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可以不弘毅”是《论语·泰伯章》中的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弘大的志向、坚毅的品质。

中文名

士不可以不弘毅

出处

《论语·泰伯章》

用法

褒义

作品体裁

语录体

作者

曾子

别名

论语

创作年代

春秋

解释

“弘毅”:“弘”是弘大之意;一说强,章太炎先生《广论语骈枝》说:“《说文》:弘,弓声也。[6]后人借‘强’为之,用之‘疆’义。此‘弘’字即今之‘强’字。“毅”是坚毅之意。“弘毅”指的是弘大的志向、坚忍的品质、态度,这是完成学业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弘大的志向、坚毅的品质。

“不可以不”就是不能不的意思,在这里起强调作用。

译文及作者

曾子说:"学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7]把实行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去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此句选自《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13]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4]

注释:弘毅:弘,弘大。[8]毅,强毅。[12]勇敢刚强。

士不可以不弘毅:有志向的人志向不可以不弘大,处事不可以不刚强。

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3]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论语七则

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第一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恶乎③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④仁,造次⑤必于是,颠沛⑥必于是。[10]

译文

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君子是不会抛弃的。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第二则

子曰:“贤哉,回也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第三则

子曰:饭①疏食②,饮水,曲肱而枕③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睡觉的时候弯曲就胳膊当枕头用,在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显贵,对于我来说如浮云一般。”

第四则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各言尔志②?”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③,敝之而无憾④。”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⑤。”子路曰:“愿闻子之志⑥。”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⑦。”

译文

颜渊、季路陪侍(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季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会后悔。”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季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能得以安养,使朋友之间相互信任,使年青人对未来怀有希望。”

第五则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②。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③。[11]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5]谄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毁谤人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2]

第六则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①。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②。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③。”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有节度的快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就有害了。[9]

.

第七则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为求得保全性命以致损害仁德,而宁肯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