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结构亦称种群性别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雌雄个体各自的绝对数量,和它们分占种群总数量的比率,以及二者的相对比值。

中文名

性别结构

别名

种群性别构成

含义

一个种群的性别构成

涉及范畴

生物学、人口学、社会学

内容介绍

亦称性别构成,指一各种群内雌雄个体的数量关系,比如人类中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都是由男性和女性组成的,可能有些地区的男性人口多,有些地区的女性人口多;有些年龄的男性人口多,有些年龄的女性人口多。我们把雌雄个体数量的组成状况称为性别结构。一个国家的人口性别结构主要由出生人口性别比、死亡人口性别比、国际迁移人口性别比共同决定。中国并非移民国家,人口性别比结构主要由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死亡人口性别比共同决定。本文利用各年普查数据进行估算和预测,构建连续的出生队列并以此数据对我国人口性别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而在我国的生育文化特征下女性人口在低龄组更容易被瞒报,所以统计数据的瞒报、漏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低龄组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程度,但不能把瞒报、漏报认定为性别比偏高的主因。根据生物学一般规律,在同等客观条件下男性的死亡概率在任何年龄均高于女性,总体上同一出生队列的人口从出生到进入婚龄,男性死亡人口规模大于女性,所以婚龄人口性别比在没有国际人口迁移影响的前提下必然要小于出生人口性别比。低年龄组死亡人口性别比对于婚龄人口性别比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科技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不断降低,死亡人口性别比不会给婚龄人口性别比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不会改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会导致婚龄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基本事实。通过对2020年婚龄人口相应出生队列的分析,认为无论采用哪种数据来源和方法计算,持续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必然会导致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问题[1]

内容描述

性别结构包括:种群总数量的性别结构、出生个体(初生幼仔或初孵幼虫)性别结构和交配个体性别结构等。以人类为例,作为各种人口性别结构的基础——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比较稳定。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出生婴儿性别比一般都在10。5+2的范围,总人口性别比平衡区间为96—106。[1]

影响因素

影响性别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类:

(1)生物学因素。集中表现为对初生个体的两性差异和死亡率的两性差异的影响。比如人类中,男性胚胎一般多于女性胚胎,女性预期寿命普遍高于男性,使得同一年出生的人口群在达到婚龄期间,其性别比会趋向平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女性老年人口多于男性老年人口的情况。[1]

(2)人口学因素(对其他生物则是种群因素)。一方面,表现为自然增长率变动对种群总数量性别比的影响,自然增长率高,性别比的影响,自然增长率高,年龄构成就轻,未成年组个体数在种群总数中所占比重就大,从而会提高整个种群的性别比;另一方面,育龄雌性的年龄和产次变化对出生个体性别比的影响,雌性生育年龄越大,产次越多,出生个体性别比会越低。[1]

(3)社会因素,该因素只针对动物,且对人类的影响显著大于对其他动物的影响。如战争、移民、社会制度和经济布局,人类中还有人口生育政策,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以及意识形态等社会条件的变化,导致性别比的变化。[1]

结构分析

中国人才发展战略强调要形成中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人才性别结构失调状况,一是女性人才存在金字塔式的发展特征,随着职业地位等级的提高,女性所占比例减少;高层女性人才多数不足20%;二是我国人才结构存在较严重的性别比失调状况,多数情况下女性人才不足30%,女性人才成长形势严峻。大力推进中国女性人才成长的关键是解决性别结构失调问题。而全球民主化运动、相关性别知识的变化和女性领导的组织实践,将成为推动女性人才成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亦迫切需要广泛且深入的女性人才状况和成长规律的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