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野菊(Chrysanthemum zawadskii Herbich)别名:山菊、西伯利亚菊。生于草原及林间草地、林下和溪边,海拔850-1800米。

中文名

紫花野菊

亚科

管状花亚科

拉丁学名

Dendranthema zawadskii(Herd.)Tzvel

二名法

Dendranthema zawadskii

植物界

春黄菊族

亚族

菊亚族 Chrysantheminae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桔梗目

菊科

别名

山菊

菊属

紫花野菊

命名者及年代

Herbich

分布区域

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及蒙古,前苏联,欧洲

入药

头状花序入蒙药

采集加工

夏、秋季花盛开时采摘花序,除去杂质,阴干备用

性味功能

味微苦,性平,钝、柔。杀“粘”,清热解毒,燥脓消肿

主治

瘟热,毒热,感冒发热,脓疮

用量用法

入丸散或汤剂

红花系

菊组

形态特征

紫花野菊

紫花野菊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有地下匍匐茎。茎直立,分枝斜升,开展,但通常仅上部有少数伞房状花序分枝,或几不分枝。全部茎枝中下部紫红色,有稀疏短柔毛,上部及接花序处的毛稍多,或全部几无毛至光滑。中下部茎叶卵形、宽卵形、宽卵状三角形或几菱形,长1.5-4厘米,宽1-3.5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几全裂,侧裂片2-3对;二回为深裂或半裂。二回裂片三角形或斜三角形,宽达3毫米,顶端短尖。上部茎叶小,长椭圆形,羽状深裂,或宽线形而不裂。中下部茎叶有长1-4厘米的叶柄。全部叶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有稀疏的短柔毛至无毛。头状花序直径1.5-4.5厘米,通常2一5个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极少单生。总苞浅碟状。总苞片4层;外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5-8 毫米,顶端圆形,膜质扩大;中内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7毫米。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膜质,仅外层外面有稀疏短柔毛,中外层几无毛。舌状花白色或紫红色,舌片长10-20毫米,顶端全缘或微凹。瘦果长1.8毫米。花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林缘、林下或山顶。

分布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及安徽等地。生于草原及林间草地、林下和溪边,海拔850-1800米。苏联、蒙古及欧洲也有分布。兴安北部、兴安南部、阴山。我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浙江、安徽。朝鲜、蒙古、苏联。产自呼伦贝尔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大青山、乌拉山,产量较少。

栽培技术

1.选地施肥:以选用肥沃的沙壤土为好。播种前或移栽前,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2.繁殖方法:菊花脑以扦插繁殖为好,其方法是:在5--6月份,选取长约5--6cm的嫩梢,摘去茎部2--3叶,把嫩梢扦插于苗床,深度为嫩梢长度的1/2。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喷施新高脂膜,减少水分蒸发,防病菌侵染,并用遮阳网遮荫,半个月左右成活。

3.田间管理:定植时结合浇定根水施一次稀薄人畜粪,每667平方米约1500kg,以利成活。每采收一次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每次追施腐熟人畜粪2000kg左右。如果实行多年生栽培,在地上部茎叶完全干枯后,于霜冻前割去茎秆,重施一次过冬肥,培土5cm左右,有利于安全越冬和早春萌发。施肥配合使用光合营养膜肥(光肥),提升光合作用产能营养物质和叶绿素、高级环保型植物增肥、增产、增色、叶片肥厚、干茎强壮的复合药膜。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兼容常规肥料、养料供给植物生长发育至极限。一次使用全年受益。其次做好中耕除草,还应注意病虫害防治,菊花脑很少发生病虫害,但要经常使用植物细胞免疫因子,提升植物抗逆性,可使病毒DNA断裂凋亡。强大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和活性细胞介素,抑制残余病毒复制,促进植物正能量生态生长。以寄主植物抗病机理及利用病菌毒性变异原理,控制植物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繁衍。

4.留种:留种用的菊花脑植株,夏季过后不要采收,任其自然生长,并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以利开花结籽。12月种子成熟后,剪下花头,晾干,搓出种子,采种后的老茬留在田里,翌年3月又可采收嫩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