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民歌是海南省地方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流行于三亚崖城以西、乐东沿海等古崖州属地及东方感城一带。是以崖州客人(汉人)方言咏唱、格律异常严谨且自成一体、蔚起于古崖州"西六里"乡间并向四周传播的一种汉语民谣。古老的崖州民歌,至今仍在传唱。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民歌歌手将热情的曲调注入吟唱中,把对生活的热爱用质朴的语言淋漓畅快地一一释放。

2006年5月20日,崖州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崖州民歌

发源地

古崖州\"西六里\"乡间

流行地域

三亚崖城以西、乐东沿海等

艺术类型
代表作品

十送情郎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编号

Ⅱ-13

批准时间

2006年

申报地区

海南省三亚市

历史渊源

《崖州志》上没有明确记载崖州民歌的来源出处,但是从所搜集的崖州民歌年代推断,民歌相传兴起于宋代,繁盛于清朝后期。民歌由格式为4句28个字的四行绝句演变过来,起初只是文人墨客之间为了表达感情而吟唱,慢慢传入民间在劳动人民中自由吟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崖州民歌的生存发展空间屡遭破坏。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对崖州民歌的冲击更大。但这只是对民歌的外部冲击,并不至于使民歌从此消亡。

20世纪80-90年代,崖州民歌喜得春风化雨,枝叶丛生,一批民歌的保护传承人,开始自发地投入到崖州民歌保护传承的工作中。社会环境的宽松,民歌得以恢复生机。当年有人印歌本卖钱,有人刻录音歌带讨钱过生活,还有些人专门唱歌赚钱,民歌在当时已无形中成为一种产业。

崖州民歌

基本特征

题材

崖州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多为七言。大体来说,可分为劳动生产、社会斗争、爱情婚姻、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知识技能、旅游观光、故事传说等题材。

从内容长短上来看,可分为长篇叙事歌,生活长歌,短歌和对歌四大部分。长篇叙事歌多为叙事长诗;生活长歌(俗称歌牌)代表作有《贫家织女怨》《十道情郎》等;短歌(俗称歌仔)以七言四句体为一首,多为即兴吟唱歌,如《观音填海歌》;对歌(俗称答歌),通常产生于民间艺人对歌过程中。

曲调

根据演唱场合和所起的功用不同,崖州民歌的曲调可分为号子、叫卖调、拉大调、柔情调、嗟叹调、哼小调等六大类。号子是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作,演唱的歌曲;叫卖调是生意人为招揽生意而作的广告式民歌;拉大调为崖州走民歌常用声调;柔情调,声调委婉,多用于情歌演唱的场合;嗟叹调,多用于歌唱失约、情变、伤感悼亡等,音调悲哀、凄厉;哼小调多为摇儿歌、童趣歌,特点是念白多,拉音少。

语言

从语言押韵上看,崖州民歌格律严谨,在每一首(或每一段)的四句歌辞中,要求第一、二、四句的尾音都要押韵(首句亦不许脱韵)。四句尾音的音调,也顺次严格规定为人声(或阴平)、阴平、入声、阳平。此外,每一首(或每一段)中的四个尾音均不准彼此重复。

崖州民歌多为七字句,因此唱法上,七个字要定调:多字句前面字要口念白,最后七个字要定调。七字句的句式节奏,多数跟律诗、绝句一样,为四—三节奏,二—二—三节奏,少数是二—三—二节奏,极少数是三—四节奏或二—五节奏。

代表作品

崖州民歌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十送情郎》《梁生歌》《张生歌》《孟丽君》《驻春园》等。

传承价值

传承价值

崖州民歌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历史价值。崖州民歌源远流长,一路走来,承载着崖州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信息,是历史研究的“活化石”。现在收集到的70多部历史故事长歌,是不可多得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历史遗存精品。

文化艺术价值。崖州民歌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它不仅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而且娴熟运用赋、比、兴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锤炼出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如有首崖州民歌唱到:“瓜园收瓜瓜压瓜,石灰筑墙灰压灰,铁锤打铁铁压铁,酒饼酿酒饭压饭”,以诸多的事物相压现象,暗喻旧社会人压迫人的弊病,虽不明指,却能意会,可以避开官方审查和迫害。这民歌的艺术手法何等高超。崖州民歌的音乐曲调优美动听绮丽多姿,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朵奇葩。

社会价值。民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又对社会生活起着影响作用。古代称民歌有“教化”、“洽世”作用,近现代称民歌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之一。如抗日战争时期,崖州的歌手孙恢尧编唱歌首《抗日救国歌》,长达数千句。长歌开章明义唱道:“日本攻打东省,杀死同胞多无数,身尸叠如髙山岭,鲜血流成深江河”,历数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号召全国人民思民族自由解放决心收回神圣领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国事担在肩走向前。这首长歌传遍城乡,是动员民众抗日的号角。

民歌的社会价值还表现在人际交流、感情表达、陶冶情操,活跃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

传承现状

如同中国众多古老民间艺术文化一样,崖州民歌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艺术传承问题。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这种民间音乐难与来势汹涌的流行音乐相抗衡,如不及时抢救保护,就会随着传人的离去而消失。

传承人物

吉彩妹,女,1953年出生,汉族,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乐东县申报。

张远来,男,1953年出生,汉族,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亚市申报。

陈桂銮,女,1956年出生,汉族,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亚市申报。

陈人顺,女,1933年出生,汉族,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乐东县申报。

保护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崖州民歌,2004年8月,在三亚市老干部孙治福的呼吁下,张远来与周启城、麦宜斌等50余名崖州民歌爱好者,组织成立了崖州民歌协会,组织民歌培训班、收集整理民歌歌本、发掘培养民歌传承人,并通过协会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23日,崖州民歌传习所在三亚市崖州区保平村揭牌成立。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乐东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三亚市群众艺术馆获得崖州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7年11月24日,崖州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喜庆十九大崖州民歌唱响中国梦”首场宣传文艺演出活动在崖州区南滨大礼堂举行,崖州民歌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8年12月14日,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策划推出2018中国(海南)民歌盛典系列活动,崖州民歌在其中得到展示。

艺术特色

崖州民歌有明显的佛教"斋歌"和唐诗的印记。唐代佛教传入海南,最早在今三亚市崖城镇(即古崖州)建有佛庙"大云寺",唐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因台风袭击漂泊至振州时(即后来的崖州),就住在该寺,传播佛教文化,念唱"斋歌"(俗称)。崖州民歌的嗟叹调就出自斋歌,崖州民歌的歌词接近七言唐诗,显然是受了唐诗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三七句"、"长藤句"等演唱形式打破了崖州民歌原来4句28字的框架结构,慢慢发展为30-40字不等。民歌演唱的场合不限,田间地头、屋前院后都能尽情放歌。

崖东不如崖西兴盛

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崖州民歌主要风行于古称"西六里"的乡间,也即今乐东沿海一带的农村。因此,体现了崖歌最高水平的代表作和著名歌手,都出自崖西。崖城以东也有操客语方言的移民聚落,何以歌谣在这里未能像崖西那样兴盛?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东部的客语移民来得较早,大都是宋元时期就到此定居了,而那时候,崖歌尚未在这块土地上生根;二是他们的定居点较散,过去仅落脚于永宁、临川、保平三地,曾一度处于其他民族或族群的"分割包围"中,难以形成强势的语言与文化。而"西六里"则不同,这六个里是连成片的,并且几乎属客语方言群的一统天下。此地总体上比崖东更为贫瘠,故来得较晚的闽南移民只能在这里栖身。此时已值明清之际,崖州歌谣应早定型,因客语群在崖西人多势众,这种歌谣在当地的兴盛也就理所当然了。

崖州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多为七言,从人文历史、风光景色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无不涉及。已发现的叙事长诗不下百首,是崖州民歌中的瑰宝。崖州民歌曲调优美动听,有号子、叫卖调、拉大调、柔情调、嗟叹调、哼小调等。常见的曲目有《十送情郎》、《梁生歌》、《张生歌》、《孟丽君》、《驻春园》等。

这种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文本流传至今的民间歌谣,是崖州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抒发感情、唱颂美好生活的民歌,是樵夫平民渔翁百姓之歌。

崖州民歌的内容一般有长篇叙事歌,生活长歌,短歌和对歌四大部分。长篇叙事歌(俗称歌封或大朝歌),这一题材的民歌每部都是一部叙事长诗;长歌(俗称歌牌),这类民歌的代表作有《贫家织女怨》、《十道情郎》等;短歌(俗称歌仔)以七言四句体为一首,短歌多为即兴吟唱歌,精品极多,传唱范围广,如《观音填海歌》;除此之外,还有对歌(俗称答歌),民间对歌艺人具有很强的口头即兴创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对歌内容随意,即兴唱答通宵达旦对唱不停,在民间文化中堪称一绝。

崖州民歌格律严谨,在每一首(或每一段)的四句歌辞中,要求第一、二、四句的尾音都要押韵(首句亦不许脱韵)。四句尾音的音调,也顺次严格规定为入声(或阴平)、阴平、入声、阳平。即除第一句的尾音稍可通融外,其余三句的尾音音调都不许更改。除了尾音,别的字音也须尽可能符合平仄。而对各句第四个字的音调要求尤严。此外,每一首(或每一段)中的四个尾音均不准彼此重复。总之,就韵律而言,它比绝句或竹枝词还严格。

传承意义

崖州民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以来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由于民间艺术根植的土壤就是广大群众,民间对民歌的改造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民间歌者借物咏怀,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全部注入歌曲之中,为民歌形式和内容增添了新鲜血液和活力。

但是由于很少掺杂市场因素,缺乏市场推广使得包括崖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推广之路越走越窄。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崖州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