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颜·旺楚克(宗卡语:ཨོ་རྒྱན་དབང་ཕྱུག,英语:Ugyen Wangchuck,1862年—1926),藏式译法为贡桑乌金旺秋,清朝档案写作“乌坚汪曲”。不丹旺楚克王朝的创始人、不丹第一任国王(1907—1926在位)。

中文名

乌颜·旺楚克

外文名

Ugyen Wangchuck、ཨོ་རྒྱན་དབང་ཕྱུག

别名

贡桑乌金旺秋、乌坚汪曲国

性别

出生日期

1862-06-11

去世日期

1926-08-26

民族

阿洛人

国籍

不丹

出生地

布姆唐宗

信仰

藏传佛教(竹巴噶举)

语言

英语

职业

国王

主要成就

统一不丹,建立不丹王国

职位

通萨本洛→国王

人物生平

背景简介

1616年,来自西藏的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领袖夏仲阿旺南杰统一了不丹各部落,这是不丹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此后藏语叫不丹为“竹域”,意为“龙之地”(druk在藏语中就是龙的意思)。随后夏仲阿旺南杰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体制,以夏仲活佛的历辈转世为名义上的最高元首(实际上只是一个象征),在中央有德布王(竹第悉)作为世俗领袖,达玛王(杰堪布)作为僧侣领袖,而在地方则是各个封建领主的领地。领主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实行自治权。这种双轨道式的政治体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1907年,不丹一世国王乌颜·旺楚克再次统一不丹,建立了世袭君主制政权。

早期生活

乌颜·旺楚克1862年出生于布姆唐宗的旺登琼林宫,父亲是通萨本洛(通萨又译终萨,相当于东部总管)晋美南杰,母亲是阿西白玛却西。他的父亲来自名门栋噶法王家族,是佛教伏藏大师白玛卡玛林巴的后裔。他的母亲的家族源于扎西却结,是名人拉鲁佩吉多吉后裔。因此,他属于在不丹两个最受尊重的家族。

他的童年并不快乐。不丹与英属印度交恶,于1864年爆发英不战争,翌年签署了《辛楚拉条约》,条约规定不丹向英属印度割让其南部领土山口地带(杜阿尔斯平原)给英属印度,可是英国依旧对不丹虎视眈眈。乌颜·旺楚克是比较有能力的人,但他早期的生活是比较普通的,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服务于最低级的且工作有些乏味的法院,以此挣钱糊口。他希望从基层开始证明自己是有价值,并且寻求着个人水平提升的机会。在拉鲁,除了在他的舅舅第八世佩玛卡玛林巴学习基本的读写而外,从8岁开始他便参加他的父亲每天的政治、社交方面的活动。

内战胜利

他的首次政治斗争是在1878年,那是他未满16岁。为了夺回西部重镇帕罗宗,他与担任德布王的父亲并肩作战。然而他们失败了,乌颜·旺楚克被不满他们的普纳卡宗本挡曲仁青抓获并关押在帕罗宗。但是,乌颜·旺楚克的父亲晋美南杰劫持了他的竞争对手的家族的成员作为人质,以此来要挟对方释放他的儿子,最终乌颜·旺楚克获得释放。最后他们终于击败帕罗本洛次旺诺布。1879年,乌颜·旺楚克被晋升到帕罗本洛(西部总管)这一职位。

在1881年,他的父亲晋美南杰去世。1882年,乌颜·旺楚克作为一个地方首领的能力面临第一次考验,他严厉地镇压了了一场密谋的暴动。此次暴动中,他的舅舅第八世佩玛卡玛林巴活佛被僧格南杰暗杀,乌颜·旺楚克在其母亲的支持下成功平息了暴动,显示他的果断和能力。然后,他开始担任通萨本洛,并任命他的哥哥池勒托不加为帕罗本洛。乌颜·旺楚克开始面临其他威胁。这些威胁来自于普纳卡宗本彭措多杰和他的姐夫廷布宗本阿洛多杰,当然他也被别人当作威胁,他们反目的起因是为了争夺《辛楚拉条约》中规定的英国给不丹的津贴。彭措多杰、阿洛多杰勾结德布王格娃桑布,扣下了3年本该给乌颜·旺楚克的津贴分配。作为回应,乌颜·旺楚克拒绝付给本该由5个宗(县)负担的给达仓寺僧人的赡养费,两者矛盾因此激化。

彭措多杰等给通萨本洛的卓尼(属官名)强罗寄去400卢比,要他伺机杀死乌颜·旺楚克,反被强罗告发。乌颜·旺楚克强烈谴责彭错多杰、阿洛多杰违背了晋美南杰要求他们团结和睦的遗嘱,建议到夏尔日塘地方会晤,但彭错多杰、阿洛多杰并未赴约。于是乌颜·旺楚克于1885年春率2140人西征,其叔叔帕罗本洛达瓦班觉、舅舅旺堆颇章宗本强巴前来支援,在美达岗之战中大破彭措多杰、阿洛多杰,迫使他们退回廷布坚守。在僧侣集团及乌颜·旺楚克的哥哥帕罗本洛的调停下,乌颜·旺楚克以达瓦班觉为代表,与彭措多杰会晤,会晤结束时,乌颜·旺楚克对其进行突袭,彭措多杰战死,阿洛多杰及普纳卡宗本挡曲仁青等亡命西藏。

历史学家认为这场发生在不丹的最后的内战,以乌颜·旺楚克胜利而告终,尽管他没有做到德布王的地位,但已掌握了不丹的实权,堪称无冕之王。乌颜·旺楚克以自己的能力和争取的时间去恢复不丹的和平,重建不丹的秩序。

获清册封

就在阿洛多杰等人败逃西藏之时,德布王格娃桑布通过西藏向清政府求援,驻藏大臣色楞额派后藏粮员刘韩文、噶伦扎西达结前去处理不丹内战之事,他们听取了阿洛多杰的报告后,命令乌颜·旺楚克来亚东之帕里,听候办理,但乌颜·旺楚克公然违抗清朝官员命令,还要求西藏交出阿洛多杰等人,否则他将带兵入藏搜捕。刘韩文等建议速派军队,于是驻藏大臣派王琢章等带兵弹压。乌颜·旺楚克迫于压力,不得不派代表前去帕里(刘韩文报告为他与格娃桑布等亲自前往帕里,英印获得的情报是派代表代替),并宣称内战主谋为其兄帕罗本洛,并称他已畏罪自杀,而自己只是被裹挟的。刘韩文等拟定“断牌”(善后章程)十条,让乌颜·旺楚克、格娃桑布和宗教领袖夏仲活佛出具遵依甘结,将洞朗等六宗安排给阿洛多杰等人当宗本,乌颜·旺楚克不得侵犯,并强化清政府在册立德布王(清朝称为“部长”)上的权威,不许乌颜·旺楚克擅自废立,德布王必须进呈年礼,等等。清廷还下赐乌颜·旺楚克三品顶戴及花翎,以示怀柔羁縻。乌颜·旺楚克内心对清朝的安排颇为不满,阳奉阴违,以致以后时常纵容边民抢掠西藏亚东地区的村庄。

清朝赐乌颜·旺楚克之印章

1888年,第一次英国侵藏战争爆发,西藏噶厦致函新任德布王桑杰多吉和乌颜·旺楚克,要求其自保并提供援助。据英文资料记载,不丹并未作出反应,但驻藏大臣升泰则称德布王等亲自领兵来援。战后,不丹以德布王名义请驻藏大臣代奏清廷,为德布王及东、西两大总管(通萨、帕罗两本洛)请求册命。升泰亦主张“布坦一地实为藏地第一紧要屏藩,亟宜加意羁縻,使彼心知感激,日后可期大为我用”,同意册封不丹。1890年,清光绪帝正式下旨册封德布王桑杰多吉为“布坦部长诺门罕”,通萨本洛乌颜·旺楚克为“办理布鲁克巴东路奔洛正札萨克”,帕罗本洛四朗旺堆为“帮办布鲁克巴事务西路奔洛副札萨克”,于1892年1月(一说1891年11月)由驻防前藏把总张文元及戈什哈周克先、郝渡云等赍印信、敕书赴不丹国都普纳卡,颁赐乌颜·旺楚克等三人。之所以区分正、副,就是因为升泰已经得知乌颜·旺楚克才是不丹的实权者。倒向英国

由于西藏不愿向英国敞开大门,甚至逐渐向俄国靠拢,引起英国警惕,英印当局便于1903年派荣赫鹏武装侵略西藏,起初英军从哲孟雄(锡金)进藏,地理条件恶劣,后勤损失不少,又担心不丹和西藏联合,所以荣赫鹏建议假道不丹入藏,把不丹变成另一个尼泊尔(亲英政权,当时已助英侵藏)。这个建议得到英印当局的支持,认为即使不能获得不丹的友谊,至少也应稳住不丹,让其在英藏战争中保持中立。于是英印政府和荣赫鹏反复催促乌颜·旺楚克跟他们谈判,并送去金表、金链等礼物,甚至威胁不支付《辛楚拉条约》所规定的5万卢比津贴。

乌颜·旺楚克则一面写信劝告十三世达赖喇嘛放弃抵抗,一面尽量拖延对英国的谈判。随着英国陆续占领亚东、帕里,乌颜·旺楚克终于在1903年12月30日正式致函回应英国人,称他无意与英国敌对,并愿充当调停者。乌颜·旺楚克的堂兄、不丹驻噶伦堡代表

乌金卡基

也对乌颜·旺楚克建议道:“从远近两个方面来考虑,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西藏不可能战胜英国,如果我们支援西藏,将来不丹必定会被英国征服,因此,应该与英国和睦相处,在英国和西藏之间竭力调停。”乌颜·旺楚克采纳其提议,排除了主张支援西藏的帕罗本洛达瓦帕卓(也是他的一个堂兄),采取名义上调停英藏冲突、实际上屈服于英国的政策。

1904年2月,乌颜·旺楚克派侄子廷布宗本贡桑赤列去藏、不边境的堆纳地方与荣赫鹏谈判。谈判期间荣赫鹏让贡桑赤列参观了包括马克沁机枪在内的英国武器,并以5万卢比的津贴为要挟条件,使不丹不但同意保持中立,还答应满足英国的假道要求,如允许英国在不丹领土上修筑道路、调来300头骡子为英军搬运物资、送给英军大米等等,英印总督寇松对不丹的亲善举动感到“又惊又喜(agreeablysurprised)”。荣赫鹏也说:“吾人既有尼泊尔人为左翼,而右翼复有不丹人之诚意资助,异日进兵西藏,得尼、不两邦左右夹辅,余之地位更巩固矣!”解决了不丹的后顾之忧,荣赫鹏在按兵不动两个多月后继续向拉萨挺进。此时达赖喇嘛也请求乌颜·旺楚克出面调停,于是在江孜保卫战期间的1904年6月,乌颜·旺楚克亲自前往亚东,向英国人表示自己有调停的义务,但英国人不承认他作为调停者的角色,只要求他负责替英国向达赖喇嘛传话施压。7月,乌颜·旺楚克来到江孜前线,促使西藏与英国谈判,不过他的作用只有向西藏传达英国人的意思及催促其尽快答应,对英国人则毫无影响力。江孜失守时,乌颜·旺楚克和荣赫鹏一起观战,并祝贺英军胜利。达赖喇嘛继续不断请求乌颜·旺楚克说服英国退兵,但荣赫鹏于8月3日进驻拉萨,丝毫不给乌颜·旺楚克情面。拉萨谈判期间,乌颜·旺楚克还帮助荣赫鹏搜集情报,如西藏之民心、上层之动向、藏军之调动等,并在谈判席上公开宣扬西藏、尼泊尔、不丹共同与英国提携的主张。甚至他本人的卫兵也参与了对西藏人的抢劫。所以现代英国学者法兰区评价说:“在杨赫斯本(荣赫鹏)远征西藏一事中获益最多的,则是两面圆滑、个性强悍的不丹国王旺筑(乌颜·旺楚克)。自不丹的国家利益来看,旺筑堪称完成漂亮的任务。然而他纵容扈从为其个人掠夺西藏人财物的行为,贪婪的程度亦令英方惊讶。”

登基为王

乌颜·旺楚克亲眼目睹了坚若磐石的江孜堡垒如何被英军攻破,为英国强大的现代化武力所震慑,因此加紧亲英的步伐。英国也继续笼络乌颜·旺楚克,在英藏战争结束后封他为爵士,由锡金政治专员克劳德·怀特前往授勋,于1905年4月在普纳卡举行了盛大的授勋仪式,并赠送乌颜·旺楚克包括一支枪在内的价值5000卢比的礼物。克劳德·怀特了解到不丹所谓德布王已经形同虚设,一切权力由通萨本洛乌颜·旺楚克掌握,便在返回后力主扶持乌颜·旺楚克并延续对不丹的积极政策。英印当局采纳其部分主张,并邀请德布王益希俄珠(同时也是夏仲活佛的“语”的转世,清朝档案称为桑结确歌喇嘛)和乌颜·旺楚克去加尔各答,参加威尔士亲王对印度的视察。德布王以年老为由推辞,乌颜·旺楚克则于1905年底赴加尔各答,通过这次外交活动,不丹和英国的关系更加密切。

就在1905年克劳德·怀特出使不丹期间,他还提出帮助乌颜·旺楚克建立世袭制政权。之前不丹的统治者,如夏仲活佛、德布王(竹第悉)、达玛王(杰堪布)等都是推举制或转世制,而乌颜·旺楚克则企图在不丹建立起世袭制的王国。1905年6月,乌颜·旺楚克上书英印总督寇松,请求允许世袭通萨本洛,但寇松对此不感兴趣,没有同意。在怀特的幕后策划之下,已晋升为哈宗宗本的乌金卡基(同时也是乌颜·旺楚克与英国的联络人)向德布王益希俄珠和不丹各宗宗本建立在拥戴乌颜·旺楚克为不丹的世袭国王,乌颜·旺楚克本人则以“竹巴(不丹)向来只有部长(德布王),未便特开新例为由”加以拒绝。1907年,德布王益希俄珠辞职,乌金卡基再次提出拥戴乌颜·旺楚克为国王的建议,这次乌颜·旺楚克予以接受,并邀请怀特来不丹出席他的登基大典。

1907年12月17日,乌颜·旺楚克在普纳卡颇章宫登基为“竹甲布”(འབྲུག་རྒྱལ་པོ་,DrukGyalpo,直译为“龙王”,即不丹国王)。国王右边是不丹杰堪布(达玛王,僧侣集团首领)仁钦宁布,左边是英国驻锡金政治专员怀特。作为当地宗教领袖的夏仲活佛以及其他高级官员也出席了登基仪式。仪式的开场是举行宗教仪式,之后在相关文件上加盖该印章,之后便是召开大会。约翰克劳德怀特是当时的英国在锡金的政治专员,以下记录出自他的著作《锡金和不丹——21年在东北边疆(1887-1908)》中:

“他像一个高级法官一样对脚站着,接受臣民最虔诚的祈祷和祝愿,没有哪个世袭的首领能得到如此之大的拥戴,旺秋还接见喇嘛中的精神领袖夏仲活佛,接受接见的还有贵族,议事官,以及不同地区的部落首领。大会中寺院领袖,头人,高级喇嘛,政府官员,各地的贵族还在一起就相关的议题进行讨论,并一致拥戴通萨本洛头人乌颜·旺楚克为不丹国家领导人,还签署了协议。作为不丹的新国王,旺秋住在普那卡颇章王宫里,1907年12月17日开始坐上了金色的宝座。”

不丹的官员宣布:“现在,我们宣布我们效忠他和他的继承人与不变的心,并承诺尽我们的能力忠实地辅佐他和他的继承人。如果任何人不遵守本协议,那么他将破坏我们这个国家的稳定。在见证完我们的誓言后给协议文本贴上封条。”两份文件发布后,贵族官员们正式签署,并且密封原本,从而正式推举通萨本洛头人作为第一个不丹世袭的国王。之前不丹是由德布法王联合众多部落头人实行政教合一统治。登基仪式中,英国驻锡金政治专员约翰克劳德怀特发表演讲:“..我相信,你们已经采取了明智的做法,巩固自己的国家。乌颜·旺楚克先生一直是我的好朋友,不丹人民做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他的正直、正气和坚定的性格,每一次都让我感到赞叹,他的登基不仅是对不丹是一件好事,对我们英国政府也是有很大益处的......把不丹由政教合一转化成世袭君主立宪制的旺秋国王使不丹人民都团结在一起,并走出一条拥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你们所作的决定性选择确实是一个正确的,因为它推动国家走向和平,进步和发展。”

后期统治

乌颜·旺楚克成为不丹国王的同时,西藏局势也发生重大变化。清廷先后派张荫棠、联豫赴藏,在西藏实行新政,采取积极政策,强化同不丹等国的宗藩关系也是其目标之一。1908年,联豫派靖西同知马吉符入不丹调查,接触了亲华的达瓦帕卓、退位德布王益希俄珠等人,确认了乌颜·旺楚克私通英人和擅自称王之举,而乌颜·旺楚克则称病不出,派侄子廷布宗本贡桑赤列代为接见,除了承认乌颜·旺楚克称王外,只字不提英国。马吉符回国报告后,由于西藏局势动荡,清廷未对不丹采取任何对策,而英国人却被惊动了。乌颜·旺楚克也不想恢复同清朝的宗藩关系,便同英国一拍即合,在1910年1月修改了《辛楚拉条约》的两项条款,规定英国从裁决不丹与哲孟雄、库奇比哈尔之间的外交争端扩大到裁决不丹与一切外国之前的外交争端,同时英国将每年给不丹的津贴从5万卢比上升到10万卢比,是为《普纳卡条约》。后人评价这个条约“把不丹的对外关系置于英国入的控制之下……不丹这时几乎就象印度的一个邦一样受到英国的保护,不再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了。尽管条约中并未提到“保护国”这个词,但不丹已丧失了对外的主权而实际上成为英国的一个保护国”。

乌颜·旺楚克当政后,除了密切与英国的关系外,还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国家统合、发展现代教育,使不丹在英国的庇护下平稳发展。1926年8月26日,乌颜·旺楚克去世,其子吉格梅·旺楚克继位。

为政举措

对英关系

20世纪初,英国认为清政府通过西藏向不丹施加越来越多的影响,给不丹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英属印度和不丹政府都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英不两国之间的关系。英国驻印度新总督罗德明托甚至主张增加对不丹的经济补贴,并且与不丹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英国人指出清政府时常干涉不丹内政,让不丹出现国家安全问题。

1911年乌颜·旺楚克与锡金国王杜托郎加(右)在德里觐见乔治五世

随着清政府开始加紧在西藏的活动(赵尔丰攻克康藏,强制推行改土归流),印度驻锡金政治专员查尔斯贝尔再次强调加强英国和不丹之间关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一份关于英国与清政府,西藏和不丹之间关系的分析报告中,查尔斯贝尔写道:“我们的政策就是我们英国对于不丹应表现出极大的友善,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一些机会,比如与不丹签定一份简短的条约,这样我们便能够控制不丹的外交,但是我们不会干涉它的内政。友好条约的签订将使不丹免受清政府或它在喜马拉雅地区的代理人(即噶厦)及清朝军队的威胁和影响......“从而英国方面同意修改1865年签订的《辛楚拉条约》。因此,查尔斯贝尔上校陪同罗伯特肯尼迪前往不丹谈判,并且修订《辛楚拉条约》。过去每年英国都会给不丹上交一部分资金以换取对部分不丹割让给它的土地的统治,而此次英国提议向不丹增加资金(以印度货币卢比偿付)的补贴。增加的金额是10万卢比。在谈判中不丹国王也向英国提出武器和弹药支援方面的请求。也就是1910年1月8日,条约在普拉卡正式签订。出息签字仪式的有英国特使查尔斯贝尔和不丹开国国王乌颜·旺楚克。以下是此次普拉卡谈判中对1965年《辛楚拉条约》修订后的部分条款:····通过修改后的《辛楚拉条约》第4条中,英国政府增加了因为对哈杜尔地区的(1865年由不丹割让给英国)统治而需要向不丹缴纳的年度补贴。以前支付的金额为每年5万卢比。从1910年1月10日开始每年支付10万卢比。····通过修改后的《辛楚拉条约》第8条中,英国承诺将不干涉不丹内政。另外不丹政府同意就外交问题接受英国政府方面的督导。······此外,在锡金和库奇比哈尔(原不丹领地,后入印度)等地发生纠纷或投诉等相关问题上,不丹政府同意交由英国政府进行仲裁和解决。不丹还收回了曾经被英国占领其南方的卡林邦,并且派驻了一名不丹官员,而且获得使用加尔各答造币厂的新模具制造铜币的权利。.在英国政府还保证协助不丹保护其资源和发展经济。此外,来自锡金的前国家工程师多佛先生将带着骡队考察从巴萨到丘卡的公路的公路线路,估计费用为5.5万卢比,由英国支付。条约声称签署这项条约确保了不丹长期的和平,加深了英不两国人民的友谊。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世界各国也开始分裂成两个大国集团。有时候双方之间的敌意不断升级,无法控制。这一切都可能加强效果与大国之间的联系,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闭关锁国或者双方之间的隔阂,大家就能成为可靠和强大的盟友。因此,该条约的签署,有利于双方的国家。另一方面,在英国看来,由于其他强大的国家威胁不丹的安全和主权并没有印度更重要,所以他不选择殖民不丹。签署该条约,促进了两国政府合作,也改善双方的关系和并且互相支持。此外,不丹和印度的今天的相互关系(不丹外交依旧接受印度指导,但印度不干涉不丹内政)也绝对是《普纳卡条约》的政治遗产。现代教育

不丹于1914年引进现代教育20世纪到来之际,人们可以看到不丹这一新新王国正逐步地在各条战线上稳定地发展着。在这个国家,国王不仅是民族团结和维护和平的象征,国王还开启了一个国家的迈向现代化社会道路的大门。不丹开国国王旺秋在与英国殖民当局周旋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威胁,在国际国内纷争的大环境下,国王认为传授教育是一个与维护祖国主权同样重要的任务。他本人从小便接受传统基础宗教教育,并基础深厚,于是他的第一个步骤是恢复宗教教育。他十分支持寺院教育作为不丹唯一的教育模式,他还维修一些老的寺院,并且在不少地区新建多个寺院用以开展教育。此外,其他地区的佛教僧侣和学者也应邀来到不丹,以帮助不丹提高宗教教育的标准。一些不丹僧侣也被送到西藏一些高等佛教学府进行研究和培训,诞生了一大批学者,这都有助于提高不丹寺院的教育水准。在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如拉萨哲蚌寺和甘孜德格的竹庆寺、八邦寺都留下了不丹僧侣的足迹。

乌颜·旺楚克国王在确保寺院教育水准的同时,国王也认识到在处理该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上光靠寺院教育本身是不够的。他认为,现代教育是一个面向外部世界最直接的窗口,它可以加强不丹与外国之间的关系。英国特使访问不丹时也在他们的会谈报告中建议并且强调在不丹传授现代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国王命令,让贡则乌金多吉尽一切努力在不丹引进现代教育。

1914年,当世界正在经历的第一世界大战,不丹却在忙于绘制引进现代教育计划。不丹便第一次向西方派出留学生,46名男孩从不丹来到南部卡林邦由苏格兰人开设的学校,在格雷厄姆博士的家中学习。不丹的第一所学校也成立于1914年,学校老师都来自苏格兰教会,地点在哈阿。第二年另一所学校创建在本塘地方的王宫中,教育的对象是王储旺秋晋美和行政人员子女。他们主要学习英文和藏文。

在1917年至1918年,在孟加拉和印度东北部教育官员哈热尔先生访问了不丹王国哈阿地方的苏格兰教会学校,慰问了学校的苏格兰老师和不丹学生。

1919至1920年,有21名学生在本塘王宫学校就读,28名学生在哈阿的苏格兰学校读书。国王要求进一步派遣不丹男童到印度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1920年,卡林邦苏格兰学校4个不丹男生通过努力学习拿到了印度大学入学通知书,其他学生被送往更高一级学府深造。国王希望他们认真学习,将来能够成为不丹比较缺乏的医生、兽医和教师等职业,也希望他们能够为正在建立起来的国家承担更多责任。随着现代教育的引进,不丹开始重视经济发展。虽然不丹是个穷国,没有更多余的资金来发展各种项目,但是就发展现代化教育这个问题上,国王及其臣民都是极力支持的。

每年从英国那里拿到的补贴(1865年,不丹割让土地给英国,于是之后每年英国都支付5万卢比的补贴,到了1910年增加到10万卢比)被用来维持寺院教育的正常运行和支付各级官员的工资,最后进入中央政府国库的资金所剩无几。于是不丹开国国王要求英国在印度给不丹派去的留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这些留学生多数都是幼童。他从英国给不丹的补贴中拿出5万卢比作为留学生的学费,伙食费和来回路费。而培训的留学生当中,有三名教师,两名医生,两名兽医,纺织、制革、采矿、建筑和土木工程各一名。

为了对英国在不丹现代化教育上的援助表示感谢和赞赏,不丹国王写信给新上任的英国驻锡金政治专员贝利,信中说:“对于你们对我们的帮助,我已经找不到话来表示感激了。”这些话表达了国王重视教育的心意,而现代化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将促使不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1914年实行现代化教育以来,不丹已探索了很长的路。过去只有极少数学生可以接受现代化教育,而今天,不丹有超过450所学校(包括一些大专院校)。全国学生约15万,而全国人口75万。

人物关系

晋美南杰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