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介于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2°47′—115°55′之间,总面积2676.6平方千米。

2021年,沁水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1.0%。[12]

中文名

沁水县

下辖地区

7个镇、7个乡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

面积

2676.6平方千米

人口

196528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356

政府驻地

龙港镇新建西街99号

外文名

Qinshui County

车牌代码

晋E

邮政区码

048200

火车站

沁水站

著名景点

历山风景区

行政类别

所属地区

晋城

行政区划代码

140521

地区生产总值

331.1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沁水历史悠久,下川遗址、八里坪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旧时期晚期,人类就在此居住。

沁水古称端氏。夏,为帝都畿内,属冀州。

殷商,为郤国,属畿内地。

春秋,属晋,春秋末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徙晋君于端氏。战国,属韩。

西汉,为河东郡端氏邑。东汉,置端氏侯国,属司隶校尉部。

三国,复为端氏县,隶司州平阳郡。

东晋,隶建兴郡。

北魏,属建州,端氏时废又复置,隶建州安平郡。并在今城西另设东永安,西河、高延三县,隶属建州泰宁郡。北齐仍属建州,西河、高延并入东永安县,东永安改为永宁县,和端氏县同属建州安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属泽州,大业三年(607年),泽州改称长平郡,改永宁县为沁水县,和端氏同隶长平郡。

隋末、唐宋,端氏、沁水隶泽州(或称高平郡)。

金代,端氏、沁水属南泽州、忠昌军节度。

元至元三年(1266年),端氏县并入沁水县,属泽州司侯司,隶中书省晋宁路。

明代,属泽州直隶州,隶山西布政使司。

清代,属泽州府。

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冀宁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3日,沁水县城第一次沦陷于侵华日军。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条战役后,中共太岳区组建太岳南进支队挺进中条地区,先后在境内开辟出沁西、士敏、沁南三块抗日根据地,分别隶属太岳第四、第二专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沁水(西)县撤销。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沁水全境解放。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沁南县改名为沁水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士敏、沁水两县合并,恢复原沁水县建制。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山西全境解放,沁水县改属翼城临时专署。

新中国成立后,沁水县先后隶属于晋东南地区。

1958年10月,沁水县并入阳城县,沁水县城改为沁水城关镇。

1959年10月与阳城分治,恢复沁水县建制。

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销,沁水县直隶于晋城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3827次播放01:10自驾游航拍中国所有县市,今天来到沁水县,这里就像一个大花园。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介于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2°47′—115°55′之间,版图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267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沁水县地处燕山运动沁水斜向地带,作为内引力的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格架,形成地势东南低而西北高,由东南——东北——西南呈扇形展开逐步增高的地貌景观。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1838米。全县地貌分中山区、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川区三种类型。中山区多为林地和林间草地,植被条件较好,多为沁水境内各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自然土壤多为淋溶褐土和山地褐土。低山丘陵区为主要粮油产地和牧坡草场。自然土壤多为山地褐土,自然植被多为耕地所代替。河谷平川区是粮棉油料作物高产区,土壤多为冲积土。

水系

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沁河、县河、端氏河等三条河流。

沁河,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河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

县河,为沁河支流,沁水县境内最大的河流。由上游梅河、杏河两大支流汇合而成。两河在县城东南汇流后,经城关、郑庄乡等4个乡镇,在河头村注入沁河。总长60.7公里,流域面积168.3平方公里。

端氏河,黄河支流沁河的支流。上游为山西省沁水县境内柿庄河和云首河,两河在固县乡境内汇合后称端氏河。河经端氏镇东山,注入至溪河,在端氏村西入沁河。含上游河,流经东峪、柿庄、十里固县、樊庄、胡底、端氏7个乡镇,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788平方公里。一般流量2.5立方米/秒。

沁水县河流众多,境内主要有黄河、沁河两个水系,沁河、县河、端氏河、龙渠河、土沃河、张村河、中村河、必底河、郑村河和苏庄河十条较大河流。河流总长314千米,流域面积2933平方千米。河网密度为0.11千米/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沁水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沁水县气候因地形复杂,差异显著,西部寒冷,东部温和,年均气温10度左右,一月零下4.1度,七月23度,年降水量640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160天。夏季雨量多集中在7—9月份,易造成洪涝,全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73天,日照为2610.6小时。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沁水县水资源总量7.5866亿立方米,其中外来客水4.4322亿立方米,本地资源3.1544亿立方米。本地水资源中,河川径流量2.930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982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4743亿立方米。沁水县可利用量1.200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1.508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4900万立方米,重复可利用量7980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系数为380。按本地资源计算:全县人均水资源量1500立方米,占全国人均水量2200立方米的68%,是全省人均381立方米的3.9倍,是晋城人均572立方米的2.6倍。属山西省相对富水区。

矿产资源

沁水县是矿产资源大县,初步查明的有煤、铁、煤层气、石灰岩、重晶石、耐火粘土、矿泉水等18种,其中煤炭储量最大。全县含煤面积2421.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0.5%,地质储量265.25亿吨,占晋城市地质储量的32.8%,探明储量109.94亿吨,占晋城市探明储量的40.2%。煤层气资源全县地质储量4372.07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城东。

森林资源

沁水县森林面积达193.04万亩。其中天然林129.1万亩。森林覆盖率48.4%。林木蓄积总量242.5万立方米,人均12立方米。牧坡草地全县175.8万亩。其中天然草地163.35万亩,最大的苏庄草地面积73.05万亩。

生物资源

沁水县共有野生植物400余种,隶属45科,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品种有红豆杉、连香树、领春木等11种。全县共有野生动物22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虎、金钱豹、金雕、猕猴、大鲵(娃娃鱼)等26种。

(以上数据截至2011年)

行政区划

2021年5月,撤销樊村河乡,并入龙港镇。撤销苏庄乡,并入郑庄镇。

截至2018年,沁水县下辖7个镇、7个乡。沁水县人民政府驻龙港镇新建西街99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名称
140521100000龙港镇
140521101000中村镇
140521102000郑庄镇
140521103000端氏镇
140521104000嘉峰镇
展开表格

人口民族

201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01612人,比上年末减少556人,其中城镇人口72225人,乡村人口129387人。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18145人,比上年末增加502人,其中城镇人口99946人,乡村人口118199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1998人,人口出生率为9.17‰;死亡人口1496人,死亡率为6.87‰,自然增长率为2.30‰。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1.12(以女性人口为100)。[4]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户籍人口20.266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44人,其中城镇人口64377人,乡村人口13.829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21.66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46人,其中城镇人口93508人,乡村人口12.3104万人。出生人口1929人,人口出生率为8.92‰;死亡人口1183人,死亡率为5.47‰,自然增长率为3.45‰。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7.21(以女性人口为100)。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沁水县常住人口为196528人。

沁水县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俄罗斯族等民族分布。

政治

县委书记:任彩虹

经济

综述

2017年,沁水县生产总值18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32.4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51.2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5:69.9:26.6调整为3.3:69.7:27.0。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0.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15.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2.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6.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1.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7840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3010美元。

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0.4%;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9.7亿元,增长3.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2.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3.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6.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1403元,按2019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4699美元。[4]

2021年,沁水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1.0%。[12]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沁水县固定资产投资(新口径)完成56.7亿元,同口径增长6.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0.5亿元,下降30.5%;民间投资32.9亿元,增长78.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2.3亿元,下降1.5%;第二产业投资24.5亿元,增长0.5%;第三产业投资19.9亿元,增长19.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行业投资24.5亿元,增长0.6%。全年在库项目192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294.1亿元,本年完成投资24.1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5%。

财税收支

2017年,沁水县财政总收入36.2亿元,增长38.3%。其中,增值税4.6亿元,增长98.0%;企业所得税0.8亿元,增长33.9%;个人所得税0.2亿元,增长7.5%;资源税1.9亿元,增长8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亿元,增长8.8%。其中,税收收入10.4亿元,增长6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亿元,增长13.5%。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7.8%,教育支出增长4.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7.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12.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1.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4.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17.8%。

人民生活

2017年,沁水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61元,增长7.8%;人均消费性支出15727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85元,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090元,增长15.2%。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4.7%和27.8%,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7和3.6个百分点。

2019年,沁水县生产总值完成22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62.9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48.9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1:73.8:22.1。

第一产业

2019年全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88992.5亩,下降0.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8776亩,下降1.7%。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18396亩,下降24.9%;玉米播种面积296479.5亩,增长3.6%。粮食总产量91650.2吨,下降31.5%。其中,小麦产量4276吨,下降27.3%;玉米产量81950.5吨,下降32.2%。粮食亩产量235公斤,下降37.7%。年末全县设施农业大棚1799个,同比减少375个,下降17.25%。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356.5亩,下降10.6%,产量10708.5吨,增长8.1%;食用菌产量1354.3吨,下降28.5%。

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193头,增长27.0%。猪存栏59608头,增长6.8%;牛存栏2399头,增长20.4%;羊存栏148449只,增长10.5%;禽存栏2530703只,增长3.1%;羊群饲养量279918只,增长1.9%;肉类总产量26888吨,增长18.6%;禽蛋产量3812吨,增长1.2%;蚕茧产量460.1吨,下降4.6%。[4]

2020年4月14日,沁水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

种植业

2017年,沁水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84562.5亩,下降7.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3925亩,下降7.2%。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26421亩,下降25.5%;玉米播种面积280401亩,下降5.5%。粮食总产量127278.1吨,减产12.1%。其中,小麦产量6405.2吨,减产23.3%;玉米产量112568.5吨,减产11.3%。粮食亩产量359.6公斤,减产5.3%。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设施农业大棚1973个,同比增加246个,增长14.2%。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641.5亩,增长2.3%,产量8957.3吨,下降2.7%;食用菌产量1090.3吨,增长21.1%。

林业

2017年,沁水县义务植树70万株;营造林7976.2亩;培育苗木花卉2800亩;完成村庄绿化8个。

畜牧业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大牲畜存栏97头,下降27.1%。猪存栏47287头,增长0.4%;牛存栏2296头,增长11.7%;羊存栏172134只,下降26.4%;禽存栏1962071只,增长40.3%;羊群饲养量369622只,增长0.9%;肉类总产量17965吨,增长22.1%;禽蛋产量4177吨,下降5.0%;蚕茧产量504.9吨,下降47.0%。

生产条件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00580千瓦,下降50.3%。机械耕地面积20978公顷,下降3.9%;机械播种面积16808公顷,下降4.2%;机械收获面积13706公顷,下降4.0%。全县农机化经营总收入5020万元,增长14.1%。

第二产业

2019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48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其中,煤炭行业下降0.1%;煤层气行业增长17.8%。共完成总产值312.2亿元,增长0.2%;实现利税124.3亿元,下降0.4%;其中煤炭行业总产值184.8亿元,下降2.9%;实现利税88.3亿元,下降1.9%;煤层气行业总产值78.8亿元,增长9.4%;实现利税32.0亿元,增长2.6%;共完成销售产值308.7亿元,增长4.1%;实现利润87.2亿元,增长8.0%;税金总额46.2亿元,下降17.2%。

全年全县原煤产量3128.2万吨,增长7.7%;洗煤1028.8万吨,增长13.6%;煤层气利用量42.6亿立方,增长7.8%;煤层气液化量74.8万吨,下降2.6%;发电量243096.6万千瓦时,增长2.5%;焦炭18.4万吨,下降1.7%;生铁1.3万吨,下降48.2%。[4]

建筑业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1家,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1亿元,下降26.2%;其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其他工程分别完成1.12亿元、0.21亿元和0.08亿元。签订合同额1.88亿元,下降11.7%;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7亿元,下降5.6%。建筑施工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下降29.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完成3.8万平方米,下降36.0%;房屋竣工价值完成0.58亿元,下降24.7%。

第三产业

2019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亿元,增长8.5%。其中,城镇消费17.0亿元,增长8.9%;乡村消费11.8亿元,增长7.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5.2亿元,增长9.4%;零售业零售额17.9亿元,增长8.7%;住宿业零售额0.8亿元,增长9.1%;餐饮业零售额4.9亿元,增长7.0%。

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日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分别实现零售额12293.2万元、572.3万元、394.9万元、4718.1万元和258.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6.5%、75.1%、119.2%和275.2%;服装鞋帽纺织类、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3544.1万元、70.4万元、67.0万元和327.9万元,同比分别下降6.0%、11.3%、13.9%和50.8%。[4]

招商引资

2017年,沁水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2个,投资总额29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63.9%;资金到位71.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33.2%;落地项目投资总额88.2亿元。

房地产业

2017年,沁水县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151607万元,增长11.1%。实际完成投资39425万元,下降5.8%。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32383万元,下降8.0%;办公楼投资150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308万元,增长17.5%;其它投资1584万元,下降25.3%。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15232平方米,增长105.1%。

邮电通信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邮政局(所)20处,邮政路线35条,邮政单程总长度1536千米。全年共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86.3万元,比上年增加230.6万元,增长13.1%;其中,国内函件33.4万件,特快专递8.5万件,订销报纸476.2万份,订销杂志86.4万份。共有通讯基站数1276座,其中,新联通公司418座,移动公司723座,电信股份有限公司135座。移动电话客户209598户,比上年增加13495户,增长6.9%;其中,4G客户128484户,比上年增加52895户,增长70.0%;互联网客户59852户,比上年增加9153户,增长18.1%。全年共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3654万元,比上年减少17万元,下降0.1%。

金融业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17.2亿元,较年初增加6.8亿元,增长6.1%;其中,年末住户存款余额达74.3亿元,较年初增加5.2亿元,增长7.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50.4亿元,较年初减少3.3亿元,下降6.2%。

保险业

2017年,沁水县保险行业实现业务总收入10496万元,增长20.1%。其中,财产保险业务收入2304万元,增长18.3%;人身保险业务收入8192万元,增长20.1%。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095万元,增长6.7%。其中,财产险赔款794万元,下降3.6%;人身险赔款及给付1301万元,增长14.2%。

文化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沁水县名列其中。

沁水县有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东峪村北齐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窦庄村宋代窦将军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庙以及明清建筑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阁古民居、窦庄夫人城等文物古迹。

地名由来

《水经·沁水注》:“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是沁水县以沁水而得名。

交通

交通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公路通车里程1754.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6.2千米。共有公路干线3条126.8千米,公路支线70条845.0千米,桥梁141座15013.8米;全年公路养护里程1754.7千米。

运输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共有载货汽车1889辆,其中,普通载货汽车载重量17336.8吨位。

社会

教育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5所,其中,幼儿园26所,小学37所,初中17所,高中3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3119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14390人,在园幼儿4493人。全县参加高考1893人,二本B类以上达线877人,较上年增加103人,其中考入清华1人;中考600分以上326人,较上年增加17人,全市中考状元第一次花落沁水。积极推动城镇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交流教师163人,占符合交流人员比例的26.5%,超额完成了市、县10%的目标任务。全县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9%,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9%。[4]

科技

2017年,沁水县完成了12个科普单位的统计工作和技术合同交易额4000万元的考核任务;申请市级专利资助经费14项33000余元,全年完成发明专利申请量15件;申报市级众创空间一家——沁水县嘉峰小微企业创业园。

卫生医疗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49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717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71人,每千人拥有病床3.31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3.10人。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100%。

沁水县人民医院

文化事业

沁水县文化馆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共有群众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史博物馆1个,宣传文化中心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县级剧团1个,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全县共有农村电影放映队11支,业余文艺演出团体4家;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项目8项,市级18项,县级40项。全年免费送戏下乡41场,送电影下乡2904场;举办了“杏花节”、“梨花节”、“黄花节”、“槐花节”等如画沁水之百花世界系列活动;举办了花键比赛、乒乓球团体赛、篮球联赛、马拉松赛、五人制足球邀请赛、三人制篮球赛、公路自行车赛、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垂钓联谊赛、山地自行车赛、徒步赛等如画沁水之跑动山水系列体育赛事;举办了中国曲协“送欢笑走进沁水”专场演出、消夏晚会、戏剧展演等如画沁水之声色鼓韵系列文化活动。共有广播电视台1个,乡镇广播电视站14个;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调频发射功率4千瓦,广播覆盖率为97%;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功率0.6千瓦,电视覆盖率达98.9%;有线电视用户3.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4万户;全年制作播发《沁水新闻》245期;电视在市台播发各类新闻413.75余条,在省电视台播发稿件33条,在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播发稿件2条;广播在市台发稿采用300余条。劳动就业

2017年,沁水县城镇新增就业504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19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8%。

社会保障

2017年,沁水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0209万人,共征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4984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分别参保10532人、22477人和11.7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征缴1.1138亿元、2.2095亿元和1751万元;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23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28015人,城乡居民16.4375万人;征缴保险基金1.3186亿元,其中城镇职工1.0227亿元,城乡居民2959万元;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分别参保18091人、4万人和26146人,保险金分别征缴1131万元、1697万元和686万元。全年共发放基本养老金3.2146亿元。其中为3544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待遇1.4539亿元,为4186名企业离退休职工发放待遇1.3643亿元,为32884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待遇3964万元;共发放医疗保险待遇1.3172亿元。其中为参保职工支付门诊费用、住院费用6735万元,为15.9719万人次城乡居民共结报门诊统筹及住院补偿基金6437万元。

社会福利

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城乡低保对象共2610户3152人,共发放资金1344.5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210户346人,标准由月485元提高到月515元,提标幅度为6.2%,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92.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2400户280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50户1270人),标准由年2916元提高到年3500元,提标幅度为20.0%,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152.2万元。对773人给予了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172.7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8人发放临时救助21.6万元)。截至2017年末,沁水县共有农村特困供养人员887户909人,共发放特困供养资金474.7万元,其中集中供养对象122户124人,发放资金108.9万元;分散供养对象765户785人,发放资金365.8万元。全年为1386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资金828.5万元;为66名城乡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大病医疗补助资金21.0万元;为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24.8万元;为85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16.3万元;为50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了驾驶技能培训;为249名两参人员发放慰问金21.8万元;发放城乡义务兵优待金179人次440.4万元;共救助流浪乞讨、困境未成年人员615人次,为21名城乡孤残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17.3万元。

基础建设

沁水县城隍庙

2017年,沁水县组织完成了县城城隍庙及周边棚户区改造、梅杏剧院、档案馆、游泳馆、南山城市道路等重点项目的立项、可研、初步设计、“两评一案”前期工作;完成了桃园小区、教育园区、庙沟等103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林区棚户区桥梁、小岭和桃园小区公租房等市政配套,累计投资2.8亿元;完成了县城北坛路和花园路的拓宽改造任务;全年县城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6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97%,供水普及率达到95%,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5%,燃气普及率达到98%,城镇化率达到43.2%。环境保护

沁水县风景

2017年,沁水县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12天,比上年增加21天,其中一级天数62天;全年空气综合污染指数5.01,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全年列入市级考核的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全部控制在市控目标之内;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工程,涉重金属和涉危险废物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100%。安全生产

2017年,沁水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8起,同比减少1起,下降5.3%,事故死亡14人,同比减少1人,下降6.7%。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7起,同比减少1起,下降5.6%,死亡13人;水电行业事故1起,死亡1人;其它行业领域无安全生产事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737。

旅游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沁水县名列其中。

沁水县有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东峪村北齐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窦庄村宋代窦将军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庙以及明清建筑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阁古民居、窦庄夫人城等名胜古迹。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保护对象为明清建筑及唐末至清代以来的古建筑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书画工艺、壁画、皇赐金匾、石器雕物等。

柳氏民居,原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后裔的宅第。1942年,在沁南抗日县政府领导下,西文兴村的世袭柳府始变为民宅至今,故称为柳氏民居。

历山自然风景区

沁水历山

历山,位于山西省南端沁水、垣曲、翼城三县交界处,面积150平方公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是华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风景区,素有“五绝、十胜、百景”之称,被誉为“天然大公园”。

舜王坪是历山主峰,传说为舜帝躬耕之处,山顶有四千余亩的高山草甸,主要景点有南天门、斩龙台、龙翻讪、舜王庙、犁沟、石猴观海等景点。

西峡景区距下川村1公里。全长5公里,最窄处3米许。舜王"刀劈一线天,高山湖泊变桑田"的传说即源于此。此外还有天石、楼坎、试刀石等景观。

三都古城

三都古城

“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58公里处的郑村镇境内的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赵树理故居5公里,背山临河。湘峪村因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万历20年进士)、御史都堂孙可湘、四部首司孙鼎湘三兄弟同朝为官而闻名.其古堡历史上民间俗称“三都堂”。

“湘峪古堡”建成于崇祯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

郭壁古镇

郭壁古镇

郭壁古镇距山西省沁水县东部的沁河西岸,西距沁水县城50余公里,东距晋城40余公里,隶属嘉峰镇。古代,这里曾是沁河渡口之一。由于村子地处滩涂戈壁,故名郭壁。

赵树理故居

沁水县赵树理故居

赵树理故居,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加丰镇尉迟村。故居内存有赵树理生前书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遗物。

代表人物

刘东星,明隆庆进士,累升湖广左布政使,与明朝著名思想家李贽私交甚厚。

孙居相(?-1634),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累升兵部右侍郎。

孙鼎相,历官吏部郎中、副都御史、湖广巡抚,亦有名于东林中。

张铨(?-1621),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历御史、江西巡按。死后被赠大理卿,再赠兵部尚书,谥忠烈。

张凤仪,明末著名抗清女英雄。

张五典,历官南京大理卿。卒,赠太子太保。

贾景德

(1880-1960),清朝进士。曾任山西都督府秘书监、山西省政务厅厅长、正太铁路局局长、山西绥靖公署秘书长。1942年后任国民党政府铨叙部部长、台湾地区考试机构次要负责人、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次要负责人、台湾地区行政机构秘书长。到台湾后,任“台湾地区考试机构负责人“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资政”。

赵树理

(1906-1970),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李家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锻炼锻炼》。赵树理创立中国著名文学流派“山药蛋派”。

获得荣誉

2019年11月,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11月14日,沁水县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5月,“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发布,沁水县位居57位。[1]

2020年7月,入选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市、区)名单。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2]

2020年9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区)名单,列入名单。[3]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5]

2020年11月,2020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市、区)。

2021年2月,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6]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沁水县名列其中。[11]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