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口城址又名高城,“高城遗雉”是明代西昌八景之一。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城西南3公里赣江南岸,是一处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古城的遗址,为著名的江西省西汉十八县的庐陵县县治。

遗址面积23万平方米,形状呈倒梯形,分为内外城。发现于1980年,2004年12月正式发掘。出土了数百件春秋战国至汉晋时期的文物。

白口城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城址文化堆积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它可以作为江西乃至江南城址考古的一把标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研究白口城址对于地域的、历史的江西古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984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所属地区

江西省泰和县

简介

外城全长1941米,除西北部部分损毁外,大部保存完好。内城平面呈方形,处在城内北侧,全长861米,面积4.3万平方米。外城现存7处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上中3处豁口可以肯定为城门。内城为东、西北、南面3处豁口,均可确定为城门。西北角城门宽35米,其底基距赣江水面落差仅2米,赣水上涨时,河水可直接入城内,推测可能为水门。西正中门宽28米,为“凸”形结构,从其上残存叠压瓦片分析,此处原可能为一处门阙。北正中城门宽15米,入门较陡,可分别进入内城和外城。内城西北门为“凹”形结构,似为“瓮城”,也有大量瓦砾堆积。内城南门宽17.4米,城门两侧见大量瓦砾堆积,并采集到一块完整四叶云纹瓦当。内城西南角有一长方形土台,为全城最高地带,东西长47米,南北宽35米,面积1645平方米,高出周围平地0.8米,高出内城其它地带约2米。城墙为土筑,城墙高度因地势的南高北低而相反,以使城墙四周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南城墙距地表4.5米,东城墙高10.2米,北城墙高20.5米。城墙顶宽2—3米,基宽20—28米。以北城墙基最宽。城外有护城河,以南城墙及南侧断面可知,南侧护城河宽16.5米,深1.5米,东西两侧护城河宽30米,护城河由南往北流入赣江。

遗址现状

白口城址于1980年代文物普查时发现,2001年9月到10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泰和县博物馆一起进行了试掘,2004年12月正式发掘。考古发现,该城始筑于西汉,延用至东晋末年前后。

白口城址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形状呈倒梯形,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长1941米,大部分保存完好。内城呈方形,位于城内北侧,长861米,面积4.3万平方米。现发现城门10处,其中内城西北门为“凹”形结构,似为“瓮城”。城墙为土筑,城外有护城河,由南往北流入赣江。航空遥感拍摄的照片显示,白口城址保存较为完好,古城的布局、结构非常清晰。

历史与传说

据《南史》、《陈书》等记载,南朝梁侯景之乱时,大宝元年(550年),陈霸先自岭南引军讨伐侯景,坐镇南康。高州刺史李迁仕在宁都人刘蔼等资助下,顺赣江而下,进击陈霸先。陈霸先派遣杜僧明据白口城加固城墙抵御,李迁仕则于其东面筑古城相对。次年,杜僧明攻破古城,俘虏李迁仕,送往南康斩首。是年六月,陈霸先进军西昌,驻白口城,当时“有龙见于水滨,高五丈许,五采鲜耀,军民观者数万人”,陈霸先一时威望大振,数年后代梁称帝建立了陈朝。

白口城址

考古发掘

泰和县博物馆馆长肖用桁介绍,因“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的泰和,历属吴越,西汉为古庐陵县地,为著名的“西汉十八县”之一。东汉为西昌县,为庐陵郡治,历来就是江西一方政治文化中心,尤其是汉晋以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代表赣文化风貌的最基本文化因子。泰和地处水陆要冲,其“咽喉荆广、唇齿淮浙”由来已久。昔秦皇汉武的两次征伐岭南(南越),数十万浩浩大军均由此经过。公元550年,南朝陈霸先从始兴发兵护主,正是经过泰和,并在白口城屯兵激战,之后挥师北上建立了不朽的帝业。虽然《泰和县志》和《吉安府志》对白口城均有记载,但是这座千年古城一直养在深闺人未知,并没有深究其真正蕴孕的历史价值。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却使白口城重放异彩,令世人瞩目。2001年8月,修建赣粤高速公路吉安段时,时任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现任江西省博物馆副馆长的刘诗中带队来到泰和县境内高速公路沿线进行文物勘查,当时只是看了沿线马市镇的先烈古樟和几个古墓。在返回泰和县城时,陪同勘查的肖用桁想:省里专家来一趟也不容易,何不建议他们到离县城仅3公里的白口城遗址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因白口城不在高速公路旁,非此次勘查范围,加上其仅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未引起人们关注。当车拐上往白口城的路时,有人说:“到那地方去干什么,无东西可看。”然而,当刘诗中一走上城头时,他就情不自禁地赞叹:“真是国宝,很有价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肖用桁仍然很兴奋,他说,省专家的这一次“造访”,使泰和县文物工作者感到振奋。随后,他们赶往南昌,向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了有关白口城遗址情况的详细汇报,并请求进行考古发掘。

肖用桁馆长告诉记者,2001年9月至10月和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率领的考古小组在泰和县博物馆的配合下,对白口城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分别进行了试掘和正式发掘。考古勘探以东西向直线布点钻探,共布直线9条,遍布城内的最主要地区。从勘查和发掘得知,外城墙全长1941米,除北侧部分损毁外,大都保存完好。内城呈方形,城墙全长861米,面积4﹒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普遍达1﹒8至2﹒2米。外城现存7处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正中3处豁口均可定为城门。外城西北角城门宽35米,其底基距现赣江水面落差仅2米,赣江水上涨时,河水可直接入城内,推测为水门。南正中门宽28米,为“凸”形结构,从其上残存叠压的瓦片分析,该处原可能为一门阙。北正中城门宽15米,入门较陡,可分别进入内城和外城。城墙为土筑,高度因地势的南高北低而相反,从而使城墙四周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南城墙高4﹒5米,东城墙高10﹒2米,北城墙则高达20﹒5米;城墙顶宽2-3米,基宽20-28米,以北城墙基最宽。城外有护城河,南侧护城河宽16﹒5米,深1﹒5米,东西两侧护城河宽逾30米,护城河由南往北流入赣江。发掘中,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汉晋时期珍贵文物数百件,有大型建筑材料:长达40厘米的板瓦、筒瓦,一批保存完好的圆形瓦当,其纹瓦当酷似秦咸阳宫出土文物,颇具秦文化风格;有青铜兵器:青铜箭镞;有生产生活用具、铁器、陶纺轮、陶网坠、陶通风管,还有大量的铁渣、铜渣、铜饰件等。同时,在白口城遗址的南面和西面还发现“天子堆”、皇帝地等与城址同时代的古墓群。肖用桁说,专家们从城墙解剖结果表明白口城为板筑法筑城,分层棍棒夯筑,而层内出土物均为汉代板瓦残片,故其时代应在汉代,也就是说该城始筑于西汉初年,使用年代至少延续到东晋。

肖用桁告诉记者,吉安古称庐陵,庐陵县建于秦末汉初,治所在西昌已见于史载,但城址的具体位置一直无定论,白口城的勘探,确定了白口城为庐陵城。

肖用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三十六郡,其中九江郡辖江西部分地区。《明一统志》云:“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灭楚,虏负刍,明年(公元前222年)置庐陵、安平、新淦三县,属九江郡。”《泰和县志》沿革表:“秦庐陵县属九江郡,唐志、旧志未载县治,疑即西昌。汉高帝二年分淮南立豫章郡,唐志故县在今泰和县西三里。”乾隆版《吉安府志》引《太平寰宇记》:“汉高帝五年,以庐陵县属豫章郡,故庐陵县在今泰和县西三里。”以上史载不但阐明了庐陵县的设置时间,而且指出了其治所的位置。

《晋书》地志庐陵郡条下注云:吴置,其属有西昌、高昌、石阳、巴邱、南野、东昌、遂兴、吉阳、兴平、阳丰十县。《宋书》:领县九,曰:石阳,西昌、东昌、吉阳、巴邱、兴平、阳丰、高昌、遂兴。《南齐书》同,梁、陈无地志。又《旧唐书》地志云:庐陵汉县,后改为西昌,旧志称置西昌为郡治。从《晋书》与《唐书》考历代史及省府各志所载,省、府、州、县皆先附郭之名。如《晋书》所载即以西昌为首县,后迁石阳为郡治,《宋书》所载即以石阳为首县,“后汉末以庐陵县为郡,置西昌县为庐陵郡治”。由此可以认定当时庐陵郡治在西昌。

按《泰和县志》唐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县治由西昌故城迁至白下驿西,名白下城(即大致为今县城),而之前的西昌故城在县西三里,即东起坳街,西至街尾,南靠澄江河,北至竹筱巷。唐朝前期县治在西城,白口古城恰好在西昌城西三里,与以上史籍完全相符。有资料认为,庐陵县在今泰和县城西北30公里处,肖用桁称,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西汉初豫章郡(现江西)仅有18个县,人口不过35﹒2万人,平均一个县只有2万人。那时农业耕作刚脱离“刀耕火种”的原始粗放方式,尚处于封建社会早期,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又稀疏,不可能在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白口城西北30公里地同时还有一座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池,更何况当地文物工作者多次有针对性的调查,在县城西北方向一直未发现一丝古城遗址的踪迹。而白口城始筑于西汉初年,沿用到东晋末年前后,它与古庐陵县的创建至升庐陵郡后外迁和西昌县的初建年代基本相符。

再者,白口城位于赣江边,处于水陆要冲,区位优势明显,昔秦皇汉武的两次征伐岭南,数十万浩浩大军均由此经过,上世纪70年代,泰和邻县遂川出土的一批秦代铜制兵器便是证明。从泰和的行政治所的历史变迁来看,庐陵县始建于白口城,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升迁为郡置西昌县时,郡县治同在白口城。光绪版《泰和县志》记载:“西昌为郡治耳。”肯定了郡、县同一治所,与此相符。综上所述,即可确定白口城为庐陵城。

肖用桁说,对白口城的勘探,其意义不仅仅确定了白口城为庐陵城,从而破解了困扰人们千百年来古称庐陵的吉安源头之谜,而且对带动江西的城址考古研究和对于地域的、历史的江西古文化研究都具有显著的价值。徐长青等专家曾撰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仅发现柴桑、枭阝阳、南野等城址遗物较丰富。其中柴桑城仅有记载和汉晋时期墓葬依据,枭阝阳城仅剩数十米城墙且已陷入鄱阳湖包围中,南野城为秦军守南野界之地,今存城址面积约4﹒6万平方米。而白口城址面积达23万平方米,无论从规模还是保存状况,在江西省都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和最好的。因此,从研究白口城入手带动江西的城址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白口城位于赣中腹地,为赣江中游入上游的“咽喉”所在,它在赣北、赣中、赣南文化的传承链条上具有十分显赫的地理优势,赣江中下游丰富的原始文化如吴城、新干商墓以及战国粮仓等著名的古文化遗址均位于这一文化传承带上。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白口城址对于地域的、历史的江西古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