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函谷关,又称“新安函谷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汉唐两京古道重要关隘之一[4]。汉函谷关遗址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城东500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北依凤凰山、南有青龙山、西有奎楼山、东有八陡山,皂涧河环绕遗址西部、南部,在遗址东部与涧河交汇折向东流,形成“四山两河一雄关”的关塞格局;历史上被称为“中原锁匙”、被誉为“丝路西行第一关”、 “天险要塞”。[1]

中文名

汉函谷关

别名

新安函谷关

始建于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

地点

洛阳市新安县城东500米

钻探面积

13.9万平方米

发掘面积

3000余平方米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洛阳市新安县

编号

7-0324-1-324

被誉为

中原锁匙、丝路西行第一关、天险要塞

修建背景

公元前114年,即汉武帝元鼎三年,废灵宝秦代函谷关,迁函谷关于新安城东,为与秦关区别,称新关,史称汉函谷关。[2]

函谷关,据历史记载共有三处: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

春秋时,秦国为了防备东方诸侯国西进,在豫西“崤函孔道”的西端灵宝,据险设关,其险如函,故名“函谷关”。战国时期,秦王赢政据此关横扫六国,而六国亦曾在此叩关攻秦,因而这座关被称为

秦函谷关

,简称秦关。

新安县城东关奎楼山旁,有汉函谷关,是西汉楼船将军杨仆经武帝恩准把秦关从灵宝移建到了这里,为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所建,故又称

汉函谷关

相传三国时,曹操西讨张鲁、马超,为了迅速转运兵马粮草,命许褚在灵宝县城东北40里,距秦关约10里处开隧道,筑起关楼,史称

魏函谷关

。后被三门峡水库淹没,现仅存一古道和烽火台遗址。

[3]

建筑规格

两千多年来,汉关历尽风云战乱,屡遭破坏,曾经多次重修。近代史上一次重修始于1923年,那次重修的规模,据载为:关高83米,南北长33米,东西宽20米,关楼3层;底层为平垛,中有拱形门洞,可供交通。东西洞门,各有对联一副,为康有为题写。[3]

关额为:“汉函谷关”。关东门联为: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骑牛。关西门联为: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关上四周有护关寨墙,中间是两层阁楼,中层四门对开,上层为八角楼,四面开窗,飞檐画栋,气势磅礡。八方翘角之上,各系铜铃一个。关楼四门均有对联,楼东门联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楼西门联为:佑彼周室,宏我汉京;楼南门联为:紫气犹存贤令尹,青牛重度古函谷;楼北门联为:巍乎直同百二险,焕然重筑一丸泥。[3]

军事意义

函谷关的东迁,实有其重要的军事目的。到东汉末年,为了防备“黄巾”军,京都洛阳设八关都尉,汉关高居首位。南北朝时,北周、北齐对峙,北周在汉关设“通洛防”,以对抗北齐政权。此后历代帝王多有登临,文人墨客纷至题咏,成为我国历史上军事文化的一个亮点。[3]

遗址现状

现存遗址为1923年重修,主要包括关楼、鸡鸣台、望气台、南关墙、北关墙等。关楼与鸡鸣台、望气台的平面呈“H”形分布。其中,关楼在西;鸡鸣台、望气台在东,南北对峙,中间为宽约50米的通关古道。

关楼遗址为砖石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下层为平坛,坛高9米,南北长25米,东西宽20米,坛下中部为拱形东西通道;中层为砖混结构,是四面相通呈“十”字形对称的窑洞,洞宽2.6米、高2.9米,每室壁间各嵌“无字碑”两通(共八通),地面灰陶方砖,角对角、缝对缝,铺设考究。室外设平台,四门各有石联;上层已经坍塌。

鸡鸣台位于古道北侧,东西残长约30米,南北残宽约20米,残高15米;望气台位于古道南侧,东西残长约30米,南北残宽约25米,残高约15米。

南、北关墙均为东西向长条形。其中,北关墙残长315米,宽8.5米至20米,东侧与鸡鸣台相连;南关墙长约300米,宽8米至23米,东侧与望气台相连。[4]

历史意义

汉函谷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我国历史上建置较早的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重要关隘,也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有着重大意义的丝绸之路的第一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丝绸之路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处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