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族是印度尼西亚主体民族,人口9521万(2010年),占印尼人口总数的42%。祖居地为爪哇岛,现已扩散至印度尼西亚全境。使用爪哇语,现通用印度尼西亚语,两者皆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原信印度教和佛教,15世纪下半叶后多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20世纪中叶起部分人改信基督教。

爪哇人的祖先在公元前5世纪以前自亚洲大陆南部迁徙至爪哇岛。2~3世纪时,形成早期封建制国家。当时与中国有友好往来,唐代史籍称其地为诃陵、阇婆、爪哇。中世纪建满者伯夷帝国(1293~1451),元代史籍称麻喏巴歇国。爪哇族历史上深受印度文化影响,文化艺术比较发达,有古典舞剧、音乐、雕刻、帛画等。

中文名

爪哇族

外文名

Bhinneka Tunggal Ika

分布区域

印度尼西亚全境

人口

9521万(2010年)

语言

爪哇语

宗教

伊斯兰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印度教

文化艺术

古典舞剧、音乐、雕刻、帛画等

简介

爪哇族

爪哇人:Javanais,印度尼西亚语作Orang Djawa。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民族。人口9521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的42%。祖居地为爪哇岛,但由于苏哈托时期的移民政策,现已扩散至印度尼西亚全境。原讲爪哇语,以中爪哇方言为官方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现多讲印度尼西亚语,为由通用于廖内群岛、柔佛和马六甲海峡的马来语为基础所发展的语言。

爪哇族老照片

爪哇人与巽他人、马都拉人、米南卡保人等民族同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公元前1000~300年之后移入的具有东亚大陆血统的新马来人的后裔。据文献记载,公元2~3世纪时,爪哇人已建立了早期封建制王国,当时与中国已有友好往来。此后曾建诃陵、占婆、爪哇麻喏巴歇等城邦国家。中世纪建满者伯夷帝国。早期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信奉印度教和佛教。大约公元九世纪,爪哇族在梵文的基础上创造了古爪哇文。13世纪前后,伊斯兰教通过来自印度北部的穆斯林商人传入爪哇各沿海地区,由于王室贵族的归信、印度穆斯林商人同当地居民的通婚,以及中国穆斯林商人如彭瑞父子的传教活动,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

爪哇穆斯林过去分为桑特里和阿班甘两种,桑特里是正统逊尼派的沙斐仪教法学派教徒,行为严格遵循伊斯兰教规。阿班甘则带有浓厚本土色彩,在很多方面仍然受印度教等前伊斯兰因素影响。他们的割礼、婚礼、葬礼等都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其它各种节日、喜庆活动和社会礼俗仍多保留印度教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甚至存在同时崇拜印度教神灵的情况。不过,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与伊斯兰组织的传教活动,桑特里和阿班甘的差异现在已经变得不再明显。

语言

主要语言为爪哇语,但是大雅加达首都特区的爪哇人日常使用印尼语。爪哇语深受梵语影响,有大约10%的词汇来源于梵语。公元九世纪,爪哇族在梵文的基础上创造了古爪哇文,荷兰殖民者侵占印度尼西亚后,改用拉丁字母。爪哇人十分重视尊卑秩序,爪哇语有雅语、中等语和平民语之分,雅语里又分成几种。在爪哇人看来,不同等级之间用语的选择和言谈方式总是有差别的,在交谈的双方之间不显示出社会或家庭方面的地位差别几乎是不可能的。

宗教

爪哇古迹

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爪哇族共有9521万人,其中9083万(95.4%)为穆斯林,161万(1.7%)为基督新教徒和天主教徒,142万(1.5%)为印度教徒,114万(1.2%)为佛教徒。由于印度尼西亚法律规定国民必须有宗教信仰,所以该国没有无神论者。

印度教是最早传入爪哇地区的宗教,爪哇早期的王国均奉印度教为国教,其宗教文化渗透到爪哇各方各面。印尼的印度教不同于印度的印度教,而带有强烈的本土化色彩,并融合了部分佛教教义,巴厘岛至今仍信奉这种印度教。印尼的印度教存在种姓制度,但不像印度那么严格,他们把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作为贵族种姓,首陀罗当做平民种姓,没有贱民阶层。种姓之间的差异也比较表面化,在日常生活中,种姓差别仅表现在一些不十分重要的规则和禁忌方面。印度教在爪哇留下了大量古迹,其中最著名的为普兰巴南神庙。

公元8世纪后期,苏门答腊的佛教帝国室利佛逝出兵爪哇,在马打蓝建立了夏连特拉王国,将大乘密宗佛教奉为国教。这一时期佛教教义广泛传播,佛教文化繁荣。佛教的雕刻及建筑艺术达到极高的水平。公元850年左右,夏连特拉王国在日惹建造了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佛塔——婆罗浮屠,随后又陆续修建了巴文佛塔、门都特佛塔、卡拉山佛塔、湿雾佛塔等,佛教建筑的大批出现,标志着爪哇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佛教的广泛流传并没有影响到印度教盛行,两教常常合流。例如832年甘达苏利碑铭开头就写道“敬奉湿婆,献身于大乘佛教”,两教似乎合而为一。在满者伯夷帝国时期,两教同时流行且互相融合,保持友好发展。这一时期提出的“Bhinneka Tungga 1Ika”(殊途同归)成为了印尼独立后的治国思想。

伊斯兰教最初随穆斯林商人传入爪哇,早在14世纪以前,满者伯夷王室就有人皈依伊斯兰教。但是爪哇真正伊斯兰化是从15世纪开始的。在爪哇传教的伊斯兰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做出了本土化的改变,容忍和尊重了当地人的习惯法,包括允许祭祀祖先和印度教诸神,使伊斯兰教得以扎根于当地土壤。当时的满者伯夷帝国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兴建大量寺庙、陵墓,并收取繁多的宗教税,民众负担极重。针对于此,伊斯兰教宣传真主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等级制度,提倡以兄弟情谊对待教胞,提倡社会的公正和平等。并宣传每个穆斯林都可以从真主那里得到一份可以自由使用和买卖的土地,纳税则以课功为主。15~16世纪,通过传教活动,伊斯兰教在爪哇岛迅速传播。1478年,淡目地区首长拉登·帕塔(Raden Patah),趁满者伯夷帝国瓦解之机,在穆斯林商人的支持下,宣告独立,自称为淡目苏丹。是为爪哇地区第一个伊斯兰政权。公元16世纪,马打蓝苏丹国统一了爪哇岛,并于1633年制定了爪哇地区第一部伊斯兰教法典。至此,伊斯兰教在爪哇地区彻底将印度教和佛教取而代之。

印尼独立以后,政府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基督教和天主教获得较大的发展,教徒不断增加。

艺术

印尼最富代表性的音乐是加美兰音乐。加美兰(gamelan)是爪哇语,既指以金属敲击乐器为主体的合奏音乐,也指演奏这种音乐的乐队。加美兰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建于公元九世纪的大型佛教庙宇婆罗浮屠的浮雕上,已可见到现代加美兰乐队中一些乐器的图形。一套加美兰乐器由少则15件,多则3件青铜制品组成,包括锣鼓类乐器、排琴类乐器、管弦乐器等。加美兰流行于印尼各个岛屿,但不同的地区在乐队编制、演奏风格、演奏技巧,以及乐器的形状与大小及音色等方面往往有某些差异。爪哇的加美兰由于受宫廷音乐影响,显得典雅、文静,音乐柔和细腻。

爪哇舞蹈通常都以加美兰乐器作为伴奏,除表现争议与邪恶斗争的舞蹈节奏稍快之外,一般都节奏悠然缓慢。表演时演员保持半蹲姿势或挺直姿态,神情严肃,无喜怒哀乐变化,演员的感情只靠手腕、手指的动作和音乐表达,十分委婉、细腻。舞蹈的节奏悠然、典雅、富有诗意。著名的爪哇舞蹈有斯林比舞和伯达雅舞,都是宫廷舞蹈。

婚俗

爪哇族婚礼

爪哇族的婚礼较为复杂,出嫁的前几天,家族中受人尊敬的女性长辈会为新娘全身涂抹香脂。婚礼前一天新娘要坐在铺满花瓣的浴室里洗鲜花澡,由母亲或女性长辈从一个浮满花瓣的水罐里舀水浇在新娘身上,象征灵魂得到洁净。沐浴之后,由德高望重的妇人把罐子摔碎,然后开始为新娘盛装打扮。婚礼这天,新郎由人陪同来到岳父家,经过精心打扮后与新娘在大厅见面。两人首先互赠蒌叶包,随后新娘的家人会在新郎面前摆放一个银盘,盘中放一个生鸡蛋,新郎要当众赤脚踩破它,表示永远忠于新娘,哪怕粉身碎骨也不变心。随后,新娘面带笑容端水跪地为新郎洗脚,以表达感激和服从。接着新郎新娘双双往地上抛洒黄米,以此象征婚后美满幸福。之后二人携手进入新房,在新人席上就座。婚宴开始后,新郎新娘共食一盘黄米饭并互喂对方。宴罢,新娘从手巾包里向客人丢掷喜钱。在爪哇族穆斯林婚礼上,诵读古兰经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