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天台山位于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呈东西走向,东西长5.5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主峰莲花峰海拔580米。宋高宗绍兴年间,建天台寺,有"源公祖师"道场。山有响洞生云、锡泉印月、经楼听雨、石镜照人、方朔书堂、源公古塔、莲峰积翠、白水灵台等8景。另有风洞,冬暖夏凉。

中文名

大冶天台山

地理位置

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

走向

东西

主要景观

响洞生云、锡泉印月、经楼听雨、石镜照人、方朔书堂、源公古塔、莲峰积翠、白水灵台等8景

人文景观

天台山作为大冶“三台”之首,是一个以复交文化为特色兼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山中开发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响洞生云、锡泉印月、经楼听雨、石镜照人、方朔书堂、源公古塔、莲峰积翠、白水灵台等八景最富盛名。

大冶市天台山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渊源,历史上位居大冶佛教四大名山(天台山、东方山、五卦山、白雉山)之首。清代中叶,天台山曾是统管三省十三县佛教的大丛林,成为湘鄂赣著名佛教文化圣地。

历史文化

大冶天台山

天台山因其五个山峰相拥,形似莲花,古称“莲花山”。据传,梁武帝时,中国禅宗始祖达摩大师辞别梁武帝,入住少林寺前,曾云游天台山,此后,莲花山更名为“达云山”,即达摩云游之山。据《大冶县志》载,佛教有历史记载传入大冶,始于唐太宗贞观十年,时有一富家女何氏入住达云山削发为尼,结茅而成达云山庵。唐高宗永徽年间,何氏之徒名昭则,被高宗封为“太平尼”,遂将达云山庵改名为“太平庵”。南宋高宗绍兴五年,“七岁从释、壮而好游”的道悦和尚,入住达云山,改太平庵为太平禅院。道悦和尚被后世尊为“莲峰源公开山祖师”,下传十六代,历230年香火不息。至元末太平禅院毁于战火。源公祖师葬于天台山,清朝嘉庆年间,天台山僧众在其墓前重刻石碑。源公祖师塔成为天台一景。

明代万历年间,法名真了号双融祖师,重振达云山佛教,成为一代中兴祖。据石碑记载,真了和尚系圆宝和尚的徒孙,大明崇祯四年僧众为其建塔。后有法名证指号心朗和尚,郭氏子,生于康熙戊午年,幼入空门,修建大殿。柯瑾于乾隆辛卯年来天台山避暑,为其撰写碑文,上述两石碑,笔者2002年正月初十日上天台山亲眼见过。

清代曾任监察御史、兵科给事的柯瑾,奏请乾隆帝将达云山敕封为“天台山”,曾任翰林学士后隐居天台山的破笠和尚,被封为“和尚官”,统管江南十三县寺院,并将太平禅院更名为“天台禅林”,遂使天台山成为江南著名的佛教文化中心。清嘉庆年间,又一名翰林学士隐居天台山,他就是定一和尚。清咸丰十一年,定一和尚请永照和尚将《天台八景(诗)》及破笠和尚的《集成附句》刻于石碑。定一和尚撰写的引文亦刻于石碑,笔者2002年寻访天台山时也曾见过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