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té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誊”的基本含义为转录,抄写,如誊写、誊清;引申含义为照原稿抄写清楚,如誊一遍、誊本[1]

中文名

外文名

make fair copy

结构

上下结构

仓颉码

fqymr

组词

誊写

四角号码

90601

同音字

释义

转录;抄写

偏旁部首

笔画顺序

点、撇、横、横、撇、捺、点、横、横、横、竖、横折、横

笔画数

13笔

繁体

五笔

udyf(五笔86),ugyf(五笔98)

郑码

ubs

字码

基本区 U+8A8A

字级

一级字

注音

ㄊㄥˊ

部首笔画

7笔

部外笔画

6笔

平水韵

下平十蒸

笔顺号码

4311344111251

拼音

ténɡ

出处

《说文》

字源演变

“誊”,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言表意,其形像张口说话的样子,表示将书面的语言即底稿抄写遍,朕表声,朕本指舟缝,含有吻合的意味,而转录或抄写的语言文字必须和原稿吻合,“誊”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誊”的字源演变图如下[2][1]

誊字的字源演变

誊字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文例词例句
 téng 动词 照原稿抄写清楚 make fair copy 誊一遍、誊本 謄,迻书也。从言,朕声。——《说文》
参考资料[1]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誊”字头,请参考“謄”字。)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登切,音腾。【说文】迻书也。【徐曰】谓移写之也。【玉篇】传也。【正韵】移书传钞也。【元史·选举志】誊录试卷,每行移文字,皆用朱书。

又人名。崇誊,见【宋史·宗室表】。本从舟。俗从月,误[1]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誊”字头,请参考“謄”字:)

迻书也。从言朕声。徒登切[1]

说文解字注

迻书也。今人犹谓誊写。从言。朕声。徒登切。六部[1]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

参考资料[1]
书写演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参考资料[3]
书法欣赏

楷书-陆龙其-《人帖》

行书-启功-《启功书法字典》

草书-启功-《启功书法字典》

篆书-说文广义-《说文广义》

参考资料[4]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全浊徒登切dʰəŋ
集韵全浊徒登切dəŋ
韵略徒登切
增韵徒登切
中原阳平庚青次清tʼəŋ
展开表格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调声母韵母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dəŋ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əŋ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dəŋ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dəng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əŋ
展开表格方言汇集

粤语tang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