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的“专”指专业化与专项技术;“精”指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特”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新”指自主创新、模式创新与新颖化。[2]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3]

中文名

专精特新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容简介

国内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是在2011年,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上指出,“仅有大企业是不够的,还要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2012年4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2]

市场导向

2021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重点强调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侧重于企业规模和增长速度,虽在特定阶段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但也带来了粗放式发展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国际竞争力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创新为魂,聚焦细分市场,更强调专业化程度,通过产业分工、利润分层获得行业领域内的相对优势,具有极高的成长性和竞争力。疫情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在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的大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和发展韧性。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上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分别实现两年平均增长10.5%和20.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能力在细分市场上成长为全球头部企业,有助于弥补中国在关键领域的短板,有效解决“卡脖子”难题。[1]

专精特新

背景目的

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中高端产业配套能力强、细分领域技术和市场领先、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单项冠军”,天津市2018年新修订出台了《天津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认定奖励办法》。 

奖励资金

据2018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天津认定首批192个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并拨付奖励资金4377.15万元。 

特色产品

天津市运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了天津海之星水下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模块化智能水下探测机器人”等一批“专精特新”特点显著的产品和天津海鸥手表技术有限公司的“海鸥”陀飞轮系列腕表等老字号特色产品。

不完全统计,这些产品共拥有专利2200余项,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中有140余家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130余家开展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 

其他地区

贵州省

2018年,贵州省公布第二批涉及全省516家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名单,以打造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创新阵营”。入选的中小企业将作为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的后备力量,促进贵州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贵州要求,各地针对纳入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指导和服务,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聚焦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