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即个别地区和个别农场,生产农作物和牲畜两种产品。该农业类型由来已久,是在经历了植物培育和动物驯化后开始出现的。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以栽培农作物、从事农耕活动为主,把经营畜牧业放在次要地位,将牲畜放牧在天然草地或农耕休闲地上,以此满足自身对农畜产品的需要。在工业化带动下的农业大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开始专门种植饲草料,使种植业和畜牧业愈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外文名

Mixed farming

特点

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优势

较好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

产品

生产农作物和牲畜

释义

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

生产特点

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混合农业

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此外,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农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小麦种植的忙季在秋春两季,冬季为小麦生长季节,农事较闲。而冬季正好是牧羊活动的忙季。

较好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易于种植、采收。

混合农业的分布

混合农业生产有多种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这种类型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猪、羊等。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市场的供应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英、法、美、加等国,混合农业仍是主要的农业类型。中国东部农业区和中西部半农半牧区也多属混合农业范畴。在其它第三世界国家,这种农业是自耕农业的基础。

混合农业的代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国土东南部和西部的草原地区。这两片地区的农业生产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这里的混合农业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很高。农场主一般只需雇佣一两名工人即可完成农场的农事,但是,剪羊毛工作需要雇用专业的剪羊毛工人进行。一个农场的剪羊毛工作一般只需要几天便可完成。农场一般靠近主要公路,农场生产的羊毛、小麦,可以用火车尽快运往沿海一带的市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所产农产品多数供出口,英国是主要的出口对象。

大分水岭的雨影效应及东水西调

墨累——达令盆地处于大分水岭的西部。从东部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东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在大分水岭的西侧,气流下沉,降雨稀少。这种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的情况,称为山地的雨影效应。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灌溉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为此,澳大利亚政府不遗余力的修建水利工程,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大大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的农牧业的发展。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区位的因素

地形:地势较平坦

水分:灌溉条件较好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政策:政府扶持奖励

技术: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有固定的销售市场

交通:交通发达便利

混合农业案例

东台市绿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导入的混合农业模式,更加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打造循环的生态体系。农民是以社员形式,所以更加能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农事安排。整体规划,便于市场对接。

经验总结

1.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绿农将优质菜供应给市场,而不良品,残次品则给畜牧食用。逆循环则是,畜牧的粪便经过发酵后,再次投入到农事生产。

2.由于机械化程度高,社员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3.由于种植出的果蔬采用有机肥,出产的品质相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