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祠位于河南焦作市恩村,是目前全国仅存的纪念柳下惠的祠堂,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0年),位于恩村一街东头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坐北向南,面临恩村大街,东傍石河,后抵恩村古老的十里狼牙沟,占地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

中文名

和圣祠

景点类别

历史遗迹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河南焦作市恩村

占地面积

2000余平方米

景点简介

和圣祠

原恩村和圣祠规模庞大,面宽21米,进深110米。祠内的主体建筑是和圣殿,面积达120平方米,还有拜殿(40平方米)、东西两厢房(各50平方米)、前后花园(合计280平方米)、大门和圆券二门以及临街房(共90平方米)、围墙等。进大门回首,望板上题有“和圣祠”三字,门楼中墙上题有“柳河东”三字,圆券二门正面有砖刻“河东郡”三字,背面有砖刻“源远流长”四字。另外,恩村和圣祠还在该村大街文庙东邻置有库房院落1座,其中房屋6间;在西阎河村置有坟地25亩,东交口村置有耕地6顷。耕地收入备年节、祭祀时用。

发展进程

和圣祠

恩村和圣祠先后分三次建成:初建于明正德年间,由承恩镇(即恩村)柳氏四世凤巢、凤周二人主持,因他们迁来日浅,财力不足,只建了和圣殿、拜殿、前后花园以及围墙。和圣殿为木构架歇山顶,布筒瓦屋面;拜殿为木构架卷棚,布筒瓦屋面。后经明末战乱,损坏严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5年),由承恩柳氏九世大文、大嵩二人主持,集资大修扩建和圣祠。其间大嵩病故,于是合族决议由大嵩之子元瑾、元璐二人接替主持修建,将和圣殿由三间扩建成5间,增建东西厢房各3间;在拜殿前,新建圆券二门一道,并且在砖券的院墙外加条石护墙,一抗洪水冲刷。到了清光绪十七年(1892年),由承恩柳氏十一世希和、希晓等人主持,第三次对和圣祠进行修葺,将临街房5间以及大门建成,并对和圣祠的部分设施进行改修。至此,和圣祠内的建筑全部完成。

恩村和圣祠是承恩柳氏祭祀先贤以及教育后代的圣地。这里供奉着华夏柳氏始祖和圣柳下惠、河东郡第一开国公大书法家柳公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等柳氏历代名人,还供奉着承恩柳氏始迁祖——柳茂本的灵位。

这座和圣祠门楼所处的位置在焦作市规划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内。文物部门将对这座门楼进行加固后,永久性保留在南水北调绿化带内,成为点缀绿化带的景观。

柳下惠嫡系后裔在焦作

姓氏的起源很早。《国语·晋语》中就记载黄帝有二十五子,称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十二姓。《史记·五帝本纪》也记载,自黄帝至舜禹至商代、周代,都是三皇五帝的传人,只是所得姓的不同。姓氏文化是我国数千年社会生活史中的重要内容,探讨民族繁衍史、社会发展史离不开姓氏文化。我们的祖先就是从最初有了姓氏的区别,才能世世代代的延续和发展。从我国口传历史时代开始,祖先们就有氏族、部落不同之分,在延续和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更多支系,这些支系伴随着扩大、融合、再分化和迁徙,又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为识别姓氏、寻根追远奠定了基础。

“和圣”之称的来历

和圣祠

提到柳下惠,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坐怀不乱”的真君子,但晓得他为什么被孟子封为“和圣”的读者恐怕不是太多。位于焦作市山阳区恩村一街24号的“和圣祠”,和柳下惠有什么瓜葛呢?

其实,早在2006年年初,记者就曾经到恩村探访过“和圣祠”,并随手拍了几张图片发在了焦作沁园春文化网上,当时只觉得这是一处值得保护的古迹而已。直到前不久,记者再次在市政协文史委看到有关“和圣祠”更为详尽的资料后,才为这处面临着搬迁的重要文物着急起来 ——南水北调工程的绿化带刚好穿过这里。

据史料记载,柳下惠(前720~前621),原姓展,名获,字禽,春秋鲁国大夫无骇之后,因食采柳下,谥号惠,故后人称柳下惠。柳下惠身怀治国安邦之才,颇具正人君子之风,但一直未被重用,只做过士师(管刑狱的小官),却因为执法严明、刚直不阿三次被罢官。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孔子赞扬柳下惠:“降志辱身,言中伦,行中虑,斯已矣。”又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孟子称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还将柳下惠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圣”,文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后人据此尊称柳下惠为“和圣”。

“和圣祠”为何在恩村

恩村古称承恩镇。据传,恩村柳氏始祖是柳茂本,在山西永济县系柳氏掌门长子,按旧制惟有嫡传长子得主祭祖宗,故该柳氏族人迁来恩村时,必以建“和圣祠”为第一要务。

据恩村柳氏家谱记载,和圣祠初建于明正德年间,由柳氏第四世柳凤巢、柳凤周主持兴建,“因财力不逮,仅购地三亩半,止建和圣殿及拜殿各三间,修成前后花园。”后逢明末战乱,建筑毁坏严重。

至清乾隆年间,由柳氏第九世柳大文、柳大嵩集资扩建,将“和圣殿由三间增至五间,增建东西厢房各三间于拜殿前,加修砖质圆璇二门,上刻‘河东郡’三字。其间大嵩公病逝,由其子元瑾、元璐继续完成,时在乾隆十九年。”光绪十七年,柳氏后人又增建临街房五间,并在大门上方悬挂“柳氏宗祠”木匾,将原来的“和圣祠”匾额改装于大门后上方。至此,和圣祠建筑历经数百年而完工。解放战争期间,和圣祠大殿及拜殿毁于战火,于是这座国内惟一的“和圣祠”不再完整。“和圣祠”尚留有大门、门后的“和圣祠”匾额、砖质圆璇门及部分院墙。

“和圣祠”价值与意义

有人会说,一位2600年前的并非名声显赫的古代圣贤的祠堂,尽管历经数百年的修葺,但就其状况而言,究竟有什么人文价值与意义?

且不说柳下惠的后世子孙有文学家柳宗元、书法家柳公权、诗人柳永、理学家柳贯、军事家柳升、现代著名学者柳诒征、诗人柳亚子等,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足可以赋予“和圣祠”以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谈到发现的《安徽岳溪潜阳河东柳氏家谱》,并引用《中国商报》的文章称这套家谱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谱系完整,从柳下惠开始至今将近90代。第二,家谱中有历代祖先画像达三四十幅,其中有柳下惠夫妇、柳宗元、柳永、柳升(明朝时修建北京城的副总指挥),这在家谱中是非常少见的,尤其是柳下惠夫人的画像是第一次发现。第三,这个版本有柳宗元作序,有北宋文学家柳开(柳公权五世孙)的序,总之,经唐宋元明清历代序文完整。根据家谱,专家可以考证出柳氏家族中人的辈数关系,比如柳宗元是柳下惠40代孙,柳公权是41代孙,柳永是45代孙。这本家谱的历史人文价值可能与孔氏家谱一样重要。

柳下惠主张和善,不喜欢战争,对民族、社会的利益更加看重。不当官的时候,他与百姓打成一片,并兴办教育。其弟子也曾有数百之众。“有人说孔子是中国最早创办私立教育的人,实际上柳下惠远远在他之前;有人说孔子是第一个兴起游学的人,实际上柳下惠远远在他之前。家谱中有记载,写他带学生到处游学,甚至有学生的名字比如西仲良。而且,《论语》中把柳下惠尊为圣贤,孔子及其弟子受柳下惠影响很多,柳下惠确实是道德楷模。”姓氏研究专家柳哲说。

由于柳下惠比孔子还要大169岁,比老子还要大150岁,研究柳下惠,这对于我们研究老子、孔子之前人文思想的上承过程,研究老子是否从柳下惠身上得到无为思想的启发,孔子是否从柳下惠身上得到伦礼思想的启发,研究儒、道自柳下惠之后才开始分流等,都有着极大的文化溯源价值。

柳下惠的学术思想主体,应该就是“和”与“乱”。孔子、孟子对柳下惠的称赞,都在一个“和”字上,上和于君,下和于民。和为贵,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家和万事兴、夫妇和合的家庭道德;阴阳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原则,中华民族“和”文化、民俗中的“和合”文化传统,起自和圣柳下惠。乱则不和,和则不乱。乱与和的关系,是东周时期王与诸侯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首要社会思潮与问题。“坐怀不乱”,不乱需要个人品德去完成、去保证。这一切。在我们建设、深化和谐社会的事业中,都有着深刻的理论研究价值与行为取向价值。“和圣祠”作为文化资源,确立了我市在柳下惠“和圣”文化研究上的重要地位。

虽然柳下惠的墓究竟在山东新泰还是在河南濮阳尚是一桩公案,但柳下惠的祠堂和嫡系子孙在焦作的恩村却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全国只有这么一处“和圣祠”。然而,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焦作恩村的和圣祠,由于处在南水北调绿化带上,已经在拆迁计划中![来源:《焦作日报》]李相宜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