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东部,占地总面积130余亩,是我国最大的交通运输综合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原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2010年8月起,成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的全资子企业。

中文名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总部地址

上海

占地面积

130余亩

管理方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母公司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所属行业

科技型企业

人员规模

近800人

公司类型

研究所

成立日期

1962年

公司简介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原为交通部直属科研机构,2001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改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领导,2003年作为中央企业划归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2010年8月整体并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截至2008年底,研究所资产总额为7.57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30余亩,研究所以“成为 中国最著名的舰船自动化和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研发制造商和服务商;中国一流的船舶水动力试验研究基地。”作为战略目标。

作为国家最大的交通运输综合技术研究开发基地,研究所承担着国内交通运输行业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促进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企业现有员工近800人,其中技术人员占60%左右;具有高级职称(包括研究员、研究员级高工)的人员170余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余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有四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

建所以来,共取得重大科技研究成果10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交通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和优秀新产品奖300多项。改革开放以来,本所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发扬“团结、求实、创新、奉献”的船研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交通部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交通系统先进科研单位、上海市“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1991年以来连续十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公司业务

研究领域

企业理念

新船型及运输系统、舰船自动化系统、环境工程及环保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开展新技术、新装备及系统工程的论证、设计、开发、生产、经营,以及环境评价、工程承包、施工监理、技术咨询等业务。承担业务的部门有:研究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军工产品分所、六个事业部和两个技术产品开发部,以及专门从事智能交通系统业务的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本所还拥有一个行业重点实验室——航运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船舶运输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引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柔性设计与制造系统,包括电子电路设计自动化及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印刷电路板表面贴装、波峰焊(无铅)及测试生产线;数控钣金加工设备和箱体涂装生产线;电子产品例行试验设备等;是国家级控制系统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重点试验室

船模拖曳水池试验室(交通部重点试验室)

空泡水筒试验室(交通部重点试验室)

航海安全试验室(交通部重点试验室)

生化处理试验室

船舶运输通信导航试验室

船舶货运安全试验室

船舶及其运输系统计算机辅助论证研究试验室

船舶防污染及油料试验室

船舶运输综合节能试验室

船舶主机及电站模拟试验室

公司文化

所标寓意

1、事物和组织的发展规律均为“螺旋”上升(所标的整体);

2、组织从船舶运输科技领域逐步发展涵盖了智能交通科技领域(即由“船”演变到“路”);

3、组织的灵魂是“创新”,追求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嫩芽)

4、所标的颜色(深蓝)代表组织在不断探索科技奥秘。

船研精神

团结 求实 创新 奉献

— 团结是我所集体力量之所在,只有全所一盘棋,同心协力,共同奋斗,才能保持我所稳定持续发展。

— 求实是我所的一贯作风,只有在科研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遵守科研规律,脚踏实地,讲求实效,才能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 创新是我所的目标追求,只有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 奉献是我所倡导的道德风尚,只有献身科技,献身船研所,献身祖国,才能为我所的兴旺发达,为国家的经济振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历程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于1962年1月由交通部批准成立,转制前为交通部直属科研机构(

正局级事业单位编制

)。

根据科技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134个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0]第300号)要求,2000年10月研究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由交通部划归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

2003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成立,国务院授权其对企业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的职责;研究所同其他中央企业一并划归国资委管理。

2010年8月,经报国务院批准,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整体并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公司管理

姓名职务
马浔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上海运昌贸易发展公司董事长,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主持行政和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负责发展规划、外事和信息化方面工作。
蔡惠星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上海交通设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分管计划经营部、环境工程分所;主要负责预算(计划)、生产经营和外贸方面工作以及党委日常工作。
莫启欣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总会计师、党委委员、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分管资产财务部;主要负责条件保障、基建、资产和财务方面工作。
陆嘉明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分管研究开发中心;主要负责研究开发、学术和技术方面工作。
周晓宇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分管质量人事部;主要负责质量、人力资源、安全生产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工作。
展开表格组织机构

直属企业:

上海交通设计所有限公司、上海运昌贸易发展公司、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船舶运输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行政机关: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计划经营部(科技发展处、军工配套处)、资产财务部(财务处、条件资产处)、质量人事部(人事教育处、质量管理处)、党群工作部(组织干部处、监察保卫处)。

直属单位:

研究开发中心、军船产品分所、民船产品分所、运输系统事业部、环境工程分所、置业发展事业部等。

获得荣誉

日期奖项
2017年11月获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0年4月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为“科改示范企业”[1]

学术期刊

《中国航海》

《中国航海》从创刊至今,一直挂靠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由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具体承办。《中国航海》原为半年刊,2002年改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由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浔担任。本刊的宗旨是:反映我国航海科技各领域的成果及水平,促进我国航海科技的发展提高,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主要刊载国家重点项目研究成果,航海科技界的学术论文等。主要栏目有:操船论坛、船舶驾驶、船舶机电、船舶自动化、船舶导航与通讯、水运经济管理、海难救助与打捞、海事案例探讨、船舶防污染和航海心理学等。读者对象为与航海实践、教学和科研相关的人员。

《中国航海》是国际海事组织总部的陈列刊物之一。数十年来,《中国航海》编辑部坚持“反映我国航海科技领域的成果及水平,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航海科技事业的发展的办刊方针”,在中国航海学会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下,在各海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发扬“求实、创新”的工作精神,狠抓期刊质量,严格把握约稿、审稿、校对、出版等各个环节,使期刊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自2002起,期刊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后,《中国航海》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本刊2004年发表的题为《一种基于模糊原理的碰撞危险度模型》论文荣获第一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7年发表的题为《混合智能控制技术在船舶电站励磁控制中的应用》论文被评为第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2008年期刊发表的题为《船舶自动避碰仿真平台的构建与测试方法研究》论文被评为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本刊曾获交通部优秀期刊奖,交通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期刊三等奖。

本刊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出版的交通运输类核心期刊。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审,本刊被收入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此外,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本刊被俄罗斯文摘收录。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系船舶科学和船舶运输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78年创刊,曾用名《船舶研究》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内容主要反映在船舶运输系统、船舶设计、船舶自动化、船舶电站、交通工程、环保工程、港口工程、电子信息、船舶动力机械、船舶仪器设备、航运经济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同时刊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试验报告和科研管理研究报告。每篇论文附有中、英文摘要。

学报刊为半年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进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可供船舶、水运和交通工程专业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检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