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出处

战国时期以孔子嫡孙孔伋为代表的儒家八派之一。其五行思想在孟子之儒中同样出现,《荀子 · 非十二子》称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论子思、孟轲之学,谓:“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辟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

子思唱之

孟轲和之

。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

可以看“曾子子思子全书”,此子思乃原宪。非孔子孙。所谓富不过三代

《汉书 · 艺文志 · 诸子略》著录 " 《子思》二十三篇 " ,早已佚。

《中庸》内容

《中庸》把 " 诚 " 这一道德范畴作为精神实体及世界的本源,

"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 ;

" 诚者非自成已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 。

后世称为 " 思孟学派 " 。对宋明理学的 " 心性 " 之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八儒

二〔夫〕子没后,散于天下,设于中国,成百氏之源,为纲纪之儒。

居环堵之室,

门圭窦,瓮

绳枢,并日而食,以道自居者,有道之儒,子思氏之所行也

。衣冠中,动作顺,大让如慢,小让如伪者,子张氏之所行也。颜氏传诗为道,为讽谏之儒。孟氏传书为道,为疏通致远之儒。漆雕氏传礼为道,为恭俭庄敬之儒。仲梁氏传乐为道,以和阴阳,为移风易俗之儒。乐正氏传春秋为道,为属辞比事之儒。公孙氏传易为道,为洁净精微之儒。

三墨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尊于名,不忮于众,此宋铏、尹文之墨。裘褐为衣,跂跷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者,相里勤、五侯子之墨。俱称经而背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此苦获、巳齿、邓陵子之墨。

以上文字,与韩非子之八儒之说一一对应,对的着号。由于《庄子》被晋朝郭象篡编过,所以导致《天下》篇只见一半,只可以看见批评墨家,宋子之名家,慎到之法家,老子之道家,惠子之名家。嘎然一断,不复见儒家之评说,发展之脉络。可是郭象万万没想到,遇见一个读书不求甚解的陶渊明。偷懒把《庄子,天下》,直接照抄,三墨之文字如出一辙。

八儒中韩非子将子张列为首位。陶渊明将贫民子思,列为首位,颜氏指孔子死后尊颜回的留在曲阜之徒,可见出走的子张的与子思的教育方法,知名度超过了老师孔子。所以老儒家只能算是第三位从《韩非》与《庄子天下残文》,我们足以了解到,战国末年,子张,子思虽然学术影响巨大,但是已经处于少数派地位。《天下残文》歌颂其他六儒,按诗书礼乐春秋易,六艺顺序对六儒家,进行了褒扬,单独对子张,子思进行嘲讽。可知一,原来分裂出去的五儒,已经在战国末年趋于统一,而且承认了鲁国的曾子学派的正统地位。论功行赏,不再固执的予以对抗。可知二,唯独子张之儒,子思之儒抗拒到底,成为乱臣贼子,道家不耻。这与《论语》《汉书艺文志》的出版记录吻合,又说明汉独尊曾子后,却并未不发行仲梁子,乐正子,等反对过曾子的学派著作。可知并未履行当初诺言,故《史记》高度表彰季布之诺,一诺千金,暗讥当时之儒食言

通本《子思子》

成书于南宋

汪晫编

提要

臣等谨案。子思子全书一卷。宋汪晫编。考晁公武读书志。载有子思子七卷。晫葢亦未见其本。故别作是书。凡九篇。内篇天命第一。鸢鱼第二。诚明第三。外篇无忧第四。胡母豹第五。丧服第六。鲁缪公第七。任贤第八。过齐第九。其割裂中庸。别立名目。与曽子载孝经大学同。又晫辑曽子。用朱子改本大学。至孔丛一书。

朱子反复辨其伪。而晫采之独多。已失鉴别。又往往窜乱原文。如孔丛子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注曰。杂者。诸子百家。故下文子思答曰。杂说不存焉。此书引之。改曰。子上请所习于子思。则与子思答义全不相贯。

孔丛子仲尼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推数究理不一疑。此书引之。圣字下多一区字。疑字上多一物字。又孔丛子云。伋于进瞻。亟闻夫子之教。此书引之。以进瞻作进善。轻改旧文。均失先儒详慎之道。且与曽子所引均不着其出典。亦非辑録古书之体。较薛据孔子集语葢瞠乎后矣。特以书中所録虽真赝互见。然多先贤之格言。故虽编次蹖驳。至今不得而废焉。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关于孔子之孙子思伋取代原宪之历史

《汉收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汉唐儒者郑玄只是认为《小戴礼记》中之《中庸》即为子思所作,郑玄注说: " 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孔颖达又承袭郑说。可郑说又从何而来?

宋儒基本都肯定这一说法,为什么呢?

可以从从孔庙的配享从祀看儒学的传承与流变。

如果我们把孔庙当作一种文化现象,那么,可以说,孔庙的配享从祀就是这一文化现象中最具有核心价值的内容之一。说到孔庙,人们似乎更习惯于也更热衷于谈论它的建筑、它的展陈、它的祭祀礼乐等等,总之是些具体可见的有形的东西。

唐宋开始,传达有“道统”论兴起。

事实上,在唐朝以前,周公往往与孔子是并提的,甚至周公的影响大于孔子,孔子只是周公的配副,即使在教育界。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冬十月,皇帝率群臣养三老五更于辟雍,郡县行乡饮酒礼于学校,皆祀周公和孔子,牲用犬。这是关于国学与郡县祀孔子的最早记载,孔子是作为周公配享的角色出现的。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诏令奉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岁时致祭。《贞观政要·崇儒学》:“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式旧典,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两边俎豆干戚之容,始备于兹矣。”从这段记载中,不难看出,在公元628年之前,在中央政府的最高学堂中,周公是作为先圣受到顶礼膜拜的,孔子只是作为周公的配角以先师受礼拜,正如此后的颜子之相对于孔子一般。

上则记载还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信息,就是在国学中建孔子庙堂的起始年代,历史上之所以能遗留下这么众多的孔庙,唐太宗功不可没。除了贞观二年的这个诏令首创国学建孔子庙堂之外,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还有一道诏令,指示全国各州县学设孔子庙,由此孔子庙才从曲阜祖庭走向全国,并在此后出现在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历史上深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形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自成体系的孔庙文化现象。而从唐太宗的两道诏令看,从国家最高学府国学到府学县学等,庙学合一是其内在的统一,所以,孔庙最通用的名称是“文庙”,是官方的名副其实的传播文明的庙堂,这也是孔庙最重要的历史角色。

由此可见,孔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与中国历史上的正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是道统的承载者,是正统文化的象征。

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孔子之孙孔伋(子思)、子思再传孟子,而宋儒朱熹等直追孟子,所以,朱熹也是孔子的衣钵传人。这一儒家的正宗传承谱系,实际上是宋儒自己说的,而这一谱系则影响至今,并决定了历史上孔庙配享从祀的人物选择和等级。

所以程朱一派对之尤为尊崇,以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朱熹《四书集注》)。偶也有怀疑者,如南宋的叶适在其《习学纪言序目》中就表示怀疑却只能成为潜流。

北宋徽宗年间,子思伋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追封子思为“述圣公”,以后就称作“述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