文积淀最为深厚的中心城区。

截至2020年3月,姑苏区下辖8个街道,169个社区和4个行政村。2020年8月,2020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排名第21位。[4]2021年,姑苏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6.7亿元,同比增长6%。[12]

中文名

姑苏区

下辖地区

8个街道

地理位置

江苏省苏州市中心

面积

83.4平方公里

人口

95.8万(2020年)

方言

吴语—吴语太湖片—苏州话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886.7亿元(2021年)

电话区号

0512

政府驻地

苏锦街道平川路510号

外文名

Gusu Area

车牌代码

苏E

邮政区码

215008

机场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火车站

苏州火车站

著名景点

苏州园林

行政类别

市辖区

所属城市

江苏省苏州市

户籍人口

73.5万(2020年)

行政区划代码

320508

所属地区

江苏省苏州市

历史沿革

前十一世纪西周泰伯、仲雍南来,号勾吴。

春秋,属吴国。

战国,先后属越、楚。

秦,属会稽郡吴县。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属吴郡吴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属苏州吴县。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割吴县地置长洲县,今境分属吴县、长洲县。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以苏州为帝节镇升为平江府,今境分属平江府吴县、长洲县。

元,属平江路,境域属县不变。明,属苏州府,境域属县不变。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长洲县置元和县,县治在十郎巷(今元和路),今境分属苏州府元和、长洲、吴县三县。宣统三年(1911年)11月,裁撤苏州府和元和、长洲、吴县3县,设苏州,属苏州。

民国元年(1912年),撤苏州府,设吴县,属吴县。

民国17年(1912年),析吴县城厢设苏州市,属苏州市。

民国19年(1930年),撤苏州市,其辖区并人吴县,复属吴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吴县解放,划吴县城区及近郊为苏州市。

1951年10月18日,苏州城区建立东、南、西、北、中5个区。

•原平江区

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30日,划苏州为市。5月3日,苏州市军管会宣布苏州市按原13镇区划建立13个镇人民政府。9月1日,撤镇,按公安分局辖区将城区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建立5个区公所。东区区公所辖娄江镇全部,中山、齐溪、北街3镇的一部分。1950年5月,区公所撤销。1951年10月18日,经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苏州城区建立东、南、西、北、中5个区人民政府。今平江辖区涉及当时东区、中区、北区。

1955年10月1日起,苏州市各区改名,东区改称平江区,北区改称北塔区,中区改称观前区。“平江区”政区名称始于此。观前、北塔两区分别于1956年7月与1958年7月撤销,所属街道一部分并入平江区,另一部分并入沧浪、金阊两区。

1958年11月5日,成立平江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60年6月,平江人民公社所属平江路、观前街、北寺塔、东北街4个街道分别成立人民公社分社。1960年7月,撤销分社建制,原北寺塔、东北街2个分社从平江人民公社划出,合并成立北塔人民公社,办公地址在西北街。1962年6月,城区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人民委员会建制。1963年3月22日,撤销北塔区,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平江区。

1966年11月,平江区改称东风区。1979年6月1日起,恢复平江区原名。

•原沧浪区

1950年6月2日,撤销区公所,原区公所民政股合并于区公安分局内办公。

1951年10月18日,经苏南行政公署批准,市政府决定成立5个区人民政府。11月6日,南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5年9月21日,苏州市人民委员会举行第九次会议,决定更改全市各区区名。南区以境内有宋代名园沧浪亭而命名为沧浪区,10月1日起正式使用“沧浪区”区名。

1958年11月2日,沧浪区人民公社成立,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

1960年7~8月,市区内3个区调整为6个区(公社),原沧浪区人民公社划分为沧浪区人民公社和胥江区人民公社。

1961年5月,城区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区人民委员会建制。

1963年2月22日,撤销胥江区,并入沧浪区。

1966年11月5日,改沧浪区为红旗区。翌年4月,成立苏州市红旗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1968年3月,红旗区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1979年6月1日,红旗区恢复沧浪区原名。1980年4月,成立沧浪区人民政府,革委会随之撤销。

•原金阊区

1949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吴县,划吴县城区及近郊为苏州市,4月30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原区划未作改变。9月1日,撤销13个镇人民政府,按公安分局辖区将城区为分东、南、西、北、中5个区,建立区公所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西区即金阊区前身。1950年5月撤销区公所,原区公所民政股迁至公安分局内办公。

1951年10月18日,苏州城区成立东、南、西、北、中五个区人民政府,11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1954年3月,区人民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1955年10月1日,西区改称金阊区。

1958年11月1日,金阊区成立人民公社,成为政社合一的体制。

1960年7月,城区3个公社调整为6个公社,金阊区公社分为金阊区、桃坞区两个公社。

1962年6月,城区撤销公社,恢复人民委员会建制。

1963年3月,桃坞区并入金阊区。

1966年8月,金阊区改称延安区。1968年4月11日,成立延安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6月1日,恢复金阊区原名,延安区革委会改称金阊区革委会。1980年11月1日,重新成立金阊区人民政府,区革委会撤销。

•新姑苏区

2012年9月,撤销苏州市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设立苏州市姑苏区,以原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的行政区域为姑苏区的行政区域。姑苏区人民政府驻苏锦街道平川路51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姑苏区地处苏州市中部,东与苏州工业园区相接,南与吴中区相邻,西与虎丘区隔京杭大运河相望,北与相城区相连。介于北纬31°15'25"~31°22'51,东经120°31'29"~120°39’03"之间。东西长11.5千米,南北宽13千米,总面积83.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姑苏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地势低平,由西向东南微微倾斜,微向东倾,地面标高海拔 2~4米。境内最高点虎丘山(位于虎丘街道),海拔 34.3米。

气候

姑苏区属于北亚热带南缘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两季较短。≥10℃日积温为4991.9℃,年平均气温15.7℃,1月份平均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9.8℃;7月份平均气温为28.2℃,平均最高温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40℃;无霜期约233天,平均初霜期在11月15日~11月20,降水量约1063毫米,集中在4~9月。

水文特征

姑苏区境内最著名的湖泊有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大小河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网湖荡系统,总长度1457公里。

自然资源

姑苏区境内自然资源多为湖水温泉,温泉以各类偏酸性硅温泉为主,温泉聚集于地壳内2700多米,出水点平均温度为52度,温泉面积有800多亩,地表处出水量平均每日为1200多立方米。分别有沙家浜的港中旅温泉、苏州太湖等。拥有各级河道2万多条,大小湖泊300多个。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2年12月,平江路街道更名为平江街道,南门街道更名为沧浪街道,彩香街道更名为金阊街道。

2017年3月24日,撤销胥江街道、沧浪街道,合并设立沧浪街道。撤销吴门桥街道、友新街道,合并设立吴门桥街道。撤销葑门街道、双塔街道,合并设立双塔街道。撤销观前街道、平江街道、娄门街道,合并设立平江街道。

撤销苏锦街道、城北街道,合并设立苏锦街道。撤销桃花坞街道、石路街道、金阊街道,合并设立金阊街道。撤销留园街道、虎丘街道,合并设立虎丘街道。

2018年10月,虎丘街道和泰社区、虎池苑社区划归白洋湾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姑苏区下辖8个街道:白洋湾街道、平江街道、金阊街道、沧浪街道、双塔街道、虎丘街道、苏锦街道、吴门桥街道,共169个社区、4个行政村。姑苏区人民政府驻苏锦街道平川路510号。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姑苏区户籍人口73.5万,常住人口95.8万。[10]

姑苏区是各民族散杂居地区,区内除汉族外。有回、满、土家、蒙古、壮族等48个少数民族,人口1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约6000人,流动人口约5000人。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姑苏区常住人口为924083人,占苏州市的7.25%;常住人口中男性456774人,占49.43%,女性467309人,占50.57%,性别比为97.74(以女性为100);常住人口中0~14岁占12.27%,15~59岁占62.55%,60岁及以上占25.17%。

政治

友好城市

市或区国家城市结好时间
姑苏区马耳他桑他露西亚市2001、11、9

经济

综述

2020年11-1月,姑苏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99亿元,同比下降1.8%;净增注册资金209.74亿元,同比增长17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5.53亿元,同比下降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71亿元,同比下降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38亿元,同比下降8.9%。

2019年,姑苏区地区生产总值801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61亿元,同口径增长2.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6.80亿元,同比增长5%。

2018年,姑苏区地区生产总值709.35亿元,比2017年增长6.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6.67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642.68亿元,增长6.6%,占比90.6%,比2017年同期提高1.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223元,比2017年增长6.4%。

2018年,姑苏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税收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23.7%,税收占比94.7%。税收收入中,增值税、所得税分别为24.71亿元、18.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9.7%、2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45亿元,同比增长3.5%。

2018年,姑苏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60.8元,同比增长7.9%;人均消费支出39487.5元,增幅6.7%。固定资产投资236.43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0.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9.1亿元,同比增长14.1%。

2021年,姑苏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6.7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5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8.88亿元,同比增长18.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7.45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58亿元,同比增长25.9%。[12]

第一产业

2018年,姑苏区农业总面积410.56万亩。分为水稻110.56万亩、水产100万亩、高效园艺100万亩、林地100万亩,其中蔬菜面积50万亩。粮食总产21亿斤,蔬菜自给率提高2%,陆地森林覆盖率29%。冬季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共计投入资金150万元,放流优质花、白鲢鱼种各17.2万斤。可产出商品鱼约2000吨,消耗湖区藻类5.5万吨,净减少氮5吨、磷1.35吨,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7千公顷、高效设施农业面积4.1千公顷,高标准农田比重、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为65%和87%。新建域外粮食生产基地6.7千公顷。

第二产业

2018年,姑苏区规上工业总产值42.03亿元,同比增长11.8%。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34.19亿元,同比增长11.8%,占规上比重81.3%。制造业占比7.8%,同比增长11.8%。

2018年,姑苏区建筑业总产值235.89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00.91亿元,同比增长16.4%;安装工程产值34.71亿元,同比增长32.7%。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39.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8%。

2018年,姑苏区净增注册资金401.15亿元,净增企业9027家。新增注册资金591.52亿元,新增企业13933家,其中新增规模型企业(500万元以上)3110家,比2017年同期增长8.4%,注册资金412.08亿元,比2017年同期下降24.7%。

第三产业

2018年,姑苏区接待国内游客2675.22万人次,同比增长4.35%,全市占比20%;国内旅游收入477.45亿元,同比增长5.47%,全市占比18.66%;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4.31万人次,同比下降4.2%,全市占比8.21%;外汇收入17117.79万美元,同比增长0.86%,全市占比6.81%。旅游总收入490.15亿元,同比增长5.45%,全市占比17.82%。

2018年,姑苏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8.84亿元,同比增长6.5%,比2017年同期放缓2.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总额880.06亿元,同比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8.78亿元,同比增长7.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797.19亿元,增长0.7%;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21.41亿元,增长0.4%。

2018年,姑苏区服务业增加值642.68亿元,增幅比地区生产总值高0.6%。服务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2.2%。规模以上其他服务业单位营业收入447.45亿元,同比增长11%,增幅高于2017年3.2%。

文化

非遗

截至2018年,姑苏区共有7大类7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和省、市、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世界级1项(苏州端午习俗);国家级2项(“轧神仙”庙会和制扇技艺);省级8项:吴歌(白洋湾山歌)、苏绣(发绣)、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苏州仿古铜器制作技艺、苏派鸟笼制作技艺、闵氏伤科、宋氏耳针、灯会(古胥门元宵灯会);

市级17项;区级44项。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其中国家级1人(制扇技艺徐义林)、省级3人(制扇技艺陈琴、制扇技艺王健、漳缎织造技艺王晨)、市级16人(其中3名已被评为市荣誉传承人)、区级49人。

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和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方言

苏州姑苏区通行吴语,使用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苏州话。

宗教

姑苏区内有寒山寺、西园寺、石路清真寺、杨家桥天主堂、使徒堂、玄妙观、神仙庙等各类宗教场所22个,其中佛教9个、道教6个、基督教4个、天主教2个、伊斯兰教1个。区管宗教活动场所5个,配合服务市管宗教活动场所17个。宗教教职人员334人,有宗教信众11.5万余人,其中天主教5000余人、基督教3万余人、佛教5万余人、道教2万余人、伊斯兰教1万余人。每年有各重要宗教节庆活动10余项。

地方特产

苏扇

苏扇,起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最先流传的是绢宫扇,也称团扇,明代后折扇、檀香扇兴起。折扇、檀香扇的制作工艺较团扇更为复杂。团扇扇面灵活小巧,绘画将“寡中见众、内中见外、近中见远、物中见情”的构图艺术发挥到极致。檀香扇从折扇发展演变而来。以檀香木为原料,制作出玲珑精致的檀香扇。

松鼠鳜鱼

松鼠鳜鱼,又名松鼠桂鱼,为苏帮菜中色香味兼具的代表之作。2018年9月,松鼠鳜鱼入选江苏十大经典名菜。

交通

公路

北京—上海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苏福公路穿过姑苏区。

姑苏区有3个长途客运站:苏州北广场汽车客运站、苏州汽车客运北站、苏州南门汽车客运站。

铁路

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穿过并设苏州站。

公共交通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与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在建)在姑苏区内设置站点。

社会

教育事业

2018年,姑苏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3~5岁适龄幼儿入园率100%,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公办学校吸纳外来人口子女比例80.22%。

截至2018年,姑苏区共有小学47所(含4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在校学生52241名。共有校龄超过50年的学校22所,其中百年老校17所;幼儿园63所(含附设幼儿园),其中公办园42所,民办园21所,在园幼儿共计20730名;1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64人;老年大学1所,社区学院1所,街道社区教育中心8个,社区市民学校164个,民办教育培训机构55个。另有教师发展中心、少年宫2家直属单位。

截至2018年,姑苏区公办小学(含特殊教育、发展中心、少年宫)在编教职工2859人,其中专任教师2840人。专技岗位本科及以上学历2445人;中级及以上职称2131人。公办园(含原委办园和原街道办园)在编教职工601人,其中专任教师590人。专技岗位本科及以上学历463人,中级及以上职称332人。

主要中小学
著名高中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
著名初中苏州市立达中学苏州市振华中学苏州市草桥实验中学
苏州市平江中学苏州叶圣陶中学苏州市景范中学
著名小学苏州市实验小学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苏州市新苏师范附小
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
本科院校(含校区)
院校性质主管部门
苏州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省
高职专科院校
院校主管部门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书院巷校区)江苏省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医疗卫生

2018年,姑苏区发证单位共1419家,其中公共场所1065家,放射诊疗79家,各类医疗机构274家;全区审批和校验的医疗机构有269家,其中疾控中心1家、妇保所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9家、门诊部26家、诊所(医务室)212家,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309.06万人次。

截至2018年,姑苏区共有医疗机构总数269家,其中,医院类30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224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9家,其他卫生机构6家。卫生人员总数226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757人,其他技术人员1222人,管理人员1081人,工勤技能人员262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6465人,注册护士8622人,药师877人,技师850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943人。

2018年,姑苏区医疗卫生机构诊疗1835万人次,其中,医院诊疗1298.6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诊疗511.1万人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诊疗25.25万人次。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8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卫生服务站13家;人员880人,其中,工生技术人员833人,其他技术人员17人,工勤技能人员30人;

苏州市著名医疗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市立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市儿童医院)苏州口腔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
科学技术

截至2018年,姑苏区区级支出科技项目资金、配套资金及资质认定奖励873.9万元。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26家,苏州市库入选22家,比2017年增长57.14%;江苏省库入选20家,比2017年增长53.85%。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8家,比2017年增长35.7%;技术市场完成技术合同700余项,交易金额7.89亿元,完成率109%。落实企业研发费用50%税前加计扣除金额18776万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额7922.87万元。获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156个,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经费2300.03万元。

文化事业

2018年,姑苏区共有24个公共图书馆、1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1个文化方舱、6个24小时网投点、9个“书香姑苏驿站”图书流通点,姑苏区公共图书馆到馆读者158.5万人次,总借阅10.5万人次,外借图书74万册次。

国家一级图书馆:苏州图书馆、姑苏区图书馆。

体育事业

2018年,姑苏区共有注册登记的社会体育组织62个,其中,区级17个、街道45个,3A以上的3个。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再培训120人,晋升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9人,新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0人,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近4000人。

社会保障

2018年,姑苏区开展创业培训班19个,共计682人,带动就业2058人;截至2018年,姑苏区共有共有参保单位27879家,参保职工223118人。社保扩面新增98152人。其中网上参保人数210070人,占全区参保人数9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45家,参保人员6902人,机关事业退休人员6586人。

友好城市
市或区国家城市结好时间
姑苏区马耳他桑他露西亚市2001.11.09

旅游

截至2020年,姑苏区共有平江路、山塘街等2条历史文化名街,沧浪亭、狮子林等8处园林和大运河5个核心点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4处,其中国家级24处、省级37处;控保建筑255处和古构筑物790处;现有松鹤楼等“中华老字号”30家,昆曲、苏绣、苏扇、玉雕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其中世界级4项,国家级18项,省级17项。

姑苏区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内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是我国最早开始保护的历史街区之一。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拥有现存世界文化遗产1处耦园(内设中国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控保建筑45处以及普查新发现文物点70处,还有众多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散落其中。2005年,街区获得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姑苏区

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是世界第一座生肖邮票专题博物馆,为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专门性分馆。馆内藏有1950年以来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全部生肖邮票9575枚,生肖封片931枚,贺年生肖邮资封片538枚以及一批有关生肖邮票、生肖集邮方面的出版物。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山塘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550平方米。

姑苏区

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姑苏区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姑苏区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国内保存完整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2017年11月,获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姑苏区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寒山、希迁创建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展开表格

代表人物

贝聿铭

贝聿铭(IeohMing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

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6]

获得荣誉

2018年9月12日,姑苏区荣获江苏省双拥模范区。

2018年12月,姑苏区被民政部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2019年2月2日,姑苏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1月,姑苏区入选2020中国网购百强县、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2月,在“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榜单中,姑苏区排名第7位。[1]

2020年6月16日,姑苏区荣获2019年苏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专项工作优秀单位。

2020年6月29日,被认定为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

2020年6月,获得“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称号。[3]

2020年8月,2020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排名第21位。[4]

2020年12月,入选“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地级城市)”榜单,排名第50位。[5]

2021年1月,姑苏区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

2021年10月,姑苏区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