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位于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1"~26°10′35",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乌蒙山脉横穿县境,中部地势高起,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向东北倾斜。东与晴隆县接壤,南与兴仁市、兴义市相连,西靠盘州市,北与水城区、六枝特区相邻。普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2]全县国土面积1453平方公里,[3]1276年始建普安路总管府,1661年始建普安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安县常住人口为242958人。

普安县十分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建设的农业产业项目有:草地生态畜牧业、长毛兔、薄壳核桃、芭蕉芋、茶叶等。[5]普安县探明远景黄金资源量180吨以上,在贵州省黄金矿山位居第三。[6]普安县生物资源独特传奇。有野生四球古茶树2万多株,被命名为“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3]

2021年,普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14亿元。

中文名

普安县

下辖地区

4个街道、8个镇、2个乡(2019年

别名

普安

地理位置

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

面积

1454平方公里(2015年)

人口

242958人

方言

汉语西南官话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112.14亿元(2021年)

电话区号

0859

政府驻地

盘水街道西街12号

外文名

Pu’an County

车牌代码

贵E

邮政区码

561500

机场

兴义万峰林机场

火车站

普安县站(沪昆高速铁路)

著名景点

红寨河峡谷风光

行政区类别

行政区划代码

522323

美称

“中国古茶树之乡”

著名人物

罗会廉

所属地区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历史沿革

普安始于春秋时期,“普”字源于“濮”(人)的谐音,“安”为安定。普安,即“濮越”人平安生息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属夜郎国。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为漏江县,隶牂牁郡。

汉元封(前110年)至东汉末(220年),为漏江县、贲古县。

蜀汉(221年)至魏景元(260年),为贲古县,隶兴古郡。

晋泰始至太元(265~376年),为漏江县,改隶建宁郡,贲古县地。

南朝(420~589年),宋齐时期,为漏江县,改隶建平郡;梁陈时期,为乌蛮之地,阿外格(地名)。

隋(581~618年),为乌蛮七部之一的暴蛮部之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为西平州。

唐贞观八年(634年),为盘水县。

唐天宝至会昌(742~841年)、五代(907~960年),为于矢部地(自杞国)。

南宋咸淳六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为于矢万户府。

宋景炎元年、元至正十三年(1276年),为普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普安府,随置普安卫,隶云南布政司;二十三年(1390年),置安南卫(卫治今普安江西坡);同年置新兴、新城二所隶安南卫(新兴所即今普安县城);二十五年(1392年),迁安南卫治尾洒堡(今晴隆县城)。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安南卫新兴所隶贵州布政使司。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新兴所随安南卫改隶安顺府。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置普安县,自此起县名始定。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县治由新城所迁至新兴所(今普安县城),同时割安南卫的兴仁、兴让二里及阿计、安逸二营隶普安县。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南笼府。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置普安县新城巡检司,改新城为新城镇。

清嘉庆二年(1797年),改南笼府名为兴义府,普安县隶兴义府;三年(1798年)置县丞于新城,知县与县丞分疆而治。

民国元年(1912年),裁新城县丞,以其地分设兴仁县。

民国二年(1913年),州、厅一律改为县,省下设道,普安县改隶黔西道(道治安顺)。

民国三年(1914年),黔西道尹刘显潜报准调整兴义、兴仁、盘县、普安等县插花地。

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黔西道,县直隶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分建十一个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兴仁,普安县隶之。

1949年12月,普安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正式成立,驻地盘水镇,设置5个行政区,区下设2镇、9乡。

1950年3月,普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将原来的5个行政区改成3个行政区。

1952年7月,兴仁专区改称兴义专区,普安县随之改隶;1953年4月,普安县划为44个乡镇。

1956年7月,兴义专区撤销,普安县改隶安顺专区;同年,普安县第一区更名地瓜区,第二区更名青山区,第三区更名兴中区,第四区更名盘水区。1958年12月,晴隆县辖区全部并入普安县,驻地盘水镇。

1959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全县行政区划为8个人民公社、71个管理区。

1961年8月,恢复晴隆县,原晴隆县管辖地区、乡全部划归晴隆县,普安县划为地瓜、青山、兴中、盘水4个公社,下辖33个管理区。1962年3月,撤销大公社,复置4个行政区,将33个管理区调整规划为22个公社。

1965年7月,恢复兴义专区,普安县划归兴义专区管辖。

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普安县人民委员会改称谓为普安县革命委员会,隶属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兴义专区改称兴义地区,普安县隶属兴义地区管辖。

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隶属黔西南州管辖。

1984年4月,公社名称全改为乡,盘水镇升格为区级镇,7月撤销罐子窑和青山2个公社。

1986年12月,行政区域划分为4个区、1个区级镇、34个乡、2个乡级镇。

1992年1月,撤销地瓜、青山、兴中、盘水4个区,设8镇6乡。

2007年9月,撤销乡镇设置的44个管理区,将原来设置的167个村、3个社区和下设的1264个村民组整合为75个村、14个社区并下设1094个村民小组、169个居民小组。

2015年1月,撤销8个乡镇,改置2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相应进行行政村、社区隶属调整,总量不变。至此全县辖2个街道、8个镇和2个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普安县位于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1"~26°10′35"。东与晴隆县接壤,南与兴仁县、兴义市相连,西靠盘州市,北与水城特区、六枝特区相邻,县城东距省会贵阳297公里,南距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147公里。

普安县东西最大距离3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6.55千米,总面积142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418.51平方千米,占99.3%;水域面积10.49平方千米,占0.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32人。

地质地貌

地质

普安县境地层出露显示多样,结构复杂,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均有分布,其中以三叠系分布最广,二叠系次之,其余的泥盆系、石灰系、侏罗系、第四系均为零星分布。出露最老地层属泥盆系罐子窑组,最新属第四系全系统。境内岩溶地貌发育,出露地层主要岩类为炭酸盐岩、砂页岩、玄武岩,以炭酸盐岩分布最广,约占总面积的57.6%,砂页岩37.1%,玄武岩29.3%。由此发育的土壤,土层薄、有机质少、生物种类不多,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容易造成石漠化。

地貌

乌蒙山

普安县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县境呈不同规则南北向长条形。地势特点是中部较高,四面较低,乌蒙山脉横穿中部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山脉有:中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乌蒙山,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卡子坡山,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普纳山。这些山脉走向都顺应新老地质构造走向的分布,构成普安地貌骨架。境内最高峰长冲梁子位于中部莲花山附近,海拔2084.6米,最低点石古河谷位于北部,海拔633米。土壤特征

普安县境土壤类型多样,形成因素主要是母质、地形生物气候等自然及人文活动影响。共有山地灌丛草甸土、山地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土、红壤和水稻土9个土类,27个亚类,72个土属,150个土种。其中,山地灌丛草甸土占土地总面积的0.09%,该类土土层浅薄,矿物质风化度较弱,表层黑色,富弹性,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顶或山脊平缓部;山地黄棕壤占土地总面积的16.3%,分布在海拔1700-2000米之间,其类的耕作土为灰色土亚类;黄壤是境内主要的土壤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40%,广泛分布在海拔1900米以下地带;石灰土主要分布于石灰岩集中出露区域的缓坡、洼地和石旮旯地段,占土地总面积17.25%;紫色土占土地总面积的3.2%;潮土占土地总面积的0.08%,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沿岸,多为高产稻田土壤;灌淤土占土地总面积0.07%;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1.08%;水稻土是县境内耕作土壤的主要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5.56%。

气候特征

普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秋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3.7℃,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6.9℃(1977年2月9日);7月平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5.1℃(1994年5月1日)。最低月均气温-2.2℃(2008年2月),最高月均气温26.8℃(2011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6.1℃,最大日较差23.3℃(2006年3月17日)。生长期年平均280天,无霜期年平均290天,最长达348天,最短为23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28.3小时,年总辐射103.2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98天(一般为3月1日~12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1395.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227天,最多达271天(1984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841.3毫米(198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68.3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6月最多。

水文特征

普安县境内河道属南盘江、北盘江两大流域。其中南盘江流域面积692.2平方千米,占48.8%;北盘江流域面积732.8平方千米,占51.2%。主要河道有四级河乌都河、马别河、新寨河、石古河4条,总长199.6千米。河流总长度374.3千米,河网密度26.19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0.03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3.44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9.8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乌都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三板桥镇、窝沿乡、罐子窑镇、龙吟镇,长41.8千米,流域面积732.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8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上寨湾河、大桥河、鱼洞河。

植被特征

普安县地处珠江上游,地势起伏,地形破碎,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森林覆盖率27.3%,是珠江防护林的重要生态建设区域。本县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呈垂直带发育。主要植被带有高山灌丛草甸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和针叶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带。海拔1800米以上主要为高山灌丛草甸带,偶见一些落叶乔木呈矮曲林景观;海拔1800—2000米主要为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800米以下主要为针叶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带。

自然灾害

普安县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雹、凝冻、倒春寒、秋季低温绵雨等。旱灾平均每两年发生1次重旱以上等级,春旱主要发生在11月~次年4月,夏旱发生在7月~9月。风雹灾平均一年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4月~7月。凝冻灾害每年均有发生,主要发生在1月~2月,最长凝冻时间可达40天。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截止2011年,普安县地下矿藏有煤、黄金、铁、硅、铅、锌、磷矿、石膏、大理石等28种。其中煤炭理论储量172亿吨,为黔西南州煤炭储量的49.33%,规划采用储量32.5亿吨,主要分布在老鬼山背斜的楼下镇、青山镇,盘南山背斜的地瓜镇、江西坡镇、新店乡,土城新田测区的窝沿乡,楼下、地瓜、青山幸福等煤田规模最大,其他各乡(镇)亦有分布,现有兴安、贵全、安宁、宏兴、郭家地等26对生产矿井;黄金储量丰富,泥堡矿区储量为800~1000金属吨;铅锌矿为铅锌共生矿,储量约16.5万吨,其中铅6.7万吨,锌9.8万吨;铁矿总储量214.28万吨;钾矿储量约400吨;大理石矿点8个,面积7.5平方千米,储量约2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截止2011年,普安县境内野生动物有二类保护动物恒河猴、水獭、雀鹰等10余种;三类保护动物有红腹锦鸡和蟒蛇等;境内野生植物以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为主,共118科,639种。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截至2011年末,普安县辖8个建制镇,6个乡,共14个乡镇;辖有75个行政村、14个社区;下设1094个村民小组,169个居民小组。

2015年1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普安县撤销盘水镇、青山镇、三板桥镇、罐子窑镇、窝沿乡、雪浦乡、新店乡、罗汉乡等8个乡(镇)建制,设置新的盘水街道、南湖街道、青山镇、兴中镇、新店镇、罗汉镇。盘水街道辖原盘水镇高兴村、红星村、云盘社区、普天社区和窝沿乡(除田坝村)及江西坡镇白石村,地瓜镇莲花村,办事处驻普天社区。南湖街道辖原三板桥镇和原盘水镇大湾村、南湖社区,办事处驻南湖社区。青山镇辖原青山镇和雪浦乡,镇人民政府驻下街社区。兴中镇辖原罐子窑镇和原窝沿乡田坝村,镇人民政府驻新光社区。新店镇辖原新店乡,镇人民政府驻新店社区。罗汉镇辖原罗汉乡,镇人民政府驻罗汉村。同年6月1日新设置的2个街道、3个镇正式授牌成立。

2019年7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普安县设置茶源街道、九峰街道。茶源街道辖原江西坡镇的茶场社区、纳茶社区、斗弹达吟社区、联盟村、细寨村,街道办事处驻茶场社区。九峰街道辖原南湖街道的板桥社区、保冲村、九峰村、云庄村,街道办事处驻板桥社区。

政区划分

截至2017年末,普安县辖2个街道,8个建制镇,2个乡,共12个乡镇;共有75个行政村、15个社区,下设1094个村民小组,169个居民小组。普安县人民政府驻普安县西街12号。

截止2019年8月,普安县共辖4个街道、8个镇、2乡。

街道盘水街道南湖街道茶源街道九峰街道
龙吟镇江西坡镇地瓜镇青山镇楼下镇兴中镇新店镇罗汉镇
白沙乡高棉乡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末,普安县总人口34.8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63万人,城镇人口6.94万人,乡村人口27.95万人。人口出生率1.15%,自然增长率0.65%,符合政策生育率90.2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安县常住人口为242958人。[3]

民族

2013年末,民族以汉族为主,达23.82万人,占71.77%;有苗族、布依族、黎族、彝族、回族、白族、水族、侗族等30个民族,共9.37万人,占28.23%;超过1万人的有苗族、布依族、黎族。

•布依族2.95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1.48%,主要分布江西坡、楼下、高棉、窝沿、罐子窑、龙吟等6个乡(镇);

•苗族2.9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4.63%,主要分布在龙吟、白沙、罐子窑、高棉、窝沿、江西坡、地瓜、新店、青山、雪浦等10个乡(镇);

•黎族1.31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7.68%,主要分布在新店、雪浦、楼下、罗汉、三板桥等5个乡(镇)。

经济

综述

2013年,普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7942万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1089万元,比2012年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12769万元,比2012年增长18.8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4084万元,比2012年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16709元,比2012年增长19.24%。

2019年度,普安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3.74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高于全州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排全州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3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1.69亿元,增长13.0%,增速高于全州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1.61亿元,增速13.5%。

2020年,普安县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0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2.76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2.37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4.89亿元,增长4.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4%,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2]

2021年,普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14亿元。[9]

第一产业

普安县第一产业以烤烟、茶叶、草地生态畜牧业、核桃“四大”产业为主。

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3元,比2012年增长16.7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339.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完成69825.5万元,林业产值完成2423.3万元,牧业产值完成36776.3万元,渔业产值完成484.8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830.0万元。2013年末耕地面积252804亩,粮食总产量达71110吨,比2012年增长9.93%。2013年末牛存栏47744头,比2012年增长0.04%,牛出栏11136头,比2012年增长10.00%;生猪存栏115889头,比2012年增长0.87%,生猪出栏109116头,比2012年减少1.27%;肉类总产量12305吨,比2012年增长2.94%。

201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21.47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农业增加值13.45亿元,林业增加值2.28亿元,牧业增加值4.61亿元,渔业增加值0.0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03亿元。

第二产业

普安县是黔西南煤炭主要产地,初步形成了以煤炭、水电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南部青山工业园“煤-电-煤化工-建材”、“煤-焦化-精细煤化工”、北部罐子窑工业园“电-冶-煤”、“煤-焦化-金属冶炼”、东部江西坡特色轻工业园“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集群。

2013年,普安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15541万元(现价),比2012年增长11.2%。完成工业增加值216253万元,比2012年增长21.1%。全年资质内建筑企业单位数1个,总产值完成2360万元,比2012年减少15.7%,资质内建筑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38人。

201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0万及以上口径)增加值增长13.5%。

第三产业

2013年末,普安县全年完成财税总收入12.01亿元,比2012年增长29.0%,一般预算收入5.96亿元(新体制),比2012年增长51.27,一般预算支出17.28亿元,比2012年增长25.3%。

2013年末,普安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8.66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13.1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4.22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22.6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99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33.14%。

2013年,普安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55.1万元,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44213.9万元,乡村完成11941.2万元。全年全县商品销售额达74679.3万元,按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59164.7万元,乡村完成15514.6万元;按行业分组:批发业销售额完成6307.3万元,零售业销售额完成59320.8万元住宿业营业额完成758.5万元,餐饮业营业额完成8292.7万元。

2019年,普安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55.1万元,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44213.9万元,乡村完成1194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17亿元,同比增长6.5%。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6%;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3%;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4%;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6.3%。

文化

民族文化

歪梳苗

普安县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有苗族的“惹捱德亘”(芦笙棒舞)、采花风情、喇叭苗服饰,彝族的海马舞、横山歌圩等。

苗族芦笙棒舞

苗族芦笙棒舞为县城东北41千米白沙乡莲花寨的苗族民间舞蹈,苗语称“惹捱德亘”,意为“苗族(歪梳苗)撵山舞”。起源于远古祭祀活动,由绞谷(亘子鼓)、索亘(昌子飘)、高桩德亘(港格亘)、嘞干赤四部分组成。舞蹈时,十余人至数十人分别持芦笙和木棒奏乐,再现围猎、跟踪追击、搏杀捕获的原始狩猎活动场面。

彝族海马舞

彝族海马舞

传于地瓜镇格拱、三板桥镇梅子井一带。

海马舞源于彝族祭祀活动,应用于婚丧、农耕、庆典、节日等场合。海马舞表演三人一组,其中一人扮马哥,二人扮烈马。表演由四个阶段组成:马帮跋涉;调遣烈马;烈马争斗;降服烈马。伴奏以皮鼓为主,以钹、锣为辅。

土特产品

境内土特产品主要有茶叶、薄壳核桃、麻糖、牛干巴、龙溪石砚等。

历史事件

普安县辖区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9年)发生在辖区内的庄蹻伐夜郎战事;元末明初至洪武六年(1373年)发生在龙吟镇的苗族仡佬族起义;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至1949年“贵州地下党”在辖区内的活动;1949年12月7日至10日发生在县城驻地(盘水镇)的“黔西南、黔西北和平起义”事件;1980年至2002年发生在青山镇、新店乡、雪浦乡的11处夜郎遗址群发现,2011年10月21日普安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称号。

交通

普安县以公路交通为主,2011年客运总量132万人次,货运总量2.3万吨。沪昆高速高公路过境,境内长26.3千米,双向4车道,有普安1个出口,通往晴隆县、盘县特区。320国道过境,境内长43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晴隆县、盘县特区。313省道过境,境内长49.5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兴仁县、盘县特区。有县乡(镇)级公路15条,总长248.7千米。有县级客运站1个,日均发送196辆客车,日客运量3000人次。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78辆,780吨位;客运汽车72辆,1056座位,客运周转量481万人·千米。

2011年末,普安县城区道路总长度18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6米;道路铺装面积0.166平方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5.5平方米;有客运三轮车198辆,年客运量146万人次。

社会

文化艺术

普安县

2011年末,普安县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会员126个,其中团体会员1个,创作完成的主要文化艺术作品有:歌曲《姹娜,姹娜》,小品《生要连来死要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个(民间),演职人员500人,剧院(场)3座(民间),座位780个,每万人拥有9.1个;电影公司1个,年放映2004场次,观众达210万人次;文化馆1个,建筑面积1496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971.34平方米,藏书30576册;档案馆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还有体育休闲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娱乐设施。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30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8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普安县文化艺术团。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苗族芦笙舞、海马舞、撵山舞、大花苗多声部合唱和跳脚舞等。举办的文化节有“中国·普安春茶节”。

教育事业

2013年,普安县全县各类在校学生数53901人,比2012年减少764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9%,比2012年增加0.01%。

科技事业

2012年末,普安县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州级科技项目29项,完成专利申请29件,专利授权26件,发明专利1件。

医疗卫生

2012年,普安县有14个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共获上级补助资金622万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2万份,传染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等工作落到实处。人口计生工作实现“升位摘帽”目标。完成男女结扎2158例,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6.78%,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0.94%,常住人口出生率8.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4‰,7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建成投用。

2013年,普安县全年卫生机构共123个,比2012年增加24个;卫生机构人员共704张,比2012年增加35人,增速为5.23%。

体育事业

2011年末,普安县有体育场地132处。体育社团1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87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登山运动会、篮球运动会等。14.3%的城镇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广播电视

1996年12月建立普安电视台,发射(转播)塔高45米,覆盖半径2.5千米;1996年12月开通普安有线电视。

2011年末,开通普安新闻、法制等3个栏目;有中央一台、二台及各省级卫视共74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20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7500小时。农村共有35197户农户安装了地面卫星接收器,电视入户率96%。

截止2012年末,普安县完成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置设备的安装调试和7308座广播电视“村村通”。

新闻出版

2011年末,普安县境内有各类印刷复制企业1家,其中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家,从业人员共3人;复制单位11家,从业人员共25人。出版物发行机构(网点)销售收入0.05亿元,其中新华书店系统销售0.05亿元。

社会保障

2012年末,普安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757人、5502人、10287人、14028人、9006人;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35万人,发放保险金2080.84万元;28.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5%;366套教师公租房、100套廉租住房、60户垦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70%以上;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28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83.74万元覆盖1060户2427人;发放救灾和临时救助213.9万元、冬春救助粮2000吨;5.8万农村居民纳入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1396元提高到1620元,同比2011年增幅达16%;2893名城镇居民纳入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260元提高到310元,同比2011年增幅达19%,社会保障日益完善。新增微型企业140家,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4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4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9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250人,完成职业培训900人;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3969.5万元,发展种养殖户和个体工商户300余户。

环境保护

2012年,普安县编制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普安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投资2979.78万元,实施扶贫生态移民285户1431人,减少贫困人口1.32万人。完成营造林6.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8%,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2.19平方公里,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巩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州下达的指标内。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普安县有邮政网点17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35千米,投递点17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9.53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6.03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0.57万件,征订报纸27.64万份、杂志11.86万册,业务收入930万元。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60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024门,固定电话用户2万户,比2010年减少39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21.32%,比2010年降低0.1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27.5万户,比上年增加5.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2.86%,比2010年提高15.43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3304.85千米,主干电缆达58428.4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4.73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72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88万户,比2010年增加0.28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1200万元。

2013年,普安县全年邮电业务收入达到13093万元,比2012年增长33.24%。

给排水

2012年,五嘎冲水库开工建设,白水水库、甲金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高潮、泡木山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褚寨、白家山等山塘治理工程完工,完成饮水安全工程91处,解决了2.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供电

2012年末,普安县完成220千伏雨雪输变电工程、110千伏仙鹤输变电工程;新建雨雪变110千伏线路送出工程、35千伏输电线路、10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工程;建成10千伏线路83条,安装配电变压器156台,解决了186个集群烤房点2100余座烤房供电问题。

园林绿化

2011年末,普安县有城区公园1个,公园面积3.19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6.1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8.67公顷,绿化覆盖率25%,人均绿地2.89平方米。

旅游

截止2010年,普安县境内的历史人文景区有普安夜郎遗址群;天然风景区有“青山溶洞群”和“普白森林公园”等;省级以下风景名胜区有“水墨金州十八景”之一的“烽火驿道—松岿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松岿寺、白沙烽火台、铜鼓山遗址等3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陇家桥、青山清真寺等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

崧岿寺

普安夜郎遗址群

位于县城南22千米,分布在青山镇、雪浦乡、新店乡境内,景区面积400平方千米,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有青山镇铜鼓山遗址、大坡顶遗址、营盘山遗址、大营山遗址、小营山遗址、大园子遗址、狮子山遗址,雪浦乡铜壶山遗址、土司湾遗址、倪大箐遗址,新店乡屯脚河遗址共11处组成。

岿寺

位于普安县城北十五公里的罐子窑镇谭家湾崧岿山顶。黔滇古驿道经此而过,该寺始建于明代中叶。崧岿山周围有五条似龙的山岭环绕,俗称“五龙观”。清顺治年间,曾人善权云游至此,取青松高大挺拔之意,改称“崧岿寺”,1985年12月,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保护单位,2007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

南山湖

位于县城西南郊,为人工湖泊,湖容量134万立方米,景区面积约1.8平方千米,始建于1959年。景区三面青山环抱,四时松柏长青,湖水清澈透明。主要景点有望湖崖、螺蛳湾、水怪石、青漪桥、湖心岛等处。

代表人物

清雍正至同治年间,境内先后共产生2进士、9举人,拔贡、恩贡、岁贡若干。在近现代著名人士有易飞熊、谭本良、罗会廉、张立、张敷荣。

获得荣誉

2020年6月,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

2020年7月,被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