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场河,俗称下河。黄海入海河流射阳河的支流。南起南通,北至盐城,长130km。串场河初为唐代修筑海堤时形成的复堆河,是盐文化的摇篮。从宋代开始,沿新修捍海堤(世称范公堤)一线有东台市的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5镇,盐城市大丰区的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5镇,因复堆河将这十大盐场串联起来,所以称串场河。

串场河以盐城为界,分南北两段,由海安县向北流经东台市富安、安丰、梁垛至何垛场,为南串场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经丁溪、草堰(盐城市大丰区)、白驹(盐城市大丰区)、刘庄(盐城市大丰区)、伍佑(盐城市亭湖区)、新兴(盐城市亭湖区)、庙湾(阜宁县),为北串场河。今天串场河全长170公里。在明末清初,东台诗人吴嘉纪,他的诗记述了里下河时代和历史的苦痛。

中文名

串场河

别名

下河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东台董永七仙女文化园

所属水系

黄海入海河流射阳河的支流

所属地区

江苏省东部滨海平原

类别

风景名胜

票价

免费

河长

176公里

河道走向

串场河在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东部。南起海安县西的通扬运河,北经富安、安丰、东台、刘庄、盐城、上冈至阜宁入射阳河。始建于唐大历元年(766),沿常丰堰(范公堤前身)西侧,南北延伸。南宋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史李庭芝重加修筑。明、清为串通淮南各盐场,屡次疏浚,至乾隆三年全线贯通。建国后多次裁弯拓浚。河长176公里,宽40~70米。沿途穿斗龙港、新洋港、黄沙港等,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调节河道和重要农副产品运输航道。

串场河南自海安县西老通扬运河口,过海安船闸,北经富安、东台、刘庄、盐城、上冈,至阜宁入射阳河,全长176公里。

主要支流

运盐河又名泰东河。在泰州市区东北部。南起泰州新通扬运河,经淤溪、溱潼、时堰、西溪至东台镇西南入串场河。明永乐二年(1404)开。明、清曾筑堤,后废。历经疏浚。50年代以起讫地命名。1982年拓浚淤溪段,河长60公里,宽60~90米。沿途与梓辛河、蚌蜒河交汇。排涝能力为50立方米/秒,可通航,是排洪、灌溉和航运河道。

河道形成

串场河是江苏沿海人工开凿的一项集水文化、海盐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工程。作为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串场河既是里下河的泄洪通道,同时也是一条古代的盐运河道。古串场河自唐代开河以后就肩负起海盐的运输任务,历代官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淮盐从这里运出。它是苏北东部地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苏北千年水利水运和厚重海盐文化的历史遗产。

古串场河因串通苏北沿海南、北各盐场,转运海盐至全国各地而得名。根据《东台市志》(1994年7月版)记载,串场河全长180公里,南与通扬运河相交、经东台向北至阜宁入射阳河。由于1958年开挖的通榆河在东台安丰镇的通榆村和富安镇的西场村两村边界处与串场河相交,富安镇境内的串场河河道功能被通榆河所替代,渐渐萎缩,失去原设计功能。2010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中,省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串场河在东台境内安时河南近2公里处,由原东南走向拐向西南走向,即从东台安丰镇境内的仇湖港进入海安县境内西串场河。新认定的串场河南起海安县海安镇新园村新通扬运河,北至阜宁县阜城镇,全长174公里。

串场河发端于修筑海堤。唐大历元年(766年),淮南节度使判官李承主持在楚州、扬州海滨创筑海塘,名捍海堰(一名常丰堰),北起盐城,南抵海陵,始有捍海堰旁的沟渠。宋天圣二年至六年(1024~1028年),泰州知州张纶从西溪(今东台市)盐官范仲淹议,于李堰西侧大规模重修捍海堰,后人称范公堤,形成断断续续的复堆河道。至和年间(1054~1056年),沈起又将范堤续修到吕四。南宋宁宗时(1190~1194年)又加疏通,统称运盐官河。明永乐九年(1411年)及天顺年间(1457~1464年)曾两次浚河修堤,明中叶以后,串场河一名始见于文献记载。清康熙、雍正时,先后挑浚丁溪至白驹、伍佑至泰(州)坝、盐城至便(卞)仓等河段。乾隆三年(1738年),又于盐城北开河120里,直达阜宁与射阳河相通,至此形成串通苏中沿海栟茶、角斜、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今阜宁)、天赐等15(后为36)个盐场的盐运河道。道光(1821~1850年)以后,因海岸东移,海远卤淡。民国时期,原苏中-苏北盐场相继废灶兴垦,串场河盐运衰落,河道疏于治理,以致淤浅、狭窄、多弯,仅通行小型船舶。

航道治理

串场河是航运、灌溉、排洪的综合性河流。建国后对河道进行清障扫床。1953年,在东台县南门老石拱桥河段清除了日军投降时抛下的37枚700磅至1500磅炸弹;1954年,疏浚安丰至海安11公里航道,共挖土27万余立方米。与此同时,还对东台、盐城市河碍航码头进行拆迁改造。1955年,疏浚上冈河段,打捞沉石近600块,拔除暗桩1000余根,清除坎埂71道,挖除浅滩淤沙1268.5立方米,共挖浚土方28万立方米。1955年,动员民工1.5万余人,开挖沿线长滩1500米,挖土28万立方米。1956年,为解决农村灌溉、排涝,对串场河自阜城射阳河以南至海安进行全线拓浚,并于阜宁以北接射阳河喻口,新开一条小中河,过阜宁腰闸与苏北灌溉总渠相接,使两河之水互相调剂。1961年6月,省交通厅以“苏4号”挖泥船,配泥驳25艘,疏浚刘庄、便仓浅段,挖土1.95万立方米。1963年7月,浚新兴场段,挖土2万立方米。1965年,盐城投资2万元,在刘庄段拓宽裁弯取直,挖土14055立方米。1972年冬,省交通厅拨款28万元,对新兴场1.8公里弯段裁直,挖土36万立方米,建桥1座。1973年冬,省交通厅拨款25万元,对东台海道桥3.%公里河段的6个连续弯道,裁弯取直,并改建海道桥1座。1977年,疏浚建湖县铁丝湾段河道。

1978年投资300万元,建成1座海安船闸,闸室长160米,宽12米,口门宽10米,门槛水深2.5米,设计年船舶通过能力为300万吨。同年,为接运徐州煤炭,又投资50万元,动员9000余名民工,全线拓浚小中河。至1979年竣工,挖浚土方82万立方米,河底宽25~27米,标高为-1.5~-2.0米,边坡为1∶2.5。1981年冬投资17.66万元,再浚建湖县铁丝湾航道,挖土6.53万立方米。1984年,机浚中陈庄至阜宁3000米河道。1985年,按六级航道标准,全面整治盐城市河,砌筑驳岸。至1987年,全河除海安至东台47公里有多处河床水深不足2米、底宽不足10米、只能单向通行小船外,自东台至盐城、阜宁129公里河段,水深2.5米,底宽20米,可达六级航道标准,惟全线尚有20处左右的弯道,最小曲度半径仅40米。

串场河全线共有桥梁24座,其中海安县境11座,有六里港桥、海隆桥、春风桥不符合六级航道桥梁标准;东台市境以北13座,其中伍佑桥、盐城解放桥、西门桥、工农桥净跨为16米。全线共有过河线缆39处、航标16座。

串场河航道属淮河流域里下河水系,为苏中滨海平原南北纵向干线航道,南接老通扬运河达南通港入长江,北通射阳河及苏北灌溉总渠,西与泰东线、高东线、兴东线、盐宝线、盐邵线相连,为盐城水上运输的纽带,承担盐城市水上运输进出口总量40%左右。据三玎观测点统计,1987年船舶通过量为12.57万艘、505.65万总吨,其中重载为7.75万艘、312.22万吨;海安船闸统计,年船舶通过量为12.11万艘、401.31万总吨,其中重载为9.22万艘、278.20万吨,主要运输物资出口有粮食、棉花、食盐以及农副产品等,进口有煤炭、石油、矿建材料、日用工业品等。

串场河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境内,始建于唐大历元年(766),南宋咸淳五年(1269)、明隆庆年间(1567~1572)重加疏浚、改建而成。以其贯通淮南诸盐场而得名。

1958年后曾沿串场河东侧新挖(南)通(赣)榆运河与之平行,兼作输水和航运之用。

串场河图册

历史沿革

唐大历二年(767年),黜陟使李承任淮南节度判官时亲率民众在海陵以北沙坝上,兴筑一条长约142公里的捍海堰,该堰保护了堤西农田,百姓称之为“常丰堰”,又叫“李堤”。

因筑堤取土而挖成的河流,就是串场河最初的复堆河。

后常丰堰年久失修,渐失挡潮功用。

北宋天圣初年间,范仲淹在其基础上,筑成捍海堰(后称范公堤),“农子盐课,皆受其利”。

境内各盐场为了运盐方便,先后都沿范公堤一线而建,复堆河则以范公堤为屏障,串通东台市境内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盐城市境内的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等13个盐场,因此,又叫“串场河”。

盐城城市防洪串场河闸站高清组图

该河因盐运分司设在东台,故以东台海道口为界,分南北两段,由海安县向北流经东台市境内富安、安丰、梁垛至何垛场海道口,为南串场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经盐城市境内丁溪、草堰、白驹、刘庄、伍佑、盐城至新兴、庙湾,为北串场河。

从阜宁至上冈,串场河沿岸的范公堤在其西岸,上冈至东台段范公堤在其东岸。

追溯历史,秦末汉初,先民们便懂得“煮盐兴利、穿渠通运”,将盐变为商品,并开河道运盐。唐宋时期,两淮盐业持续稳定发展,“天下之赋,以东南盐利为最”。有“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仅淮南盐场,煮盐即达45万石。元明时期,淮盐年产量高达380万担。“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把大批的烧盐运往外地,短途肩挑车拉,长途最佳运输方式便是船运。

明永乐九年(1411年)及天顺元年(1457年),两次浚河修堤;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挑浚丁溪至白驹段37里;康熙三十七、三十八年及四十四年(1698年、1699年、1705年),挑浚伍佑场至泰州坝240里;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疏浚安丰段;雍正二年及七年(1704年、1729年)挑浚便仓至盐城东门闸43.6里;乾隆三年(1738年),疏浚盐城至射阳河110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浚富安、安丰、梁垛三场附近河段;嘉庆十八年(1813年)挑浚草堰南闸至海道口段27.5公里。至此,从富安向北至庙湾的15个盐场得以全线串通,各盐场的商品由串场河便利运出,向北经射阳河入京杭运河可达京城,向南可经泰州入长江运往全国各地。

形成与演变历程

串场河是纵贯里下河南北的引水泄洪通道和水运大动脉(盐河),是盐文化的摇篮。该河从筑堤取土的土塘到全线贯通,历时500多年,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串场河发端于修筑海堤。唐大历元年(766),淮南黜陟使李承主持在楚州、扬州海滨施筑海塘,名捍海堰(又名常丰堰),北起阜宁沟墩,南抵海陵新城(大丰刘庄),长71公里。南唐李升、北宋开宝九年(976)王文佑加修常丰堰到小淘浦(今东台安丰)。至此,有了捍海堰堤脚下的沟渠,即取土区一段段不连通的“堆河”。

第二阶段:

宋天圣二年至六年(1024—1028),泰州西溪(今东台市西溪景区)范仲淹发起修筑捍海堰,北起海陵新城,南至东台富安,筑堤长71.5公里,后人称范公堤。堤脚下形成断断续续的复堆河道。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连贯通、泰、楚三州的捍海堰筑通,统称范公堤。光宗至宁宗期间(1190—1194),又对复堆河加以疏通。

第三阶段:

随着盐业的发展,从宋朝起,开始有意识地开挖连通串场河,有具体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南宋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利用范公堤下的复堆河,开浚串场河南段(东台海道口以南),使得各场盐河相通。后又陆续开通了北段串场河,将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13个大盐场串联起来,方便了淮盐的集散交易。从此,这条复堆河有了自己传奇的名字,叫串场河。因为是官方开凿的河道,所以也叫官河、盐河。

据1998年版《东台市水利志》记载,元明清时期曾12次组织串场河疏浚。明洪武元年(1368)泰州盐运分司设在东台,故以东台海道口为界,串场河又分南北两段,由海安向北流经富安、安丰、梁垛至何垛场,为南串场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经丁溪、小海、草堰、白驹、刘庄、伍佑、盐城至新兴、庙湾,为北串场河。从阜宁至上冈,串场河沿岸的范公堤在其西岸,上冈至东台段范公堤在其东岸。至乾隆三年(1738),串场河形成串通栟茶、角斜、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天赐15个盐场的盐运河道。这些盐场的驻地多半发展成为集镇或村庄,如今天东台市的富安、安丰、梁垛、东台、西溪等镇(区)都是由盐场演变发展而来。道光以后,因海岸东移,海远卤淡。民国时期,原苏北盐场相继废灶兴垦,串场河盐运衰落,河道疏于治理,以致淤浅、狭窄、多弯,仅通行小型船舶。

串场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自汉代以来,里下河地区就开启了河道运盐的历程。自唐代开河以后,古串场河就肩负起海盐的运输任务,历代官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淮盐,正是从这里运出。串场河是苏北沿海人工开凿的一项集水文化、海盐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伟大工程,是大地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条承载千年水利水运和厚重海盐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河道沿线的东台各古盐场,目前已发展为重要集镇,其中曾经的海盐重镇西溪,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安丰、富安盐场均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意义

串场河高清组图

古代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什么那么重视兴修河道,随时确保串场河通畅无阻?那是因为这条古老的河道承载着历代官府衙门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淮盐。

淮盐的主产地在南北范公堤、串场河一线。

没有这些盐场的丰产,淮盐课税收入就无法保障官府。古人云:“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

以清顺治十年为例,全国税课入库212.8万两,而两淮盐税入库就达119.7万两,占全国盐税的56.3%,康熙三年,两淮盐税占全国税课的64.5%,就是到嘉庆八年,淮盐课税仍占全国的40.8%。

串场河高清组图

由此可见,串场河沿线的淮盐产区在全国的位置是多么重要。

难怪历朝地方官员和盐政官吏为了保住顶戴花翎,不断创造政迹,始终把串场河及运盐灶河的修浚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

在盐城,浪漫的艺术家讴歌串场河是母亲之河,串场河水就像母亲甘甜的乳汁浇灌着河道两岸的良田和稼禾;漂泊四海的商家赞美串场河为苏中盐城地区里下河地区的“水上走廊”,在陆上交通欠发达的时候,她确实发挥了通航水上运输的特殊功能;一些偏执的史学家还诅咒串场河是榨干了历代盐灶民血汁的“穿肠之河”,在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下,盐城的盐民们用瘦弱之躯生产出白花花的淮盐,源源不断地运出去,换成白花花的银两,流进了盐商、官吏、把头的腰包,而过去盐城地区的盐灶民自己只能听着串场河无奈的涛声,以泪洗面,哭断寸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