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科(Lacertian)是属于蜥蜴目的一科。蜥蜴科有27属230~277种,是旧大陆的陆栖蜥蜴类,以地中海地区为分布中心,也见于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其它地区,最北到达北极圈附近。分布于亚洲北部和几乎整个欧洲,包括欧洲北极圈以内的部分。体和尾细长,头顶被大型对称鳞片。背鳞5~10行,覆瓦状排列,起强棱腹鳞6~8行,均起棱,鼠蹊窝1对。

中文名

蜥蜴科

蜥蜴科

动物界

蜥蜴目

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

外文名

Lacertian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

双孔亚纲

亚目

石龙子亚目

特性

蜥蜴

蜥蜴科成员主要为卵生,也有少数为卵胎生,其中胎生蜥蜴Lacerta vivipara是卵胎生的蜥蜴的代表,胎生蜥蜴也是分布最广和最北的蜥蜴之一,分布于亚洲北部和几乎整个欧洲,包括欧洲北极圈以内的部分,另有几种蜥蜴为孤雌生殖,只有雌性而无雄性。蜥蜴科成员多数体型较小,但有些较大的成员如分布于欧洲西南部的蓝斑蜥蜴Lacerta lepida身长可达60~80厘米。

分布

分布于亚洲北部和几乎整个欧洲,包括欧洲北极圈以内的部分。

分类

蜥蜴科可分为四个属:草蜥属、地蜥属、蜥蜴属、麻蜥属。

草蜥属

蜥蜴

(Takydromus):蜥蜴科的1属。头顶具对称排列的大鳞,背部起棱大鳞排成纵行,腹部大鳞近方形。大腿腹面近肛侧有鼠蹊窝1~5对。受到强烈干扰时,尾易自截,断后又能再生。体背绿褐色,腹面灰白色,体侧下方绿色。刚孵出的幼蜥尾下常为红褐色。体细长,约50~60毫米,尾细长,为体长的两倍以上。世界已知约10种,分布于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及苏联西伯利亚。中国有6种、常见的有北草蜥、南草蜥和白条草蜥,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北草蜥栖息于海拔180~1750米的丘陵、平原和山区的茂密草丛中或矮灌木林间,受到惊扰则迅速逃遁,在杭州地区的活动时间和食性是:4月初在11点前后最多,8月间每天9~11点和15~16点见到的个体较多,10月底在12~13点数量最多。以昆虫为食,春季主要吃蝗虫、卷叶蛾幼虫、鼠妇和地花蜂;夏季主要吃直翅目昆虫(如蝗虫、螽斯)、也吃尺蠖蛾幼虫和鞘翅目昆虫。8月下旬在福建武夷山采到北草蜥的卵,每窝4~6枚,卵圆形,乳白色,卵径9~11毫米×11.5~14.5毫米。刚孵出的幼蜥全长74~82毫米,尾长51~60毫米。胎生蜥蜴

中文名:胎生蜥蜴

英文名:Viviparous lizard

拉丁学名:Lacerta vivipara

地理分布:在我国见于黑龙江省,国外分布很广,从欧洲乌拉山远端的英格兰和爱尔兰,往东通过西伯利亚到远离东海岸的库页岛等广大地区。濒危状态繁殖方式:卵生。每年4-5月交配,卵在雌性的腹中充分发育,待到7-9月幼蜥产出。每窝产仔蜥4-8只(偶有10只,较罕见)。

食性:捕食昆虫及其幼虫,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

形态特征

体形尺寸:体长约18cm。

习性:生活在阴湿的林地、草地、沼泽或覆盖着青苔的土壤上。

捷蜥蜴

中文名:捷蜥蜴

英文名:Sand lizard

拉丁学名:Lacerta agilis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新疆,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中亚及欧洲。

繁殖方式:卵生。

食性:肉食性,以各种昆虫为食。

形态特征:捷蜥蜴的全长12-22cm。体色极富变化。雄性以绿色为主,雌性则倾向于灰色或茶色。体背部及腹侧都具有黑色斑纹。栖息于各种干燥环境中,基本在地面活动。日行性,动作敏捷。肉食性,以各种昆虫为食。

体形尺寸:全长12~22cm。

习性:栖息于各种干燥环境中,基本在地面活动。日行性,动作敏捷。

麻蜥属

蜥蜴目蜥蜴科的一属。体长不超过100毫米。吻较窄,吻棱不显。头顶大鳞对称排列,鼓膜大而裸露,背部全为粒鳞,腹鳞近方形,向腹中线呈斜行排列。肩前方两侧至腹面有一明显的皮肤褶形成的领围。指、趾下面被棱鳞,股腹面有股孔。尾长为体长的1.5倍以上。已知约5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的温带和暖温带。中国产9种,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华北,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动物。个别种向东南分布到江苏和安徽北部,但不超过长江。以各种昆虫和蛛形类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