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女习俗,是主要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的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的一种传统生活习俗,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蟳埔保留了许多闽南传统习俗,有独特的婚庆节俗、过年节俗、喜庆节俗、祭祀仪式,其中以“半夜出嫁”的婚俗、“妈祖巡香”的祭祀仪式最为突出。蟳埔女的服饰、头饰、耳饰文化也别具一格,它们因蟳埔特定的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形成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2008年6月16日,蟳埔女习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Ⅹ-97。

中文名

蟳埔女习俗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遗产编号

Ⅹ-97

申报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俗

历史渊源

蟳埔女亦称蟳埔阿姨,与惠安女、湄州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蟳埔女主要分布在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蟳埔女习俗包括生产、生活习俗、居住习俗与民间信仰,构成蟳埔女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别具一格。

据清代嘉庆年间《西山杂志》载:“前埔者,蟳埔也,三十七都渡头埔之蟳尾焉。晋唐之际海滩也,宋时渐涸成陆地矣。其地指今三十六都临海埔之蟳埔也,元明之际始有村落。”由此可见,蟳埔村已有千年历史。蟳埔女头饰俗称“簪花围”,头饰中常用的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等,据传来自南宋时阿拉伯人泉州提举市舶司蒲寿庚的私家别墅“云麓花园”从西域移植而来,延续至今,洋溢着异域文化的气息。蟳埔蚝壳厝是最具特色的闽南民居,据考证蚝壳厝所用的大蚝壳并非泉州原产,而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返航时垫空船转运而来的。由此可见,“簪花围”及蚝壳厝都带有宋元时期泉州海洋文化的显著印记。

蟳埔女习俗主要由生产习俗、生活习俗、民间信仰和居住习俗等组成。

合并图册

蟳埔女的服装简朴宽松,俗称“大裾衫,宽筒裤”。蟳埔女头饰俗称“簪花围”,将秀发盘于脑后,系上红头绳,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另用鲜花的花苞或花蕾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再以发髻为圆心,圈戴在脑后,整个头上所戴鲜花姹紫嫣红,花团锦簇,打扮得犹如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坛。蟳埔女的骨笄头饰乃古代“骨针安发”之遗风,系全国独有的“活化石”。蟳埔女的耳饰别具一格,成为不同年龄辈份的区分。蟳埔女婚俗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半夜出嫁”的婚俗,其婚嫁趣闻,构成闽南沿海一大民俗奇观。蟳埔女的生活习俗还有喜庆、过年及挂红等习俗,皆颇具特色。[1]

蟳埔女居住的蚝壳厝具有抗风防水、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特点,极适宜海边多风潮湿气候环境,除了实用性以外,更具美观效果,形成闽南渔村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蟳埔人天生与大海打交道,信仰海上女神妈祖,每年农历三月初九妈祖生日和九月二十三妈祖忌日。

蟳埔女习俗风情是闽南原汁原味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蟳埔特殊的地理位置,铸就了其独特的民俗风情,蕴藏有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遗踪,极具历史研究价值。蟳埔女习俗风情有着自身独特的视觉标记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内质,其服饰独特,既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无法取代的美学意义;蚝壳厝营造技艺独具一格,形成闽南渔村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蟳埔女的婚育习俗和宗教信仰充分体现了蟳埔女追求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家园的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蟳埔女习俗历经漫长的历史,随时代更迭曲折发展,因特定的劳动形式和生活环境,由母教女、婆传媳而代代相传,影响深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蟳埔已经从渔村变为社区,但蟳埔女习俗依然保持着几百年来的传统,实在难能可贵。“蟳埔女习俗”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特色

头饰文化

簪花围

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的一个蟳埔小渔村,每个女人的头发都是在后面绾成髻,中间都插一根象牙色的筷子作发簪,或者再多插一根红筷子,圆髻的最外围,是漂亮的簪花围。有的还要再插上几枝配色鲜艳大胆的绢花。而最简化的“版本”,也要在髻上绕一圈红头绳再插上绢花。

蟳埔女爱花成痴,据说在上世纪70年代末,蟳埔女买花的钱和全村购粮的费用差不多,也和买煤炭的钱相差无几。簪花围是用应季的小朵鲜花扎成整齐的花环,花是时令鲜花,可以是淡雅、暗香浮动的含笑、白玉兰、柚子花,也可以是鲜艳的桃花蕾、小玫瑰、康乃馨等等,而花期长又有各种颜色的菊花价廉物美,是最常见的选择。戴在头上,就像是顶着一个“小花园”,好一片姹紫嫣红。[2]

“蟳埔女”头饰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东晋以来的孕育期,宋元时期的转型期,清未民初的成熟期,以及新中国成立至现在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但不管怎样,都能因特定的劳动形式和生活环境,由母教女,婆传媳,世代相传。

耳饰文化

蟳埔女的耳饰也别具特色:未婚女孩所戴的是圆形丁勾耳环,不加耳坠;结了婚的则戴加耳坠的丁勾耳环;做祖母的则戴“老妈丁香坠”耳环。

服饰文化

蟳埔女服饰简朴宽松。上衣为布钮扣的斜襟掩胸右衽衣,下沿呈弧形,颜色以青色或浅兰为主,老年妇女以 黑色为主。其肩、臂、胸、腰的尺度力求与身体相协调,既显示出柔和的曲线,又不失女性苗条与丰满。宽筒裤便于在海滩上劳作,挑担行走又轻松自如,适合于渔民劳动需要。裤以黑、兰色为主,裤筒宽一尺左右,裤头多用白色、兰色,俗称“大裾衫、阔脚裤”。

生活习俗

蚝壳厝

蟳埔女的婚俗保留着传统的闽南风情习俗,从订婚到结婚都离不开分赠鲜花,且“半夜出嫁”的婚俗别具一格。结婚的衣服,蟳埔女一辈子只穿一回,婚后就收拾起来压箱底,直到走完人生路,才又穿着入葬。蟳埔女居住的 具有抗风防水、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的特点,适宜海边多风潮湿的气候环境。

蟳埔女具有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品德,她们织网挑鱼,抚养子女,洗衣做饭,嫁女娶媳,成为家庭的主心骨。当潮水退落,不论寒冬暑月,都在近海滩涂上养海蛎、种海蛏,在滩涂上劳作。蟳埔女多年从事内海养殖和捕捉鱼虾、到市场摆摊卖海鲜,她们个个精于心算、善于经营,令其他鱼贩自叹不如,蟳埔女个个是经商能手,泉州各农贸市场上随处可见头扎“簪花围”的蟳埔女。

民间信仰

蟳埔女生于海、长于水,天天与水打交道,最信仰海上女神妈祖,每年农历三月初九日的“妈祖巡香”祭祀仪式成为一个盛大的民俗活动,保留较为完整。届时,蟳埔全村男女老少组成浩浩荡荡的“巡香”队伍,抬着妈祖神像,进行虔诚的祭祀活动。蟳埔人把平安寄托于神明庇护,因而“求神拜佛”的民间信仰浓烈。

传承人

蟳埔女习俗

黄晨,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泉州丰泽区蟳埔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泽蟳埔女服饰代表性传承人。1973年师从王良务师傅学习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1977年开始“自立门户”制作蟳埔女服饰,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具有高超的制作技艺,既保留了蟳埔女服饰原滋原味的传统特色,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其制作的蟳埔女服饰突出实用性,简朴宽松,稳重大方,曾在蟳埔女服饰制作大赛获奖。近年,为配合蟳埔女习俗保护,呼应打造“蟳埔女”民俗文化需要,他创办了一家蟳埔女服饰制作中心,其作品被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专家收藏,并曾参加2011BMW中国文化之旅五周年成果展,多部舞台演出节目采用其制作的蟳埔女服饰作为演出服装,被蟳埔女带到海外参加交流活动。同时,他不忘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收黄希望、黄芳芳为徒,积极传授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

社会影响

  • 重要活动

2018年3月15日,丰泽区首届“海丝·蟳埔”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3月16日,蟳埔妈祖巡香活动在蟳埔社区开幕。 

2019年6月6日,丰泽区第二届海丝文化节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泉州市少林寺开幕;6月9日9时30分,蟳埔女盘头比赛在蟳埔顺济宫(妈祖宫)前广场开幕。 [1]

文化轶事

蜅据传蟳埔的服饰文化与宋代杨文广、杨八姐有关。当年杨家将在闽平十八洞,即包括在东海地界内的白鹿洞和蝴蝶洞,因当时杨八姐所穿戴的服饰奇异,东海妇女便纷纷效仿之。其服饰的主要特点是,宽袖长衫,斜领长襟,脚上缠足,穿有带钩的“公鸡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