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以辇1936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鹿境乡新南村,始祖吕青冈二十世孙。所任职务,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高中毕业,吕以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由于家中经济困难,他只拿了几件旧单衣和一包书籍就上路了。到了广州,省招办给了他一张到北京的火车票,光着脚进了北大,迈出了人生关键的一步。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在“黎曼曲面亚纯数值分布理论”和“复解析动力系统理论”等方面研究成果显著。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并曾在国内各高等学院及香港、英国等地高等学府讲学。他解决了代数体函数的Borel方向问题,1981年荣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号称“中国数学巨星之一”。

中文名

吕以辇

性别

出生日期

1936-10

籍贯

广东省海丰

民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广东省海丰县鹿境乡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获得荣誉

1981年荣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代表作品

黎曼曲面

父亲

吕君迎

母亲

蔡双

立志报国 遂愿北大

吕以辇1936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他的父亲吕君迎一生务农,勤劳忠厚,母亲蔡双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他还有三个弟弟。虽然家中生活困难,父母亲仍尽力供孩子们上学读书。吕以辇自幼聪敏孝道,很听父母教诲,立志读书成才。他常对父母、乡亲、同学说,我要努力学习,为父母、为家乡、为我们的国家争气、争光。吕以辇幼年一边在家乡新南小学读书,一边帮助父亲下地劳动。还经常帮助父母料理家务。1950年家乡解放后,他进入海丰一中(现彭湃中学)就读。他勤奋好学,尤其酷爱数学,而自学能力又极强,常以做数学难题为乐事,解答《数学通报》杂志中的征解问题,显露出极高的天赋,被同学们称为“神童”。

1956年高中毕业,吕以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由于家中经济困难,他只拿了几件旧单衣和一包书籍就上路了。到了广州,省招办给了他一张到北京的火车票,光着脚进了北大,迈出了人生关键的一步。入北京大学后,吕以辇选择了数学专业,编入二班,四年级分专门化时,按照他的志愿到了函数论班。这是北京大学第一届六年制班级。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特高,都怀有远大志向。吕以辇在北大六年的学习可用三句话来描述:勤以进之,苦以精之,谦以全之。他靠人民助学金生活。系里也给他一定照顾,安排一些暑期劳动,给一点生活补贴,以维持学业。

他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余不但刻苦学习完成作业,而且还和部分同学自发组织了讨论班,一起攻读更高深的数学基础理论。他阅读了大量数学书籍,培养了对数学的探索精神和理解能力。他的各科成绩均为优等。

名师扶持 勤学攀峰

严师出高徒。吕以辇的成功,离不开名师的扶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非常关心北大数学力学系的同学,入学不久,他就给一年级新生做报告,讲解做数学的方法和数学的广阔用场。华教授还特别关心函数论班的学习,几次给该班同学做学术报告,介绍函数论各研究方向概况以及有关研究成果,激励同学们的学习。1962年六月份毕业前夕,华教授主动邀请该班同学到数学所座谈。座谈时,华教授对他们的成绩表示满意,认为他们很有前途,并指出了进一步的努力方向。还说,希望他们能分配到数学所工作,为函数论研究做贡献,同学们都感到很受鼓舞。毕业时,由于吕以辇学习成绩优异,以及在讨论班上与做毕业论文时表现出的数学天赋,系里以“适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评语,于1962年9月份分配他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吕以辇的导师是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熊教授当时是函数论室主任。有熊教授的谆谆教导和严格要求,在周围良好的学术环境下,他的数学功底和理论基础更加深厚。在北大学习期间,熊教授曾多次到北大函数论班讲授有关函数论的研究成果,指导他们的学习,因而熊教授对吕以辇早有了解,认为他有研究前途,适合到数学所工作。到数学研究所后,熊教授指导他立即开展黎曼曲面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这在当时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这样,吕以辇就开始了他辉煌壮丽的科研生涯。

经过“文化大革命”,科研秩序开始恢复以后,国家开始重视基础数学的研究。1975年,吕以辇又回到基础数学领域,从事函数论的研究。时间上耽误了几年,国外的数学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我们落下了一大截。但回到老本行,他如鱼得水,数学才能得以施展。研究工作很快赶上国际潮流,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不断登上新的科研高峰。他在1978年3月被聘为助理研究员。紧接着,1981年1月被聘为副研究员。1985年4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被聘为研究员(教授)。1986年7月,当上博士生导师。1992年10月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以此表彰他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身处逆境 不懈追求

1964年秋,他同数学所大队人马到东北的吉林省梨树县参加“四清”工作。刚下去不久,他就感到剧烈胃痛,但仍坚持工作,结果胃穿孔。在一个冰冻的夜晚,在领导与当地大夫的陪同下,他被用拖拉机火速送往四平市人民医院。这时,医院早已接到通知,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并调集其他医院专家。他们一进医院,即紧急处置,做了胃临时修补手术(半年后又在北京做了胃切除手术,保住了一条命)。这事在东北惊动了四平市委,还惊动了当时的吉林省委书记吴德。回北京时,数学所领导前往火车站迎接。在家养病时,所里多位领导均关怀和慰问。特别是,熊庆来教授不顾年高力衰、身体行动不便,仍亲自到家中看望他、安慰他。

此后,吕以辇以坚韧顽强的毅力,在战胜病魔的同时,刻苦攻读,钻研业务。不久即在黎曼曲面的研究上,取得了成果,写出了两篇论文。熊庆来老师非常满意,却又犯了难,苦于在国内找不到审阅者,决定到国外联系投稿。正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时,“文革”开始了。

吕以辇的科研之路很不平坦。“文革”期间,抽象数学研究停止了,在联系实际的大潮下,中科院数学所办起了工厂,研制台式计算机。吕以辇是其中的主要骨干成员,他动手能力很强,在电子技术方面也显示出优秀的才能。他们白手起家,在一个全新的领域里,一切从头开始,靠科研实力和拼搏精神,成功地研制出长城203高级台式计算机。此举引起国内外的注意,当时《纽约时报》等多家报刊都做了报道。在中科院院长方毅的批示和过问下,加紧生产,以供给国家气象局和国家地震局等有关单位使用。这一成果开创了我国台式计算机研制的先河。

吕以辇与他的大学同学张学莲于1962年结婚,张学莲是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教授、副系主任,现已退休。他们有一儿一女,吕教授夫妻俩要求严格,将他们培养成人。女儿吕锦燕在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读生物统计,获硕士学位,在美国富国银行工作;儿子吕锦山毕业于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在兴业证券公司一工作。

吕以辇为人忠厚老实,结友真心,乐于助人。他经常说,一个人幸福算不了什么,只有大家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吕以辇所在的北大数学专业62届函数论班的同学中,当年有一半到了数学所或留在北大。北大与中科院紧邻,来往十分密切。他们一起搞讨论班,共同研究数学,攻克难题,在事业上是同行、在生活中是好朋友。他们中绝大多数一生从事函数论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本单位和其它学术机构担任着各类职务,在国内外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们师从我国老一辈的最著名的数学家,又培养出一批很有成就的年青数学家,提高了我国数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也在数学发展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情牵故土 涌报桑梓

吕以辇对家乡广东海丰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关心广东的数学发展和教育事业,每年都抽出时间到中山大学讲学。他对在广东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年轻同乡后学杨必成的成长非常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吕以辇用通信方式与正在读大学的杨必成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勉励他钻研好基础数学理论。在杨必成毕业参加工作后,吕以辇每次去广州讲学都要跟他见面,悉心给予专业的具体指导,谆谆告诫他一定要把基础夯实。杨必成曾把他初期学写的一篇论文,寄北京向吕老师请教,吕老师高兴地作了修改并推荐至全国性数学期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他的帮助和扶持,对于杨必成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真是我们家乡两位著名数学家交往的一段佳话。吕以辇教授和在京的不少同乡校友有真挚的友谊。

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同乡校友们加强联系,互相帮助,共同关心家乡建设,吕以辇和—些在京海丰校友多方联络,发起成立海丰中学北京校友联谊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筹备,联谊会于1989年春成立,他开始被选为副会长,后来又被推举为会长,直至1994年,因病重辞去会长职务。在任会长的约3年期间,联谊会在他带领下组织了许多次生动活泼的联谊活动,请家乡领导来给老乡们介绍家乡的建设情况。每逢春节,他和—些联谊会的骨干到在京同乡中年迈或生病的老革命、老专家、老干部家中去拜年、慰问,他还曾代表联谊会回家乡参加重要的庆典活动,了解家乡的建设情况,回来后向大家报告,发动大家捐款支援龙津河的改造工程。作为一个担负国家重大研究任务的数学家,在百忙中,热心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十分难能可贵。他与广大在京校友和乡亲一起,努力为建设汕尾市、振兴海丰做贡献。他平易近人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献身科研 硕果累累

吕以辇一生主要从事数学研究工作,致力于单复变函数论和

复动力系统

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复解析动力系统》吕以辇 著,科学出版社

(1)解决关于代数体函数的Borel方向问题。这一问题是法国数学家Valiron于1938年提出的—个猜想:有穷级代数体函数存在Borel方向。猜想提出几十年来,经我国和外国的一些数学家研究,—直未得到解决。吕以辇解决了这一问题,证明了猜想的正确性。由此建立了代数体函数局部值分布理论的基础,同时也发展了覆盖曲面理论的方法。这是一项非常出色的工作,在1981年10月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此奖项由他一人获得。

(2)解决关于亚纯函数的 Nevanlinna方向问题。这是自Nevanlinna建立值布理论后,国内外函数论专家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在这方面吕以辇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理想的Nevanlinna方向的定义,并且证明了这种分布方向的存在性。同时建立了角域亚纯函数的第二基本定理。统一并发展了值分布理论中分布方向基础理论的研究。

《黎曼曲面》吕以辇 张学莲(以辇爱人) 著

(3)与Ahlfers两个基本定理有关的问题的研究结果。1935年Ahlfors获得第一次世界数学奖。其一是建立Ahlfors覆盖曲面论,但其中的覆盖曲面论基本定理的证明繁长,因此国际上一些数学家提出且一直致力于寻求简单地证明。吕以辇于1981年得到一个相当简单的证明。其二是Ahlfors建立了亚纯函数反函数黎曼曲面的直接超越奇点个数与函数增长级数关系的基本定理。此后,Valiron等一些数学家提出并开始研究,如何推广Ahlfors基本定理于代数体函数黎曼曲面的情况,这一问题载于日本岩波世界数学百科全书(中译本第809页),列为尚未解决的问题,吕以辇证明了推广的Ahlfors基本定理,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重要问题。

(4)关于紧带边黎曼曲面Hp空间方面的研究结果,主要证明了关于N类函数的Nevanlinna型的基本定理,它是这方面研究的基础。

(5)关于复解析动力系统的研究。和英国数学家I.N.Baker合作,发展和完善了亚纯函数动力系统理论。成为我国在这一新的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的现代数学分支学科的主要学术研究带头人。

《紧黎曼曲面引论》伍鸿熙 吕以辇 陈志华

(6)著作方面主要是几部现代数学从书:《紧黎曼曲面引论》、《黎曼曲面》和《复解析动力系统》,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吕以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专家,一生致力于单复变函数论和复动力系统的研究,为我国复变函数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学风严谨,作风踏实,深入细致,思想活跃,共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和专著三十多篇。他关于复动力系统的一系列成果引领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他的学术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他开创的一些研究方向被数学界关注。他的几部著作都是优秀的现代数学基础著作,深受欢迎,得到数学界的好评,对现代数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

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他关心青年数学家的成长,精心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被邀请到全国许多大学讲学,并多次在国家教委和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的青年数学研究者培训班上讲课,系统讲解代表体函数值分布论、黎曼曲面、复动力系统等。他为我国数学人才培养四处奔波,起到积极作用。他的成果与事迹先后刊登在《北京晚报》和《汕尾日报》上。吕以辇多次出席亚洲数学家大会并做学术报告,多次访问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并受英国著名数学家I.N.Baker的邀请,于1990年访问英国帝国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他们合作的论文为复动力系统的研究起到很好作用。在中科院数学所,吕以辇教授曾长期担任函数论研究室室主任,主持讨论班等学术研究工作。他还负责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及一些国际性学术会议,在我国单复变函数界学术组织工作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评审委员及数学天元基金领导小组成员,并任《数学进展》和《数学译林》常务编委。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解决了代数体函数的Borel方向问题,这一出色的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吕以辇不愧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以自己累累的硕果实现了早年立下的报国之志!

研教忘身 没而不朽

不幸的是,在吕以辇年富力强、其才能得以施展、期待为数学发展做更多工作的时候病倒了。由于长期劳累,吕以辇脑神经以及全身神经系统严重受损。一开始在看病的同时,他还照常工作,外出参加会议,四处讲学。但病情日益加重,便在家人、数学所领导及朋友的努力下,多方求医。先后到北大三院、北京医院、协和医院、宣武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等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虽经国内多位神经内科著名专家诊治,有时还请几位专家一起讨论会诊,终因病情复杂罕见,没能回转,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1995年8月14日他走完了平凡而辉煌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时年58岁。他的逝世是我国数学界的—个重大损失。  

获得荣誉

1981年荣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