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腔

青阳腔在声腔上属南曲五声系统,其演唱特征:①用锣鼓伴唱,不用管弦;②一唱众和,独唱与帮腔结合;③运用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

发展

青阳腔哺育了第二代走向全国的徽调,也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包括京剧、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该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清乾隆年间,史称“花部”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纷纷兴起,青阳腔度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在各流行地区入乡随俗,生根开花,结合当地的民歌俗曲,繁衍成当地的戏曲剧种;自咸丰三年(1853)始,由于青阳县为太平天国战争的主战场之一,青阳腔艺人纷纷弃家外流谋生,黄梅戏等剧种的引进,民间歌谣的兴起等多种原因,青阳腔剧种在发祥地青阳县日渐式微,而在江西湖口县却一直兴盛到前些年。

经专家研究得出结论:青阳腔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发源于安徽青阳县,与当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的昆曲并列为明代“时尚雅调”,赣剧、清戏、徽剧、黄梅戏与青阳腔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徽剧由青阳腔演变而来,是青阳腔的一个支流,四大徽班晋京产生了京剧。青阳腔,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青阳腔在明代万历年间由皖南经水路流传到江西鄱阳湖一带。1956年,戏剧史专家黄芝冈和武建伦意外地在湖口发现明代青阳腔遗响——湖口高腔。这里“乡乡村村都有青阳腔业余班社,其势炽热,如火如荼”。至1987年,该县青阳腔业余剧团发展到37个,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2000年,文化部授予湖口“中国民间艺术(戏曲)之乡”称号。由于青阳腔只限于“口传心授”,加上艺人老化断层,各种手抄剧本资料逐渐散失、损毁,青阳腔孤脉濒临绝响。

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指导下,青阳县一直努力青阳腔的抢救工作,并多次派员前往江西湖口县进行考察,先后恢复上演《送饭·斩娥》、《夜等·追舟》、《百花赠剑》、《思凡下山》等多出青阳腔传统折子戏。在青阳县成功召开“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 ,结集出版《古腔新论》论文集和《青阳腔剧目汇编》。2004年2月,拟定《关于抢救珍稀古老戏曲剧“青阳腔”的议案》在池州市第一届第一次人代会上提出,得到市人大代表和市领导支持,列为池州市重点议案进行办理。6月,中央电视台《华夏文明》栏目组来我县拍摄“青阳腔”并在中央7台播放。近年来,县文化局组织人员深入乡村调研青阳腔在我县的历史和现状,并指导杜村乡长垅村青阳腔业余剧团开展活动。得知青阳腔在我县并未“绝响”,民间还有多处遗响,群情振奋,于2005年初步建立“青阳腔艺术陈列室”,并向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经评审批准公示。

目前,我县青阳腔研究、挖掘、整理工作仍在积极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