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民歌是安徽皖西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域性,兼收了通过水路流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艺术特点,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之特点,又具有水的流畅、悠扬、灵动之风格,是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7日,安徽省六安市申报的“大别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大别山民歌

流行地域

安徽皖西地区

艺术类型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编号

576 Ⅱ-77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申报地区

安徽省六安市

艺术特色

原生态特征明显的地域特征

历史渊源

大别山民歌音乐与六安悠久的历史密不可分,它由上古时期的部落民谣发展演变而来。 

大别山地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地带,大别山民歌演出具有独特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文化区位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使大别山区的民风民俗及民间音乐艺术都带有汉、吴、荆楚的风韵,形成了三种风格共存互动与兼容并蓄的特点。这里的民间音乐既有中原的厚重,也有吴越的清秀,同时兼具荆楚的浪漫,形成了大量的反映社会历史和民风民俗的民间歌曲。 

大别山地区盛产水稻、茶叶、板栗、药材、牛羊、鱼虾等农副产品,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车水歌、薅秧歌、插秧歌、采茶歌、山歌、灯歌等民歌。曳鞭耕田、悠然放牧时唱的“慢赶牛”,上山打柴、赶脚行路时唱的“挣颈红”,传递讯息、引吭高歌的“隔山应”等等。大别山地势较高,南北两侧水系较为发达,南侧注入长江的主要河流有大悟河、滠水、潜水等;北侧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有竹竿河、潢河、灌河、史河等,众多的河流和丰富的水资源,使大别山区形成众多的行船号子、架包号子、捕鱼号子、赶鸭号子等与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民间歌曲。 

大别山是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由于这一历史原因,这里产生了大量的红色新民歌。革命时代,为了更好地宣传革命思想、鼓舞革命士气,在军民和党组织的倡导下,很多基于大别山民歌发展起来的革命歌曲诞生了。很多革命领导人都曾经将革命宣传内容和大别山民歌结合在一起,动员群众在革命斗争中贡献力量,大别山民歌中的革命歌曲也开始渐渐发展起来。  如闻名全国的红色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即产生于此,并伴随着红军长征的脚步播撒到全国各地。另外诸如《送郎当红军》《新打六望》《民族革命歌》《新十恨》《打倒反动派》《红军歌》《茶妹子》等新民歌,也都深深地打上了革命战争的历史烙印。

主要特征有:

1、原生态特征;

2、明显的地域特征;

3、综合的艺术特殊。

主要价值有:

1、历史学价值;

2、美学价值;

3、社会学价值、艺术学价值。

风格特点

大别山民歌带有明显的吴楚风格与南北兼容并蓄的特点,这种复杂性又使得它更加奥妙无穷,丰富多彩。最为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它的唱腔、修辞手法和演唱形式。

大别山民歌大多保持了原始音调,其曲调大致有两类:“挣颈红”和“慢赶牛”,其中前者曲调较为高亢,后者曲调较为婉转。通过有才华的山歌手,运用一个基本腔调,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曲调也有所变化,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随编随唱,对答如流。

大别山地处江淮交界地带,其文化和音乐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调,曲风明朗活泼,刚柔兼容。民歌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调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风韵。大别山民歌具有口头说唱艺术的特点,许多民歌都有口语化倾向,朴素、简洁、明快、生动。由于歌唱者的方言、语音、语调的地方性特点,大别山情歌的声腔变化、情感抒发各不相同。这些歌唱往往是“信口开河”、“触景生情”、“以情带声”,因而既具有山的阳刚粗犷,又具备水的婉转悠扬。其声韵旋法受江南文化影响较多,音乐风格偏于婉转优美。

在修辞上,大别山民歌“赋比兴”皆用,以“兴”为多。以副抒情法如:“俺跟二哥隔个墙,顿顿吃饭他来望。吃个麻虾留个腿,吃个鸡蛋留个黄。人家疼妻俺疼郎。”内容自然朴实,以内在感情作底,以直陈其事作面,没有丝毫的做作,韵味很浓。大别山民歌的比喻“类繁”而“切至”,有明比、暗比、排比、对比、反比等等。如:“小妹生得乖又乖,远远见她飘过来。走路好比蝴蝶舞,打伞好似牡丹开。爱坏多少好人才!”将走路比喻为蝴蝶舞,打伞比喻为牡丹开,更突出了姑娘的美丽多姿。又如暗比:“新打塘埂溜溜光,里栽杨柳外栽桑。东风刮来桑缠柳,西风刮来柳缠桑。树叶落在树根上。”歌中无一情爱字眼,却借桑柳相缠的形象,把情人相恋的热烈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兴”的修辞手法在大别山民歌中用得最多,比如以实物起兴的民歌《草鞋扒子五个桩》唱道:打双草鞋送情郎/礼物虽贱情意重/愿郎把妹记心上/切莫穿双丢一双。

“重叠”手法,是大别山民歌的又一常见修辞,主要是借“重叠”句子强调旨意和感情。大别山民歌中月份歌,如《盘茶歌》、《十二月花》、《孟姜女送寒衣》、《十二月望亲人》、《十二月想郎》,其结构手法及布局均如出一辙。大别山民歌中衬字用得也很多,衬字在民歌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涵义,它只用于补足歌曲语气感或渲染歌曲气氛,在歌曲中似乎是陪衬的位置。但是,由于它们都不受歌词(曲)陈述关系的束缚,能自由、尽情地作音乐抒咏,因此,对充实歌曲内涵,丰富音乐形象起到重要作用。大别山民歌经常在句子的中间或尾端使用一些衬字,以增强歌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呀、啊、啦、哪、哎、哇、哈、嗷、嚎也乃啊、哎咳嗬是嗬、一子呀儿哟、一么那厢嗨”等等。凡当地习惯用的语虚衬词,都在民歌中出现过。如著名的《采茶歌》:“春季里来采茶忙(哎),哥妹双双上山冈(哟),哥在前面昂头唱(哎),妹在后面爱俏郎(啊依子哟)”,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热烈欢快之情。

大别山民歌

代表作品

大别山民歌所表现的艺术内容来自于大别山人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因此,跟大别山地区的生产生活内容紧紧相连,是他们劳动的创造,生活的结晶,感情的宣泄。大别山区处于鄂豫皖交界。由于地理条件局限,大别山区农业生产主要依山而耕,大别山人多以营林伐木、种茶采茶、畜牧养殖为业。山民的生产活动大多在山地林间,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山歌,如采茶歌、放牛歌、长工歌、号子等,表现的手法比较简单、直接。

比如当地结婚闹新房和建房起梁时常以合唱的演唱方式歌之,既热闹喜庆又风趣幽默。如《闹新房》[领:一进新人房。众:喜呀!领:新人房里亮堂堂。众:喜啊!领:左边摆的箱和柜,众:喜啊!领:右边摆的柜和箱,众:喜啊!领:一床锦被盖鸳鸯,众:喜啊!鸳鸯成对,凤凰成双,夫妻和爱,地久天长,百年好合,五世其昌。]一领众和。这种“现编现唱”形式最为灵活,最能吸引观众。

情歌永远是民歌的滥殇,大别山民歌也不例外,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爱情的各个方面,它包括赞慕、初识、试探、诘问、初恋、相思、热恋、起誓、离别、送郎、思念、苦情、抗争、失恋、逃婚等,如表现赞慕的有:日头看看往西飘/路上走个花娇娇/十指尖尖描花手/扇子隔脸不让瞧/青竹挑鱼馋坏猫。表现相思的有:好个明月挂天心/好个乖姐在邻村/望着月亮难当饼/看到乖姐难成亲/害哥得了相思病。

从艺术欣赏和审美的角度看,这些民歌直白朴实,实际上是大别山人民人性美、人情美的极好体现。

曲调

大别山民歌在音阶方面以七声音阶为主,大别山民歌演出旋律跳进较多,四度、五度、七度、八度的大跳都屡见不鲜,多闪板起唱,音乐风格粗犷、铿锵有力;大别山南边的是浪漫华丽的荆楚文化,其民歌在音阶方面以五声、六声音阶常见,同时常用5作为风格音出现,常用最简单的素材创造出最动听的音调,代表就是该区域的民歌“三声腔”,旋律级进多跳进少,常以顶板起唱而腰逗词起唱于头眼的唱腔形式,音乐风格刚柔相济;位于大别山东边的吴越文化,五声音阶的民歌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旋律以级进为主要形式,几乎都是顶板起唱,闪板起唱十分罕见,音乐风格清新优美、婉转动听。由于大别山地处于这三种文化的边缘交汇地带,该区域的民间歌曲不可避免地受到三种文化的影响,除拥有自身民间音乐的本质属性以外,历史上长期的文化融合,使大别山民歌更具特色。这些特色表现在:音阶方面,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兼而有之;旋法方面,跳进级进兼而有之;起唱方式,顶板、闪板起唱兼而有之;音乐风格方面,既有引吭高歌、铿锵有力的唱腔,也有低回婉转、轻声曼唱的抒情音调,还有充满无限想象的浪漫乐思。 

结构特征

大别山民歌曲式结构大多短小,最为常见的是一段式结构。大别山民歌演出歌词结构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七言五句体山歌,一首山歌为五句,每句有七字,最后一句是点睛之句,也是整首山歌的中心句。

民歌中衬字没有确切的涵义,仅用以渲染气氛或是增强歌曲的口语化及通俗化,在歌曲中类似于陪衬的位置,因此称为衬字。它不受词曲的束缚,可以尽情地抒发情感,衬字的运用是大别山民歌的显著特色之一。在内容上,它有助于充实歌曲内涵,丰富音乐的形象性;在形式上,可以让歌谣更具有节奏感,突破了形式的限制,避免平铺直叙的沉闷;在结构上,有些衬字的使用具有连接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演唱形式

大别山民歌的演唱形式也很丰富,主要有单唱、对唱,还有一领众唱等。其中弹唱是指采用清唱的演唱形式,大多是在山上独自吟唱;对唱即一唱一回,男女情歌对唱较为常见。对唱的内容之间需要有一定联系,有一定的对称关系;而一领众唱的形式演唱者最多,常用于“洞房歌”、“打夯歌”和“建梁歌”等。

大别山民歌还有一种特殊唱法,以大别山民歌《对山歌》为例,“你知汉口(欧 哦 欧)几条街……”用手指点喉咙发出颤音。也有一些高腔山歌中间加入吟诵,突出演唱歌词,如六安民歌《铁打的心肠也软了》。

传承现状

大别山民歌曾经辉煌一时,红军时期,一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在鄂豫皖苏区甚为流行,直至今天还广为传唱。一位大别山网友曾在论坛发文追忆儿时春节期间闹花灯,唱民歌的氛围,他这样写道:“黄昏未近,便开始吃饭、化装、更衣。暮色初降,锣鼓敲起来,红灯打起来,旱船撑起来,花挑扭起来,人们汇集起来,这是出发前的仪式。咚咚哐,咚咚哐,咚咚哐咚,哐哐咚咚哐咚……突然,锣鼓的声音即刻刹住,撑船的艄公唱起了‘门调’:锣鼓一打喜盈盈/大家都是爱玩人/去年玩灯人丢了/今年玩灯又丢人/自从红灯闹过后/男女老少享太平。

闹花灯逐村逐户地进行。一户门口要唱两三段门调,三五段小调。闹花灯闹得好与不好,与门调编得是否逗人也有关系。聪明的村人,信口拈来,自然天成,轻而易举,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既通俗易懂,又有乡土气息,还不乏文采,可谓是雅俗共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别山民歌最为风行。1960年,一曲《花伞舞》,致使大别山区各大商场花伞卖缺。该节目经过中央歌舞团加工整理,于同年参加了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荣获银质奖章。

同样,与大多数民歌一样,大别山民歌也经历了一个由风行到式微的过程。在大别山区,能够唱出原汁原味的大别山民歌者,多为50岁以上的人,传承显得非常迫切。六安市研究大别山民歌的管亚伟对记者说,他曾多次深入到大山深处搜集民歌,走访当年的艺人,深感时间之紧迫,民歌的一个主要传承特点是歌随人兴,只有不断有新生力量在传唱着民歌,它们才可能一直流传下去。

有专家指出,大别山民歌历史悠久,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其中以采茶调发展而来的黄梅戏已家喻户晓。今天如何发展大别山民歌,让她能与群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要相吻合?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大别山新音乐。传统的原腔山歌中有很多艺术精华,应该在重视原腔山歌的基础上,运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大别山民歌。同时,歌词内容必须贴近新生活,而又应保持其“山”和“情”的特色。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易为群众所接受和欣赏的音乐来,在这方面,最为成功的范例就是《八月桂花遍地开》。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皖西大别山民歌在发展中汲取了通过水路传来的其他余述凡用大别山民歌曲调演唱《总书记来到咱大湾》不同形式民歌的艺术因素,同时又不失自身的山歌特色。它通过历代不断的传唱记录了一些社会发展的历史印迹和地方民众的生活状况,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与民间艺术研究价值。 

大别山民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并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别山民歌表现在文学价值上是民歌的传统品格之显影,无论是个人、集体或是宏观视角下的民歌内容,它都将大别山区的传统内蕴发展到了极致,进而延伸出更广泛而深刻的社会价值。研究大别山民歌的文学价值不仅对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对实践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亦有重要价值。 

传承人物

余述凡,男,汉族,安徽省六安市人。2008年6月,余述凡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该人物所申报的项目名称为:大别山民歌。 

保护措施

20世纪20年代,皖西籍作家台静农先生搜集整理出六百首皖西民歌,之后又有专业人士先后深入大别山区收集整理民间音乐,前后相加,整理出的民间歌谣大概有1700首左右,绝大部分收录在《六安歌谣集成》。 

2013年11月,经过六安市委、市政府2年多的搜集调查编撰,《大别山民歌精选》正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兼具资料性、学术性、艺术性,是迄今第一本专门收录大别山民歌的正式出版物,为大别山民歌的进一步保护、传承、研究、推广奠定了基础。 

2014年,《大别山民歌》走进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六安市职业技术学院将大别山民歌作为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成立了非遗传承基地;六安市文化部门还与六安市老年大学合作,为其提供必要设备和师资,开办了大别山民歌班,组建演唱队,将大别山民歌的演唱常态化;在六安市的部分小学里,民歌也在传唱。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六安市文艺创作研究室获得“大别山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活动

2016年,由六安市文广新局、六安市民生办主办,大别山民歌演出各县区文广新局协办、市文化艺术品公司和文华传媒公司联合承办的六安市第三届民歌展示会在红街水上舞台和百大金商都门口隆重举行,近千名观众观看了演出。 

2018年,“弘扬传统文化,唱响安徽民歌”系列活动之“八月桂花遍地开”国家非遗大别山民歌专题演与讲活动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艺术楼音乐厅举行。 

2019年,由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举办。经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组委会专家委员会评选,六安市大别山民歌对唱曲目《十二月花名》代表安徽省参加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