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溪镇位于沅陵县东北部,东、北与常德市桃源县接壤。是2004年由原五强溪镇和柳林汊乡及原高坪、黄壤坪部分村合并而成的一个经济重镇和人口大镇,国家重点工程——五强溪水电站座落在境内,全镇总面积272.4平方公里,辖15个村,4个居委会,264个村民小组。全镇有各种姓氏24个,以冯、唐、张、陈姓人口最多。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年平均气温为18℃,年平均降雨量1048毫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五强溪镇常住人口24487人。[2]

中文名

五强溪镇

车牌代码

湘N

地理位置

沅陵县东北部

面积

272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

24487人(2020年)

方言

湘语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8℃,年平均降雨量1048毫米。

电话区号

0745

下辖地区

柳林汊村

别名

麻伊洑

邮政区码

419600

火车站

溆浦火车站

著名景点

顺母桥等

行政类别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湖南省沅陵县

民族

土家族

政府驻地

五强溪镇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为18℃

历史沿革

五强溪镇

1953年属十五区,1956年为麻洢洑乡,1958年属国庆公社,1961年更名麻洢洑公社。1984年改麻洢洑镇,1992年更名五强溪镇。1996年,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镇政府驻麻洢洑,辖五强溪、麻洢洑2个居委会和学堂坪、文子洞、王家庄、云盘头、瓦窑坪、银溪、枫香岭、枫树、唐家湾、石公坪、乔子坪、黄虎溪、牛狮坪13个行政村。

2004年5月,原柳林汊乡整体并入五强溪镇,辖2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总面积229.4平方千米,总人口3.07万人,镇政府驻同仁塘(原五强溪镇政府驻地)。2004年末,代码431222105,辖五强溪、麻伊伏、乔子坪3个居委会;银溪、瓮子洞、枫树、唐家湾、牛狮坪、黄虎溪、瓦窑坪、云盘头、石公坪、丰香岭、王家庄、学堂坪、柳林汊、杨名垭、唐家坪、介首、大洞溪、柘榴坪、荷花坡、楠木坪、桐树面、合仁坪22个行政村。

2005年4月,原黄壤坪乡的蒋家溪、四合头、蒿子溪3个村和原高坪乡的辰堂溪、金银池2个村并入五强溪镇,辖2个居委会、28个行政村,总面积272.4平方千米,总人口3.47万人,镇政府驻麻伊伏。2005年6月将30个村(居)合并为19个村(居):原五强溪居委会、王家庄村并为五强溪居委会,原唐家湾、枫树2村并为唐家湾居委会,原文子洞、银溪2村并为夸父村,原牛狮坪、黄虎溪2村并为牛狮坪村,原石公坪、丰香岭2村并为石公坪村,原乔子坪村、楠木坪2村并为乔子坪村,原合仁坪、桐树面2村并为合仁坪村,原柳林汊、杨名垭2村并为柳林汊村,原唐家坪、界首2村并为唐家坪村,原大洞溪、石榴坪2村并为大洞溪村。

2005年末,全镇面积272平方千米,人口8900余户、3.3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万人,辖15个村、4个居委会,265个村(居)民小组【另一数据:调整后(具体时间没有),总面积282平方千米,辖19个村(居)委会,284个村(居)民小组,8900多户、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万人】。

地理环境

五强溪镇位于沅陵县东北部,东、北与桃源县交界,南与官庄镇毗邻,西与清浪乡、七甲坪镇接壤。是怀化市和沅陵县的北大门,也是国家重点工程——五强溪水电站的所在地,亦是沅陵县四大工业集中区之一。该镇交通便利,五(强溪)——常(德)、五(强溪)——张(家界)、五(强溪)——官(庄)公路穿境而过,沅水航道贯穿全境。年平均气温为18℃,年平均降雨量1048毫米。

人口数据

2005年底,全镇辖15个村,4个居委会,265个村(居)民小组,8900余户。

2021年6月21日,沅陵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五强溪镇常住人口24487人。[2]

自然资源

五强溪镇境内山清水秀,风光绮丽,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1%,活立木蓄积量达65万立方米,境内有3万亩杉木林,5万亩松木林,近万亩楠竹。楠竹年出产在20万根以上。矿产资源主要以黄金、金刚石、硅等居多,全镇分布着大小40多个采金矿洞,每年金矿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

行政区划

2004年5月,原柳林汊乡整体并入五强溪镇;2005年4月,原黄壤坪乡3个村,原高坪乡2个村并入五强溪镇;2005年6月,五强溪镇进行村(居)合并,由30个村(居)合并为19个村(居),原五强溪居委会与原王家庄村合并为五强溪居委会、原唐家湾村与原枫树村并为唐家湾居委会、原文子洞村与原银溪村并为夸父村、原牛狮坪村与原黄虎溪村并为牛狮坪村、原石公坪村与原丰香岭村并为石公坪村、原乔子坪村与原楠木坪村并为乔子坪村、原合仁坪村与原桐树面村并为合仁坪村、原柳林汊村与原杨名垭村并为柳林汊村、原唐家坪村与原界首村并为唐家坪村、原大洞溪村与原石榴坪村并为大洞溪村。合并后的五强溪镇地域面积2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2万亩。

境内民风淳朴,百姓和谐相处,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苗、白、土家等8个民族并存。有姓氏24个,尤以冯、唐、张、陈姓人口居多。语言、习俗与邻近的常德、桃源大同小异。

下辖地区

2006年行政村(居委会)名录

序号名称
1五强溪居委会
2唐家湾居委会
3麻伊伏居委会
4夸父村
5牛狮坪村
展开表格

经济

2007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坚持以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林兴镇,以工富镇、旅游活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城镇经济、旅游经济、镇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2亿元、2.6亿元、3.2亿元;实现财税收入分别为745万元、816万元、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00元、2300元、2355元。2007年,全镇实现GDP2.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1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600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2.1万元,

社会

基础建设

1995年,该镇被列为怀化市首批农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验镇,2003年通过了验收,同年申报了全省农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验镇。集镇经济活跃,商贸繁荣,也是沅陵县的经济强镇。2005年镇内有国有、集体商业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674家。有2大集贸市场,有10余家商业超市,吸引着周边常德、桃源、邵东及本县邻近的8个乡镇的人民前来经商。全年商业零售额达7000万元。

镇内有大小旅馆20多家。其中星级宾馆2家,接待床位达300多个。通过优化环境、提高服务等招商措施,实现招商引资额达3000万元。

该镇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电力设施齐全。到2005年底该镇有移动发射基站6座,联通发射基站2座,开通程控电话300余门。建有日产5000吨自来水供水站1座,集镇街道宽阔整洁,路面已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和亮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齐备,有五强溪医院、原水电八局职工医院、五强溪镇卫生院、柳林汊卫生院等6家医院,镇内还分布着20多家医疗诊所,共有医务人员178人,中高级职称8人,病床350张。其中五强溪医院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设备设施齐全的一级甲等医院,服务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0多万人。

该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集镇内建有沅陵电视台五强溪分台、五强溪教育分台、五强溪有线台3家电视台,有沅陵七中、五强溪镇中学、镇中心小学、柳林汊九年一贯制学校、乔子坪小学等5所学校,有教职员工350多名,其中中高级职称的有86人,在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中,镇中学获得了全县农村中学第一名的好成绩。2005年,沅陵七中的高考升学率达到了82%。

农业发展

五强溪镇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稻谷、油菜、红薯、黄豆、西瓜、蔬菜等。近几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方式,立足资源、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主要在无籽西瓜种植、小水果基地开发、蜜柚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该镇农业产值4700万元,全镇西瓜种植面积1000亩,蜜柚基地2000亩,小水果基地达4000亩,全年完成生猪出栏1.66万头,楠竹低改面积4600亩。

通讯设施

五强溪镇邮电、交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到2005年底,全镇有大小水利工程20多处,其中:小Ⅱ型水库5座。境内公路总长110公里,有各种车辆250多台,大小船只100多艘,镇内19个村(居)全部修通了公路,15个村(居)开通了程控电话,其中原柳林汊村是沅陵县内第一个农村开通程控电话的村。

镇内企业

五强溪股份集贸市场

位于湖南省沅陵县东北部、国家重点工程五强溪水电站所在地五强溪集镇中心。市场由唐春明、张享通、王方平、周桃成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起,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入股方式筹集资金180余万元,于1993年6月破土动工,同年12月竣工投入经营。2003年12月,市场所属五强溪商贸中心落成,形成了集商贸、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市场格局。经过十余年的滚动发展,自我完善,市场组织机构日趋完善,各种制度健全,经营方式多样,到2005年,市场占地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拥有门面、摊位近1000个,仓库、宿舍60余间(套),定点屠宰场1个。是湖南西部地区创建最早、影响较大的股份合作集贸市场。

市场以门面、摊位出租和为经营户提供各种市场服务为主要经营方式。到2005年进入该市场经营的库区移民、下

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共计1000余人,主要从事农副土产、工业用品,食品加工等综合批发零售业务,年均成交额在2000万元以上,年创税费近百万元。五强溪股份集贸市场自创建以来,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20万元,在治理“脏乱差”局面,创建文明卫生集镇、活跃地方经济等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市场于1996年、1999年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市场”称号,2000年评为工商联“优秀会员”企业。1996年,原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省政协主席刘正同志为市场题词:“聚民间财力,开商海金航”以示勉励。

五强溪医院

始建于1965年,原名为洞庭溪区医院,系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1982年迁移至麻伊伏,更名为五强溪医院。医院占地面积5433平方米,服务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3万人。1995年经社会集资新建医疗用房3100平方米,添置设备250万元。2002年改制后,为中国人寿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怀化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成为集教学、医疗、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到2005年底该院有卫生技术人员59人,住院床位100张,内设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传染科、中医科、理疗科、检验科、放射科、物理诊所科、药剂科、五官科、供应室等15个科室。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400MAX光机、日本阿洛卡B超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胃镜、心电图、频谱治疗仪、手术电刀等。能开展各项手术,如硬膜下血肿清除,胃次全切,肝胆结石,前列腺切除,腰椎间盘摘除,脊柱哈氏棒固定,子宫全切,输卵管吻合术等。

近年来,该院以“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为院旨,抢抓机遇,深化改革,院容院貌焕然一新,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1995年获“一级甲等医院”称号,1999年获“爱婴医院”称号。

现任院长:张慈秀

五强溪特种造纸厂

原名为五强溪福利厂,始建于1987年,是一家安置残疾人就业的集体所有制社会福利企业。建厂时,由民政局拨付5千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时有职工12人,生产鞭炮,年产值不足2万元。1990年,唐春凡出任厂长,开发纸品生产。1992年改装1092纸机1台,生产鞭炮用纸。之后相继开发了牛皮纸、防锈原纸和蜡原纸等,产品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工业产值逐年增加,1997年达到500万元以上,企业曾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乡镇企业、先进社会福利企业。1999年,五强溪福利厂实行租赁经营,由厂长唐春凡租赁,更名为湖南省五强溪特种造纸厂。至2004年,引进各类高级技术人才20余人,引进资金300多万元,主要设备由租赁时的1台1092纸机发展到4台,新开发了精制牛皮纸、砂纸原纸、炸药纸、绝缘纸等共20多个品种,均为市场畅销产品。2005年,兴建年产1?5万吨卫生纸第一期工程,投资1000万元,安装1575高速卫生纸机2台,投入试产。年末,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200多万元,有员工150人,拥有各类技术人才50余人,能生产特种纸、卫生纸2大系列50多个品种,企业逐渐步入了现代管理轨道。当年完成工业产值2050万元,上交税金100多万元,成为沅陵县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发展的重点企业。

旅游

境内还有闻名遐尔,风景宜人的撑架岩、明月山、夸父山、太阳溪、寡妇链、象鼻岩及湖光山水碧波荡漾的五强溪库区、雄伟壮观的五强溪电站大坝等众多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是连接桃花源和张家界旅游胜地的纽带,拥有巨大的旅游开发前景,是五强溪镇域经济新的增长亮点。目前,夸父山景区正在积极申报省级森林公园。

旅游景点

明月山

五强溪集镇下有一座圆形崖山,螺旋而上,状似田螺,远观恰似一个田螺浮于沅水之上。山势奇特,石壁圆陡。山右群崖壁立,互成圆形,名曰“钟鼓崖”。一崖面风化成石灰质,色白,称之为“月亮崖”。据《辰州府志》记载:“山下有明月,两岸素崖峭立,若披霜雪,松篁插翠,池水清漪,皎然月白,故称明月山”。此山海拔高170米,站在山顶瞭望四周,湖光山色,绮丽无比,风景如画,具有丹霞地貌构成特征的无数个景点尽收眼底。

顺母桥

位于明月山腰绝壁处,相传始建于唐朝年间,是一座古朴庄重的长廊式风雨木桥,桥中建有阁亭。据传宋朝时有一朝庭官臣唐子椿游沅江时,看见美丽的明月山风景,非常喜欢。为了配景,他捐资在明月山建起了寺庙和一座红石石拱桥。桥长11米,宽4米,美观大方,经受了千年雨雪,至今仍然坚固无恙。此桥桥拱由红色石砌成,路面铺一层黄色泥土,泥土上长有绿色杂草,红、黄、绿三色搭配悬挂在山与崖之涧,胜似一道彩虹,游人们风趣地称它为“彩虹桥”。

清朝末光绪年间,彩虹桥曾垮塌了一方,欲坠不坠,上下行人行走不便,当地有一位寡妇的儿子非常孝顺其母,为方便母亲行走,带头整修。在村民的帮助下,整修好了彩虹桥。由于他修桥得到了母亲的欢心,后来人们又改彩虹桥为“顺母桥”。民间流传有“母在顺母意,母死报父仇”之说。

油盐米凼

明月寺前山腰有一个能容纳数十人的岩罩,从岩缝里流出晶亮的清泉,岩罩像防空洞遮盖在泉井上,泉水流出有潺潺的响声,庙里的和尚和游人都饮用这里的泉水。岩罩前有一岩坪,约有10余平方米,岩坪中间分别有三个油、盐、米凼。相传几千年前,每天晚上在这三个凼里都会放油、盐、米,不管有多少和尚都够吃。后来有一贪僧想有结余存仓,将三凼都凿大一倍,结果就不灵验了,从此断了油、盐、米。

夸父山

夸父山俗名“撑锅崖”。《山海经》、《水经注》里记载的夸父山,就在今五强溪镇夸父村。

夸父山由三座崖石组成俨如古时架鼎的大石头,岩高500—700米不等。在石峰群里最显眼,俗称“大撑锅崖”。中间还有三座小崖石俗称“小撑锅崖”。

大撑锅崖

“大撑锅崖”即由匾担崖、锅儿崖、竹架崖组成。相传夸父从东海开始追日,出发时挑了一担炊具,一直追着太阳跑。当他刚进入沅陵时,见已离太阳不远了,此时天也快黑了,他实在是又饿又渴,疲乏极了,甩下担子开始煮饭,担子刚落地,扁担被甩断成两节,立即变成崖石,形如扁担一模一样,此崖就叫“扁担崖”。他把“竹架崖”、“扁担崖”摆放好然后架起锅煮饭了,夸父等饭熟吃饱后,再看日头已落下山,他追赶不及,一气之下一脚将铁锅踢翻,铁锅罩地变为石,称“锅儿崖”。夸父因追日失败,气死在河滩上,此滩形状神似人的背影,后来有周姓人居住在此,称“周家背”。夸父追日出发时手里拿有一根桃木驱邪棍,他死后手里的桃木棍掉入河里被水流走,一直流到桃源水溪的河洲上,第二年春,这根桃木棍在水溪河州上发芽长成了树,后来发展成了一片桃树林,那就是现在的桃花源。

小撑锅崖

“小撑锅崖”。在夸父山的中间,位置形态错落有致,也同样由三块石头组成。这三块崖石高不过百米,即:大治崖、二治崖、三治崖。传说是秦始皇派大治、二治、三治三名大将赶山填海来到此地,他们再也没有回去了,就在这里化成了石。唐代八仙之一张果佬到沅陵久居龙兴寺,曾多次参与放木排下至洞庭,路经夸父山,正是太阳西下之时,他每次都选定在这里煮饭吃,他原本打算利用夸父煮饭的三块崖石的,但他所带的锅不够夸父的大,无法利用,就搬来大治崖、二治崖、三治崖三块石头用来煮饭吃。山下有一小溪,溪水混浊不清,系他煮饭时所泼米汤,故名“米汤溪”

夸父山石峰群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形成多条峡谷,有的绝壁陡立,有的柔媚多姿,谷距狭窄,谷底深渊,光线有强有弱,视域有宽有窄。游人进入谷内,步移景称,溪引人随,峰回路转,层层绝壁,似天门开合。走出峡谷,又豁然开朗,映山红、樱桃花漫山遍野,一年四季兰花飘香。从阳华庵到米汤溪,层层瀑布非常壮观,恰似十里画廊,幽静而美丽。“阳华庵”旁有小溪,高山流水,溪内有泉,大雨季节,溪水浑洪,但泉流则清,溪泉分明,原寺四周古木参天,幽静凉爽,风景宜人。清代诗人顾奎光这样描写“夸父山”:

连峰势辐辏,鼎峙互峥嵘。

鸟道云边转,僧龛石罅成。

谷中闻碓响,木末见樵行。

不厌看青翠,初冬风日晴。

海螺山

属夸父山群峰,是沅水流出沅陵入桃源的最后一山。相传张果佬在“撑锅崖”烹饭时,下河去摸螺丝做菜,他摸起一个螺丝放在岸上,突然闪电雷鸣,在浓烟中,见螺丝突然长得很高很大,欲要成仙。被海龙王发现,海龙王非常愤怒,他坚决不让比自己本事小得多的螺丝成仙,他使出全身功夫,用身体将螺丝缠住,自己想升天。这时在旁边的鳖王见海龙王缠住螺丝,它修炼千年准备成仙的机会眼看就要被海龙王争去,他就施出招数将螺丝和龙王致死化成石后,自己想乘机成仙。玉皇大帝见了此情此景大怒:在我的眼皮底下你们竟敢大闹天宫,一个也不让你们成仙,他施法又将鳖王致死化为岩石,海螺王和它身上的“龙王升天”及山下的鳖崖就这样形成了。

翁子洞·虎子矶·寡妇链

位于五强溪镇境内柳林汊对面,沅水北岸。过去,沅水险滩大多在沅陵境内,尤其是翁子洞、虎子矶一带最为险恶。虎子矶崇崖峭壁,兀立如削,自古以来为拉船纤工必经之道,既无攀援之处,又无钩挽之链,不知多少纤夫在此丧生。翁子洞是一条有水洞的险滩,滩虽不长,但弯中有险,稍不注意,就要掉下丧命。相传有一纤工,其父于此丧生,其子亦丧生于此,其妻名“滩姑”为了后代子孙,能够平安度过这里,含着泪水,四处化缘,筹集资金,千方百计用自己一辈子的心血换来的铜钱,请工匠在翁子洞的绝壁上凿了一条小路,打了一条铁链,当纤夫攀援这条铁链顺利爬过翁子洞虎子矶险滩时滩姑已离开人世,后人为怀念她,将此链叫做“寡妇链”。将牯子溪村改名“寡妇村”。如今险滩已变通途,“寡妇链”、“纤夫槽”、“峰窝岩”已成为见证船工、纤夫、寡妇们的血泪史的三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