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指标亦称“平均数”。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特点是对总体各单位之间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用一个数字显示其一般水平。因此,它可用来比较不同时间、地点或部门之间同类现象水平的高低,分析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估计推算其他有关指标,如用样本平均每亩产量乘收获面积估算农作物总产量。现象的同质性是计算平均数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同质总体内才能计算平均数。把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运用,用组平均数补充总平均数,对认识客观现象有重要作用。在运用平均数时,还要注意利用分配数列和典型资料来加以补充。由于掌握资料和研究任务不同,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等五种不同计算形式。

中文名

平均指标

外文名

Average Index

分类

数学

别名

平均或均值

意义

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表示

一般用平均数形式表示

简述

平均指标概念

平均指标可以是同一时间的同类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称为 静态 平均数,也可以是不同时间的同类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称为动态平均数。

意义和作用

平均指标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方面有重要作用,得到广泛应用。

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 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3、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不同时间之间的发展 趋势。

原则

平均指标,是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性水平指标,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平均指标是社会经济统计中常用的综合指标之一,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应用不当,平均指标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假象”,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尴尬”呢?

一、必须注意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约同质性同质性。

就是社会经济性现象的各个单位在被平均的标志上具有同类性。各单位之间的差别,仅仅表现在数量上,被平均的只是量的差异。马克思指出:“平均量始终只是同种的很多不同的个别量的平均数。如果各单位在类型上是异质的,特别是从社会关系来说存在着根本差别,这样,平均数不仅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反而会歪曲事实,掩盖真相,抹煞现象之间的本质差别,它只能是“虚构”的平均数。所以科学的平均指标应建立在分组法的基础上,借助于分组法来区分不同性质的总体,然后就同类总体计算和运用平均指标。

二、平均指标要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

平均指标确实能反映某种事物的一般水平,在比较不同空间和时间上的情况时能消除规模大小的影响,是衡量其差距的重要指标。但只依据平均指标来评价事物的优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总体内部各单位标志值具有差异,有高低、大小、多少之别。就总体而言,平均数背后隐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有的差距不大,有的则相差非常悬殊。总体内部各单位标志值差距悬殊的平均数就掩盖着尖锐的矛盾,让人们感到不真实。所以,在反映具体问题时,除了列出总平均指标外还应把总体内部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差距摆出来,要列出平均差异大小和差异的相对程度,即要测定标志变异指标。

三、必须注意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根据同质总体计算的平均数是总平均数,它说明总体各个单位的一般水平,在统计分析中有重要作用。但是,仅看总平均数还不能全面说明总体特征,因为总体单位之间还存在其他一些性质上的差别,有时被总平均数所掩盖。为揭示一些重要差别,还必须注意各单位在性质上的差别对总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即需要按反映重要差别的标志把总体单位分组,计算组平均数,以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四、必须注意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在同一总体中,既有先进部分,也有后进部分,不能满足于一般状况。如果在分析研究时,只掌握一般情况而忽视个别情况,不注意发现先进,找出后进,促使后进转化,就会犯错误。所以,为了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应用平均数时,需要结合个别典型事物,研究先进和落后的典型,发现新生事物,加以总结推广,推动事物的发展。

五、必须注意应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平均数的重要特征是把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掩盖了各单位的数量差别及分配状况,因此,要用分配数列来补充说明平均数。

种类

平均指标按计算和确定的方法不同,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 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前三种 平均数是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计算得到的平均值,称作 数值平均数。众数和 中位数是根据标志值在 分配数列中的位置确定的,称为 位置平均数。

数值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也成均值,是最常用的平均指标。它的基本公式形式是总体标志总量除以总体单位总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的不同,算术平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简单算术平均数和 加权算术平均数。

⑴简单 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未分组的 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单位标志值和 总体单位数,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方法计算。

⑵ 加权算术平均数适用于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组的变量值和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则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是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其二是各组次数占总次数比重的影响。在计算 平均数时,由于出现次数多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大些,出现次数少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小些,因此就把次数称为权数。在分组数列的条件下,当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所占比重均相等时,权数就失去了权衡轻重的作用,这时用 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用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

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倒数的 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又称为 倒数平均数,由简单调和平均数和 加权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是n个变量值乘积的n次方根。在统计中,几何平均数常用于计算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几何平均数也有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两种形式。

位置平均数

众数

众数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众数也是一种位置平均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可以代表现象的一般水平,如市场上某种商品大多数的成交价格,多数人的服装和鞋帽尺寸等,都是 众数。但只有在 总体单位数多且有明显的集中 趋势时,才可计算 众数。

中位数

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就是 中位数。由于 中位数是 位置平均数,不受 极端值的影响,在总体标志值差异很大的情况下,中位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比较

平均指标的比较——众数、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平均指标,他们各具特点:

算术平均数是根据所有数据计算的,中位数和众数是根据数据分布形状和位置确定的;算术平均数只适用于定量的数据,中位数适用于定量和定序的数据,众数适用于定量、定序和定类的数据,但有可能存在没有众数或多个众数的情况;算术平均数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有极端变量值时,用中位数和众数作为代表值更好。

此外,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三者也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在钟形分布中,众数是分布最高峰对应的变量值,一般中位数比较适中,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应用注意问题

1、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只有在同质总体的基础上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才有真是的社会经济意义。如果根据不同性质总体的数据资料计算平均指标,就会掩盖事物的本质差别,得到的平均数是虚构的平均数,不能真实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平均数。

3、计算和运用 平均数时,要注意极端数值的影响。

4、在运用 平均数分析时还应注意用 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5、把 平均数与典型事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