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福建省下辖市,地处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位于武夷山脉东南侧,闽江上游。地理上介于东经117°00′至119°25′,北纬26°30′至28°20′之间。东北与浙江省江山、龙泉、庆元等县(市)相邻,西北与江西省的资溪、铅山、广丰等县接壤,东南与本省宁德市的古田、屏南县交界,西南与本省三明市的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等县毗邻。境内地形地貌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强烈,构造地貌特征相当明显,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局部山区为中亚热带山地气候。[18]1994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19]

南平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辖两区三市五县,即延平区、建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共43个乡、72个镇、24个街道,辖区土地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20]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平市常住人口为2680645人。[17]

南平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森林蓄积量很高,均居全省首位,素有“南方林海”之美誉。建瓯、武夷山、顺昌是“中国竹子之乡”,建瓯、建阳、政和是“中国锥栗之乡”,顺昌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杉木之乡”。全市有各种高等动物兽类近百种,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独特的地貌和气候条件构成了南平区域内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北部武夷山、古汉城为龙头,向四市五县一区延伸的景点有茫荡山、天成岩、万木林、李纲祠、延平湖和归宗岩等150个景点。[3]

中文名

南平

车牌代码

闽H

别名

延平

地理位置

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

面积

2.63万平方千米

人口

常住人口2680645人(2020年末)

方言

闽北语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2007.40亿元(2020年) [

电话区号

0599

政府驻地

建阳区南林大街36号

下辖地区

2个区、5个县、3个县级市

外文名

Nanping

邮政区码

353000

机场

武夷山机场

火车站

南平南站

著名景点

九峰山

行政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福建省

市花市树

百合

著名学校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著名人物

延平四贤

行政区代码

350700000000

所属省

福建

国家

中国

历史沿革

先秦时地属百越,《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汉建安初(196年-205年)境内始置汉兴(浦城)、南平、建安(建瓯)、建平(建阳)4县,属会稽郡。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瓯)。

晋元康元年(291年)属江州。

南朝陈永定初(约557年)属闽州,后属丰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县,属泉州(州治今福州)。

大业三年(607年)属建安郡(郡治今福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以原建安郡地置建州。

天宝元年(742年)复置建安郡。

乾元元年(758年)改为建州,属江南东道。

五代闽龙启二年(934年)属闽。

天德三年(945年)改建州为永安军,旋改忠义军。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置剑州,州治剑浦(今南平)。

宋开宝八年(975年)改忠义军为建州。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剑州为南剑州,五年(980年)置邵武军,治所邵武。

端拱元年(988年)改建州为建宁军。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改建宁军为建宁府,属福建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邵武军为邵武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改南剑州为南剑路。

大德六年(1302年)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均属江浙行中书省福建道宣慰使司(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为福建省)管辖。

明代境内并置建宁、延平、邵武3府。清亦同。

清末为延建邵道(驻南平),领3府。延平府领南平、顺昌、将乐、沙县、尤溪、永安6县和上洋厅,建宁府领建安、建瓯、建阳、崇安、浦城、政和、松溪7县,邵武府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4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制,为北路道(驻南平,领16县)。

民国三年(1914年)为建安道。

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道,直属福建省。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延建(闽上)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境内为第三、第九、第十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为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水吉特区为县。

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各县相继解放,为第一、第二专区。

1950年3月第一专区改建瓯专区(9月改建阳专区),第二专区改南平专区。

1956年建阳专区并入南平专区,划入闽清、三明2县,增设南平市,撤销水吉县,共辖南平市和南平、顺昌、建阳、建瓯、沙县、邵武、浦城、崇安、光泽、松溪、政和、建宁、将乐、古田、尤溪、泰宁、屏南、闽清、三明19县。

1959年划出闽清、松溪、政和3县。

1960年南平县并入南平市,三明县划归三明市,松溪、政和县合并为松政县。

1962年撤销松政县恢复松溪、政和县。

1963年划出古田、屏南2县。

1964年增设建西县。

1970年划出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增入松溪、政和合并的松政县,撤销建西县,南平专区迁驻建阳,改为南平地区。

1971年改为建阳地区。

1975年松政县复为松溪、政和2县。

1983年邵武撤县设市。

1988年建阳地区迁驻南平,改名南平地区。

1989年撤崇安县设省辖县级武夷山市。

1992年建瓯撤县设市。

1994年建阳撤县设市,同时撤销南平地区,设省辖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2014年5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1]

2020年1月,南平市政府正式搬迁建阳区,与此同时,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建阳成功召开。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东北与浙江省江山、龙泉、庆元等县(市)相邻,西北与江西省资溪、铅山、广丰等县(市)接壤,东南与福州市闽清县及宁德市古田、屏南、周宁、寿宁等县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等县毗邻。介于东经117°00′至119°25′,北纬26°30′至28°20′之间。东西最大间距约23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230.4千米。最北端为浦城县官路乡际洋,最南端为延平区漳湖镇马林坑,最东端为政和县镇前镇峰岔,最西端为光泽县李坊乡头坑隘。辖区土地总面积为2.63万平方千米,折3983万亩,是福建省往北的咽喉要塞之一。[2]

地形地貌

溪源庵

南平市境内地形地貌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强烈、构造地貌特征相当明显,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低山丘陵分布广,河谷地形呈峡谷或“V”、“U”状镶嵌该市各地,山间盆谷地沿河交替分布,山地切割明显,高差悬殊,以断裂为主的断块山,山峰陡峭,断层崖、断裂谷等断层地貌分布广。中山集中分布于西北、东北和西南部,由武夷山、杉岭、仙霞岭、鹫峰山4大山脉构成地形走势。中部和南部以低山丘陵盆地为主。土地总面积2.63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土地占总面积12.09%,海拔500-1000米的占44.03%,海拔300-500米的占21.38%,海拔300米以下的占22.50%。

南平境内有武夷山、杉岭、仙霞岭、鹫峰山四大山脉,组成福建省北部第一大山带。境内千米以上山峰绵亘不断,1300米以上山峰就有209座,其中浦城65座,武夷山41座,政和36座,建瓯22座,光泽17座,邵武16座,建阳7座,南平2座,顺昌2座,松溪1座。武夷山位于南平市的西北部,北接仙霞岭,向西南延伸,为闽赣边境。其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不仅是全省最高峰,也是中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杉岭系武夷山脉的支脉,从武夷山北向的桐木关向西南展布,至背岗、诸母岗折向南延伸至延平。武夷山和杉岭组成南平市第一大山带。仙霞岭处于南平市的西北部,其山脉呈南北走向,沿闽、浙边界延伸。鹫峰山处于南平市东南部,山脉呈北走向,沿政和、建瓯与闽东交界处展布。

水文

山水林园之城——南平

南平市境内河流都是外流河,河水来源于降水,受地形、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具有源短流急、暴涨暴落、水量充足、季节性变化大、河道坡降陡、含沙量少,山绿水清等特点。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1040毫米,径流的分布一般随流域高度而增大。全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720毫米,水面蒸发量为1000毫米,蒸发的地理分布差异不大,大致与年降水、径流的趋势相反,即西北小、东南大。光泽、武夷山与江西资溪一带形成一个闭合区,所以武夷山脉主峰附近径流深可达1960毫米,为福建省之首。建溪多年平均径流深1080毫米,富屯溪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100毫米。

南平市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有176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有70条,构成溪河众多、径流量大、流域面广的自然水系。主要河流有“一江八溪”,即闽江、建溪、富屯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麻溪、沙溪和金溪。

福建省第一大江--闽江,发源于海拔千米以上的武夷山,干支流水力资源都很丰富,其中建溪,富屯溪和闽江境内河段是闽北水源,水力、水运的大动脉。

建溪:发源于武夷山脉和仙霞岭,在建瓯以上又分为崇阳溪、南浦溪.松溪三条溪,分别流经武夷山、浦城、松溪、政和、建阳、建瓯、延平等七个县(市、区),起迄地点是浦城坑尾至延平园口,延平以上流域面积16396平方千米,干支流长1352千米,干流长294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58亿立方米,河道坡降为8万分率,流域形状系数为0.19。祟阳溪,自武夷山市东南流至建阳,全长135千米,建阳以上流域面积3278平方千米,在建阳汇麻沙溪后入建溪干流。南浦溪,自浦城城南流往建瓯徐墩与祟阳溪汇合后流至建瓯,汇入建溪干流,全长199千米,至城以上流域面积4018平方千米。松溪,自浙江省庆元西流入松溪县,折向南流,左汇政和七星溪于西津,向西南流入建溪干流,全长196千米,建瓯以上流域面积4785平方千米。以上三支流在建瓯市境内汇合,流经南雅,于延平区汇入闽江。

富屯溪:发源于杉岭山脉,集光泽西溪、北溪之水,自光泽南流,经邵武至顺昌,右汇金溪、复东流,至洋口折向南流至沙溪口,与沙溪汇合,沙溪口以上集水面积13733平方千米,干流长285千米,河道坡降为12万分率,流域形状系数为0.17。

沙溪:源自宁化的枫树排,经清流、沙县蜿蜒东流,至延平沙溪口汇富屯溪,在南平市延福门码头再与建溪汇合入闽江。沙溪口以上集水面积11793平方千米,河道坡降为7万分率,南平市境内河长约9千米。

南平

闽江:南平市境内的闽江仅南平-樟湖板一段,长度为56千米,樟湖板以上集水面积4990平方千米。此段江面较宽,全年可以通航500吨级轮船。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5年,南平市境内土地总面积3983万亩,占全省陆地面积的21.7%。人均拥有土地13亩,高于全省人均7.2亩的水平。全市200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09.9万亩,占全省耕地26.7%。按户籍总人口计算人均耕地1亩。全市山地面积3168万亩,占全省山地的25%,居第一位,按户籍总人口计算人均l0.4亩,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15.6亩。按使用权属分,国有253.4万亩,占8%。农户经营2664.23万亩,占84.1%。其它250.5万亩,占7.9%。201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73.9万亩,总产143.4万吨;茶园面积57.4万亩,毛茶总产5.96万吨;果园面积78.3万亩,水果总产78.9万吨;烟叶种植面积33.44万亩。[3]

2022年5月,南平市发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主要地类数据如下:(一)全市耕地193935.60公顷(290.90万亩);(二)全市园地138339.53公顷(207.51万亩);(三)全市林地2118897.54公顷(3178.35万亩);(四)全市草地8652.32公顷(12.98万亩);(五)全市湿地2252.66公顷(3.38万亩);(六)全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8184.10公顷(87.28万亩);(七)全市交通运输用地28729.81公顷(43.09万亩);(八)全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1240.01公顷(76.86万亩)。[23]

南平夜景

水力资源

南平境内森林茂盛,雨量充沛,溪河纵横,水库棋布。境内的闽江和建溪、富屯溪干支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87.37万千瓦,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建溪流域干支流47条、200.9万千瓦;富屯溪干支流40条、130.1万千瓦;闽江(南平至尤溪口)36.6万千瓦。水力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前景广阔。

森林资源

截至2015年9月,南平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259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3%,其中有林地面积2964万亩,占全省的24%。在有林地中,用材林1487万亩、生态林836万亩、毛竹林527万亩(立竹量8.4亿株)、锥栗7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74.75%,活立木蓄积量1.1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33%。森林蓄积量为1.58亿立方米。林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全市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108万亩;自然保护小区1283个,面积127万亩;普查建档的古树名木9391株。

矿产资源

截至2015年9月,南平市境内已知矿产有50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0多种,如铜、铅、锌、煤、铁、铌钽、玻璃、金、银、铂钯、钨、锡、石墨、硫铁矿、萤石、高岭土、滑石、重晶石、石灰岩、白云岩、蛇纹岩、钾长石、云母、压电水晶、叶蜡石、明矾石、珍珠岩、磷矿等。

全市探明大型矿产产地11处,如政和压电水晶、熔炼水晶、浦城硫铁矿,邵武、建阳、松溪、光泽萤石矿,建阳石墨矿,延平铌钽矿,顺昌石灰岩、水泥硅质原料等。中型矿产地15处,其中铅锌矿4处、萤石矿4处、石灰岩矿1处,蛇纹岩矿2处,硫铁矿2处,铌钽矿1处,水泥硅质原料1处。小型矿产产地80多处。已知矿点矿化点700多处,化探异常200多处,重砂异常200多处,(其中黄金重砂异常14处,钨锡钼重砂异常112处),分流异常50多处,磁异常20多处,地面磁异常百余处。

全市有三十多处矿点进行不同规模的开采。如邵武煤矿、萤石矿,浦城铜矿、硫铁矿,政和铅锌矿、磁铁矿,建瓯煤矿、萤金矿,顺昌石灰岩、硅质原料、蛇纹岩矿,延平石灰岩、磷矿、铌钽矿,松溪钨矿、磷矿、光泽萤石矿等。

主要矿种储量:钽铌矿储量2336万吨(矿石,下同),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位。萤石矿储量254.8万吨、硫铁矿储量2459万吨、石墨矿储量634万吨,居福建省第一位。

动物资源

截至2015年9月,南平市境内森林植被丰富多样,为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基本条件。全市有各种高等动物兽类近百种,分属22科46属,约占全国四分之一;鸟类近400种,占全国三分之一多,两栖类33种;山溪鱼类33种;昆虫31个目,200多科,2000多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有“蛇的王国”之称,已知蛇类有63种,占全国160种的39%、全省77种的82%。主要蛇类有蕲蛇(五步蛇)、银环蛇、青竹蛇、眼镜蛇、腹蛇、蟒蛇、灰鼠蛇等。在数量上,单是我国特产的五步蛇在保护区内约有50万条以上。

闽北水域鱼类有17科138种(包括亚种),主要养殖有草鱼、鲤鱼、鲢鱼、鲫鱼、罗非鱼、团头鲂鱼等。龟类有l0多个科近60种。两栖类有田鸡、青蛙、棘胸蛙、鳖、龟等,贝壳类常见的有腹足田螺。双壳类砚、蚌,甲壳类草虾、溪蟹等。

闽北珍稀动物较多,主要有野猪、熊、云豹、精猪、猕猴、短尾猴、苏门羚、马麂、金猫、大灵猫、小灵猫、毛冠鹿,大自鼠、白蝙蝠、髭蜡(角怪)、蛙蛙鱼、武夷湍蛙、华东雨蛙、大头平胸龟、南海闪磷蛇等。鸟类中的中华小隼、山鹧鸪、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在全国境内只在闽北繁殖生长。

植物资源

截至2015年9月,全市有植物1790多种,仅种子植物就有110科,1200多种。针叶树、常绿阔叶树和乔灌木等森林植物有400余种、大宗用材林主要有杉木、马尾松、阔叶林三大类。竹类植物有80多种。毛竹为多,其次有绿竹、麻竹、芦竹、苦竹、黄竹、雪竹、刚竹等。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以及其他食用植物也很丰富,其中大宗提供利用的有油茶、油桐、乌柏、生漆、山苍籽、香樟、香榧、棕榈、苎麻、黄麻,板栗、木薯、茶叶和各种水果。药用植物有泽泻、厚朴、九节茶、七叶一枝花、十大功劳等700多种,蕨类、苔藓、地衣、真菌等760多种,其中蕨类、苔藓360多种,地衣、真菌400多种。

南平

南平山区珍稀名贵树种较多,有古老的“活化石”——银杏,材质优良的楠木、花榈木、桂花木,木质细硬地降香黄檀,适于工艺雕刻的黄杨木,珍贵稀有的香果树、紫檀、亮叶永青岗,红豆杉、紫杉、木莲红椿、钟萼本、银鹊树、白蜡树、金钱松、三尖松、铁杉、穗花杉等。福建省推荐列为1-4类保护的珍稀植物,闽北有三分之二种类。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南平市下辖2个区、5个县、3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建阳区南林大街36号。

名称

邮政区码

统计用区划代码

南平市

353000350700000000

延平区

353000350702000000

建阳区

354200350703000000

顺昌县

353200350721000000

浦城县

353400350722000000
展开表格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19.86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4万人,出生率13.1‰,死亡率7.0‰,自然增长率6.1‰。城镇化水平为54.0%。

2016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21.26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6万人,出生率13.4‰,死亡率7.0‰,自然增长率6.4‰。城镇化水平为54.8%。[4]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4.6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5%,比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31万人,出生率12.3‰,死亡率6.7‰,自然增长率5.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18.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3.92万人,乡村人口204.34万人。

2021年5月20日,福建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南平市常住人口为2680645人。[17]

民族

南平以汉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29个民族,汉族2893587人,占总人口的98.82%。少数民族28个,人口计34387人,占1.18%。其中畲族29076人,占0.99%;回族2060人,占0.07%;苗族1749人,占0.06%;满族415人,占0.01%;蒙古族82人,藏族16人,维吾尔族2人,彝族44人,壮族278人,布依族91人,朝鲜族14人,侗族67人,瑶族15人,白族28人,土家族117人,傣族2人,黎族101人,佤族2人,高山族99人,拉祜族1人,水族30人,土族9人,羌族、布朗族、毛南族、阿昌族各1人、京族39人,鄂伦春族1人,未识别民族的65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7人。

经济

综述

南平夜景

2015年,南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9.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9.2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8.16亿元,增长8.6%(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28.05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2.12亿元,增长1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9万元,比上年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0:44.1:33.9调整为21.6:43.2:35.2。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4%、46.3%和45.3%,分别拉动GDP增长0.8、4.2和4.1个百分点。

2016年,南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2.2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4.24亿元,增长6.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55.66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1.24亿元,增长8.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0万元,比上年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6:43.2:35.2调整为22.1:42.1:35.8。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8%、42.8%和43.4%,分别拉动GDP增长0.9、2.9和3.0个百分点。

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235亿元,比上年增长79.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32.53亿元,增长32.0%。“正统网”入驻电子商务企业249家。公共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19.26亿元,比上年下降4.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不含基金)82.97亿元,下降1.5%;公共财政支出253.01亿元,增长5.4%。

2020年南平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完成2007.40亿元,同比增长0.3%,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增幅比前三季度(-2.4%)、上半年(-3.4%)、一季度(-10.2%)分别回升2.7、3.7、1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76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759.42亿元,同比下降3.5%;第三产业增加值918.22亿元,同比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37.8:45.8。

2019年,南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1.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5.43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1.32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44.82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为15.9%,第二产业为41.7%,第三产业为42.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036元,增长5.8%。

2021年,南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7.58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36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754.55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1016.67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为16.4%,第二产业为35.6%,第三产业为48.0%。[24]

第一产业

南平是福建的粮食主产区,有8个国家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每年提供商品粮20多万吨,在全省居第一位。全市拥有茶园面积50.2万亩,茶叶产量4.37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1/5强,形成武夷岩茶、建瓯水仙、政和白茶三大优势品牌,武夷岩茶、政和白茶获得了原产地保护。以肉鸡、牛奶、生猪为主导的畜牧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全市奶牛存栏2.63万头,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良种奶牛和乳制品供应基地。

2019年,南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8.9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208.44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112.25亿元,增长4.3%;牧业产值197.35亿元,增长3.1%;渔业产值21.62亿元,增长2.1%。

2019年,南平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76.25万亩,比上年减少12.10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23.42万亩,减少13.22万亩。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4.43万亩,增加8.56万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11.17万亩,增加2.99万亩;烟草播种面积17.64万亩,增加0.57万亩;油料播种面积8.65万亩,增加0.60万亩。

2019年,南平市粮食总产量115.78万吨,比上年下降3.5%。其中,秋粮产量106.89万吨,下降3.2%;稻谷产量100.17万吨,下降4.3%。茶叶产量7.55万吨,增长4.3%;水果产量47.09万吨,增长2.6%;蔬菜产量143.54万吨,增长3.7%;烟叶产量2.56万吨,增长1.2%。

2019年,南平市肉蛋奶总产量106.58万吨,比上年增长2.8%。肉类总产量84.67万吨,下降0.4%。其中,猪肉产量12.04万吨,增长3.5%;主要禽肉产量71.74万吨,下降1.1%;牛肉产量0.18万吨,增长2.1%;羊肉产量0.22万吨,增长8.8%。年末生猪出栏149.80万头,增长3.6%;主要家禽出栏5.15亿只,下降0.8%;兔出栏72.33万头,增长82.3%。主要禽蛋产量9.94万吨,增长33.9%;奶类产量11.96万吨,增长6.5%。

2019年,南平市水产品产量8.72万吨,比上年增长2.1%。淡水养殖产品产量7.46万吨,增长2.7%,其中池塘产量4.96万吨,增长4.5%;水库产量1.57万吨,下降3.0%。

2021年,南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5.59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226.34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121.44亿元,增长5.1%;牧业产值224.69亿元,增长7.5%;渔业产值21.61亿元,增长3.2%。[24] 

2021年,南平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1.00万亩,比上年增加0.04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26.09万亩,减少0.04万亩。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4.50万亩,增加4.91万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16.56万亩,增加2.86万亩;烟草播种面积19.37万亩,增加0.61万亩;油料播种面积9.45万亩,增加0.72万亩。[24]

2021年,南平市粮食总产量118.30万吨,比上年增加0.48万吨,增长0.4%。其中,秋粮产量109.07万吨,增长0.4%;稻谷产量102.02万吨,增长0.5%。茶叶产量8.38万吨,增长5.6%;水果产量39.92万吨,增长4.8%;蔬菜产量152.87万吨,增长3.3%;烟叶产量2.87万吨,增长3.1%。[24]

2021年,南平市肉蛋奶总产量119.71万吨,比上年增长8.1%。肉类总产量93.57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3.49万吨,增长11.1%;主要禽肉产量79.2万吨,增长7.2%;牛肉产量0.21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0.22万吨,增长0.3%。年末生猪存栏106.34万头,下降4.7%;生猪出栏158.03万头,增长4.9%;主要家禽出栏5.77亿只,增长7.6%;兔出栏120.17万头,增长43.5%。主要禽蛋产量11.79万吨,增长5.9%;生牛奶产量14.35万吨,增长13.4%。[24]

2021年,南平市水产品产量9.16万吨,比上年增长3.2%。淡水养殖产品产量7.91万吨,增长3.5%,其中池塘产量4.93万吨,增长3.3%;水库产量1.65万吨,增长4.3%。[24]

第二产业

南平是福建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2012年有工业企业328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44家。工业行业比较齐全,分布在36个行业大类(全国共有39个行业大类)中。初步形成了以机电器材业,纺织服装业,林产工业,食品加工业,化工医药业,冶金建材业,电力、蒸汽、自来水生产供应业等重点行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

南平是福建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2019年,南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611.55亿元,比上年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49.5%,集体企业下降6.5%,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8%,私营企业增长7.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1.7%,重工业增长0.4%。分工业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6.8%,制造业增长1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工业产品销售率97.1%,比上年回落0.17个百分点。

2019年,南平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6个行业大类中13个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29.6%,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比上年增长99.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9%,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37.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4.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5%。绿色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8家,实现增加值增长7.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2%。其中,367家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增加值增长6.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4.3%;321家先进制造产业增加值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1%;50家数字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87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1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63家生物产业增加值下降1.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

2019年,南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8.39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利润46.45亿元,下降4.6%;集体企业35.5亿元,增长31.9%;股份制企业919.28亿元,增长8.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6.13亿元,下降0.07%;私营企业919.28亿元,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78.67亿元,比上年增长6.4%;上交税金总额49.44亿元,下降7.2%;亏损企业亏损面为4.3%,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11亿元,下降36.3%。

2019年,南平市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7.66亿元,增长7.3%。

第三产业

2019年,南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2019年,南平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38.69亿元,增长10.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6.29亿元,增长2.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1.72亿元,增长10.8%。

2019年,南平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0.0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28.29亿元,增长7.5%;汽车类零售额42.71亿元,增长8.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41.12亿元,增长0.9%。

2019年,南平市网络零售额7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7.04亿元,增长11.2%。

201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32.5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各项贷款余额1533.83亿元,增长10.8%。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22.73亿元,增长9.5%;各项贷款余额1533.00亿元,增长11.0%。全年全市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3.32亿元,其中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7.45亿元、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5.87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7.7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8.19亿元、人身险赔付9.53亿元。

2019年,南平市外贸进出口121.8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出口总额为113.98亿元,增长6.6%;进口总额为7.89亿元,增长45.2%。2019年,南平市外商实际到资54955万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家,合同利用外资300567万元,同比增长160.48%。

2019年末,南平电话用户总数323.37万户,比上年增长3.3%。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1.6万户,增长1.8%;移动电话用户281.77万户,增长3.6%。邮电业务总量1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58.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27亿元,增长21.4%;电信业务总量158.35亿元,增长62.7%。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31万件,订阅报刊5721.7万份,国内包裹快递业务643.32万件。

2019年,南平旅客运输量2704.35万人,比上年增长3.2%。旅客周转量(不含铁路、民航)12.96亿人公里,增长3.5%。2019年,南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货运量4261.17万吨,增长13.8%;货物周转量(不含铁路、民航)144.26亿吨公里,增长8.9%。2019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29.14万辆,其中载客汽车保有量23.83万辆,载货汽车保有量5.12万辆。全市轿车保有量15.43万辆。

2019年,南平共接待旅游总人数5829.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49.36万人次,增长6.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780.54万人次,增长16.9%。

交通

综述

2019年,南平公路通车里程16027.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45公里。

航空

武夷山机场,距延平区180公里。可供波音737和MD82等中型飞机全载使用,已开通至厦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济南、青岛、重庆和香港航线,并设立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铁路

南平市至江西的鹰厦铁路、峰福铁路,以及该市内外南铁路,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客流量200万人次,仅次于省城福州。来舟站为福建省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也是华东地区的主要中转站。

合福高铁为福建省首条能通行350km/h高速动车组的高速铁路,2015年6月28日建成通车。

公路

南平市公路四通八达,有福银高速公路、浦南高速、宁武高速、松建高速、龙浦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此外有205国道、316国道等普通公路。

水路

南平市闽江及其支流水运航道畅通。水南货运码头是福建省吨位最大的内河港码头,500吨级轮船可沿闽江而下直抵福州马尾港。

社会

科技事业

2016年,南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计1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占全市GDP比重为1.1%。全市1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新认定企业11家。至2016年,全市共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7家。认定武夷学院青年大学生众创空间、橙客空间等15家南平市众创空间,在此基础上推荐12家众创空间申报2016年福建省众创空间,有9家获省科技厅认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稳步提升,2016年全市专利申请3653件,同比增长30.6%;专利授权2161件,同比增长16.0%;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6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10件,比上年末增加0.52件。全市20家企业被认定为2016年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企业被认定为2016年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通过复核。

2019年,南平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7%。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41家;新增省级星创天地9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8家,全市省级以上星创天地达18家、省级众创空间达14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达98家。专利申请2833件,同比下降9.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27件,下降12.5%;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481件,下降16.4%;外观设计专利申请925件,增长6.8%。专利授权2111件,同比增长18.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3件,下降36.3%;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18件,增长14.4%;外观设计专利授权800件,增长41.6%。有效发明专利849件,增长8.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156件,增加0.232件,增长7.9%。

社会保障

2016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6.63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2.2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4.4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6.1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9.18万人。调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月人均增加金额149.31元,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2196.82元。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1.1万人,综合参保率99.6%。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9750户58952人,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5558.65万元;保障农村五保对象7140人,年累计发放供养金4738.13万元;保障“三无”人员586人,年累计发放供养金456.17万元;实施临时救助6163人次、820.85万元。

2019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0.5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0.4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7.7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0.84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1.60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6.16万人。

2019年末,南平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8101人,发放低保金3870.88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44596人,发放低保金1.57亿元。供养城乡特困人员7405人,年发放供养金8708.48万元,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1931人,集中供养1046人,全市集中供养率达54.17%。

全年新增养老床位190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37.5张。街道和中心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率提高到93.1%,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提高到75%。新增4个社会福利中心,25所乡镇敬老院;评定五星级养老机构2家、农村幸福院4个,四星级养老机构9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个、农村幸福院7个。全年共发行福利彩票1.99亿元。

文化事业

2016年,南平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群众文化艺术馆1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39个,博物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藏书总量213万册。

2016年末,南平共有广播电台10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58%;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节目2套,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7.71%。[6]

2019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10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39个,博物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藏书总量225万册。广播电台10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37%;电视台10座,电视节目11套,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32%。

医疗卫生

2016年,南平共有卫生机构508个,其中医院51个,卫生院113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492人(其中医生5002人),其中医院10111人,卫生院2431人;卫生机构床位共16212张,其中医院11984张,卫生院3061张。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0.38/10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06‰和4.46‰。

2019年末,南平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64个,其中医院53个,卫生院113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113人(其中医生5672人),其中医院11164人、卫生院2782人;病床位共16339张,其中医院12400张、卫生院2692张。

截止2021年末,南平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49个,其中医院50个,卫生院115个。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06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095人,注册护士8362人,医生6434人),其中医院11425人、卫生院2930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6333张,其中医院12513张、卫生院2605张。[24]

体育

2016年,南平举办群众体育活动达200余项,参与人数30万多人;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市运会、武夷山国际马拉松、武夷山国际自行车骑游大赛等赛事,建成体育多功能运动场14个、社区健身房6个、笼式足球场6个和拆装式游泳池1个。

2019年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获得1枚金牌,在全国比赛中获得1枚金牌。全市新建9个多功能运动场、7个笼式足球场、4个笼式篮球场、4个门球场和1个体育公园。成功举办中国龙舟公开赛、武夷山国际马拉松赛、武夷山国际山径越野赛、首届全国郊野钓鱼比赛、武夷山国际自行车骑游大赛、武夷山国际公路轮滑马拉松赛、海峡两岸脚斗士赛、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全国街舞大赛总决赛等12项全国性赛事。

2021年,南平市新建邵武体育馆、顺昌体育中心、建瓯水上中心3个场馆项目,完成场馆改造13个。在第十四届全运会获得三金二铜,金牌数、奖牌数超上届。在2021年度福建省青少年锦标赛获得3个团体第一,36个单项第一,参赛项目、竞赛成绩均取得突破。[24]

人民生活

2016年,南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73元,比上年增长8.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818元,比上年增长6.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331元,增长8.7%。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1008元,增长15.7%;经营净收入5397元,增长0.9%;财产净收入1601元,下降4.5%;转移净收入3067元,增长6.9%。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585元,比上年增长6.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8503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可支配支出10087元,增长7.9%。

教育

南平[福建省地级市]

2016年,南平4所普通高校招生7601人,在校生25238人,毕业生6465人;17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984人,在校生23912人,毕业生8954人;33所普通高中招生16494人,在校生49967人,毕业生16284人;131所初中招生30525人,在校生87165人,毕业生28069人;307所普通小学招生34015人,在校生204151人,毕业生30477人;65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98320人;7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582人。

2019年,南平5所高等学校招生13933人,在校生36869人,毕业生8640人;15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660人,在校生19579人,毕业生7759人;164所普通中学招生49816人,在校生144049人,毕业生46561人;299所普通小学招生32601人,在校生204931人,毕业生34453人;608所幼儿园在园幼儿91225人;8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55人。

主要高校一览表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办学类型学校地址
武夷学院福建省本科武夷山市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专科延平区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专科延平区
武夷山职业学院福建省教育厅民办专科武夷山市
南平市高中教育一览表

学校名称

办学类型

学校地址

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高级中学南平市延平区胜利街
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高级中学南平市延平区环城南路
南平市第八中学高级中学南平市江滨北路205号
南平九三英华学校高级中学南平市延平区环城路金山段
展开表格

南平市中等职业学校一览表

南平市农业学校建阳市东桥东路78号公办省属国家级示范校
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建阳童游曼头山29号公办市属国家级重点校
建阳农业工程学校建阳市东桥东路78号公办市属国家级重点校
福建闽北卫生学校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新村公办市属省级重点校
展开表格

(表格资料截至2015年11月: )

对台交流

一是打造两岸旅游合作的先行平台。南平市将努力打通武夷山对台直航的空中通道,鼓励和支持台商在该市兴建独具特色的台湾主题公园、餐馆、度假村等;同时推动南平与嘉义、武夷山与阿里山建立姐妹城市和姐妹山,联合塑造“海峡姐妹山神奇之旅”品牌。

二是创建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基地。包括建立海峡两岸(南平)农业科技协作交流中心,组织开展闽台两地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协作攻关项目;鼓励和支持本地投资者尝试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先期可将武夷山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园区作为试点,将其建成台湾农民创业的集中区域;开展对台农业合作项目的洽谈与对接,建设闽台绿色食品加工合作示范区及出口加工基地。

三是加快建设若干个台商投资集中区,近期在闽北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台商投资区,全面扩大对台贸易合作范围。

四是拓展两岸文化交流的特色内涵。弘扬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闽北文化,推介闽北地域文化特色,扩大闽北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力;组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的交流展示活动,加大对建阳雕版印刷、建盏陶瓷、浦城剪纸、“湛庐三宝”等特色文化产品的研发和包装,以拓展这些产品在岛内的市场。

旅游

综述

南平市有一至三级中高档旅游资源实体181处。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福建省旅游经济开发区于一身。此外,还拥有延平茫荡山、建瓯万木林、邵武天成岩、光泽乌君山、武夷天池、顺昌华阳山等旅游资源实体。[7]

武夷山、和平古镇、九峰山、溪源峡谷、石佛山、圣公殿、宝山寺、黄氏峭公祠·建窑遗址、天心永乐禅寺、武夷宫、朱熹纪念馆、游定夫祠、开平寺、明翠阁、茫荡山·、城村汉城遗址、闽越王城遗址、白云禅寺、武夷山自然博物馆、光孝寺、宝山清莲寺、馀庆桥古迹、虎山庙大屠杀旧址、武夷山紫阳楼、武夷山古汉城遗址、武夷山红色之旅-赤石暴动遗迹。截至2014年底,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增至16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8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6家,国家2A级旅游景区1家。

主要景点一览表
序号景区点名称景区点类型评定时间
2武夷山大安源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2010年
3顺昌华阳山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2010年
4延平溪源峡谷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2011年
展开表格

代表人物

延平四贤

,又称“闽学四贤”,是指两宋时期崛起于福建南剑州(今南平)道统相继,学术思想一脉相承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位理学大儒。南平有四贤街,四贤广场、塑像纪念这四位大儒。

宋慈,字惠父,建阳童游人,为宋代名医,其撰写的《洗冤集录》是一部千古不朽的法医学检验专著,有日、法、英、荷、德、俄等文字译本,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淳祐九年(1249年)宋慈卒于广州经略安抚使任上,后归葬建阳崇滩昌茂村。现宋慈墓依然保护完好。

朱熹

,号晦翁,祖籍江西婺源。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生于尤溪。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卒于建阳考亭,后与夫人刘氏合葬于建阳黄坑后塘村。朱熹一生致力于研究理学,讲学著书,自成考亭学派,成为一代理学宗师。现朱熹墓、考亭书院等遗址已逐步修复。

江淹:江淹(444~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历仕三朝。

柳永名篇——雨霖铃

柳永,崇安(今武夷山市)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有婉约词祖之称,代表作《雨霖铃》《望海潮》《鹤冲天》。

郑成功,延平郡王,原名福松,更名森,字明俨,号大木,泉州南安人。永历十二年(1658年)正月,郑成功被明永历帝晋封为“延平郡王”。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名字与延平紧密相连。后人亦称郑成功为郑延平。

黄裳,字冕仲,南剑州剑浦县(今南平市延平区)人,北宋(1044—1130)南平的第一位状元。黄裳博学多才,精通礼经。元丰五年(1084),考中状元,为官多年,最高做到礼部尚书,政绩斐然。他喜读道家玄秘之书,自号紫玄翁。著作颇丰,著有《演山集》60卷《南平县志》收有《水云村记》和《隐鳞阁》、《茶苑》、《藏春峡》、《客照岩》等诗文多篇。

文天祥,号文山,江西吉安人,南宋忠臣,集“状元、宰相、诗人、英烈”,四项桂冠于一身,,正气长存,可与岳飞齐名,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南平开都督府聚兵起义抗元,得到南平人民的大力支持。茫荡山莲花峰上仍有文天祥遗迹“文山城墙”又名“鬼城墙”,见证文天祥和南平人民一起众志成城,保家卫国。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后人称其为“海青天”与宋代包拯齐名。

袁崇焕

,祖籍广东东莞,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天启初任邵武知县,天启二年正月,进京朝觐,经御史举荐,被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主事。《邵武县志》记载:“袁崇焕知邵武县,明决有胆略,尽心民事,冤抑无不伸。”

李纲,南宋四大抗金名将之一,与岳飞、韩世忠齐名。(1083-1140)字伯纪,别号梁溪先生、梁溪居士、梁溪病叟,祖籍福建邵武,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生于无锡。李纲曾称赞岳飞“年齿方壮,治军严肃,能立奇功,近来之所少得”,断言他“异时决为中兴名将”。

欧冶子:欧治子,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是中国古代铸剑的鼻祖。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南剑州顺昌谟武人。

此外还有南平理学名家游酢,邵武南宋诗人严

,《通鉴纪事本末》作者建安(今建瓯)袁枢,浦城一代名相真德秀等等。[8]

获得荣誉

2017年10月,南平市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2017年12月24日,南平入选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9年8月28日,南平市入选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名单。

2019年11月15日,南平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19年11月3日,“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发布,南平排名第100。

2020年1月,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排名第106位。[9]

2020年12月,2019-2020年度中国288个城市的城市品牌发展指数南平市(CBDI)总分排名153位。[11]

2020年12月,位居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2020年全国城市营商环境200强第97位。[12]

2020年12月,位居2020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97位。[13]

2021年1月,南平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14]

2021年5月,入选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