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是专门从事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国家级学术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

农发所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乡村治理、农村组织与制度、城乡关系与发展规划、农村产业与区域经济、农村贫困与农民福祉、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农村财政与金融、土地经济与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信息化与城镇化等。

截至2018年10月,农发所下设10个研究室、1个期刊编辑部(杂志社)、2个职能部门,依托成立1个智库、5个非实体研究中心,挂靠管理6个国家级学会;在编人员80人(2月数据),近60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

中文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总部地址

中国北京

组织性质

研究机构

成立时间

1978年8月

所长

魏后凯

历史沿革

1978年8月,农业经济研究所成立。

1985年,更名为农村发展研究所。

1988年,成立农村产业经济研究室。

1997年,获批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2005年,发起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

2012年,1988年成立的贫困与发展金融研究室更名为贫困与福祉研究室。

2014年,成立城乡关系与发展规划研究室,1988年成立的农村宏观经济管理研究室更名为乡村治理研究室。

2015年,成立农村金融研究室、土地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室,1978年成立的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研究室更名为农村组织与制度研究室。

2016年,成立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室。

2017年,成立农村信息化与城镇化研究室。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8年2月底,农发所在编人员8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44人,有博士学位的54人、硕士学位的12人。有博士生导师20名、硕士生导师25名,其中学部委员1人。

学部委员:

张晓山。

荣誉学部委员:

王贵宸、刘文璞、王松霈[1]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张晓山[2]、杜志雄[3]、魏后凯[4]、党国英[5]、苑鹏[6]、朱钢[7]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0月,农发所下设10个研究室、2个职能部门,依托成立1个智库、5个非实体研究中心,挂靠管理6个国家级学会。

研究室:

乡村治理研究室、农村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城乡关系与发展规划研究室、农村产业经济研究室、贫困与福祉研究室、农村环境与生态经济研究室、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室、农村金融研究室、土地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室、农村信息化与城镇化研究室。

智库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

院级非实体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

所级非实体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畜牧业经济研究中心。

挂靠社团: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

学术交流

截至2018年10月,农发所与国内有关的研究机构、高校、地方社会科学院、中央和各地农村发展实际工作部门开展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在浙江湖州、江苏镇江、山东烟台等建有国情调研基地。

农发所与波兰科学院农村与农业发展研究所、意大利国家农业经济研究所、新西兰林肯大学、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等多个海外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进行学术互访、资料互换,并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和活动。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据2018年10月研究所公布资料显示,农发所近些年陆续发表的各种专著、研究报告、文集等近300部(本),每年完成论文、调研报告、资料综述等约300万字。已有近60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其他省部级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

2018年,农发所共完成各类科研成果计622.06万字。其中:专著5部,109.1万字;皮书及论文集、国家智库研究报告9部,347.1万字;权威及顶级期刊13篇,19.8万字;学术论文核心期刊99篇,101.11万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转载论文6篇;一般文章77篇,44.95万字。国家自科基金及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立项4项,承担院外各类课题32项。

学术刊物

•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农村经济》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中,《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因子为3.183,在农业经济类排名第一。

《中国农村经济》被以下期刊评价体系或文摘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I)收录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是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的100种重点期刊之一。2012~2016年,《中国农村经济》被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由清华大学所属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设立)连续多年评为当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在第四届(2010年度)、第五届(2012年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获奖论文中,《中国农村经济》刊发的文章分别有5篇和4篇(各届获奖论文总数均为10篇)[8]

•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学术期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中,《中国农村观察》的影响因子为3.027,在农业经济类排名第二。

《中国农村观察》被以下期刊评价体系或文摘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I)收录期刊[9]

人才培养

农发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系的依托单位,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获得农业经济专业研究生招生权和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2000年1月,农发所获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2016年5月,增设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978年只2018年10月,农发所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91人、硕士研究生170人,有在校生57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成立于1997年,设站一级学科为农林经济管理,二级学科为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截至2018年10月,累计招收博士后90余人,培养出站博士后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