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王,中国古代王爵之一。历朝封景王者其实不多。只有五人:李湛、李秘、赵杞、赵宗汉、朱载圳,其中著名者是李湛。

注意:史书中记载的“景王”不一定是封号是“景”的王爵,而是谥号为“景”的王爵。比如“司马景王”指的是司马师,他先是被追封为晋景王,再被追封为晋景帝。谥号是“景”的王,一律不算是景王。

东周

周景王姬贵(?—前520年),中国东周君主。是周灵王的儿子。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有一次,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晋国没有?”荀跞答不出来,让副使籍谈答覆,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未赐以礼器,现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列数了王室赐给晋的土地器物,讽刺其“数典而忘其祖”,这是“数典忘祖”的典故。此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周景王太子寿早死,后又立王子猛为太子,却宠爱庶长子王子朝。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病重,嘱咐宾孟要扶立王子朝。王子朝未及立为嗣君,其父却突然病死,谥号为景王。

唐朝

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即唐敬宗,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唐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唐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驾崩,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在位2年,被宦官谋杀,终年18岁,死后庙号唐敬宗,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葬于庄陵。[1]

李秘,唐昭宗李晔六子。乾宁四年始景王。亡薨年。[2]

宋朝

赵杞,宋徽宗赵佶第六子。初授武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冀国公。大观二年,改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文安郡王。政和中,授检校太保,寻迁太保,改授护国、武昌军节度使,追封景王。

靖康元年,授荆南、镇东军节度使,迁太傅。二年,遣诣金营充贺正旦使。既归,又从上幸青城。及上皇出郊,杞日侍左右,衣不解带,食不食肉,上皇制发愿文,述祈天请命之意,以授杞。杞顿首泣。及北行,须发尽白。

赵宗汉,中国汉族人,北宋宗室,字献甫。初嗣濮王,谥孝简,追封景王。他是宋太宗赵炅的曾孙、商恭靖王赵元份之孙、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宋英宗赵曙之弟。为人博雅该洽,无他嗜好,唯诗、书足是习,法度自守,兼工画芦、雁,有思致。尝作八雁图,有江湖荒远之趣。

明朝

朱载圳(1537年3月29日—1565年2月9日),明世宗朱厚熜第四子,与明穆宗朱载垕同岁,仅小一月,母靖妃卢氏。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封景王,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九日(1565年2月9日)死于德安(湖北安陆)王府,无子废封,谥景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