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状驼绒藜属于驼绒藜属,分布中国于甘肃与青海境内的祁连山西段高山山地。

中文名

垫状驼绒藜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亦称中央胎座目(Centrospermae)。

植物界

滨藜族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亚纲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

拉丁学名

Krascheninnikovia compacta

藜科(Chenopodiaceae)

亚科

2003年发表的APG II系统主张取消藜科,将藜科的种类并到苋科,成苋科的一个亚科(藜亚科)。

驼绒藜属(Ceratoides)

垫状驼绒藜

命名者及年代

(Losina-Losinskaja) Grubov

分布区域

甘肃,青海,新疆,西藏

形态特征

植株矮小,垫状,高10-25厘米,具密集的分枝;老枝较短,粗壮,密被残存的黑色叶柄,一年生枝长1.5-3-(5)厘米。叶小,密集,叶片椭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约1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圆形,基部渐狭,边缘向背部卷折;叶柄几与叶片等长,扩大下陷呈舟状,抱茎;后期叶片从叶柄上端脱落,柄下部宿存。雄花序短而紧密,头状。雌花管矩圆形,长约0.5厘米,上端具两个大而宽的兔耳状裂片,其长几与管长相等或较管稍长,先端圆形,向下渐狭,平展,果时管外被短毛。果椭圆形,被毛。花果期6-8月。

植株矮小,是高寒超旱生垫状小灌木,为高寒荒漠及高寒荒漠草原的建群种。分布区较狭窄,在新疆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的高原海拔4000~4500米砂质,砂砾质的高山寒漠土、常有盐分的山坡生长。抗寒、耐旱,根系发达,枝条极短,枝叶被灰绿色绒毛。叶小而厚,伏于地表,形成适应高寒、干旱的生态型。与其共建种有丛生禾草、小莎草如紫花针茅、西藏早熟禾等。

垫状驼绒藜是在强度大陆性寒旱生境下形成的一种低矮的寒早生小半灌木。分布生境为

严寒

干旱

的高寒荒漠地带,土壤贫瘠,环境条件恶劣。为适应严酷的环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特殊的斑状垫形体。垫状驼绒藜在西藏分布面积最大,比较集中地分布于羌塘高原西部,北部,是邦达错,喀拉昆仑山以北、舒木拉岭以东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的优势植物。占据海拔5000(4800)一5500m的湖盆,宽谷,平缓山坡和山丘顶部,常形成以垫状驼绒藜为主或者为单纯的垫状驼绒藜群落。垫型体直径约20—40cm,高8—10cm,叶片小而质厚,植物体密被灰绿色的绒毛,使整个群落景观呈褐黄景象。群落盖度极为稀疏,多在10%以下,有时甚至只有1—3%,伴生植物也较单纯,多为高寒种类。在祁连山西段山地海拔3800—4300m的高山带,垫状驼绒藜常与青藏苔草(Carexsabulosa),蓍状亚菊(Ajaniaachilleoides)、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multifida)、高山紫菀(Asteraipi-nus)等植物组成群落、群落结构简单,植物生长稀疏,总盖度一般在10—20%,高度在lOcm以下。平均每公顷产鲜草480kg。在昆仑山海拔4800—5500m内部山原的各大河源头、湖盆碎石滩以及一些砾质化极强的山坡、谷地、垫状驼绒藜与藏亚菊(Ajaniatib-etica)呈片状零星分布,盖度在5—18%之间,高度5—7cm,每公顷产鲜草180——270kg。垫状驼绒藜在年平均气温-8—10℃,月均温在0℃以上2—3个月,全年不存在无霜期,年降水量在20—100mm的地区能正常生长发育,可见它的耐寒性和耐早性是很强的。垫状驼绒藜极耐土壤瘠薄,一般地生长在高山寒漠土和高山荒漠化草原上,土壤常含有盐分,土体中与地表常覆盖大小木一的砾石与岩石风化碎石片,土层厚度一般在15—30cm之间,pH8.1,有机质含量0.63—1.84%。垫状驼绒藜的地上部分生长极为缓慢,株形低矮,而其地下部分却十分发达,不仅有明显的主根,而且有发达的侧根。根颈甚发达,分枝多,抗风沙力强。垫状驼绒藜具有较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当气候不利于完成整个发育周期时,仍能凭借株的分蘖形成新的株体,垫状驼绒藜一般在5月上旬返青,生长期约3—4个月。[1]

生长环境

本种为高海拔地区的垫状灌丛,通常生于海拔3500-5000米地带的山坡或砾石地区。

分布范围

主要产于我国甘肃(祁连山)、青海、新疆和西藏。帕米尔东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我国昆仑山区。

主要价值

山羊、牦牛较喜食、马、驴少食。适口性好,也是其他高寒地区野生动物采食牧草,对保持高寒地区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