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镇位于武清区境东南部,京津塘高速公路与京山铁路之间,夹河成镇。聚落呈长方形,南北走向。面积25平方公里。北运河、京津公路纵贯镇中.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一般海拔6米。 1948年12月19日解放,1950年10月县治迁此。1982年10月建镇。

中文名

杨村

外文名

Yangcun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319

车牌代码

冀E

所属地区

河北省邢台市

面积

25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位于河北省隆尧县宣务山北面,与霍庄相连最窄处相距300米

行政类别

机场

河北

行政区类别

河北省

性质

行政村

简介

杨村位于河北省隆尧县宣务山北面,与霍庄相连最窄处相距300米。杨村是大村,分为:东杨、前杨、西杨、后杨和杨村共5部分,总称杨村。原本为一个行政村,1961年划为5个大队。

其他信息

村内人口众多。5个村紧紧相连,在杨村东方中学(原杨村中学)后操场有石塔(只不过被分为几部分了)。杨村地理位置重要。考该村大元至治间弥陀寺碑文:在去今八百多年前,杨姓村民在此地开铺设馆以招揽南北过客,后渐为村庄,村以姓氏而得名。清乾隆间《唐山县志》记载,明、清时均在此设过驿站,为旧尧山县五铺之一,即“杨村铺”,负责急递总铺(县城)与柏乡县之间的公文传递等事宜。

向东到西董村,向北到邻县柏乡县西汪村,向西到染红村,向南到霍庄,向西南到良村和大霍村,向东南到茅山营。向东北到西里村。3、天津市武清区 主城区所在地 海门要塞—— 杨村

诗写杨村

春风东来河水混,惊沙走石天地昏。

舟人喧呼怒涛涌,海若成斗辟龙奔。

首船咫尺不得上,去路仓皇安可论?

船欹几侧坐未稳,乘月夜过蒲沟村。

这是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吏部尚书李东阳乘舟北上,在杨村遭风阻,触景生情为后人留下的警世绝句。那时在杨村便可看到潮水的起落,亦可闻到虎啸般的浪滔声。五百多年前,杨村确在海边,可见历史的变迁有多么大。

杨村的由来

何以称杨村?史学界众说纷纭。一说,因杨姓首先在此定居,故名;二说,因宋主帅屯兵于此,故名;三说,因当地汉民为宋军报信“扬旗为号”,故名;四说,因漕船遇风要“杨帆过村”,故名等等。不管是那种说法站得住脚,成村于元代以前,是肯定无疑的了。远至唐天宝元年(742)地图上就有杨村的标名了。隋炀帝开凿运河,这里及“始落聚繁”人口繁衍兴盛。因系夹河成村,河东称“东杨村”,河西称“西杨村”。早在元朝中统二年(1261)就“在杨村立管领珠子民匠官”。那时于河水清澈甘甜。盛产鱼虾,尤以蚌奇,个大肉肥。长的珍珠自然纯正,成为上品。管领珠子民匠官,专司珠子采购、筛选,作为贡品送入宫中,用以制作凤冠霞佩等装饰用品,深得宫中及满朝文武的青睐。河中河蚌俯拾即取。

元定鼎北京后,进行大规模的南粮北调,杨村遂成为重要的漕运枢纽,曾设“杨村码头”于岔河口。从金、元两朝开始,“遂取东南之,以实京师。”成历代朝廷的明智举措。杨村已具有“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治天下之货”的优势,故为“渔运商船往来之冲”。明清两代,在此设管河主簿,杨村驿丞,营汛千总,巡检等。在元明清三代漕运发展史上,杨村作为历史的见证,阅尽了“舟集三沽”、“潞水帆樯”,商贩百货云集的壮观繁荣景象,令今人向来为之陶醉。

战略意义

杨村据津京之要冲,历来为兵家用武之地。早在隋大业八年(612),“遂帝杨广发大军征高丽,南方官兵由水陆过泉州,溯潞河达涿郡。”就从这里通过。明建文三年(1401)“平安在杨村战败燕将李彬。”宣德元年(1426)驾征高煦驻跸于杨村。清咸丰三年(1853)参赞大臣僧格林沁进驻杨村。十年(1860)“英法联军一万六千人自津北犯。杨村、蔡村、河西务等地被洗劫。”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月,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联军1200人,由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在杨村被义和团两次拦击,惨败返津。”七月,官至总兵的邦办北洋军务大臣宋庆,在八国联军犯北时,他逃往杨村,在杨村稍事抵抗,败逃通州,后病死。八月,联军18000人,从天津北犯,杨村、河西务等遭洗劫。直隶总督裕禄在杨村受伤,退到蔡村,深感无颜面君,自杀身亡。1925年12月,第二次“直奉大战”战于杨村。1940年8月,八路军为配合著名的“百团大战”,在杨村炸毁铁路大桥。众多的战事在这里发生,可见这里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

杨村水会

水会即救火会,是民间自发结合的一种消防组织。杨村自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京杭大运河重新开通后,各类店铺、作坊、货栈及酒肆、茶馆毗连。一家不慎着火,殃及四邻。

杨村共有五个水会,河西三个,河东两个。河西三个是上善水局(现杨村九、十街属地),保安水局(现杨村七、八街属地)、静安水局(现杨村五、六街属地);河东两个则是常德水局(现杨村一、二街属地)和守望水局(现杨村三、四街属地)。水会组织究竟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无文字记载。

但是杨村的上善大街、保安大街,静安大街、常德大街、守望大街命名皆缘于此,据此可知,杨村镇水会由来久矣。杨村附近村庄如夹道村、北郑庄、小东庄、上朱庄等村因没有灭火机器,村子较小,人口又少,每当发生火灾时,各村青壮年都担上水桶到附近水局自愿参加救火,如夹道村参加静安水会,北郑庄参加上善水会,小东庄、上朱庄参加守望水会等。

早年间,杨村办理公益事业的区域划分一直是以救火会为基准,故杨村一直是分为上善、保安、静安、常德、守望五个段,各自独立办公,相当于现在的街村组织。

水会组织本着有难相扶,守望相助的精神,以预防、消灭火灾、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公推有号召力并具有财势的乡绅为首事(也称会头),管段以内的成年男子均自愿为会员。会员中身强力壮的青年是救火会主力,叫武会员,也叫武善。体质略差或家资略丰的青年称文会员,也叫文善。文善遇火警发生时也不分昼夜,同样奔赴火场,白日执旗,夜晚提灯维持秩序,敲锣、摇鼓、传递火情,干些力所能及的杂事儿。由于这些会员都具有较好的品德,虽然没有一点报酬,却依然是长年累月从不松劲地坚持在这个舍己为人的岗位上。各水会的所有灭火器材,象储水用的大笸箩、水簸箕、水桶、扁担、挠勾、铜锣摇鼓、灯笼火把以及后来添置的灭火水枪、压力喷水灭火器等都是用募捐、劝捐的方法逐年添置的。平时存放这些什物的地方,多利用庙宇空房。如常德水会就利用常德大街路东五神庙的东配殿,守望水会则利用河东药王庙的北耳房,上善水会则利用北阁内原义仓旧址,后来上善、保安、静安水会先后重建了会所,所需经费皆来自劝捐,老乡们都认为“事关善举”,本着乐善好施的传统皆踊跃捐助,没有一家不量力赞助的。

或有不慎,偶发火灾,无论谁发现,立即敲起铜盆、铁锅等响器以紧敲乱点鸣金报警,邻里乡亲皆奔走相告,救火会即紧锣密鼓,集合管段会员。会员闻讯,马上扔下各自活计,立即奔赴各自会所。他们穿上号衣、携带腰牌,分持应执工具,抬灭火器的、挑水桶的、执会旗维持秩序的(夜间持火炬灯笼),井然不紊,风驰现场,不需多大工夫,各友邻水会,亦皆赶到。

幸赖群力,扑熄火灾,即敲起二点慢板的锣声,谓之“倒锣”,群众闻锣即知火熄。救火完毕各会退场,按远近有序依次退离。受灾人家无分老幼,皆跪道旁叩送表达谢忱。本段水会一般尚需滞留片刻,其意则在防死灰复燃。而各救火会不论付出多大精力,对受灾户作了多少贡献,都是茶水不扰,毫厘不索。这种仗义品德多年来一直是相沿成习蔚然成风。每年一度的“文武善齐集”,是会员聚会的日子(一般多在春季)。这一天张罗盛宴犒劳武会员,并检修所有灭火器材,为之备用。

1934年,七街清真寺遭雷击起火,当时风雨交加,火焰炽烈,各段水会均闻讯赶到。只因殿高水远,所有喷水灭火机都无能为力。正值众水头惶惶然束手无策之际,幸赖上善水会有新添置的“水龙带”几十米,将一端固结在灭火机上,另一端安上水枪机关。身强力壮、胆大心细的王永贵奋不顾身矫健地爬上前殿屋脊,手执机头对准火源猛烈喷射。此时,风狂雷紧,火势凶猛异常。全镇五家救火会苦战半夜,终将大火扑灭。

杨村水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起到很大作用,对杨村百姓的安危做出不可忘却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