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越古国(骆越),是先秦壮侗语族民族祖先在岭南建立,骆越人是今天壮族、侗族、黎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

学术界公认,骆越古国(壮文:Luegvet)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骆越文化的源头和中心在中国,主体部分也在中国。这个中心和最早的国都就在武鸣大明山南麓。

中文名

骆越古国

起止时间

战国至东汉时期

都城

武鸣

主要城市

郁林

民族

壮族

文化源头

中国

名称由来

因垦食“雒田”而得名

名称由来

骆越名称的由来,众说不一。带有倾向性的说法是因垦食“雒田”而得名。郦道元《水经注》卷三七叶榆河条引《交州外域记》说:“交趾未立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随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雒民。”雒与骆通。骆民,即骆越之民。《逸周书》说“路人大竹”,有人认为贡大竹的“路人”就是骆人,也就是骆越。《吕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味者有“越骆之菌”。高诱注曰:“越骆,国名”。越骆是骆越族称词序的颠倒。旧本《水经注》里将“骆越”写作“越骆”,如“温水”下说:“盖藉度铜鼓即越骆也”。又同书“叶榆河”下说:“击益州臣所将越骆万余人”。由此可见,越骆就是骆越,本为越的别名。《史记·南越列传》载赵佗上汉文帝书曰:“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骆裸”二字实是“鸟田”的壮语汉译字)亦称王。”武帝平南越时,“越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属汉,得封侯。其中的“骆”就是骆越。

《后汉书·马援列传》载:“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骆越之名才正式出现中国文献。关于《后汉书·马援传》中的骆越,李贤注曰:“骆者,越别名”。

活动范围

《旧唐书·地理志》说:邕州宣化县(今南宁)“驩水在县北,本牂牁河,俗呼郁林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骆越地也。”唐代邕州治所在今南宁,领宣化、武缘、晋兴、朗宁、横山五县,相当于今广西桂西南和桂西北;首县宣化就是今南宁,“驩水在县北”,就是指在宣化县即南宁北,当是今之右江。也就是说驩水就是右江,即骆越水。骆越水当以居住骆越人而得名。

明人欧大任《百越先贤志》自序中说:“牂牁西下,邕雍绥建,故骆越地也。”对照《旧唐书·地理志》邕州条,驩水即牂牁河,也叫郁林江,亦即骆越水,又名温水。而顺这条河下的邕雍绥建各地都是骆越地。邕即邕州,已如前述,即南宁一带;绥即绥宁县,治所在今宾阳县黎塘镇安城村;都在郁江上游地区。

清人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今邕州与思明府凭祥县接界入交趾海,皆骆越也。”

《后汉书·马援列传》说,马援“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交趾古代泛指五岭以南,东汉交趾郡治所在龙编,即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辖境相当于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一带。《后汉书·任延传》说到,东汉建武初年,任延做九真郡太守时,境内“骆越之民无婚嫁礼法”。东汉九真郡,辖境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从上述文献来看,骆越人活动的时代大致是从战国至东汉时期,活动地域包括汉代的郁林、珠崖、交趾、九真等郡。汉代郁林郡在今广西南部,珠崖郡在今海南,交趾郡在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九真郡在今越南清化、义安地区。因此,骆越活动中心在中国广西左江—邕江流域至越南的红河三角洲一带。由此可见,骆越活动地域在西瓯之西,大体相当于左右江流域、邕江-郁江流域,海南、越南北部红河流域。

骆越在历史上又常与西瓯并称为瓯骆。如《史记·南越列传》载南越王赵佗上汉文帝书,述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汉武帝平南越时,“越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属汉”;桓谭《盐铁论·地广》也有“荆楚罢于瓯骆”的话。《旧唐书·地理志》有些地方称“古西瓯所居”,有些地方称“古骆越所居”,有些地方又称“古西瓯骆越所居”,把西瓯、骆越各自的居地和混杂居地分别说得比较明白。

《旧唐书·地理志》载潘州“古西瓯、骆越地”;贵州“古西瓯、骆越所居”;如前对潘州、贵州所释,今广东的茂名、广西的陆川、博白、玉林、贵港、灵山、合浦一带应是西瓯、骆越的交错杂居地区。

都城

武鸣是壮族先民骆越人的祖居地和骆越古国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从2005年5月始,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环大明山地区民族历史文化遗址进行普查与研究,先后出版了《神奇大明山》《大明山龙母揭秘》《骆越古国历史文化研究》《大明山骆越养生》等多部论著。结合考古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研究分析,专家们一致认为:大明山南麓地区是百越民族骆越的重要发祥地,是骆越古国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2007年12月,自治区文化厅、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联合举办“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越南的专家、学者70余人,学者提出,广西可能存在两个西瓯、骆越的古都,其一是武鸣马头一带,其二可能在罗城,这些都有考古发掘作为佐证。

文化

骆越文化概知

骆越古国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棉纺织文化、航运文化、象形方块字、铜鼓文化、冶炼制造文化、崖壁画文化、巫文化、三界观、太阳文化、龙母文化、玉器文化、柱子崇拜文化、干栏式建筑文化等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广西平果感桑出土石刻象形方块字

从历史文献记载的情况来看,骆越人主要聚居在左右江流域和贵州西南部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骆越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由于地处中原与华南、西南往来的交汇处,长期的多民族杂居、交流与融合,其文化亦具有多元色彩。其中最能体现骆越文化自身发展特点的是这一地区的青铜文化。地域特色

1986年发掘武鸣马头元龙坡西周至春秋墓群和安等秧战国墓群,广西西部地区的青铜文化逐渐显露出来。认为,马头先秦墓葬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墓穴排列整齐、集中而有序,说明是一处受着一种观念制约的公共墓地;

2,墓室方向绝大多数东西向,在436座墓中有322座为东西向,占总墓数的74%,而且绝大多数头向东,南北向的墓很少,即使是南北向的墓也偏向东,表现了强烈的方向意识;

3,墓葬形制都是狭长小型竖穴土坑,墓坑宽度极少超过90厘米的,一般在60~70厘米之间,长宽之比往往都在4∶1以上,有的达7∶1,墓圹显得特别狭窄;

4,元龙坡西周春秋墓有用火烧烤墓坑之俗,烧烤部位,有的在墓底,有的在墓壁,有的是填土,有的仅烧烤其中的局部;

5,随葬品先经打碎或拆散,然后散放在填土中及墓底;

6,随葬品少,但富有地域特色。随葬品的组合一般是实用青铜兵器、生产工具、生活日用陶器或玉石器。陶器盛行圜底器,少见圈足器和平底器,没有三足器,器表打磨光洁,无纹饰或仅饰绳纹。

主要特征

再结合马头附近同时代的崖洞葬和右江流域几处战国墓,推断骆越青铜文化的主要特征:

1,流行土葬和岩洞葬

马头先秦墓群是土坑墓,与之并存的是附近的崖洞葬。土坑墓墓室狭长,有将随葬品打碎和拆散埋葬的习俗。没有像岭南东部地区的西瓯墓那样的腰坑。

2,随葬品主要是实用器

基本上没有礼器。其组合也是青铜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铜兵器是剑、矛和镞;生产工具是斧和刮刀;生活用具是釜、钵、杯等;此外还伴出一些玉石饰品。大墓中随葬铜鼓。

3,青铜器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是镂空细纹匕首、圆尖顶长舌圆形器、圆銎长骹矛、凤字形钺、斜刃铜钺、新月形刀、桃形镂孔镞。除武鸣马头先秦墓群之外,还有人面弓形格剑、曲刃一字格剑和铜鼓。

镂刻细纹匕首

武鸣元龙坡出土2件,身呈锐角形,扁茎,无格,阔肩,宽扁叶,呈锐角三角形,截面呈菱形。茎部镂刻细线云纹和凿点纹,叶面浅刻极纤细的栉纹地三角形细线纹及眼状纹。1992年南宁市邕江捞获1件,金黄色,与此十分相似。元龙坡有这种匕首的石范,代表了骆越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

圆尖顶长舌圆形器

圆面隆起聚成尖顶,另一面正中伸出扁长鹰嘴钩状长舌。有的背面圆弧,中心突起一个尖圆钮,圆面由弦纹、栉纹、云雷纹组成晕圈,舌末开一孔眼;有的背面隆起,聚成一条细长圆柄。这些都出在武鸣元龙坡墓地,同墓地出土这类器物的石范。

圆銎长骹矛

早期的宽薄长叶,短骹,扁圆銎,骹与叶相比,显得特别短小,武鸣元龙坡铜矛在骹与叶分界处有清晰的段线;晚期的变得厚重,多为圆銎,骹部加长,加粗。武鸣安等秧矛短身圆銎,銎口凹弧,骹的正面有钮,并铸有“王”字符号;武鸣独山崖洞葬铜矛,宽叶长骹,骹两面都铸双勾“王”字符号;田东锅盖岭铜矛一件骹的正面有钮,钮上方也铸“王”字符。

凤字形钺

扁圆銎,整体如同张开的一把折扇,有的身显瘦长,被称为束腰斧,除在武鸣安等秧、田东锅盖岭战国墓出土外,在百色、德保、大新也有出土;有的对称刃角微翘,形态极为柔和,元龙坡出土的多破碎;锅盖岭1件器身扁平,弧刃翘出两角;在百色至田东的右江常打捞出此类铜钺,右江流经百色市区萝卜洲附近一次打捞出4件。

斜刃钺

武鸣马头元龙坡墓地出土。斜刃,双肩向内收成倒勾状双翼,两面自肩部至锋尖各有一道弯弧形棱脊,近銎部有数道弦纹。有双斜刃和单斜刃两种。双斜刃钺的刃呈斜弧形,武鸣马头元龙坡130号墓一件长15.5厘米,刃宽12.5厘米,尖锋,宽肩略呈翼状,扁圆銎。来宾古旺山崖洞葬出土1件,与此十分相似,通体光素,脊根部有一细小的穿,通长13.7厘米。单斜弧刃,背脊斜直,武鸣马头元龙坡147号墓一件通长10.5厘米,刃宽9.6厘米,单肩,背脊微弯曲,扁圆銎。南宁邕江水下出土1件,通长8.9厘米。在田东右江和百色萝卜洲也出水同样的斜刃钺。马头元龙坡有石范伴出,说明这种斜刃钺是当地铸造的。越南北部富寿的富厚、安沛的安合、老街的铺卢和海防的越溪也有类似钺,如富寿富厚出土1件,宽圆跟銎部也有一条横凸线与南宁、百色的极相似。

郁江水系的百色、田阳、南宁、贵港一线发现最多,还见于柳江、灵山,广东的广州,香港的大屿山、赤立角、南丫岛,在越北见于清化、海防等地。广西贵港剑、南宁邕江剑与越北东山剑、海防象山剑属一个类型。邕江剑,2002年于南宁邕江打捞出水,无剑首,扁状茎,中部收束,近格处加宽,剑格两端微翘,剑身起脊,最宽处在中部,平缓向前收束,前端骤收成锋,近格处饰人面纹。东山剑也无首,茎的上部较粗,中部较细,下端又扩宽,茎的表面饰曲折的阴线纹,在阴线纹框内填五道纵横极细的阳线纹,线纹上再饰S形卷云纹,茎的基部有阴线构成的梯形框,框内填S形卷云纹,剑格宽5.2厘米,两端上扬,中部弯曲如弓,剑身长17.4厘米、宽4.6厘米,最大宽位于剑身中部,上、中部的空间饰人面图案,呈倒三角形,用连珠纹作外框,脸形轮廓、眉、眼、鼻梁为阳纹。人面下为丫形宽带纹,歧出三组扇形光芒纹。田阳县隆平村剑,剑首有两个如同车轮一样并列的圆环,剑茎扁体实心,两侧有“山”形齿状扉棱,但在剑身人面纹的地方只保留了一个三角形框,并未铸出人面图像。1999年5月柳州博物馆征集到2件从百色某河中打捞出的人面弓形格剑,1件较大,长32厘米,刃宽5.8厘米,无首,茎上部为椭圆柱形,茎上有卷云纹、曲线纹、虚线纹等多种几何纹饰,剑身近格处饰人面纹,面赔瘦长,五官清晰,人面两侧有锯齿纹,下接长*纹,直剌一只横卧的青蛙纹;另一件长245厘米,双环首,茎中部粗大,分三组饰卷云纹、栉纹、鸟纹,剑身近格处饰阴铸人面纹。

曲刃一字格剑

首、茎、身一次铸成,圆首,扁圆茎,一字形格,短扁身,呈梭形。锅盖岭1件,通长29厘米,刃宽6.5厘米,茎中空,两面均饰回形纹;正背两面均饰二道卷云纹。田阳七联村东邦1件,

通长28厘米,格宽11厘米,厚2厘米,空首,椭圆茎,茎末端有格盖,盖宽于茎,盖面呈椭圆,饰菱形几何纹;茎中部收束,上下向外扩张;茎上下两端饰云纹;剑格宽于身,两头微翘;格面亦饰云纹;剑身扁,较薄,刃锋利,两面无纹饰。田阳隆平村排楼屯1件,通长26.3厘米,刃宽4.5厘米,茎椭圆空心,无首,茎身束腰,上端近格处的脊部有一“Y”形血槽。田阳百育沙场1件,通长28厘米,刃宽7厘米,茎上饰云纹和斜线纹,盖面饰菱形纹,格面饰云纹,和锅盖岭出土的很相象。田东林逢镇打捞1件,全长27厘米,刃宽4.2厘米,首、茎、格上都有精细的几何花纹,剑首平面呈菱形抹角的椭圆形,正中饰菱形纹,外围以扁长方块,内饰S形云纹;剑茎上自首而下饰六道回纹箍,靠近剑格处有一个对穿小圆孔,圆孔外亦饰S形云纹;剑格面上也有纹饰,以剑首为中心,左右两边纹饰对称,饰S形云纹条带。同类短剑在越南北部多次发现,安沛陶盛1件茎上装饰交织的直线纹;河江1件,剑首分成四格,每格都有一个S形云纹,剑茎上也有精细花纹;1961年在太原钢铁工地出土1件,剑首饰S形云纹,剑茎上有四条S形云纹带,剑格上也布满S云纹,剑身上半部有一组两边匀称的狭长三角形纹饰。

铜鼓

春秋时期从云南中部偏西濮人地区发源,称为万家坝型铜鼓,战国时期已为右江流域和红河中下游的越人接受,1994年在田东县南哈坡战国墓发现2面,1994年在田东县林逢乡大岭坡战国墓又发现1面。在越南北方早在1932年5月在河山平省章美县美良社淞林寺附近的田野就出土过1面,称淞林鼓;1973年在同一地点又发现1面,称为淞林2号鼓;1981年在永富省三清县上农乡出土1面,称上农鼓;1993年在老街发现2面。这些都是形制粗糙,胸部鼓突,装饰简单或没有装饰的铜鼓。大岭坡鼓,鼓面小,胸部突出,腰内缩,下部外撇,足极短,鼓面太阳纹中心隆起,有不规则的11道芒。胸、腰间有两对小扁耳,腰上半部用绳索纹夹对角三角纹纵向分格,下半部分别饰回纹、绳索纹各2道。南哈坡鼓有2面,A鼓鼓面太阳纹中心隆起,周围有不规则的16道光芒,腰部由正倒V形纹带纵分成空格,近足处有一周三*纹和一周雷纹;B鼓鼓面向内凹陷,中心太阳纹隆起,有短小杂乱的22道光芒,芒外又有杂乱的晕圈,外围以绳索纹,胸部凸鼓,胸腰间有两对桥形耳,腰部为纵向曲折纹分割的界格,近足处有一周勾连雷纹。越南淞林鼓,鼓面太阳纹16芒,芒角长短不一,周围有两道小绳索纹,其间有些回纹线条组成的4个平行曲线纹,外围一个带圆点的短线纹晕。胸部光素,腰部和足部上方有平行回形纹及似梳齿的平行短线条纹。上农鼓面径32厘米,高26厘米,全身光素无纹饰。稍晚的石寨山型铜鼓在骆越地区也有发现,如田东锅盖岭铜鼓。锅盖岭鼓,鼓面中心太阳纹8芒,芒间饰斜线纹,外围有花纹3晕,主晕是翔鹭4只,等距离逆时针旋转飞翔,另2晕饰锯齿纹和圆点圆圈纹;胸部突出,饰回形纹和弦纹。

差异性

以武鸣马头先秦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遗存,当属骆越文化,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半部。以平乐银山岭战国墓为主体的遗存属西瓯文化,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半部。事实上,这两半部地区的文化遗存除了一定差异外,也存在不少共性。

西瓯骆越青铜文化是在当地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萌生于商末周初,开始以接受中原青铜文化为主,到西周春秋时期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开始铸造青铜器,产生了自己的青铜文化,这种青铜文化都具有浓厚的土著色彩。到战国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产生盘口鼎、柱形器、扁茎短剑、竹叶形刮刀、靴形钺、斜刃钺、弓形格剑、一字格剑和墩形铜鼓等极富地域特色的青铜器。同时也就进入了铁器时代。春秋时期出现过一些礼器,但多是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仿制品。越到后来,这种仿制品就越少。

西瓯用甬钟、柱形器、扁茎短剑、双肩铲形钺、竹叶形刮刀,骆越用铜鼓、斜刃钺、弓形格剑和一字格剑。铜甬钟广泛流传于西瓯或西瓯骆越错居地区,在右江中游田东偶有一见,没有再向西传;柱形器只见于西瓯地区,在骆越地区至今尚未发现;扁茎短剑普遍流行于西瓯地区,在骆越地区也不少见,但与一字格剑和弓形格剑相比,数量少得多;流行于西瓯的竹叶形刮刀,在骆越地区也偶有发现,如武鸣安等秧战国墓、宾阳韦坡战国墓、越北东山文化墓和越溪船棺墓等骆越墓中有随葬。双肩铲形钺只流行于西瓯但在越南象山遗址出土一件;骆越地区流行的斜刃钺,在西瓯地区一般不见,西瓯用的靴形钺在骆越地区变得棱分明;流行于骆越地区的弓形格剑和一字格剑,除在骆越西瓯交错区偶有发现外,一般不见于西瓯地区。铜鼓只流行于骆越地区,但在越过西瓯中心地区,在偏东的贺州龙中又偶有一见。

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由于地理不同,所受文化影响也不同。西瓯更多的是接受楚文化影响,骆越则受滇文化影响较大。

瓯骆故地既是中国南疆东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又是内陆与沿海地区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古代文化有其自身特殊的历史渊源。在吸纳周边地区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

历史遗址

覃内村

陆斡镇:覃内村——岜马山岩洞葬。1987年挖掘,清理了5个墓洞,5号洞所出土的石玉戈为权力标志性文物,墓主很可能是当地方国君王一类人物。6号洞随葬品有陶制釜、壶、杯、纺轮等,其身份很可能是君王之妻。

元龙坡

马头镇:元龙坡——最早最大的骆越墓葬群。墓葬群约有古墓500多座,1986年至1987年发掘,清理了350座墓葬,出土文物1000多件,年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骆越古地发现的最早和最大的青铜文化墓葬群。安等秧战国墓——骆越国的特色兵器墓。1985年发掘,共清理了86座古墓,出土文物205件,经专家鉴定,认为是战国时代的文物。出现了许多具有鲜明骆越文化特征的青铜器,这一类的青铜器目前只发现于岭南地区。全苏村勉岭——出土骆越古国高级礼器的墓葬。1974年出土一件色泽晶莹、纹饰瑰丽的青铜卣和一件青铜戈。据考证,青铜卣是商代晚期的遗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这是广西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那堤村——敢猪岩岩洞葬遗址。年代亦为商周。2006年发掘考察,出土玉器1000多件,是广西开展岩洞葬考古以来发现玉器最多的一次。敢猪岩出土完整的陶器有10多件,文物中“豆”和T形玉饰等器具在广西还是首次发现。

独山战国岩洞

两江镇:独山战国岩洞葬——随葬青铜器最多的岩洞葬。年代为战国时代。随葬品几乎全是兵器,墓主可能是骆越国的一个军事首领。的随身武器仅短剑就有4把,这说明在军中的地位较高,墓主有一把青铜戈随葬,青铜戈是从新石器时代的权力重器玉戈演变来的有令牌功能的特别兵器,从这一文物推断墓主很可能是史书记载的骆将一类的高级将帅。三联村岽很坡——出土骆越铜鼓最多的山坡。岽很坡前后共出土了骆越时代的铜鼓5面,还出土了青铜剑,这些铜鼓的鼓面装饰有蹲蛙和翔鹭纹,属冷水冲型铜鼓。年代应是战国时代。战国时代的冷水冲型铜鼓目前尚未见于文献,应是最早的冷水冲型铜鼓之一。聚群村六昌屯——充满神秘色彩的南朝庙与“龙母金洞”遗址。南朝庙原是一座有三层楼的骆越王庙,原庙在民国初年被毁,但各村群众仍在原址烧香朝拜,至今香火不断,南朝庙对面的山岭壮语叫“内朝”,意为王岭。南朝庙旁边有一个龙母金洞,壮语叫“敢娅浦”,意为龙母洞。龙母金洞的洞口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堆积有10多厘米厚的贝丘文化层。洞旁有一个高约3米,直径约1米的古人类生殖崇拜的石祖。据鉴定,龙母金洞遗址的年代距今约四千至五千年,是一个多文化层重叠的遗址。赵江磨刀石沟——传说是“骆越王铸剑的地方”。赵江古壮语的意思就是骆越王江,在赵江的支流汉溪上,有一段遗留许多古磨刀石的溪谷。经初步考察,在一段二十多米的溪谷中,专家已确认了四十多处的磨刀痕迹,其痕迹十分古老,且形状独特,显然为打磨古兵器所留。在每一处磨痕的旁边,均凿有一个蓄水池,大小不一。在磨刀石沟旁边,还发现了一处砌有石墙疑似古兵营的山坡。结合当地有关骆越王被秦始王兵追杀的传说,此处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骆越军队驻扎过的历史文化遗址。

罗波潭

罗波镇:罗波潭——古骆越文化中心。包括罗波潭、罗波庙、罗波古城遗址、旧陆斡圩和南召泉。罗波壮语叫“佬浦”,意为高祖母,即龙母。罗波潭壮语叫“凌佬浦”,意为高祖母潭,即龙母潭,传说是掘尾龙的龙宫。古代文人墨客歌咏罗波潭的诗词遗留甚多。罗波庙是一座古老的庙宇,最后一次重修的时间是清代,原有三进,上世纪50年代建罗波小学时拆了一进,现还剩两进。原庙的主神是龙母,清代重修后,龙母神改坐侧位,主位供明代思恩府土知府岑瑛,其余的神像还有观音、神农、关羽、岳飞、土地等。陆斡壮语叫“骆越”,旧陆斡圩古时是武鸣县最大的圩场,用泥筑寨城,分东南西北四门,并有一个古老的骆婆庙,现庙和城寨皆毁。南召泉在罗波镇凤林村东面,离旧陆斡圩约1公里,南召泉叫“博南召”,意为王泉。清代思恩府知府李彦章将其改名为琴筑泉,泉边原有一个高祖庙,据说是祀唐代的廖州剌史韦厥,也有说是大王庙的。古代从南召泉到罗波潭的沿江两岸是著名的廖江三月三歌圩所在地,每年的三月三至三月十三,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龙母和抢花炮、唱大戏、对歌等活动。

骆垌舞

锣圩镇和城厢镇:骆垌舞——独特的古骆越祭祀舞蹈。由十名左右的师公戴着奇特的傩面具,拿着独特的响棍进行表演,用独特的“岳鼓”和锣鼓伴奏,舞蹈形式独特,舞步刚劲,节奏感强,具有较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骆垌”是古代骆越国的将军称号,骆垌舞反映的内容是古骆越人的祭祀过程,包括出征、点兵、行军、打仗、招魂、驱邪等。展现了古代骆越国的文化风貌,保存了许多壮族远古生活习俗信息,堪称壮族古代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