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之儒是战国时期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八派之一。

概括介绍

荀子是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其著述后世名为《荀子》。荀子继承孔子治学传统,善为《易》、《诗》、《礼》、《春秋》,批判地总结了在他以前的诸子各派学说,特别提出了孟子的性善、王道之 " 蔽 " ,首创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 的性恶论和 " 明于天下之分 " 的朴素唯物论,倡言礼法兼治、王霸并用,义利兼顾之说。这同思孟学派迥然异趣,和被奉为儒家正宗的孔孟之道亦格格不入;但荀子其人其学及其学生李斯、韩非均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历史争议:

孙氏之儒的创立者,共有两说。一种是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孙氏即荀氏,一种是日本学者津田凤卿在《韩非子解诂全书》提出的公孙尼。

津田凤卿言:“恐脱‘公’字,《艺文志》:‘《公孙尼子》,二十八篇’,七十子之弟子。《太平御览》引《公孙尼子》,一曰:‘恐公孙丑也。’或曰:‘指孙卿子’,非。”

这个观点是可以得到支持的,首先宋代王应麟所编《玉海·卷一百三十四》引《韩非子·显学》时“孙氏之儒”前有一“公”字。晋陶渊明在《圣贤群辅录》释“八儒”时也说:“公孙氏传久《易》为道,为洁净精微之儒”——以公孙氏为八儒。

但这三个理由都靠不住。

首先,公孙尼子与宓子贱、漆雕启、世子(世硕)观念相近,皆言性有善有恶。此一派即为漆雕派,且公孙尼子与漆雕子(漆雕启后)大约同时,不可能同为两派。

其次,《玉海·卷一百三十四》引《显学》时确为“公孙氏之儒”,然而四库本中,词条之下即注“一无‘公’字”。《圣贤群辅录》则早已断定是伪书,而释“八儒”“三墨”之两篇犹甚。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上》说:“其次第最有伦贯,独《四八目》后‘八儒’‘三墨’二条似后人妄加。”所以终究靠不住。

且持孙氏之儒为公孙尼子的论者,有一点恐怕很难释通,便是儒家八派既是孔子逝后最有实力的八家,荀氏作为儒家晚起的集大成者为何不能入内?此道理解释不通,则荀子必为八派之一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