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

涵义及解释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即:

⑴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⑴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 能这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⑴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⑴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 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 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

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 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的很严格的。

作用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 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⑤;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 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例如:

使至塞上

例子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于失对,就更 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