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禅(nèi shàn) 是古代东亚国家的一种君位传承方式,是君主向家族内部成员(一般指未出五服的家族成员)主动禅让的个人行为,而非典章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与其家族里的人,称“内禅”。因其是在本家族内进行,故得此名。

中文名

内禅

外文名

In Zen

释义

古代东亚形成的一种君位传承方式

范围

本家族内

称谓介绍

君主禅位后,一般在其称号前加“上”或“太上”,以示更高的尊敬。在皇帝制的国家,称“上皇”,“太上皇”或“太上皇帝”;在国王制的国家,则称“上王”或“太上王”;在天皇制的国家,为“太上天皇”,不过有时与皇帝制的国家的情况相同。

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君主在禅让后并没有专门的称谓。赵武灵王退位后,自称“主父”,但此称呼并未流行开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追尊先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太上皇”之称始见史籍。汉时,高祖尊其父刘太公为太上皇,刘太公是第一位生前享有“太上皇”称号的人。晋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控制政府后迫惠帝禅位,并尊其为太上皇。“太上皇”开始作为君主内禅后的专门的称谓。后随中国的不断使用,其他东亚国家也开始接受。

在有些时候下,君主禅位后,不在其称号前加“上”或“太上”,而是自创新的称号。如北周宣帝退位后,称天元皇帝。这都是特例。

在日本,内禅后天皇出家为僧,称“太上法皇”或“法皇”。

名号变更

多个内禅者并存

君主内禅后未死,而新的君主后来也内禅,造成多个内禅者并存,就需要用一种新的称谓方式。

在中国,只有过两个内禅者并存的情况。处理方法是,称最早内禅者为“无上皇”。而在朝鲜,则是搞一个折中方案,最早内禅者称“太上王”,晚的称“上王”(朝鲜是国王制国家)。

在日本,多个内禅者并存的情况很常见。但由于日本实行院政制度,天皇内禅后称“院”,故有称谓如下:

1.两位上皇(或法皇)时,

前前任天皇称一院(或本院)

前任天皇称新院

2.三位上皇(或法皇)时,

前前前任天皇称一院(或本院)

前前任天皇称中院

前任天皇称新院

内禅者的正室

君主内禅后,其正室的称谓是在原有称号前加“太上”,即使与新君主是母子关系,也不称其为太后。如果内禅者与其正室是新皇帝的父母(至少名义上的),而新皇帝的祖母还在世,则新皇帝的祖母不称为太皇太后,称皇太后。因为太上皇后的出现,导致皇太后的称谓出现了空缺,必须由新皇帝的祖母来填补。

衍生出的制度

日本的院政制

院政,日语意为“退隐的政府”。院政是指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末期由太上天皇(皈依佛门后称法皇)亲掌国政的政治制度。始于1086年11月,是时,白河天皇为抵制外戚藤原氏,让位于年仅8岁的堀河天皇而成为太上天皇,在居处建立院厅,任命别当、判官代、主典代、藏人等院厅官吏,及设置保卫太上天皇和院厅的北面武士。国政大权悉归院厅。因院厅拥有摄政、关白(见摄关政治)以上的权威,受到为藤原氏压抑的贵族的支持。因此,院政也指中央权威逐渐崩溃的一段时期,天下听命于引退天皇的律令,而不是当朝的天皇。自1086年院厅建立至1192年(一说1185) 镰仓幕府建立的百余年间,史称院政时代。

越南的上皇制

陈朝越南13世纪至14世纪期间所建立的皇朝,首都位于升龙,即今日的河内。

陈朝吸取前代吴、丁、黎、李诸氏皆被权臣篡夺的教训,同时也为了避免争夺皇位发生内讧,实行太上皇与皇帝二主共治的制度,并做为有陈一代的定制。即帝有子既长,即使之继承正位当皇帝,而父则退居北宫是为“太上皇”,但国家大事,则多由“太上皇”决定。大体上皇帝居于首都升龙城,太上皇居于南方天长府,“盖内以防篡弑,外以策国防”。中国古代的编年史家由于对越南陈朝的“上皇制”不了解,对陈朝的世系和帝王名字经常搞成一团乱麻。

越南封建时代史家吴士连对这项影响陈朝政局的习惯,则有以下一段论述:“自夏禹传子之后,父子继,兄殁弟承,永为常法。陈氏家法,乃异于是,子既长,即使承正位,而父退居圣慈官,以上皇称,同听政,其实但传大器,以定后事,备仓卒尔,事皆取决于上皇,嗣主无异于皇太子也。”

中国历史

• 夏后不降→夏后扃

•夏后廑→夏后孔甲

• 赵武灵王赵雍→赵惠文王赵何

• 晋惠帝司马衷→赵王司马伦

• 后凉太祖吕光→后凉隐王吕绍

•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北魏孝文帝元宏

• 北齐武成帝高湛→北齐后主高纬

• 北齐后主高纬→北齐幼主高恒

• 北周宣帝宇文赟→北周静帝宇文衍

•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 唐睿宗李旦→圣神皇帝武曌

• 圣神皇帝武曌→唐中宗李显

•唐少帝李重茂→唐睿宗李旦

• 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

• 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

• 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

• 唐昭宗李晔→德王李裕(随即复辟)

• 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 宋高宗赵构→太子赵旉(随即复辟)

• 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

• 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

• 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

• 西辽末主耶律直鲁古→乃蛮王屈出律

• 西夏神宗李遵顼→西夏献宗李德旺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随即复辟)

• 明英宗朱祁镇→明景帝朱祁钰(后复辟)

•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补充说明

内禅一般为父传子,但最早的内禅却是兄传弟。而侄传叔,叔传侄的事情在东亚国家也不乏其例。

由于原先君主(禅位者)以内禅形式传位新的君主(受禅者),受禅者取得君位具有很大的合法性。所以,宗室中有野心的人,多会逼迫君主内禅于己,而不采用废君自立的方式。故内禅之事,多非自愿。

有些君主为保证君位的正常传承,会在临死前内禅,以防止宗室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