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野河,黄河中游支流,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巴定沟,流向东南,经伊金霍洛旗和陕西省府谷县境,于神木县沙峁头村注入黄河,干流长242公里,流域面积8706平方公里。窟野河水系结构简单,两岸支流短小,较大支流有21条,东北岸有较大支流9条,主要有:乌兰木伦河、悖牛川河等。窟野河灌溉历史悠久,在窟野河流域修筑了许多工程,灌溉两岸土地。窟野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洪枯流量的变幅也很大,洪灾较为频发。

中文名

窟野河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巴定沟

流经区域

内蒙

流域面积

8706万平方千米(1958年)

主要支流

乌兰木伦河、悖牛川河等

所属水系

黄河中游支流

干流长

242公里

发源地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巴定沟

干流概况

窟野河,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南部伊克昭盟沙漠地区,称乌兰木伦河,最大支流悖牛川河源于伊克昭盟东胜县内,两河在陕西神木县城以北的房子塔相汇合,以下称为窟野河。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于神木县沙峁头村注入黄河。全河长242.0公里,流域面积8706.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3.44‰。陕西境内河长159.0公里,流域面积4865.7平方公里,河道比降4.28‰。

乌兰木伦河,发源于伊金霍洛旗合同庙乡杨家壕北山顶,流向东南至鸟兰木伦庙进入陕西省境内。河源以下至4公里左右为干河,其余长年有清水。乌兰木伦河流域上游由闭流区逐渐向外流区发展。全长132.5公里(一说主河道长103.5公里),流域面积为3837.27平方公里(一说8770平方公里)。陕西境内河长36.5公里,流域面积77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3.35‰。多年平均径流量15040万立方米,基流量8770万立方米,平均流量4.77秒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为1970秒立方米〔1985年8月5日。伊盟水文站调查值)。年输沙量2343万吨。

乌兰木伦河流至石圪台进入神木县境。流经大柳塔、孙家岔,房子塔,在房子塔纳悖牛河,两河在房子塔相汇,以下称窟野河,流经神林县城、沙峁、贺家川,至神木县境南沙峁头村入黄河。全长221公里,神木县境流长159公里,县境流域面积包括大柳塔、中鸡、孙家岔、麻家塔、永兴、店塔、城关、西沟、栏杆堡、解家堡、瓦罗、太和寨、沙峁、贺家川等17个乡镇,496个村庄,计3867.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1.2%。全河比降3.44‰,牛川至河口段4.28‰,牛川以上2.43‰。

神木以上河谷开阔,漫滩及一级阶地较发育,滩面较平,宽100~200米;下游多呈深切峡谷。沙峁头至神木段,岩岸、土岸相间,河床为泥沙及碎砾质为主。河床较平缓,河谷宽缓而曲折。高家塔(上)、吕家崖、张家塔、高家塔(下)等处发育有较大的曲流,岩岸断续出现。

窟野河

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自北而南,有悖牛川,考考乌素沟、常家沟、黄羊城沟、永兴沟、芦草沟(麻家塔沟)、城西沟、呼家圪台沟、阳崖沟岔河、大路沟、解家堡沟、河津寺沟、燕岔沟、牛栏沟、清水坪沟、王家沟、贾家沟、温家川等。

乌兰木伦河较大的支流有两条:

石灰沟,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327.2平方公里,河道比降8.81‰;

朱盖沟,河长29公里,流域面积177.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8.57‰。

悖牛川,发源于准格尔旗铧尖乡神山豁子与东胜市塔拉壕乡交界处的神山豁子。向东南流至头道柳与暖水川汇合后,流向转为西南至沙家塔出境。出境后与乌兰水伦河汇合后称窟野河。悖牛川流域为丘陵沟壑区,具有洪峰大、径流模数大的特点。悖牛川主河道长72.3公里,全长87.5公里,流域面积1567平方公里,陕西境内河长36.7公里,流域面积721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3.61‰。多年平均径流量153630万立方米。基流量4608万立方米,平均流量4.87秒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5570秒立方米。年输沙量2057万吨。

悖牛川较大的支流有两条:

郁河长,21.0公里,流域面积147.8平方公里;

大板兔川长,29.05公里,流域面积238.3平方公里,河道比降8.24‰。

流域概况

窟野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神木县城以上为沙丘和流沙覆盖区,地处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地面平坦,起伏不大。神木县城以下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覆盖,地面破碎,为沟谷纵模的梁峁地形,植被缺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河口段为土石山区,河流切割基岩,坡陡岸高,支流短少。

河谷中一般有三级阶地,一级阶地高出河床1~5米,为冲积沙、沙质粘土组成的堆积阶地;二级阶地高出河床10~20米,为基座阶地,残存于局部地方;三级阶地高出河床40~50米,为剥蚀阶地。

全河河道平均比降3.44‰,其中房子塔到河口段的比降为4.28‰,乌兰木伦河的平均比降为2.83‰,悖牛川河道平均比降2.43‰。根据河道特征,可把窟野河分为三段:

房子塔—神木段,河谷宽广,河床以碎砾泥沙为主,缺乏岩岸,平均10.46公里河长有一处浅滩。

神木—沙头上段,河床较平坦宽展,以泥沙质为主,岩岸与土岸相间,沿岸平地较多,平均4.32公里河长有险滩一处。

沙头上—沙峁头段,河床平缓,为泥沙质及碎砾组成,曲折多弯,滩险较多,平均1.73公里河长有险滩一处。

窟野河水系结构简单,干流略呈“丫”字型,其中窟野河为直线型河流,两岸支流短小,最长支流不足42公里。西南岸有较大支流12条,东北岸有较大支流9条,略为不对称。

水文特征

年径流量

窟野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7.59亿立米,约占全省年径流总量的1.72%,年平均径流深88.7毫米,年均流量24.1立米/秒(温家川站)。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约占径流总量的70.3%(温家川站),地下水补给占年径流总量的29.7%。

空间分布

由于流域内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径流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神木以上集水面积占全流域的84%,而年径流量占72%,神木—温家川区间集水面积占15.6%,而年径流量却占28%。从径流模数看,神木以上为2.49升/秒·平方公里,神木以下区间为4.35升/秒·平方公里。从房子塔到入黄河口,径流深在100毫米以上,最多可达150毫米,为陕西关中平原以北地区径流深值最高的地区。可见窟野河的径流主要来自中、下游,这与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及暴雨中心有关。

牛川径流量较乌兰木伦河丰富。乌兰木伦河集水面积占流域的44.3%,径流量只占24%,牛川集水面积占17.7%,径流量却占到12.0%。从径流模数看,乌兰木伦河为1.47升/秒·平方公里,牛川为1.84升/秒·平方公里。

径流变化特征

窟野河径流一般以夏季最大,秋季略大于春季,以冬季最小。房子塔以下夏季径流占年径流的36.6%~38.7%,秋季占28%,春季占24%,冬季占11%。悖牛川径流分配最不均匀,夏季占52%,冬季只占3.7%。乌兰木伦河径流分配较均匀,夏季占32.8%,秋季占29.7%,春季占30.0%,冬季也占7%,这与沙地的调节作用有关。

窟野河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其原因在于地处暴雨中心,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因此径流的年际变化也大。径流的变差系数Cv值0.40~0.45,最大年与最小年的比值一般在3~5之间,最大年变率为1.63~1.84,最小年变率为0.38~0.48。据温家川站19年实测资料统计,有4年为丰水年,5年为平水年,10年为枯水年。1955~1958年、1962~1963年连续4年、2年出现枯水年群,都不仅说明窟野河径流的年际变化大,而且径流量偏枯。

窟野河洪枯流量的变幅也很大。神木站枯水只有0.4立方米/秒,1959年8月3—4日,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9800立方米/秒,1976年8月2日,神木站流量为13800立米/秒。从洪峰流量的年变幅看,王道恒塔站1961年最大洪峰流量8440立方米/秒,1965年仅有41.8立方米/秒,相差200多倍。1977年7月23日~25日,神木普降特大暴雨,高家堡、沙峁等地24小时降水量达400多毫米,山洪暴发,造成公路、电讯、广播大部中断,破坏榆府公路71公里,水淹推漫农田面积达40.6万亩。

泥沙及冰情

窟野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各测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30~180公斤/立方米,温家川站实测最大日含沙量达1700公斤/立方米(1958年7月10日)。温家川站多年平均输沙量1.333亿吨,占黄河陕县站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的8.3%,相当于陕西省多年平均输沙量的14.3%。泥沙含量的总趋势是自上游向下游增加。王道恒塔站以上输沙模数为8800吨/平方公里·年,到温家川出口站达16000吨/平方公里·年,其中王—神间为12381吨/平方公里·年,神—温间猛增至45286吨/平方公里·年。所以窟野河下游成为陕西省及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窟野河泥沙的季节变化相当极端。温家川站6~9月输沙量占年输沙总量的98.4%,1954年7月12日,一天的输沙量达1.12亿吨,占该河该年输沙量的41%,而12月~2月,河流输沙量为0.1%。

窟野河主流位于北纬38°22′~39°30′,每年都有较长时间的封冻期。神木站平均开始结冰日期10月31日,封冻日期11月31日,解冻日期3月5日,结冰时间长达64天,最大冰厚有0.88米。

开发利用

窟野河上游段伊旗曾在乌兰木伦修建水库。因盲目上马导致报废。水库位于西乌兰木伦河与包西公路相交点的上游3千米处。河两岸多是沙地,因旱而农耕收成低。为改变生产条件。旗政府决定在此修一中型水库。1958年5月,内蒙古水利学校部分师生来此初测。9月份,伊盟水利队进行复测,制定修筑水库分期施工方案。10月1日动工,到1959年3月开始蓄水,并小量的投入灌溉,5月10日第一期计划工程竣工。9月23日二期工程继开。到1961年7月中旬,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只有溢洪道建筑物、滚水坝、出口射水台和一些护砌工程未完。水库设计总容量22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100万立方米,坝长380米,高27米。挖引水干渠2条,长1.5公里,国家投资129万元,可浇地6万亩。放养鱼苗5万尾。七月中旬连降大雨,到22日,山洪涌满水库。从溢洪道土堰漫顶而决口。继而冲毁大坝38米长。库中水全跑光。再未修复。

早在明代,神木县在窟野河流域修筑了贺家渠,引泗支河水灌溉神木县呼家圪台、贺家坡620亩土地。在清代,又修筑了温家渠,灌溉温家川、贺家川等土地573亩。

解放后,在窟野河上进行了大量水利工程建设,改造了老灌溉渠道,使沿河川道土地灌溉面积达到7.5万亩。

一云渠,长25公里多,在神木县城上游王渠引窟野河水,止于郭家塔,灌溉两岸土地。

二云渠,长36公里多,从杨家坪以下引窟野河水,此灌渠一直延伸到窟野河入黄河口,灌溉两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