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 (Sauvage et Dabry de Thiersant, 1874),属鲤形目,鲤科吻鮈属的一种鱼类。分布在长江下游。在江河的底层生活,主食水生昆虫。个体不大,数量较少。头长小于体高。口呈深孤形。须1对。鳃耙17-21。背鳍最长鳍条显著大于头长。胸鳍末端到达或超过腹鳍起点。

中文名

长鳍吻鮈

别名

洋鱼

吻鮈属

鲤形目

动物界

鲤科

脊索动物门

辐鳍鱼纲

命名者及年代

Sauvage et Dabry,1874

长鳍吻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在长江上游水系

亚门

脊索动物亚门

亚纲

辐鳍亚纲

亚目

鲤亚目

亚科

鮈亚科

拉丁学名

Rhinogobio ventralis

分类

属于淡水鱼。

识别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腹部圆,头较短,略呈锥形。吻向前突出,末端圆钝。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厚,无乳突,唇后沟中断,其间相距较宽。口角须1对,短小,萁长度稍比眼大。眼小,位于头侧上方,距鳃盖后缘较距吻端为近,眼间较宽,稍隆起。鼻孔稍近眼前缘。鳃膜连于鳃峡。鳃耙短小,排列稀疏。下咽齿主行前3枚齿末端稍呈钩状,其余末端圆钝。背鳍稍长,无硬刺,外缘显著内凹,第一根分枝鳍条显著延长,其长度大于头长,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短。胸鳍长,外缘内凹,呈镰刀状,后伸可达或超过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后,约与背鳍第二根分枝鳍条相对,后伸其末端远超过肛门而达到臀鳍起点。臀鳍外缘内凹,其起点距腹鳍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深叉形,上、下叶等长,末端尖。尾柄长,侧扁。肛门距臀鳍起点较近。鳞片较小,胸部鳞片显著变小。侧线完全,较平直。体背部深灰色,略带浅棕色,腹部白色。背鳍和尾鳍为灰黑色。胸鳍、腹鳍和臀鳍淡黄色。

生活习性

喜生活于河流底层,是一种小型鱼类。在长江干流和岷江支流的数量较多,在一些江段常形成渔业。生长较慢。主要摄取底栖动物为食,如摇蚁幼虫和水生昆虫的幼虫以及藻类等。

目前情况

长鳍吻鮈的体质量与体长的关系式为W=8×10-6L3.1577;用Shepherd技术拟合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L∞=530.5mm,K=0.21a-1,t0=-0.5a;根据Pauly经验公式得出自然死亡系数M=0.24,以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估算总死亡系数Z=2.67,捕捞死亡系数F=2.43;种群补充模式表明,长鳍吻鮈每年5—9月为主要补充期,开发率E=91.2%,长鳍吻鮈处于资源过度利用状态。

保护级别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