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皇宫位于古城内正中央,原为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皇宫,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火毁,现在原址重建。

曼德勒皇宫是缅甸贡榜王朝的宫殿,始建于1857年,皇宫呈正方形,红砖宫墙,墙外有护城河。宫内有104座大殿,整个建筑为木结构。

1989年,缅甸政府开始依据历史图片和资料重建,恢复了89个主要大殿,1996年9月竣工并对公众开放。

2012年,缅甸政府出资在中国洛阳白马寺建造缅甸风格佛殿,其四道主门及围墙完全按照曼德勒皇宫样式直接移植到洛阳,成为中缅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

2021年11月,受连续降雨影响,曼德勒皇宫城墙渗水,发生局部坍塌。

中文名

曼德勒皇宫

外文名

King Palace/Cultural Museum

竣工时间

1996年

地址

位于古城内正中央

馆藏精品

服装、用品和佛教艺术

建议游玩时长

5小时

长宽

2000*2000m

形状

四方形

面积

4000000m²

开放时间

7:30~17:30

门票价格

包含在10美元通票内

所属地区

缅甸

历史沿革

曼德勒皇宫1859年建成,整座皇宫呈正方形,共有4道主门、8道边门,104座大小不一的宫殿,均为木结构建筑。建成后,这里成为贡榜王朝最后两代国王处理政务、生活起居之处。但仅过不到30年,1885年,英军便占领曼德勒,将末代国王锡袍(1878年至1885年在位)俘虏,皇宫也成为英军驻地。锡袍国王和王后被英军带到印度,过着凄惨的生活。后来,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皇宫内的建筑完全毁于战火。当时,驻扎在皇宫内的英军,成为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1945年3月,日军猛烈轰炸皇宫内的英军,皇宫建筑被破坏殆尽,只剩有城墙。现在保存的城墙高达9米,呈正方形围绕皇宫,边长3.2公里,每隔200米就有一个塔楼,城墙外是宽60米的护城河。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曼德勒皇宫内复建了一批建筑,从这些建筑中也能领略到过去的辉煌。曼德勒皇宫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最核心的建筑就是复建的金銮殿。这里是国王接见大臣、接待外国使节、处理国事的地方。金銮殿内正中高高地安放着国王的狮子宝座,宝座距地面几米高,需登多级台阶而上,显示王权的高高在上。宝座下面的大厅是国王举行典礼和接见大臣、使节的地方。金銮殿房顶采取多层重檐,上一层檐比下一层要缩进一圈,依次上收,整个房顶像是一座宝塔。每一层房檐的边缘均用金色装饰,金色的边缘与红瓦交相辉映,灿烂夺目。皇宫用缅甸特有的珍贵树种——柚木建造而成,有着不易裂、耐腐蚀的特点。过去,缅甸历代王朝都将柚木定为皇家木料,皇宫、皇城均用此木建造。

在曼德勒皇宫内,有一座33米高的瞭望塔,登上120多级台阶到塔顶后,可以将整个曼德勒市尽收眼底。

建筑特色

曼德勒皇宫

皇宫的建筑呈现了强烈的蒲甘风格,层层向上,一层比一层 小,总体看起来像蒲甘宝塔。建筑群全是红墙,边沿是黄色。皇城有高达9米的城墙围住,底部宽3米。每隔200米就有一个塔楼。宽为60米的护城河外的木栏杆把皇城和外面世界隔开。皇宫呈正方形,边长3.2公里,有四道主门,八道边门。红砖宫墙,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

皇宫呈正方形,边长3.2公里,有四道主门,八道边门。红砖宫墙,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宫内有104座大小殿宇,整片建筑群均为木结构,精雕细刻,宏伟壮丽。

整个皇宫呈正方形,为木结构建筑,宫内大大小小共有104座庙宇,建筑以红色、金色为主,远观耀眼夺目、金碧辉煌,近看雕廊画柱、精美绝伦。

皇宫由缅甸特有的珍贵树种——柚木建造而成,有着不易裂、耐腐蚀的特点,封建缅甸王朝也将柚木定为皇家木料,皇宫、皇城均用此木建造。

不幸的是,如此宏伟壮观的皇宫在二战中被毁,缅甸政府于1989年进行了重建,现在已经部分恢复了历史的胜景。

曼德勒皇宫宫殿广场上的房屋层层递进,分为东西两片。

东片住着男眷,西片住着女眷,两部分之间的是金銮殿,正中高高地安放着神圣的国王的狮子宝座。

宝座的下面的大厅就是国王举行典礼和接见外国使者的地方大厅和宝座之间各族台阶,象征着王权高高在上。

宝座后面的内厅供奉着“奈特”——“马哈吉里”的雕像。“奈特”是缅甸的神灵,有天、地、山、水等等的自然神灵,也有家族和部族的祖先,甚至还有奴隶。“马哈吉里”保佑着皇权和皇家的世代安康和繁荣。

皇宫的建筑呈现了强烈的蒲甘风格,层层向上,一层比一层小,总体看起来像蒲甘宝塔。

建筑群全是红墙,边沿是黄色。

内部建筑

宫内有104座大小殿宇,整片建筑群均为木结构,精雕细刻,宏伟壮丽。建筑以红色、金色为主,远观耀眼夺目、金碧辉煌,近看雕廊画柱、精美绝伦。

主要景观

曼德勒皇宫

曼德勒山景区,位于曼德勒市区北部,旧称罗刹女山,是缅甸著名的佛教胜地。

曼德勒山不高,只有二百三十六米,但却是整个曼德勒市最高的地方。从山上眺望,曼德勒全城和伊洛瓦底江景色尽收眼底。曼德勒是观看日落必到胜地。

曼德勒山虽然不高,但座拥在市区之畔。著名的缅甸母亲河—伊洛瓦底江从天边宛然而来,弯弯曲曲绕过曼德勒山,向肥沃的平原流去,从山脚下沿着山坡逐级而上,有一千七百个台阶,沿途有八大寺庙。

清晨太阳从曼德勒山后冉冉升起。山顶的塔尖以及绵延下来的塔廊,仿佛是一个剪纸的造型。上到山顶是一个印度教的神庙,四周是一根根方形的柱子,柱子上用玻璃镶嵌成棱形的图案,柱子之间斗拱相连,回廊贯通,在早晨的阳光下夺目耀眼,晶莹剔透,许多当地的缅甸人在印度教的神物 — 金环眼睛蛇的造型前,虔诚礼拜,不时把折叠好的缅币放到蛇头上。

参观曼德勒通常从曼德勒山开始,这里以观赏落日时的城市全貌和江景著称,登山道路艰难。如今登山有缆车,上塔有电梯。曼德勒山斜坡上修了台阶,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庙宇。台阶共有1729级,直通山顶,攀登起来并不十分困难。

在半山腰处会见到一个大庙,据说,庙内有佛陀的3块遗骨。走完路程的2/3,路旁立着一尊镀金的施依亚塔佛的塑像。他的手伸出去指着大皇宫的位置,造型非常独特,它是在明登国王的金色之城动工之前树立的,象征佛的预言。

曼德勒的名字也是来自这座城内最高的山丘——曼德勒山。当年释迦牟尼宣扬佛法时路过此山,指着山下广袤的土地,预言2400年后,这里会出现一座繁华的大城。曼德勒果然不负所望,在敏东国王的统治下,30年的荣景在历史中点缀成不朽的一页。

旅客可搭乘「最多」可挤32人的小包车登上曼德勒山腰,再乘手扶电梯上山顶,省却以往须一步一脚印的拾阶1700多级而上。俯瞰曼德勒全景、729章经的库特多佛塔、庄严的皇城、护城河以及浩瀚的伊洛瓦底江均尽在脚下。

曼德勒皇宫有两个地方必定要到,一个是高三十三公尺的瞭望塔,爬上一百二十一级楼梯后,便会鸟瞰整个皇宫及曼德勒市的景色。

另一个必到地方是博物馆,在这里展出缅甸王用过的物品、少量家俬、相片等等,是唯一可以了解到缅甸历史的地方。

王宫里面的建筑也很多,有皇帝上朝召见群臣的大殿、居室、嫔妃居住的一大片后宫,金瓦红墙,都是缅式风格,可惜都没有家具陈设。内有古代缅甸文化博物馆,展出当年宫廷的服装、用品和佛教艺术。

碑林佛塔

世界上最大的书在缅甸,它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雕刻在石头上的。这部巨大的石书坐落在缅甸中部城市曼德勒的曼德勒碑林佛塔。

曼德勒又叫瓦城,建于1857年,是最后一个缅甸王朝的首都,位于仰光以北668公里,有“宝石之城”的美誉。它是缅甸第二大城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个世纪以前的首都,一部分是现代化城市。

曼德勒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古迹居缅甸全国之最,以佛塔众多而著名。曼德勒碑林佛塔又名石经院,以“天下最大的书”著称于世。

塔院面积13英亩,中央有一高耸的佛塔,四周有729块缅甸大理石碑林相围,上刻有全本三藏经文。石碑长5英尺,宽3.5英尺,厚度为5英寸。每块石碑都建有塔亭。碑林佛塔由贡榜王朝敏东王所建,1860年10月始建,1888年5月完工,耗资2.065亿银元。

1870年至1871年,敏东王在曼德勒召开了第五次佛教集结大会,校对三藏经。敏东王曾宣布发现石碑上有一错字者奖赏一个金元宝,结果无一差错。

这里的三百余座塔中都有一方刻满经文的石碑﹐相传这些经文是当年唐僧西天取经的全部诗经。曼德勒碑林宏伟壮观,是缅甸一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旅游信息

最佳旅游时间

缅甸大部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除了少数高山区碱外一年可分为凉、干、雨三季。大部分地区终年炎热,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凉、热、雨3季。年平均气温20~25°C。

(1)凉季:每年10月至翌年 2 月为凉季,此时 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是缅甸五榖丰收的季节,同时,亦是旅游旺季,一般而言仰光以南月平均温度在摄氏30上下,其余地区则在15~25度间。

(2)干季:每年3~5月是缅甸气温最热的季节,月平均30以上,亦可高达40多度,在此干旱季节,亦是深居简出的季节,缅甸人的节日大多与雨有关,如4月中旬的泼水节(新年),及5月中旬的祈雨节。

(3)雨季:每年 6 月中旬以后多吹西南季风进入雨季,尤其是7月、8月更是大雨滂沱,此时万物欣欣向荣,但缅甸人民则在8月某日开始「守夏」,是为禁欢节。

交通指南

缅甸有铁路4463千米,公路38000千米,内河航道10271千米,伊洛瓦底江是主要通航干线。

仰光、毛淡棉、勃生为主要海港。

航空有民用飞机22架、民用机场45个国内航线总长4500千米,国际航线4000千米。

游客在缅甸的交通工具仍以租车为宜,一般而言车资包括司机费和油费,在市区以天数算,在郊区以公里数算,建议最好透过旅行社代劳,以免被敲竹杠,有空不妨也试一试三轮车、马车,但须事先「议价」为宜。

文化活动

饮食特点

缅甸缅族人喜食椰浆饭及拦有姜黄粉、椰丝、虾松的糯米饭;每餐必食一种叫“雅比”的鱼虾酱;菜肴喜放咖喱。

缅甸克钦族人喜吃兽肉,他们习惯用火烤食,烤熟后撒上盐、用手撕食。缅甸克伦族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吸烟斗。酒列是日常必备之物,任何仪式上,人们都要以酒助兴。

缅甸人一般早晨爱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欢备有辣椒油和辣椒酱等调味品。他们用餐习惯一人一把匙和一个汤盘,他们不习惯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饭灵巧方便。他们乐于菜齐后一起上桌用餐。

风俗禁忌

缅甸人一般不在星期二出门办事,认为在这一天出门办事,一次不能成功,至少办两次才行。赠送礼物:缅甸人崇拜佛教,乐善好施,但送给他人物品时,有一定的规定。一般来说,送物必须在星期一到星期六期间,星期天忌送他人物品,尤其禁止把衣服、沙笼送给别人。在星期一,缅甸人禁忌送牛给他人或向他人借牛使用;星期二,禁忌把木头、竹子等送给别人;星期三,禁忌把稻谷赠给他人;星期四,禁忌向他人索借金银制品。此外,缅甸人还禁忌在星期二、五、六借钱给别人。用手在缅甸、印度,有一个禁忌常会被初到者忽视,即当地人把左手看作是低下的、不洁净的。这是因为他们上厕所时用左手(缅甸的厕所里,不论档次高低,都有洗手设施,或是面盆,或是水龙头,亦或只有一个筒易水池,加上一把水勺),所以平时送茶、上菜、接物、递东西都不允许用左手,见面时更是禁忌用左手握手。

缅甸人无姓氏,只有名字,一般人在自己名字前冠一称号,以区别其性别,辈分。男人或晚辈自称为“貌”,称前辈为“吴”,称平辈为“郭”,女人通称“玛”,年龄大的称“杜”,缅甸人喜欢扎素色头巾,称为“岗包”。

男人必须当和尚

缅甸的男人虽然生活悠闲,但他们一生必须出家一次,出家次数不限,时间可长可短,有的终身当和尚,更多的则是几年、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星期。除信仰因素外,出家的理由也千奇百怪:穷人为了有个地方吃住,富人为了长命百岁,体弱者为消灾去病,强壮者为福上加寿,运气好要当和尚高兴些日子,运气不好也要当和尚去去晦气,婚前为婚后幸福要出家,婚后为重温婚前独身生活也要去做和尚。

婚俗

依照缅甸历来的习俗,一个小伙子想娶某位姑娘,要将心事告诉自己的父母,他们便到女家去,告诉女方的双亲。如果老人们都同意这门亲事,年轻人便在一起过日子。但是这不等于就开始了夫妻生活,这还?quot;认识阶段"。两三年后青年男女双方初衷未变,这才谈到举行婚礼的事情。缅甸人婚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婚礼没有宗教色彩,婚后新娘独立自主,不更改名字,对自己的财产拥有所有权,万一离婚可以带走。经济上平等。因此,在这个号称“亚洲第一女权国”有这样几句俗语:“和尚是瘦的时候好,水牛是胖的时候好,男人是聪明的时候好,女人是出嫁的时候好。”

禁忌和礼仪

缅甸是非常注重礼节的民族,行止坐卧、进食、就寝、接待客人都有一整套的礼节。对老年人特别尊敬。缅甸人多行合十礼,在外交场合行握手礼,在重要场合,城里人均用刀、叉、勺进食。缅甸佛家人绝对不能杀生,但可以食肉滋养身体,这是与其他佛国所不同的。缅甸以乌鸦为神鸟,不能捕捉和伤害,牛在缅甸也被视为神物,任其游逛,不得伤害。

中缅交流

2012年,缅甸政府出资在中国洛阳白马寺修建的缅甸佛殿工程奠基,2014年6月工程竣工。2014年6月30日举行了盛大的“缅甸风格佛塔苑落成庆典暨安奉开光法会”,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一行72人,专程抵达白马寺出席落成仪式。

缅甸佛塔苑位于白马寺院古建区西侧,与泰国佛殿苑相邻。整体效果格局整饬,气象宏伟,宝塔巍峨,雕刻精美,庭院规整,碧草如茵。[1]

这座缅甸风格佛殿的四道主门以及缅甸佛塔苑的围墙,完全按照缅甸贡榜王朝的曼德勒皇宫样式直接移植过来,以喜庆的红色和富丽的金色为主色调。该苑仿曼德勒皇宫样式,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总面积702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