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银是一种化合物。这种白色固体可以通过用氰化物处理含Ag+的溶液产生。一些方案会使用此沉淀,以从溶液中回收银。镀银时也会使用氰化银。氰化银与其他阴离子反应时,会形成复杂的结构。有些氰化银会发光。该品主要用于医药和镀银。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或淡灰色粉末,无臭无味,见光变褐色。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醇,溶于氨水、碘化钾、热稀硝酸。

化学性质

危险特性:不燃。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氰化物。

急性毒性:LD:123mg/kg(大鼠经口)。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 小时,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轻度刺激。

应用领域

用于制农药及氰化物。

风险术语

R26/27/28: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极高毒性。

R32:Contact with acid liberates very toxic gas.与酸接触释放极高毒性的气体。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安全术语

S28A:S29:Do not empty into drains. 切勿倒入下水道。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0:This material and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S7: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保持容器密封。

化学品简介

技术说明书编码:822

分子式:

分子量:133.84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安全信息

安全说明: S7:保持容器紧密封闭。 S29:不要将残余物倾入排水口。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S60:本物质残余物和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S61:避免排放到环境中。参考专门的说明 / 安全数据表。危险品标志: N:环境危险物质 T+:极高毒性物质 危险类别码: R32:与酸接触释放出毒性很高的气体。 R26/27/28: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极毒。 R50/53:对水生生物极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危险品运输编号: UN1684

分子结构

基本内容

分子式:

分子量:133.8856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或淡灰色粉末,无臭无味,见光变褐色。

pH:

熔点(

):32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

):3.95

相对蒸气密度(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醇,溶于氨水、碘化钾、热稀硝酸。

主要用途:用于医药和镀银。

其它理化性质:

注意事项

健康危害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可产生氰化物气体,吸入后引起氰化物中毒,出现头痛、乏力、呼吸困难、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长期接触该品可出现全身性银质沉着症,眼、鼻、喉、口腔、内脏器官和皮肤均可发生银质沉着。全身皮肤可呈灰黑色或浅石板色。高浓度反复接触可致肾损害。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被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该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 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 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 ):0.3[

][皮]

前苏联MAC(mg/m ):未制定标准

TLVTN:ACGIH 5mg/m [皮][CN]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异菸酸钠-巴比安酸钠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 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

稳定性质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23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 小时,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轻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运输信息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O51

包装方法:装入塑料袋,袋口密封,再装入厚度不小于0.75毫米的坚固钢桶中,桶盖严密卡紧,每桶净重50公斤;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但玻璃瓶外须加塑料袋。

运输注意事项: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 57-93)中,该物质属第一类 A级无机剧毒品。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