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豆就是普通的油炸蚕豆。就是把蚕豆用水泡俩天,沥干水,然后用小刀在蚕豆的中心切条口子不要把豆子切两半啊!有1/3部分是连着的,也就是说在豆子的2/3处切口子,然后把切好的豆子放到水泥地上放一天,(为的是炸出来更酥脆,)要把豆子平铺到地上,放一天就行了,然后就在锅里放大半锅油,烧开,把豆子放里面炸!时间以豆子熟为止,(没有生豆气)豆皮颜色也变了,就算熟了,在这里切记:火千万不能大,大了,豆子就炸过了,成硬的了,火也不能太小,太小时炸出的豆子颜色不好看,发白,豆子也不脆,所以这时就要控制好的火候,吧熟后的豆子捞出来,放个盆里,凉了,再往上撒点细盐,就制作成了莲花豆这个美食。

中文名

莲花豆

外文名

Lotus Seeds

主要食材

蚕豆,油

分类

西北菜

口味

辣,咸

由来

莲花豆是晋北地区餐桌上有名的美食,这金灿灿、酥脆脆、喷喷香的小豆子,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渊源。

自汉朝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各大寺庙都要在农历四月初八即佛祖释迦牟尼的生辰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法事和庙会,善男信女们也都要到庙里进香、朝贺,和尚们则要手捧一个盛满了蚕豆的笸箩,站在寺庙门口迎接香客,每位香客进香之前都要送给他们几颗豆子,名曰“结缘豆”,意味着与佛祖结缘。

这一习俗在唐朝时期流传到日本,一直到20世纪日本的寺庙都一直保持这一习俗,中国现代作家周作人早年留学日本,还专门写下了一篇散文《结缘豆》记述这一佛教民俗现象。我们北岳恒山乃道教圣地,但从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后,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他认为佛道同源同根,从那时起就在恒山开始举行“四月初八”庙会活动,以此纪念释迦牟尼的诞辰。因此,在四月初八庙会上进香、品尝结缘豆并向佛祖祈福,就成了浑源百姓的一个历史传统。

后来这小小的结缘豆,又是怎么从佛堂庙宇走向寻常百姓家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传说在北魏时期,浑源(时名崞山县)城里有一巧妇,婚后三年未见显怀,虽然俊俏能干,也难免受公婆白眼和邻里非议。四月初八那天,她怀着虔诚之心到庙里求子,也吃了和尚送的结缘豆。回家之后,她就梦到一个白胖的小子,头戴紫色冠(蚕豆花),身穿绿色衣(蚕豆荚),笑吟吟地向她跑来。不久,她就怀孕了,生了个结结实实的儿子。她喜极而泣,从此发宏愿,也要像佛祖那样广施舍,结善缘。她知道儿子因缘豆而生,就取名”豆生“。后她在自家的地里种了许多蚕豆,到了收获的时候,她把它们炒熟,分送给邻里八乡的穷苦人。后来她发现,很多小孩子都喜欢吃她炒的蚕豆,就特意为孩子们改进了做法,先用水泡,再用油炸,这样吃起来又香又酥又好消化,更受孩子们喜爱了。

后来这位巧妇做蚕豆的方法广为流传,因巧妇的名字叫”莲花“,所以人们都管这种豆子叫”莲花豆“。

做法

1、要先用凉水泡几天,俺家的豆子沉,泡的时间长,差不多要三四天的样子,新鲜的有个一两天就差不多了,泡到芽刚露出个头的程度就行了,记得每天换水哦;2、其实加工也蛮简单,就是用小刀在尾部切上一下,切的长度大概占整个豆长的一半就行了,是因为泡过的豆子里有水分,切开让水分走走,炸的时候不迸油;3、把切好的豆子放在网状的容器里,晾晾表面的水分,晾一天到两天,期间要上下翻翻,免得外侧的皮都干了里面的还潮着;

4、后面的步骤就简单了,因为俺有事外出,回来时俺家老大都炸好了,俺只看到了成品,大概是:凉锅的时候就将油倒入,油的底下冒泡的时候就可以把晾好的蚕豆入锅了,可以一次放很多,豆子表面干但里面潮,所以不会迸,就像水开了一样的,油面哗哗的冒着气泡,炸到变色,这时候豆皮也都炸开了,出锅,再撒些盐,成了。

小贴士

制作时,将当地所产白皮大蚕豆经温水浸泡得白白胖胖,而后用小刀将蚕豆一端十字划裂,置上好的胡油锅中炸制,炸熟的蚕豆个个十字纹爆裂,皮黄肉白,酷似一朵朵活生生绽开的小莲花。炸熟的蚕豆趁热洒少许盐面(也有拌白糖的),拌匀即可食用,这种莲花豆吃起来香、脆酥、妇女儿童最喜欢吃,同时也是下酒的一道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